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华平,济南军区某装甲旅政委,1957年6月出生,1976年3月入伍,1978年4月入党,历任排长、副连长、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旅政治部副主任、政治委员等职。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1991年被军区授予“模范基层政工干部”荣誉称号,199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被军区联勤部党委表彰为“优秀党委书记”,2001年、2006年被军区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2006年被军区表彰为“军事训练优等师职指挥军官”。
这是一个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2006年5月,济南军区组织军、师、旅首长机关野战化集训,其问抽点200多人进行了竞争激烈的自动化指挥技能考核。公布成绩时,排在第三名的竟是一位政工干部、某装甲旅政委陈华平。
就在这次考核的讲评大会上,军区首长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动情地说:“陈华平,请举起你的右手!”当数百双眼睛聚焦到这只击键如飞的右手上时,大家才知道,他有着三根残断的手指!
“七根手指”熟练驾驭新装备
2002年3月,陈华平由野战医院政委升任某装甲旅政委。
这个旅是一支军区重点建设的部队,也是我军首批列装新型主战装备的部队,使命任务十分艰巨。陈华平曾多年在作战部队工作,干过军事,搞过技术,改行做政治工作后,1991年被军区授予“模范基层政治干部”荣誉称号,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但到精锐的装甲部队工作,还是平生第一次。就在他上任不久主持召开的旅党委议训会上,由于他对装甲兵的训练不了解,对新装备比较陌生,面对班子成员提出的诸多训法、战法建议,他却迟迟不能拍板。作为党委书记,他感到十分尴尬。
陈华平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把这支部队带好带强,主官首先要有很强的素质,特别是到了战场上,政工干部同样是指挥员,必须懂技术、懂训练,具备过硬的信息化作战指挥能力!
在旅长游爱宁的悉心帮助下,陈华平给自己制定了“上机能操作、通信能联通、演练善指挥、带兵能打仗”的学习目标。但陈华平早年参加战斗保障时,右手被机床削断三根手指,造成七级伤残,学习理论还可以,练习操作就有很多障碍。况且,他身为部队主官,整块的训练时间也难以保证,想练就一身打仗的硬功,谈何容易!
“人体的潜力就像一张弓,你越往极限上拉,它就越有弹性!”令他难忘的是,2005年底,迎接军区对旅里综合考核前夕,他为了掌握坦克驾驶难点课目的操作,每天忙到再晚都要上山训练。一次,他感冒发烧39摄氏度,刚拔下吊瓶就要往车场跑,妻子望着他那灰青的脸色,心疼地劝他:“就休息一个晚上吧,天这么冷,你一头钻进那铁疙瘩里,还要不要命呀!”陈华平却说:“打起仗来可不管你天冷不冷,如果因为感冒就影响训练,那不就成了‘纸老虎’了!”妻子拿他没办法。那一夜,陈华平不知训练了多少个小时,因为过度疲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去年初夏,军区组织的野战化集训拉开帷幕。参训的各集团军、省军区都很重视,力争在考核、演练中取得好成绩。放弃入校学习、主动请求参训的陈华平,更是抓紧训I练,积极备战。右手握不住大鼠标,他就专门买了个小鼠标,反复磨合;七根手指打字较慢,他就咬牙把三根残指也用上,练拟制文书、练微机标图、练分析计算,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戳击着,手练疼了,就用胶布把残指粘起来继续练,经常练得皮肉渗血,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终于练出“七指飞键”的硬功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年来,陈华平不仅能熟练驾驭所有主战装备,而且在科学决策、精确指挥上很有研究。在军区野战化集训中,他先是在指挥技能考核中夺得第三名,而后又在指挥所演练中多次以奇妙的建议和决策,为进攻作战奠定了胜局,赢得上级领导的肯定。
带出一个能打仗的“铁班子”
陈华平深知,群雁高飞头雁领,党委班子就是部队的“领头雁”,只有把这个领导集体的军事素质都带起来,部队的训练、作战才能真正拥有强有力的“指挥中枢”。
“进班子先学主战装备,想进步必须军事过硬。”陈华平要求每位党委成员把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作为领导岗位的“入场券”,主导制定了《建设“打仗型”班子工作规划》、《加强党委能力建设的措施》,组织大家针对军事素质上的弱项,加紧补“短板”,强本领。
时空回转到2005年。这一年,对装甲旅党委班子来说,简直是个炼狱之年:接受军区对军事斗争准备“六项重点建设”的考核验收,承办军区“畅通工程”现场观摩会,完成总部赋予的演习评估系统试验论证,接受总装备部装甲装备“五配套”建设检查验收。
对于上级赋予如此繁重的年度训练和建设任务,陈华平在党委会上说:“在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大背景下,我们带领部队紧张快干、满负荷运转,是责无旁贷的。”正是在党委书记陈华平的热情感染下,常委们的《个人补短计划》人人都高标准、超强度落实了。
真正让旅党委刻骨铭心的是2005年底那段综合性考评。由于种种原因,年度3项重大任务的考核验收挤到了一起。
先是总部装备“五配套”建设检查组的考核:满分为500分,他们给装甲旅打了498分,名列全军第一!
