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与学生生活联系得紧密的物理学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到物理难学,找不到学习的好方法,在不断地困惑中迷失方向,进而对物理学科产生了敬畏感,學习物理的动机逐渐下降。针对这样一种较普遍的现象,本文分写了如何采取激发物理学困生学习动机的举措。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动机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69-01
对于物理学困生而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特别是班级中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其身心达到充分发展。让物理学困生不畏学、不“掉队”,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展现其自身的活力,真正提高其自我效能。
1.进行富有激励的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必备技能之一,被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通过提问,教师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合理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而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提问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来,积极地寻求答案。而对物理学困生的课堂提问更需要注意提问的节点和方式,在保护其学习自信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对学困生的提问应该适时启发、循循善诱,努力扫除认识过程中的障碍。如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时,学生按照电路图连接好仪器后,闭合开关,有几组发现电灯不亮。有学困生马上举手说“老师,电灯怎么不亮啊”,教师故意回答“你们能否自己先找找原因呢”;有一组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一段距离,发现电灯还是不亮,反复检查后显得很焦急,教师及时提问点拨“你们的接法对吗,滑动变阻器的型号观察了吗?”对学困生的提问要有反思余地,并及时进行反馈,在“问题-解决,再问题-再解决”的模式下,扫除思维障碍,调动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兴趣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及公式等都是以客观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新奇的实验会让初中学困生兴趣盎然,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和强烈的好奇心。例如,小实验“纸杯烧水”。实验前,由于生活经验的原因,许多学生觉得用纸杯怎么能把水烧开呢?然而实验时看到水烧至沸腾而纸杯未燃烧。学生在惊讶之余,必然想探索其中的奥妙。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又如,让学生实时同步观看“神十”太空实验。太空实验精彩有趣,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学困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不只是停留在被观察物理现象的表面,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实验是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很自然会产生想自己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操作愿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探索知识和规律的兴趣,进而提高学困生的认知兴趣。当学困生对物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欲望强烈,学习中会感到愉快,从而有利于形成主动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地体验科学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利用科学家小故事引导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到很多丰富的物理学史,教师应该巧妙处理这些内容。对于物理学困生而言,仅仅给他们传授书本物理知识会显得枯燥乏味。他们可能并不是很关心物理规律、原理的具有内容,而对知识背后的科学发现过程倒是很感兴趣,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阐述科学规律发现的来龙去脉,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奥斯特发现电生磁后,许多科学家猜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呢?有一位叫法拉第的科学家经过 10 年不懈的努力,虽屡屡失败仍痴心不改,终于在 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又如,学生初次学习电流、电压时,感觉这些内容很抽象,教师可以结合书本阅读材料“伽伐尼和伏打对电流的探究”讲述伏打电池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池的起源,使其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科学发明带给人类的进步和贡献。
物理学上还有很多小故事耐人寻味,非常具有吸引力。如阿基米德受洗澡时水从澡盆中溢出现象的启发,解决了鉴定纯金王冠真伪的难题。牛顿被掉落的苹果砸中脑袋,引起他的深思,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三国时期《曹冲称象》的故事等等。物理小故事的引入能给课堂带来一丝新鲜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感受物理学通贯古今的魅力。当然,科学家发明家小故事的课堂引入作为正常教学的“调味剂”,教师要掌握好内容、时机,以此调动学困生的学习“胃口”,使他们听后兴趣盎然,回味无穷,产生求知欲望。
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学习动机的激发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应努力创造积极鼓励、适度批评的学习氛围。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落实好学困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2]廖伯琴主编.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动机 学困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69-01
对于物理学困生而言,教师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特别是班级中物理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需要,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其身心达到充分发展。让物理学困生不畏学、不“掉队”,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展现其自身的活力,真正提高其自我效能。
1.进行富有激励的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必备技能之一,被称为“有效教学的核心”。通过提问,教师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合理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而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提问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来,积极地寻求答案。而对物理学困生的课堂提问更需要注意提问的节点和方式,在保护其学习自信心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对学困生的提问应该适时启发、循循善诱,努力扫除认识过程中的障碍。如在进行“测量小灯泡的功率”时,学生按照电路图连接好仪器后,闭合开关,有几组发现电灯不亮。有学困生马上举手说“老师,电灯怎么不亮啊”,教师故意回答“你们能否自己先找找原因呢”;有一组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示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一段距离,发现电灯还是不亮,反复检查后显得很焦急,教师及时提问点拨“你们的接法对吗,滑动变阻器的型号观察了吗?”对学困生的提问要有反思余地,并及时进行反馈,在“问题-解决,再问题-再解决”的模式下,扫除思维障碍,调动学习物理的内在动力。
2.培养学生物理实验的兴趣
物理学是实验科学,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及公式等都是以客观实验为基础的。实验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新奇的实验会让初中学困生兴趣盎然,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和强烈的好奇心。例如,小实验“纸杯烧水”。实验前,由于生活经验的原因,许多学生觉得用纸杯怎么能把水烧开呢?然而实验时看到水烧至沸腾而纸杯未燃烧。学生在惊讶之余,必然想探索其中的奥妙。这样,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愿望。又如,让学生实时同步观看“神十”太空实验。太空实验精彩有趣,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学困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兴趣不只是停留在被观察物理现象的表面,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实验是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很自然会产生想自己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动手实验,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操作愿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探索知识和规律的兴趣,进而提高学困生的认知兴趣。当学困生对物理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欲望强烈,学习中会感到愉快,从而有利于形成主动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地体验科学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3.利用科学家小故事引导
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到很多丰富的物理学史,教师应该巧妙处理这些内容。对于物理学困生而言,仅仅给他们传授书本物理知识会显得枯燥乏味。他们可能并不是很关心物理规律、原理的具有内容,而对知识背后的科学发现过程倒是很感兴趣,教师可以此为突破口,阐述科学规律发现的来龙去脉,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电磁感应”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奥斯特发现电生磁后,许多科学家猜想,既然电能生磁,那么磁能否生电呢?有一位叫法拉第的科学家经过 10 年不懈的努力,虽屡屡失败仍痴心不改,终于在 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又如,学生初次学习电流、电压时,感觉这些内容很抽象,教师可以结合书本阅读材料“伽伐尼和伏打对电流的探究”讲述伏打电池的发现过程,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池的起源,使其感到物理就在身边,感受科学发明带给人类的进步和贡献。
物理学上还有很多小故事耐人寻味,非常具有吸引力。如阿基米德受洗澡时水从澡盆中溢出现象的启发,解决了鉴定纯金王冠真伪的难题。牛顿被掉落的苹果砸中脑袋,引起他的深思,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三国时期《曹冲称象》的故事等等。物理小故事的引入能给课堂带来一丝新鲜感,调动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感受物理学通贯古今的魅力。当然,科学家发明家小故事的课堂引入作为正常教学的“调味剂”,教师要掌握好内容、时机,以此调动学困生的学习“胃口”,使他们听后兴趣盎然,回味无穷,产生求知欲望。
总之,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学习动机的激发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应努力创造积极鼓励、适度批评的学习氛围。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落实好学困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的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必要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孝玲.教育统计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2]廖伯琴主编.初中物理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