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小惠(江苏徐州)
读《耳根的清静》一文(《杂文月刊》2016年12月下),眼前一亮,心有同感。终日奔忙于喧嚣都市中,早已习惯了各种机械和人为的声音充斥生活,甚至麻木。短短一天,千百种声音纷涌交杂:
油锅里的滋滋声、马路上的车流声、地下道的喇叭声、公交车的刹车声、人群的拥挤声、车厢里的吵闹声、街上的叫卖声、电脑的散热声、手机的振动声、办公室午休时的闲谈声、广场上的舞动声、孩子的哭喊声、警车的鸣笛声……
在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中,耳朵似乎是最忙碌也最受罪的,只要周遭的世界还在制造声音,就一刻也不得安宁!最可怜的是,大多时候都没有说“不”的权利。
而这些不请自来的声音,都循敞开的耳门进入我们心灵。它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感受,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影响着我们的道德修养。俗话说“眼不见为净”,谁又能终日捂着耳朵佯装“耳不听为静”?假如社会前进的轰鸣声不可避免,但愿人们懂得何时何地仍需保持安静。
王希伯(四川自贡)
读罢李兴濂先生在《杂文月刊》2016年12月下的留言,深受启发。我也和李先生一样,非常喜欢“茶客留言”这个栏目,但由于水平有限,远没有李先生对茶客们的留言阅读、分析得这样仔细和深刻。我只是觉得在此留言的读者对刊物的某些文章的看法和分析是我还没有理解到的,然后我就把这些文章重新翻找出来,再次仔细认真的阅读,这样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一定要向李先生学习,认真的阅读和领会读者们的留言和刊物的每一篇文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同期还刊载有蔡志忠老师的一篇精短杂文“江湖四件事”,蔡老师用“求人最难,贫穷最苦,人情最薄,人心最险”十六字道尽了人生百味,紧接着又用“克其难,安其苦,耐其薄,测其险”十二个字为我们指出了做人的处世之道。真可谓为人的处世箴言,说得太好了。为蔡老师点个赞!
常永瑞(陕西安塞)
读了《杂文月刊》2016年5月下至2016年12月下,包括上下共计15册。我的整体感觉是:贵刊图文并茂,既有思想性、启迪性,也有趣味性、针对性,是我喜欢的刊物。其中部分文章批评现实,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也是一本有良知、讲真话的杂志。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阅读贵刊2016年12月下的“茶客留言”栏目时,李兴濂先生的留言里提到了我的观点,即“意识到作为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平等尊重学生的意识,只有我们时时处处与学生平等、民主的互相学习和深入交流,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好好学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尊敬我们。”没有想到个人的观点会被李兴濂先生引用说明,对此深表谢意,同时也对编辑部的领导、老师“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由衷敬佩。
李宜倩(江苏南京)
我和《杂文月刊》(文摘版)结缘是从我退休后,今年我已经83歲了。这些年来,我确实给贵刊推荐了不少稿子。我只有初中文化。回忆第一次给“茶客留言”写稿时,我有点紧张。但编辑同志十分客气,帮助我修改润色,并亲笔给我回信。指导我怎样推荐稿子和写稿子。通过编辑同志们的帮助指导,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后来我学着给《南京日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报刊写稿。并且和多位记者进行了深入合作。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当年的编辑同志们帮助我提高写作的这段经历,至今清晰记在我心中。
我个人很喜欢文摘版的“精短杂文小辑”。短小杂文对老年人来说最适宜了,人老了记忆能力差,所以更希望能看到“精短杂文小辑”这样的文章。
刘天明(山西长治)
好戏在后头,理想中的2016年《杂文月刊》最后一期,该是“好戏连台”吧。果然不出所料,这一期刚拉开帷幕,就有一篇精彩的好文,映入眼帘——曾彦修先生的《中国呼唤堂·吉诃德》。曾彦修先生真是妙笔高手,在一篇短文章里,呼唤能给堂吉·诃德们一块立足之地,又为各界的阿Q们画出一幅幅讽刺漫画:文化界的阿Q,抚摸着他那条油光发亮的小辫子说:“俺们历史悠久,为啥要学异邦文化?他们才几岁?连给我们当孙子,都不够资格。哼!”科技界的阿Q左手抚摸着他那条油光发亮的小辫子,右手晃着算盘:“我们这是电子计算机的‘老祖宗’!”先生在文中期待:将这些改正过来才好。大家共同努力吧!