然后是“畅通工程”现场观摩会:当大家看到这条凝聚着全旅官兵血汗、长达十多公里、直通铁路装载站的标准化战备道路,又看到旅党委“一班人”亲自驾驶各类装甲车辆作紧急出动示范时,许多人流下了热泪!
最艰巨的是“六项重点建设”检查验收:考前,军区首长就神色凝重地说:“我们要以送你们上战场的标准来考核!”军事理论、装备操作、指挥技能、指挥所演练……首长亲自当考官,一人一人地考,一项一项地过,好几个小时过去了,旅党委班子成员个个顶呱呱,人人过得硬。首长紧绷着的脸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看你们这个班子是个考不倒的班子,一个能打仗的班子!”
为打赢创造强大的“动力源”
“看坦克营的新型坦克呼呼叫,而我们高炮还是老样子,都在搞转型,我们怎么办……”
一天上午,陈华平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一封署名为“郁闷”的电子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经验告诉他,信中反映的情况代表了一部分战士的心态:当前,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加速军事斗争准备的战鼓声声催人,部队的编制、装备也在不断优化更新,但个别分队的装备还相对有些落后,战士们瞅着多数单位虎虎生风的新装备直眼馋,平时训练提不起精神,演练时新老装备合不上拍。
“这些战士思转型、想打赢的忧患意识值得肯定,但对军事转型的认识上有偏差,必须及时引导。”陈华平立即在全旅组织了一次“转型连着你我他”的教育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官兵们围绕“立足现有装备该如何实现转型”、“我在转型大潮中该做些什么”等话题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张又一张帖子搅活了“转型”教育这池春水。
2003年秋天,陈华平到基层连队蹲点,发现不少营连门口挂了一块特殊的黑板,上面除了“本周工作”外,都有一个“恍然一悟”栏目,战士们在训练、工作中萌生了新的认识、观点都可随时写上去,看了让人耳目一新。陈华平很受启发:“这些兵语、兵事、兵星,不正是教育官兵投身军事斗争准备、苦练打赢本领的生动教材嘛!”
于是,从2003年底开始,每年旅里都号召官兵拿起手中的笔,书写个人在训练中的感悟、身边发生的故事、连队涌现的典型,汇编成《官兵投身军事斗争准备风采录》丛书,让官兵从身边这些可亲、可学、可敬的鲜活事例中,不断汲取营养、升华认识、激发动力。
去年8月,部队远程机动到海边外训期间,在紧张艰苦的训练间隙,官兵们尽情地享受多姿多彩的“精神食粮”。烈日当头,战士们训练正值疲惫时,岸边宣传车就会传来激昂的战斗精神歌曲;夕阳西下,海潮拍岸,官兵们一团团围坐在沙滩上举行“使命在我心中”诗歌朗诵会;难得的双休日,官兵们乘上大巴逛市场、看企业,登上见证历史的烟台山,触摸守立海岸的老炮台,一股肩负使命、捍卫国土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翻开厚厚的装甲旅工作年鉴,可以清晰地看到:近5年来,在陈华平大力倡导和旅党委的关心下,先后有32名地方大学生干部被重用到营连主官岗位,1200多名官兵报考信息化专业自学考试,230名干部入学深造,35名优秀指挥员、560名等级技术能手脱颖而出,26项技术革新成果得到上级的鉴定表彰。
5年,弹指一挥间。5年,陈华平和他的“班子”用一腔热血忠诚,为明天的战场砥砺出一支勇猛无敌的铁甲精兵!
