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卡夫卡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者和创始人,对20世纪的文学影响巨大,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卡夫卡个性敏感、孤独,不善交际,而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的作品经常揭示出人类的生存困境。他视写作为其唯一坚守和自救的方法,同时写作也延伸了他的生命维度。
关键词:家庭环境;个性心理;文学创作
卡夫卡的生活经历表面看来短暂而又平淡,然而读过他的作品才知晓,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心理的世纪和煎熬。为此,他日益病弱,终至英年早逝。那么,他那最初的感受源于哪里,原始的动力又在何处?本文浅要谈论家庭生活环境对卡夫卡个性心理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卡夫卡的家庭生活环境
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布拉格一个讲德语的犹太人家庭,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高大健壮,白手起家,奋斗成为一个生意兴隆的批发商,在商业和社区活动中是位成功者和有地位的人;但是他性情强悍专横,“常常露出一副暴力的面孔”,在家庭中,尤其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暴君、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卡夫卡成年之后曾有一封实际上并没有送到对方手中的《致父亲》的长信,在信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一个儿童所遭受的种种深深的伤害和屈辱,这在他心里留下抹不去的创伤。
这个父亲将自己的意志以随心所欲的态度和蛮横粗暴的方式强加于自己的儿子。家庭生活中这样无可回避的强权和压迫,使童年卡夫卡的幼小的心灵感到极度的压抑。作为儿子的卡夫卡的无奈是痛极至深的:“对我来说,您可不是什么珍奇的物件,我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切我只能兼收并蓄”。
对于母亲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母亲对我无限宠爱,这是真的,然而对我来说,这一切都跟我与您的关系,即那并不算好的关系有关。母亲不自觉地扮演着围猎时驱赶鸟兽以供人射击的角色。”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深深感到,“在家庭感情内部也看到我们的世界那寒冷的空气,看来我必须用一把火来烧热这个空间”。而卡夫卡实际上无法找到烧热家庭寒冷的情感空间的火,他在内心深处觉得与家人隔膜到了极点,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同母亲每天说不上二十句话,同父亲除了必要的寒暄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话可说,同他已婚的妹妹和妹夫们根本就无话可说。
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与卡夫卡敏感、孤独、恐惧的个性心理有很大的因果关联,而且也对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二)敏感、孤独、恐惧的个性心理
童年经验对成年人格心理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和目光去审视卡夫卡生长的家庭环境及其童年和青少年生活的话(至少我们可以做这种纯粹理论意义的假设),我们就会发现,卡夫卡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他的生长环境存在着问题和缺陷。
实际上,由于从童年时代起卡夫卡就是经常一人独处或被父母托付给他人照管,因此,他的孤独成为他生命体验和人生之旅中最直接和最可靠的实有。另一方面,卡夫卡青少年时期虽然不断辗转迁居,却始终未出布拉格的区域,其生存与活动空间也和他的心理一样处于被压缩和局限的境地。
另外,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大环境也加深了他的孤独和恐惧。“作为说德语的犹太人,他们受到日耳曼反犹太主义的排斥打击;作为说德语的犹太教徒,他们受到基督教反犹太倾向的排斥和打击……”这,对于天性敏感而多虑的卡夫卡来说,更是让他感到了一种生存危机,使他感觉到“脚下没有坚实的犹太土地”。
卡夫卡表示他“渴望闭守于心醉神迷的孤独之中。唯有置身于自身的对面为是。……我将不顾一切的与所有的人隔绝,所有的人敌对,不同任何人讲话”。他在给女友菲莉斯的信中写道:“写作意味着直至超越限度的敞开自己……因此人们在写作时越孤单越好,越寂静越好,夜晚更具夜晚的本色才好……我经常想,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呆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近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边,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子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卡夫卡敏感、孤独、恐惧的个性心理,而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又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文学:唯一的坚守和自救
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相当程度上来自他对他所在的家庭的看法,说的更确切些,个人的体验和人生经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生命感觉往往会影响他以后的世界观。生活总是在挑选某些特定的人去体验和认识它最深刻、最普遍的内容。生活选中了卡夫卡。