王老实(安徽安庆)
拜读了《杂文月刊》2016年6月下的《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一文后,感触颇深。在此欲一吐为快!
文中作者所持的非此即彼的关于读书价值的近乎极端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无论是古代的“学而优则仕”,还是“文革”时的“知识越多越反动”,间或是当代的“知识改变命运”。都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文化生态与价值认同。尤其在当今价值多元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更应该客观而理性地审视读书的社会价值以及读者与善读相契合的人生价值。单纯地在“读书有用”与“你无用”之间单项选择,很显然太片面也太武断。
事实证明,一些经过大学教育的人,他们的学识增长了,眼界开阔了,素质提高了,独创能力具备了,人生目标树立了,即便没能及时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其在大学四年的经历原本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非金钱所能置换替代,并且可以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因此,媒体社会不要放大“知识无用”的舆论,同时也要正确分析和客观评判“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社会背景,而不能简单地得出“你无用”的过激结论,以免误导社会主流价值的形成与普及。
刘鹤明(黑龙江鸡西)
通读《杂文月刊》2016年11月文摘版,我最喜欢《德国的教育二则》一文。我喜欢它短小精悍,说理透彻,连读了三遍。
全文这短短的百余字,就把德国幼儿教育的特点勾画了出来。他们不是把孩子关在幼儿园内,而是带孩子走出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成长,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习外国的精华充实自己,德国幼儿教育的经验,无疑对我国幼儿教育有参考价值。
郑来福(河南郑州)
读2016年《杂文月刊》最后一期的几篇文章,让人感悟很深。《家丑》说的是两个女人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不向命运低头,勇敢地去挑战艰难的生活,让人佩服。但是作为她们的孩子,却不以为荣,反以为耻,不愿意让外人知道母亲做的工作,认为那份工作低人一等。
其实在生活中,有些人在教育子女中也是这样教育的,“好好读书,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要不然就去扫大街”。好工作就是轻松、拿钱多、體面的工作。豫剧《朝阳沟》银环妈有一句唱词“就是当个服务员,也比农民强的多”。
我们要抛开这种世俗的观念,因为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没有人扫大街请理卫生,我们的城市就会变得脏乱不堪。没有人去种地,我们吃什么?所以我们要树立劳动是最光荣的信念。
李增录(河北任丘)
每次收到《杂文月刊》,我都手不释卷地从头至尾地读,每篇都有所获。即便是旧刊,我也常常拿出来重新翻阅,也总有种常读常新的感觉,诸如2015年11月文摘版的一篇文章《唐朝的日头和人心》,我又反复读了好几遍,觉得越读越有嚼头,越嚼越有味道。
作者从唐朝的“日头”下笔,先说“唐朝的阳光”炎热,比其他任何历史时期都要“炎炎灼人”,并以唐朝诗人李绅《悯农》的千古名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为例,进而感叹:历朝历代,那么多的文人墨客都没有写出这样的诗句,“何以唯独唐朝诗人写出了”?这就为后边写“人心”埋下了伏笔。接着,又写唐朝冬天“日头”的寒冷,“似乎比其他任何朝代的冬天要冷得多”,并以唐朝诗人杜甫祈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居易梦想“万里裘”好使万民“俱不寒”为由头,说明不是因为唐朝夏日的“日头太毒”、也不是因为唐朝的“冬日太冷”才写出这样的诗句,而是因为“唐代文人诗家有一颗善良、善感、悲天悯人高出其他朝代一大截的皇皇人心!”