责任编辑:王南方
这是一个令许多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2006年5月,济南军区组织军、师、旅首长机关野战化集训,其问抽点200多人进行了竞争激烈的自动化指挥技能考核。公布成绩时,排在第三名的竟是一位政工干部、某装甲旅政委陈华平。
就在这次考核的讲评大会上,军区首长通过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动情地说:“陈华平,请举起你的右手!”当数百双眼睛聚焦到这只击键如飞的右手上时,大家才知道,他有着三根残断的手指!
“七根手指”熟练驾驭新装备
2002年3月,陈华平由野战医院政委升任某装甲旅政委。
这个旅是一支军区重点建设的部队,也是我军首批列装新型主战装备的部队,使命任务十分艰巨。陈华平曾多年在作战部队工作,干过军事,搞过技术,改行做政治工作后,1991年被军区授予“模范基层政治干部”荣誉称号,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但到精锐的装甲部队工作,还是平生第一次。就在他上任不久主持召开的旅党委议训会上,由于他对装甲兵的训练不了解,对新装备比较陌生,面对班子成员提出的诸多训法、战法建议,他却迟迟不能拍板。作为党委书记,他感到十分尴尬。
陈华平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要把这支部队带好带强,主官首先要有很强的素质,特别是到了战场上,政工干部同样是指挥员,必须懂技术、懂训练,具备过硬的信息化作战指挥能力!
在旅长游爱宁的悉心帮助下,陈华平给自己制定了“上机能操作、通信能联通、演练善指挥、带兵能打仗”的学习目标。但陈华平早年参加战斗保障时,右手被机床削断三根手指,造成七级伤残,学习理论还可以,练习操作就有很多障碍。况且,他身为部队主官,整块的训练时间也难以保证,想练就一身打仗的硬功,谈何容易!
“人体的潜力就像一张弓,你越往极限上拉,它就越有弹性!”令他难忘的是,2005年底,迎接军区对旅里综合考核前夕,他为了掌握坦克驾驶难点课目的操作,每天忙到再晚都要上山训练。一次,他感冒发烧39摄氏度,刚拔下吊瓶就要往车场跑,妻子望着他那灰青的脸色,心疼地劝他:“就休息一个晚上吧,天这么冷,你一头钻进那铁疙瘩里,还要不要命呀!”陈华平却说:“打起仗来可不管你天冷不冷,如果因为感冒就影响训练,那不就成了‘纸老虎’了!”妻子拿他没办法。那一夜,陈华平不知训练了多少个小时,因为过度疲劳,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去年初夏,军区组织的野战化集训拉开帷幕。参训的各集团军、省军区都很重视,力争在考核、演练中取得好成绩。放弃入校学习、主动请求参训的陈华平,更是抓紧训I练,积极备战。右手握不住大鼠标,他就专门买了个小鼠标,反复磨合;七根手指打字较慢,他就咬牙把三根残指也用上,练拟制文书、练微机标图、练分析计算,指尖在键盘上飞快地戳击着,手练疼了,就用胶布把残指粘起来继续练,经常练得皮肉渗血,经过两个多月的强化训练,终于练出“七指飞键”的硬功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年来,陈华平不仅能熟练驾驭所有主战装备,而且在科学决策、精确指挥上很有研究。在军区野战化集训中,他先是在指挥技能考核中夺得第三名,而后又在指挥所演练中多次以奇妙的建议和决策,为进攻作战奠定了胜局,赢得上级领导的肯定。
带出一个能打仗的“铁班子”
陈华平深知,群雁高飞头雁领,党委班子就是部队的“领头雁”,只有把这个领导集体的军事素质都带起来,部队的训练、作战才能真正拥有强有力的“指挥中枢”。
“进班子先学主战装备,想进步必须军事过硬。”陈华平要求每位党委成员把过硬的军事指挥能力,作为领导岗位的“入场券”,主导制定了《建设“打仗型”班子工作规划》、《加强党委能力建设的措施》,组织大家针对军事素质上的弱项,加紧补“短板”,强本领。
时空回转到2005年。这一年,对装甲旅党委班子来说,简直是个炼狱之年:接受军区对军事斗争准备“六项重点建设”的考核验收,承办军区“畅通工程”现场观摩会,完成总部赋予的演习评估系统试验论证,接受总装备部装甲装备“五配套”建设检查验收。
对于上级赋予如此繁重的年度训练和建设任务,陈华平在党委会上说:“在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大背景下,我们带领部队紧张快干、满负荷运转,是责无旁贷的。”正是在党委书记陈华平的热情感染下,常委们的《个人补短计划》人人都高标准、超强度落实了。
真正让旅党委刻骨铭心的是2005年底那段综合性考评。由于种种原因,年度3项重大任务的考核验收挤到了一起。
先是总部装备“五配套”建设检查组的考核:满分为500分,他们给装甲旅打了498分,名列全军第一!