卡夫卡从小就喜爱文学,十来岁就开始练笔,中学时代开始接触易卜生、尼采、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但是“他的各种兴趣一开始就被置于以父亲的意志为转移的兴趣和信心之下,几乎从最初时起,卡夫卡的愿望和目的就难以与父亲的模式相吻合”。使自己的个性屈从于父亲的意志竟成了卡夫卡生活中最痛苦的部分。1901年卡夫卡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后不得不服从父亲的意愿,放弃以写作为职业的打算专修法律,并于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法院实习一年,又进入一家保险公司见习一年,这之后就职于一家半官方性质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卡夫卡一边按照父亲对他的要求应付对他来说极其枯燥乏味的保险公司的工作,一边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斯特林堡、克尔凯郭尔的著作产生极大兴趣,并钻研老庄哲学,与此同时,没有停止过文学创作。
写作对卡夫卡而言,不是一种获得名利的事业,而是一种精神自救。在1914年6月6日致格雷特·布洛赫的信中卡夫卡曾这样写道:“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从这地下的鬼魂世界爬上去,我则通过写作。因而在迫不得已时只有通过写作,而不是通过安宁和睡眠使自己常留在上面。与其说我是通过安宁才写作,还不如说是通过写作才得到安宁。”卡夫卡的这句话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也道出了他从事写作的原因。那就是,现实是一个“鬼魂世界”,唯有写作才能让他的心灵安宁。因为他认为“写作乃祈祷的形式”,“写作乃是一种甜蜜的美丽报偿”。他甚至认为除了写作之外,自己一无是处;只有通过写作,他才能把握生命。1913年8月28日,在致卡尔·鲍尔的信中,卡夫卡曾直白的承认,“我的整个身心都是针对着文学的,直到三十岁我始终坚持着这一方向,未有丝毫偏离;倘若有天我离开这一方向,我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对卡夫卡而言,写作维持着他的生命,放弃写作就意味着放弃生命。“写作维持着我……写作维持着这一种生活……不写作我的生活会坏得多,并且完全不能忍受的,必定以发疯告终。”
写作成为他赖以生存和疗救灵魂的唯一方式,写作几乎成了他生命中须臾不可分离的部分,生活的幸福、个人的能力,直至他生活中全部的所作所为,全都体现于文学创作之中;只有在文学创作中,他才会感到生命的充实,才会体验到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才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四)结语
作为研究者,我们有必要更多地关注作家本人,尤其是他早年生活经历及其个性心理气质,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作家全部,包括他的创作。压抑的和违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的家庭环境和生活,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扭曲卡夫卡个性心理的同时,却恰恰又为他成为作家卡夫卡、具备作家应有的敏感气质和孤独的个性心理模式提供了条件;换言之,如果在一个正常环境的家庭和宽松优裕的生活氛围中,这个被称之为弗兰茨·卡夫卡的孩子能否成为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是不能确知的,甚至是值得怀疑的。
关注作家就不能离开作家成长环境和创作时特有的心理与情感活动。因此,就卡夫卡研究而言,我们对他作为作家的人生经历和个性心里气质的关注,显然要远远超出他被拥戴为大师和有关对大师理论扩张这一现象本身。
参考文献:
[1]《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叶廷芳、黎奇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王正著,《悟与灵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王建华,《人·世界·文学—卡夫卡写作动因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德】瓦根巴赫:《卡夫卡》,韩瑞祥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关键词:家庭环境;个性心理;文学创作
卡夫卡的生活经历表面看来短暂而又平淡,然而读过他的作品才知晓,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心理的世纪和煎熬。为此,他日益病弱,终至英年早逝。那么,他那最初的感受源于哪里,原始的动力又在何处?本文浅要谈论家庭生活环境对卡夫卡个性心理及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卡夫卡的家庭生活环境
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出生在布拉格一个讲德语的犹太人家庭,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高大健壮,白手起家,奋斗成为一个生意兴隆的批发商,在商业和社区活动中是位成功者和有地位的人;但是他性情强悍专横,“常常露出一副暴力的面孔”,在家庭中,尤其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他是一个暴君、一个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卡夫卡成年之后曾有一封实际上并没有送到对方手中的《致父亲》的长信,在信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一个儿童所遭受的种种深深的伤害和屈辱,这在他心里留下抹不去的创伤。
这个父亲将自己的意志以随心所欲的态度和蛮横粗暴的方式强加于自己的儿子。家庭生活中这样无可回避的强权和压迫,使童年卡夫卡的幼小的心灵感到极度的压抑。作为儿子的卡夫卡的无奈是痛极至深的:“对我来说,您可不是什么珍奇的物件,我没有选择的余地,一切我只能兼收并蓄”。
对于母亲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母亲对我无限宠爱,这是真的,然而对我来说,这一切都跟我与您的关系,即那并不算好的关系有关。母亲不自觉地扮演着围猎时驱赶鸟兽以供人射击的角色。”
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深深感到,“在家庭感情内部也看到我们的世界那寒冷的空气,看来我必须用一把火来烧热这个空间”。而卡夫卡实际上无法找到烧热家庭寒冷的情感空间的火,他在内心深处觉得与家人隔膜到了极点,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一样,同母亲每天说不上二十句话,同父亲除了必要的寒暄外几乎没有其它的话可说,同他已婚的妹妹和妹夫们根本就无话可说。
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与卡夫卡敏感、孤独、恐惧的个性心理有很大的因果关联,而且也对卡夫卡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二)敏感、孤独、恐惧的个性心理
