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解学生
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但“了解学情”还远远达不到“理解学生”的要求。“理解学生”要求教师在掌握任教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的同时,还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学业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如果教师眼中只有群体而没有个体,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一种虚化的能力,难以因材施教。只有掌握了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掌握班级总体的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供量化的教学计划与策略,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还必须掌握学生对于平时阅读的态度,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上有限的阅读,即语文阅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因为语文是最贴近生活的学科,“读”和“写”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阅读应当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二、支持学习与提升学力
1.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新三学”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阅读教学与其他内容的教学最大的不同也在于特别强调学生的“自读”,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统一的。但“新三学”中也强调“支持学习”,即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如:教师通过引导、暗示、传授等途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新知。正因为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主宰者,也不能完全甩手不管,而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要使“新三学”的教学理念付之于阅读教学的实践,就必须淡化教参、学者、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的互动过程。
2.教学的内容、设计要有梯度性
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名著,是学生加深积累、丰富语言、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的主要对象是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而读懂是学生阅读能力(也就是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分为不同能力层次的集中表现。读懂可以表现为: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承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的分析和概括。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形成偏差,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进而自然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手法和内容。在此环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设计不同能力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性。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长,让每个阅读者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阅读的过程中,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而这一切也是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实现的,这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支持。
3.渗透人文精神,注重艺术感染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灌输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的渗透重在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就应成为春风化雨的艺术感染者。为此,教师应从这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阅读教学更是如此。这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甚至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上,通过彼此间真诚、丰富的交流来感受作品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是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是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穿透力,即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要有艺术性、理据性;行的风度则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导学生,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此外,一个有影响力的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能力和高深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美、再现这些美。
4.将语文阅读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的载体,更是人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更体现在生活中。正如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所认为的:“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生活世界既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出教育意义的真谛。因此,语文教师要把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出去,与社会生活相接轨,让生活化的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去。阅读教学要有一个中心,这中心就是日常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关注社会现实、体验日常的生活,从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物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阅读即生活,语文即生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活化的语言,结合现实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心领神会,更加深入、全面地感知整篇文本,明确语文阅读的意义所在。
阅读教学的意义是多重的,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全学生的人格。所以,语文教师要以“新三学”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注意教学内容和设计的梯度性,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注重艺术感染,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作为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但“了解学情”还远远达不到“理解学生”的要求。“理解学生”要求教师在掌握任教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的同时,还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学业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如果教师眼中只有群体而没有个体,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一种虚化的能力,难以因材施教。只有掌握了每一位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掌握班级总体的情况,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供量化的教学计划与策略,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同时,教师还必须掌握学生对于平时阅读的态度,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上有限的阅读,即语文阅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因为语文是最贴近生活的学科,“读”和“写”都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阅读应当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二、支持学习与提升学力
1.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新三学”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阅读教学与其他内容的教学最大的不同也在于特别强调学生的“自读”,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统一的。但“新三学”中也强调“支持学习”,即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如:教师通过引导、暗示、传授等途径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新知。正因为这样,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不能成为高高在上的主宰者,也不能完全甩手不管,而要在此过程中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要使“新三学”的教学理念付之于阅读教学的实践,就必须淡化教参、学者、教师的权威意识,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结果,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分享彼此思考、体验的互动过程。
2.教学的内容、设计要有梯度性
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文化名著,是学生加深积累、丰富语言、提升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阅读的主要对象是篇章,阅读的主要目标是读懂,而读懂是学生阅读能力(也就是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也是分为不同能力层次的集中表现。读懂可以表现为:阅读主体对语言的认知,对文本承载的重要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对文章内容与表达方式准确的分析和概括。作为文学作品,还要进行鉴赏和评价。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形成偏差,此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归纳,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进而自然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解读,必须做到准确把握文章的手法和内容。在此环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设计不同能力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性。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此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专长,让每个阅读者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阅读的过程中,并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而这一切也是在教师的设计、引导下实现的,这就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支持。
3.渗透人文精神,注重艺术感染
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灌输给学生,这样做会适得其反,人文精神的渗透重在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因此,阅读教学中要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就应成为春风化雨的艺术感染者。为此,教师应从这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的修养:首先是情感上要丰富而真诚。“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语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阅读教学更是如此。这主要体现在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教师、教师与作者、甚至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上,通过彼此间真诚、丰富的交流来感受作品情感上的美,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与感染,从而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其次是在言行上要有风度。言的风度是指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穿透力,即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要有艺术性、理据性;行的风度则是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导学生,以身示范,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此外,一个有影响力的语文教师还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能力和高深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学生感受这些美、再现这些美。
4.将语文阅读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的载体,更是人的教育,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而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更体现在生活中。正如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所认为的:“生活世界是自然科学的被遗忘了的意义的基础。”生活世界既是教育发生的场所,也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向生活世界回归才能体现出教育意义的真谛。因此,语文教师要把阅读教学的课堂延伸出去,与社会生活相接轨,让生活化的教育渗透到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去。阅读教学要有一个中心,这中心就是日常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关注社会现实、体验日常的生活,从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物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阅读即生活,语文即生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活化的语言,结合现实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心领神会,更加深入、全面地感知整篇文本,明确语文阅读的意义所在。
阅读教学的意义是多重的,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全学生的人格。所以,语文教师要以“新三学”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不断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注意教学内容和设计的梯度性,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注重艺术感染,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