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背后的诗人形象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hao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人论世】
  郑板桥(1693-1765年),原名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因为官清明、心系百姓著称于世。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指的是诗歌通过艺术手段所描绘的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说,有一类诗歌,是通过描写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二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在古代诗歌中,下面的五种“人物形象”比较典型:一是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二是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三是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四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写《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五是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写《示儿》的陆游。
  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往往通过自己的所见所为、所思所想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如王维的《山居秋暝》,诗人通过描绘的山村清幽明丽的景色,表现了自己闲适超脱的隐者形象;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通过诗人描述的由官场回归田园的生活及乐趣,让我们窥见了诗人蔑视官场、清高傲世的隐者形象。
  所以,一些写景的诗,景物的背后会隐藏着一个鲜明的诗人形象。
   [经 典 再 现]
  瓜洲夜泊
  郑燮①
  苇花如雪隔楼台,咫尺金山雾不开。
  惨淡秋灯鱼舍远,朦胧夜话客船偎。
  风吹隐隐荒鸡唱,江动汹汹北斗回。
  吴楚咽喉横铁瓮②,数声清角五更哀。
  【注】①郑燮,见“知人论世”。②铁瓮,指铁瓮城,京口(今江苏镇江,与瓜洲隔江相对)北固山前的一座古城。
   [经 典 深 读]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首联“苇花如雪隔楼台,咫尺金山雾不开”,这两句写诗人夜泊江上看到了一些景物:眼前船边如雪的苇花,隔断了远处的楼台;江上弥漫的雾气,隐藏了本来就近在咫尺的金山。诗歌开头描写这秋天缥缈朦胧的夜景,暗含了诗人心中化解不开的郁结和愁思。
  颔联“惨淡秋灯鱼舍远,朦胧夜话客船偎”,这两句继续写景,所写情景一远一近:远处有点点渔火,渔村寥落;相邻的船上传来阵阵私语,模模糊糊听不清,也许邻船之人也是羁旅之人吧。诗人用“惨淡”来形容“渔火”,用“朦胧”来形容夜话,这表明诗人的愁绪并没有因景物的变化而改变,反而却不断加深。
  颈联“风吹隐隐荒鸡唱,江动汹汹北斗回”,这两句仍然写景,但所描写的景物更有动感:江风吹拂,江涛汹涌,北斗星运转,远处鸡鸣之声隐约传来,长夜将尽,天近拂晓。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彻夜未眠,由此诗人的形象开始突现出来——徹夜未眠,忧思愁苦。
  尾联“吴楚咽喉横铁瓮,数声清角五更哀”,这两句仍然写景,但带有更多的主观感受:五更时分,长江对岸传来几声凄厉的号角声,诗人想起那里是京口这个吴楚咽喉要地,油然而生苍凉之感。
  【技法指导】
  这首诗歌的特别之处在于,诗歌句句写景,但又句句含情,我们能从诗歌所写景物的背后,体会诗人的动作行为、情绪状态和情感倾向。
  首先,我们联系景物进行分析,并对景物所勾画的画面进行概括:雾起江面、惨淡秋灯、荒鸡啼鸣、北斗星回、五更清角,等等;同时,也要结合注释,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整体的创作特色来综合思考。
  最后,我们从这首诗的景物背后,看到了一个长夜难眠、愁思难解的诗人形象。他关心国事,心系民生,身在客船,敏感的心灵却关注周围的一切:苇花如雪、秋灯惨淡、北斗星回他看在眼里;邻船夜话、荒鸡唱晓、清角哀鸣他听在耳中。他心事浩茫,愁思百转,以致彻夜未眠。
其他文献
基于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共性,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从教师传授到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从传播学视角看,这个过程存在着多变的信息传递:既有教师对学生的传递,也有学生对教师的信息反馈,更有学生之间显性与隐性的信息传播。同时,体育课堂教学体现出与其他学科教学本质的区别,其中最显著的区别是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媒介,多在室外进行。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的信息传播更具复杂性、特殊性。运用传播学理论对体育课堂教学这一
摘 要:为合理确定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中校方的监管责任,分析近年来相关司法判决结果,并利用汉德公式对当前校方监管责任的边界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今小学所承担的体育活动监管责任较大,给学校体育活动开展造成负担。因此,应通过制度性建设、提升小学软硬件水平、建立以保险为核心的风险分摊机制,以及建立多渠道纠纷解决机制等措施,将小学体育活动伤害中校方监管责任控制在合同的范围之内。  关键词:小学体育;伤害;监管
摘 要:根据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五个特点和教学经验积累,从案例出发,阐述了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培养策略:练就扎实的文化素养和学科专业素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训练思维和语言的逻辑性、敏捷性;善于挖掘课堂教学中可教育的资源;关爱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采用各种方式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为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学语言运用水平提供方法借鉴。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语言;能力;培养  中
摘 要:我们都在说学生喜欢体育活动却不喜欢体育课,可我们只是叹息而没有反思。阳光体育实施以后,体育常规课堂教学思想受到冲击,体育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积极地创新常规课堂,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才能让自己的体育梦想和学生练习欲望一起放飞,翱翔于广阔的天空中。  关键词:放风筝;阳光体育;常规课堂;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
摘 要:深化小学体育改革,夯实体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趣味性为导向,将智能设备应用于体育课堂,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我国羽毛球群众基础好,小学羽毛球课程开展较早,课程改革接受度相对较高。研究以小学羽毛球课程为例,探讨构建智能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旨在为推动小学羽毛球教学智能化进程,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趣味性;羽毛球;智能化;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
摘 要:通过走访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15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功能和作用应该是舒展身体、调节身心,而不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1. 活动场地受限;2. 组织形式异化;3. 运行机制不合理。最后提出三条建议,希望大课间体育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思考  中图分类号
非常有幸能成为宁波团队的一员参加浙江省五区(县)同课异构以足球(正脚背踢球)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除了再次感受教研活动高效、实效外,活动后有些思考想与同行们交流。  一、同课异构教学过程分析  1、从五位上课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分析:五位教师设置的目标都体现了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的重要价值,他们或从认识脚的部位入手,或直接进行正脚背踢球的技术教学,通过认识正脚背或正脚背踢球时支撑脚的站位及脚与球的接触部位
摘 要:运用文献研究、数理统计、实地走访、问卷调查、行动研究等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为期3年的足球大课堂教学实验,并对学生进行足球综合素质抽测。研究结果表明:足球大课堂教学模式,对缓解中小学校足球专业教师短缺;加快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的提升;完善学校体育科组建设;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打造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足球;大课堂;特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  中图分
“我亦飘零久”。四月梨花如雨,片片随风,落入江流浮沉入水向远方去。岸上花影绰约,满山是叩首祭祖的人。父亲穿行其中走走停停,叹息着感慨着。  每一个离开故乡的人,都是飘零的人。思念着故乡,感恩着故乡。  父亲年少时跟随祖父母离乡入城,离开了家乡也离开了祖辈的基业。一切从零开始,如浮萍的异乡客只有夜深时在梦里勾画描摹故乡的一草一木,那条故乡绕村的小河,温柔地流淌过梦境,抚慰着少年游子的心。  慢慢开始
摘 要:在体育教学单元设计时,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主线,往往容易出现单元内课时之间关联性不强以及层次性不明显的问题。以“篮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单元设计为例,提出体育教学单元的设计以“动作(技术)组合”为方向构建主线,能简化单元构建难度,加强单元内课时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层次性,拓宽思路,开阔教学视野。  关键词:单元主线;动作组合;设计;优点  中图分类号:G807.03  文献标识码:A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