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道德实践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必由之路。在思想政治教学和道德教育工作中,应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认识道德实践在学生道德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拓展道德实践渠道,搭建活动载体,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灵活形式、多种途径推进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强化道德自觉,把对学生的道德要求,通过实践进行固化,变成学生自身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创新教育机制,健全评价体系,强化科学导向,形成道德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必由之路。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考分与道德水准不一致等问题,道德缺失、滑坡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必须引起重视和反思,在思品课教学和道德教育工作中,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高度重视和不断强化道德实践,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和德育成效。
1.推进创新思维,以科学的理念引领道德实践
实践是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要站在培养一代新人、造就合格公民的高度,重新定位道德实践活动。一是以创新的理念认识道德实践。传统教学对实践关注不够,有的学生在考试中成绩“优”,而在生活中表现出自私、偏执、狭隘等道德修养“差”。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道德教育重在实践、重在“行”的观念,让“践行”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教会学生注重实际,以行动彰显道德力量。二是以严格的要求规范道德实践。要完善思想道德教学体系,以严格的教学计划保障实践。设定实践课教学目标,严格教学内容,保障实践课时,完善教学设施,使道德实践教学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以具体的方案落实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教学涉及因素多、环节复杂,必须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实践教学方法、步骤,把握规律,灵活形式,体现特色。
2.拓展教育渠道,以多种途径推进道德实践
思品课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才有生命力。要让学生融入学校、融入家庭、融入社会,深入生活,广泛实践。一是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道德实践,上好道德教育实践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延伸课堂教学成果,强化“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的落实,通过日常行为和生活细节,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扎实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道德教育主题,形成教育氛围,强化熏陶感染。二是充分利用广泛的家庭生活资源。把家庭生活作为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课堂,引导家长为子女带好头、做示范。从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从讲究卫生、不乱丢废弃物等细微处入手,教育孩子养成热爱生活、俭省节约、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等优良品质,从而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然,感恩社会。三是积极开发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拓宽实践面,利用周末、节假日,打扫公共卫生、参加公益活动,开展调研、了解社会,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充分利用重大事件,例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西南旱灾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倾听各方声音,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净化心灵,升华道德情操。
3.搭建活动载体,以灵活的形式丰富道德实践
精心搭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是强化道德实践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实践基地。建立生产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产业园区等生产劳动第一线,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加深对艰苦创业、劳动光荣、珍惜劳动成果等的认识 ,把爱劳动、爱人民变成自觉行动。建立学先进基地,让学生走到先进人物身边,倾听他们成长故事,学习他们高贵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爱心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留守儿童家园、敬老院、福利院等单位,搞联谊,献爱心,做奉献。建立法制教育基地,邀请司法工作人员给学生作报告,引导学生坚守道德底线,增强法制观念。二是建设道德实践骨干队伍。选拔素质高、能创新的优秀教师承担实践课,鼓励大胆研究、探索和创新,锻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聘请社会上有影响的“五老”作辅导员,强化实践辅导。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自身教育作用,带动广大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真知,提升道德水准。三是健全校内德育实践辅助设施。充分发挥党、团、社团和各种兴趣小组的作用,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好道德示范展览室、荣誉展览室、科技成果展览室,让学生通过参观体验,找准榜样,激发奋发向上的勇气。建立完善心理咨询辅导室,针对学生道德形成中的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4.健全评价体系,以创新的机制激活道德实践