文章结尾,进一步深化了“人心”的主题:唐朝“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顶峰……农夫仍然要锄地……寒士仍然要被雨淋……可唐朝诗人伟大的人道情怀却历久不磨,至今仍然让人感到酷暑里的清凉和祁寒中的温暖。”
好杂文,之所以让人爱读,喜欢读,就因为越读越有嚼头,越嚼越有味道。
读《耳根的清静》一文(《杂文月刊》2016年12月下),眼前一亮,心有同感。终日奔忙于喧嚣都市中,早已习惯了各种机械和人为的声音充斥生活,甚至麻木。短短一天,千百种声音纷涌交杂:
油锅里的滋滋声、马路上的车流声、地下道的喇叭声、公交车的刹车声、人群的拥挤声、车厢里的吵闹声、街上的叫卖声、电脑的散热声、手机的振动声、办公室午休时的闲谈声、广场上的舞动声、孩子的哭喊声、警车的鸣笛声……
在对外界信息的接收中,耳朵似乎是最忙碌也最受罪的,只要周遭的世界还在制造声音,就一刻也不得安宁!最可怜的是,大多时候都没有说“不”的权利。
而这些不请自来的声音,都循敞开的耳门进入我们心灵。它影响着我们的心灵感受,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品质,影响着我们的道德修养。俗话说“眼不见为净”,谁又能终日捂着耳朵佯装“耳不听为静”?假如社会前进的轰鸣声不可避免,但愿人们懂得何时何地仍需保持安静。
王希伯(四川自贡)
读罢李兴濂先生在《杂文月刊》2016年12月下的留言,深受启发。我也和李先生一样,非常喜欢“茶客留言”这个栏目,但由于水平有限,远没有李先生对茶客们的留言阅读、分析得这样仔细和深刻。我只是觉得在此留言的读者对刊物的某些文章的看法和分析是我还没有理解到的,然后我就把这些文章重新翻找出来,再次仔细认真的阅读,这样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一定要向李先生学习,认真的阅读和领会读者们的留言和刊物的每一篇文章,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同期还刊载有蔡志忠老师的一篇精短杂文“江湖四件事”,蔡老师用“求人最难,贫穷最苦,人情最薄,人心最险”十六字道尽了人生百味,紧接着又用“克其难,安其苦,耐其薄,测其险”十二个字为我们指出了做人的处世之道。真可谓为人的处世箴言,说得太好了。为蔡老师点个赞!
常永瑞(陕西安塞)
读了《杂文月刊》2016年5月下至2016年12月下,包括上下共计15册。我的整体感觉是:贵刊图文并茂,既有思想性、启迪性,也有趣味性、针对性,是我喜欢的刊物。其中部分文章批评现实,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也是一本有良知、讲真话的杂志。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阅读贵刊2016年12月下的“茶客留言”栏目时,李兴濂先生的留言里提到了我的观点,即“意识到作为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平等尊重学生的意识,只有我们时时处处与学生平等、民主的互相学习和深入交流,学生就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好好学习,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尊敬我们。”没有想到个人的观点会被李兴濂先生引用说明,对此深表谢意,同时也对编辑部的领导、老师“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由衷敬佩。
李宜倩(江苏南京)
我和《杂文月刊》(文摘版)结缘是从我退休后,今年我已经83歲了。这些年来,我确实给贵刊推荐了不少稿子。我只有初中文化。回忆第一次给“茶客留言”写稿时,我有点紧张。但编辑同志十分客气,帮助我修改润色,并亲笔给我回信。指导我怎样推荐稿子和写稿子。通过编辑同志们的帮助指导,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后来我学着给《南京日报》《现代快报》《金陵晚报》等报刊写稿。并且和多位记者进行了深入合作。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当年的编辑同志们帮助我提高写作的这段经历,至今清晰记在我心中。
我个人很喜欢文摘版的“精短杂文小辑”。短小杂文对老年人来说最适宜了,人老了记忆能力差,所以更希望能看到“精短杂文小辑”这样的文章。
刘天明(山西长治)
好戏在后头,理想中的2016年《杂文月刊》最后一期,该是“好戏连台”吧。果然不出所料,这一期刚拉开帷幕,就有一篇精彩的好文,映入眼帘——曾彦修先生的《中国呼唤堂·吉诃德》。曾彦修先生真是妙笔高手,在一篇短文章里,呼唤能给堂吉·诃德们一块立足之地,又为各界的阿Q们画出一幅幅讽刺漫画:文化界的阿Q,抚摸着他那条油光发亮的小辫子说:“俺们历史悠久,为啥要学异邦文化?他们才几岁?连给我们当孙子,都不够资格。哼!”科技界的阿Q左手抚摸着他那条油光发亮的小辫子,右手晃着算盘:“我们这是电子计算机的‘老祖宗’!”先生在文中期待:将这些改正过来才好。大家共同努力吧!