然后是“畅通工程”现场观摩会:当大家看到这条凝聚着全旅官兵血汗、长达十多公里、直通铁路装载站的标准化战备道路,又看到旅党委“一班人”亲自驾驶各类装甲车辆作紧急出动示范时,许多人流下了热泪!
最艰巨的是“六项重点建设”检查验收:考前,军区首长就神色凝重地说:“我们要以送你们上战场的标准来考核!”军事理论、装备操作、指挥技能、指挥所演练……首长亲自当考官,一人一人地考,一项一项地过,好几个小时过去了,旅党委班子成员个个顶呱呱,人人过得硬。首长紧绷着的脸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看你们这个班子是个考不倒的班子,一个能打仗的班子!”
为打赢创造强大的“动力源”
“看坦克营的新型坦克呼呼叫,而我们高炮还是老样子,都在搞转型,我们怎么办……”
一天上午,陈华平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一封署名为“郁闷”的电子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
经验告诉他,信中反映的情况代表了一部分战士的心态:当前,推进军事训练转变、加速军事斗争准备的战鼓声声催人,部队的编制、装备也在不断优化更新,但个别分队的装备还相对有些落后,战士们瞅着多数单位虎虎生风的新装备直眼馋,平时训练提不起精神,演练时新老装备合不上拍。
“这些战士思转型、想打赢的忧患意识值得肯定,但对军事转型的认识上有偏差,必须及时引导。”陈华平立即在全旅组织了一次“转型连着你我他”的教育活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官兵们围绕“立足现有装备该如何实现转型”、“我在转型大潮中该做些什么”等话题在网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张又一张帖子搅活了“转型”教育这池春水。
2003年秋天,陈华平到基层连队蹲点,发现不少营连门口挂了一块特殊的黑板,上面除了“本周工作”外,都有一个“恍然一悟”栏目,战士们在训练、工作中萌生了新的认识、观点都可随时写上去,看了让人耳目一新。陈华平很受启发:“这些兵语、兵事、兵星,不正是教育官兵投身军事斗争准备、苦练打赢本领的生动教材嘛!”
于是,从2003年底开始,每年旅里都号召官兵拿起手中的笔,书写个人在训练中的感悟、身边发生的故事、连队涌现的典型,汇编成《官兵投身军事斗争准备风采录》丛书,让官兵从身边这些可亲、可学、可敬的鲜活事例中,不断汲取营养、升华认识、激发动力。
去年8月,部队远程机动到海边外训期间,在紧张艰苦的训练间隙,官兵们尽情地享受多姿多彩的“精神食粮”。烈日当头,战士们训练正值疲惫时,岸边宣传车就会传来激昂的战斗精神歌曲;夕阳西下,海潮拍岸,官兵们一团团围坐在沙滩上举行“使命在我心中”诗歌朗诵会;难得的双休日,官兵们乘上大巴逛市场、看企业,登上见证历史的烟台山,触摸守立海岸的老炮台,一股肩负使命、捍卫国土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翻开厚厚的装甲旅工作年鉴,可以清晰地看到:近5年来,在陈华平大力倡导和旅党委的关心下,先后有32名地方大学生干部被重用到营连主官岗位,1200多名官兵报考信息化专业自学考试,230名干部入学深造,35名优秀指挥员、560名等级技术能手脱颖而出,26项技术革新成果得到上级的鉴定表彰。
5年,弹指一挥间。5年,陈华平和他的“班子”用一腔热血忠诚,为明天的战场砥砺出一支勇猛无敌的铁甲精兵!
责任编辑:王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