科学系统的道德实践评价体系,对道德实践具有导向、诊断、调节、激励等作用。一是建立综合评估体系。对道德实践的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平时表现统一起来,将评价教师与评价学生结合起来,建立起“知行合一,结合实际,注重效果”的双向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坚持正面激励引导。以“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为标准,以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强化量化考核,实行美德“积分”,激励学生增强荣誉感,提高自己的美誉度。三是完善道德实践档案制度。如实记录学生道德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结果记录在案并载入档案,总结、宣传、推广先进事例和典型经验,调动学生道德实践积极性,促使形成人人守德、人人“践行”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的必由之路。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考分与道德水准不一致等问题,道德缺失、滑坡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必须引起重视和反思,在思品课教学和道德教育工作中,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社会实践相结合,高度重视和不断强化道德实践,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和德育成效。
1.推进创新思维,以科学的理念引领道德实践
实践是道德形成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要站在培养一代新人、造就合格公民的高度,重新定位道德实践活动。一是以创新的理念认识道德实践。传统教学对实践关注不够,有的学生在考试中成绩“优”,而在生活中表现出自私、偏执、狭隘等道德修养“差”。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道德教育重在实践、重在“行”的观念,让“践行”成为道德教育的核心,教会学生注重实际,以行动彰显道德力量。二是以严格的要求规范道德实践。要完善思想道德教学体系,以严格的教学计划保障实践。设定实践课教学目标,严格教学内容,保障实践课时,完善教学设施,使道德实践教学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以具体的方案落实道德实践。道德实践教学涉及因素多、环节复杂,必须全面规划,精心设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实践教学方法、步骤,把握规律,灵活形式,体现特色。
2.拓展教育渠道,以多种途径推进道德实践
思品课教学只有根植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才有生命力。要让学生融入学校、融入家庭、融入社会,深入生活,广泛实践。一是深入挖掘校内资源。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道德实践,上好道德教育实践课,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注重延伸课堂教学成果,强化“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的落实,通过日常行为和生活细节,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扎实组织开展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实际的校园文化活动,突出道德教育主题,形成教育氛围,强化熏陶感染。二是充分利用广泛的家庭生活资源。把家庭生活作为学生道德实践的重要课堂,引导家长为子女带好头、做示范。从节约一粒粮食、一滴水,从讲究卫生、不乱丢废弃物等细微处入手,教育孩子养成热爱生活、俭省节约、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互帮互助、关爱他人等优良品质,从而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然,感恩社会。三是积极开发丰富的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拓宽实践面,利用周末、节假日,打扫公共卫生、参加公益活动,开展调研、了解社会,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作风。充分利用重大事件,例如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西南旱灾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倾听各方声音,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净化心灵,升华道德情操。
3.搭建活动载体,以灵活的形式丰富道德实践
精心搭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是强化道德实践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实践基地。建立生产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工厂车间、产业园区等生产劳动第一线,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加深对艰苦创业、劳动光荣、珍惜劳动成果等的认识 ,把爱劳动、爱人民变成自觉行动。建立学先进基地,让学生走到先进人物身边,倾听他们成长故事,学习他们高贵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爱心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留守儿童家园、敬老院、福利院等单位,搞联谊,献爱心,做奉献。建立法制教育基地,邀请司法工作人员给学生作报告,引导学生坚守道德底线,增强法制观念。二是建设道德实践骨干队伍。选拔素质高、能创新的优秀教师承担实践课,鼓励大胆研究、探索和创新,锻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聘请社会上有影响的“五老”作辅导员,强化实践辅导。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自身教育作用,带动广大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实践,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真知,提升道德水准。三是健全校内德育实践辅助设施。充分发挥党、团、社团和各种兴趣小组的作用,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建好道德示范展览室、荣誉展览室、科技成果展览室,让学生通过参观体验,找准榜样,激发奋发向上的勇气。建立完善心理咨询辅导室,针对学生道德形成中的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引导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4.健全评价体系,以创新的机制激活道德实践
科学系统的道德实践评价体系,对道德实践具有导向、诊断、调节、激励等作用。一是建立综合评估体系。对道德实践的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成长发展过程,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平时表现统一起来,将评价教师与评价学生结合起来,建立起“知行合一,结合实际,注重效果”的双向考核评价体系。二是坚持正面激励引导。以“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为标准,以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强化量化考核,实行美德“积分”,激励学生增强荣誉感,提高自己的美誉度。三是完善道德实践档案制度。如实记录学生道德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结果记录在案并载入档案,总结、宣传、推广先进事例和典型经验,调动学生道德实践积极性,促使形成人人守德、人人“践行”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