王老实(安徽安庆)
拜读了《杂文月刊》2016年6月下的《不是读书无用,而是你无用》一文后,感触颇深。在此欲一吐为快!
文中作者所持的非此即彼的关于读书价值的近乎极端观点,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无论是古代的“学而优则仕”,还是“文革”时的“知识越多越反动”,间或是当代的“知识改变命运”。都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文化生态与价值认同。尤其在当今价值多元的复杂社会环境中,更应该客观而理性地审视读书的社会价值以及读者与善读相契合的人生价值。单纯地在“读书有用”与“你无用”之间单项选择,很显然太片面也太武断。
事实证明,一些经过大学教育的人,他们的学识增长了,眼界开阔了,素质提高了,独创能力具备了,人生目标树立了,即便没能及时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其在大学四年的经历原本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非金钱所能置换替代,并且可以影响其一生的成长。因此,媒体社会不要放大“知识无用”的舆论,同时也要正确分析和客观评判“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社会背景,而不能简单地得出“你无用”的过激结论,以免误导社会主流价值的形成与普及。
刘鹤明(黑龙江鸡西)
通读《杂文月刊》2016年11月文摘版,我最喜欢《德国的教育二则》一文。我喜欢它短小精悍,说理透彻,连读了三遍。
全文这短短的百余字,就把德国幼儿教育的特点勾画了出来。他们不是把孩子关在幼儿园内,而是带孩子走出去,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成长,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学习外国的精华充实自己,德国幼儿教育的经验,无疑对我国幼儿教育有参考价值。
郑来福(河南郑州)
读2016年《杂文月刊》最后一期的几篇文章,让人感悟很深。《家丑》说的是两个女人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不向命运低头,勇敢地去挑战艰难的生活,让人佩服。但是作为她们的孩子,却不以为荣,反以为耻,不愿意让外人知道母亲做的工作,认为那份工作低人一等。
其实在生活中,有些人在教育子女中也是这样教育的,“好好读书,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要不然就去扫大街”。好工作就是轻松、拿钱多、體面的工作。豫剧《朝阳沟》银环妈有一句唱词“就是当个服务员,也比农民强的多”。
我们要抛开这种世俗的观念,因为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没有人扫大街请理卫生,我们的城市就会变得脏乱不堪。没有人去种地,我们吃什么?所以我们要树立劳动是最光荣的信念。
李增录(河北任丘)
每次收到《杂文月刊》,我都手不释卷地从头至尾地读,每篇都有所获。即便是旧刊,我也常常拿出来重新翻阅,也总有种常读常新的感觉,诸如2015年11月文摘版的一篇文章《唐朝的日头和人心》,我又反复读了好几遍,觉得越读越有嚼头,越嚼越有味道。
作者从唐朝的“日头”下笔,先说“唐朝的阳光”炎热,比其他任何历史时期都要“炎炎灼人”,并以唐朝诗人李绅《悯农》的千古名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为例,进而感叹:历朝历代,那么多的文人墨客都没有写出这样的诗句,“何以唯独唐朝诗人写出了”?这就为后边写“人心”埋下了伏笔。接着,又写唐朝冬天“日头”的寒冷,“似乎比其他任何朝代的冬天要冷得多”,并以唐朝诗人杜甫祈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白居易梦想“万里裘”好使万民“俱不寒”为由头,说明不是因为唐朝夏日的“日头太毒”、也不是因为唐朝的“冬日太冷”才写出这样的诗句,而是因为“唐代文人诗家有一颗善良、善感、悲天悯人高出其他朝代一大截的皇皇人心!”
文章结尾,进一步深化了“人心”的主题:唐朝“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顶峰……农夫仍然要锄地……寒士仍然要被雨淋……可唐朝诗人伟大的人道情怀却历久不磨,至今仍然让人感到酷暑里的清凉和祁寒中的温暖。”
好杂文,之所以让人爱读,喜欢读,就因为越读越有嚼头,越嚼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