童年经验对成年人格心理有着至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从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和目光去审视卡夫卡生长的家庭环境及其童年和青少年生活的话(至少我们可以做这种纯粹理论意义的假设),我们就会发现,卡夫卡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他的生长环境存在着问题和缺陷。
实际上,由于从童年时代起卡夫卡就是经常一人独处或被父母托付给他人照管,因此,他的孤独成为他生命体验和人生之旅中最直接和最可靠的实有。另一方面,卡夫卡青少年时期虽然不断辗转迁居,却始终未出布拉格的区域,其生存与活动空间也和他的心理一样处于被压缩和局限的境地。
另外,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大环境也加深了他的孤独和恐惧。“作为说德语的犹太人,他们受到日耳曼反犹太主义的排斥打击;作为说德语的犹太教徒,他们受到基督教反犹太倾向的排斥和打击……”这,对于天性敏感而多虑的卡夫卡来说,更是让他感到了一种生存危机,使他感觉到“脚下没有坚实的犹太土地”。
卡夫卡表示他“渴望闭守于心醉神迷的孤独之中。唯有置身于自身的对面为是。……我将不顾一切的与所有的人隔绝,所有的人敌对,不同任何人讲话”。他在给女友菲莉斯的信中写道:“写作意味着直至超越限度的敞开自己……因此人们在写作时越孤单越好,越寂静越好,夜晚更具夜晚的本色才好……我经常想,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呆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近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边,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子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卡夫卡敏感、孤独、恐惧的个性心理,而这种个性心理特征又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文学:唯一的坚守和自救
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相当程度上来自他对他所在的家庭的看法,说的更确切些,个人的体验和人生经历,尤其是童年时代的生命感觉往往会影响他以后的世界观。生活总是在挑选某些特定的人去体验和认识它最深刻、最普遍的内容。生活选中了卡夫卡。
卡夫卡从小就喜爱文学,十来岁就开始练笔,中学时代开始接触易卜生、尼采、斯宾诺莎等人的著作。但是“他的各种兴趣一开始就被置于以父亲的意志为转移的兴趣和信心之下,几乎从最初时起,卡夫卡的愿望和目的就难以与父亲的模式相吻合”。使自己的个性屈从于父亲的意志竟成了卡夫卡生活中最痛苦的部分。1901年卡夫卡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后不得不服从父亲的意愿,放弃以写作为职业的打算专修法律,并于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法院实习一年,又进入一家保险公司见习一年,这之后就职于一家半官方性质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卡夫卡一边按照父亲对他的要求应付对他来说极其枯燥乏味的保险公司的工作,一边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斯特林堡、克尔凯郭尔的著作产生极大兴趣,并钻研老庄哲学,与此同时,没有停止过文学创作。
写作对卡夫卡而言,不是一种获得名利的事业,而是一种精神自救。在1914年6月6日致格雷特·布洛赫的信中卡夫卡曾这样写道:“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从这地下的鬼魂世界爬上去,我则通过写作。因而在迫不得已时只有通过写作,而不是通过安宁和睡眠使自己常留在上面。与其说我是通过安宁才写作,还不如说是通过写作才得到安宁。”卡夫卡的这句话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也道出了他从事写作的原因。那就是,现实是一个“鬼魂世界”,唯有写作才能让他的心灵安宁。因为他认为“写作乃祈祷的形式”,“写作乃是一种甜蜜的美丽报偿”。他甚至认为除了写作之外,自己一无是处;只有通过写作,他才能把握生命。1913年8月28日,在致卡尔·鲍尔的信中,卡夫卡曾直白的承认,“我的整个身心都是针对着文学的,直到三十岁我始终坚持着这一方向,未有丝毫偏离;倘若有天我离开这一方向,我的生命也就到了尽头”。对卡夫卡而言,写作维持着他的生命,放弃写作就意味着放弃生命。“写作维持着我……写作维持着这一种生活……不写作我的生活会坏得多,并且完全不能忍受的,必定以发疯告终。”
写作成为他赖以生存和疗救灵魂的唯一方式,写作几乎成了他生命中须臾不可分离的部分,生活的幸福、个人的能力,直至他生活中全部的所作所为,全都体现于文学创作之中;只有在文学创作中,他才会感到生命的充实,才会体验到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才具有了生命的活力。
(四)结语
作为研究者,我们有必要更多地关注作家本人,尤其是他早年生活经历及其个性心理气质,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作家全部,包括他的创作。压抑的和违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的家庭环境和生活,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扭曲卡夫卡个性心理的同时,却恰恰又为他成为作家卡夫卡、具备作家应有的敏感气质和孤独的个性心理模式提供了条件;换言之,如果在一个正常环境的家庭和宽松优裕的生活氛围中,这个被称之为弗兰茨·卡夫卡的孩子能否成为现代主义艺术大师是不能确知的,甚至是值得怀疑的。
关注作家就不能离开作家成长环境和创作时特有的心理与情感活动。因此,就卡夫卡研究而言,我们对他作为作家的人生经历和个性心里气质的关注,显然要远远超出他被拥戴为大师和有关对大师理论扩张这一现象本身。
参考文献:
[1]《卡夫卡书信日记选》【M】.叶廷芳、黎奇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叶廷芳主编,《卡夫卡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王正著,《悟与灵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王建华,《人·世界·文学—卡夫卡写作动因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德】瓦根巴赫:《卡夫卡》,韩瑞祥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