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最初确认了人的七种智能的形式: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这七种智能可以是合作发挥作用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存在的。
一、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用多元智能理论武装教师头脑,树立新型教育观
多元智能理论能否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为使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走入教师心里,我校除了组织学习培训外,还先后聘请了全国十杰语文教育专家李元昌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潘景峰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张嘉伟教授等来校作新的教育理念讲座。从整体上看,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引导教师形成了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我们教师应该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种积极乐观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每一个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有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2,引导教师重建学生多元“智力观”。教师在工作中要帮助学生重建多元“智力观”,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拥有多元智力,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绝对不能扼杀学生智慧的灵感。
3.引导教师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就有机会利用适合他们的智力倾向的方法来学习,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在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可以将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弱势领域得到发展。教学观转变的同时需要教师树立学习意识、成就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这四种意识。
4.引导教师树立全面发展的评价观。由于受传统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学科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数理能力,却忽视了其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该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全面发展的评价观。
[案例1] 我校出台了《白山市外国语学校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的实施方案》。从评价内容上,注重从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对他们给予综合的、全面的评价;从评价方式上,老师们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范围等,并从学生的行为、语言、表情等发现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倾向。在实施中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具体组织,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获得一次奖励性评价。评价内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只要是有利于班级建设,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都可以设立奖项。如:学科成绩最高奖、学习进步奖、品德优秀奖、劳动积极奖、关心集体奖、体育运动出色奖、遵守纪律模范奖、积极参与活动奖、孝敬父母奖、爱护公物奖、好人好事奖、科技发明奖、手工制作奖等等。经过一学期运作,反响很好,每个孩子都有过成功的体验,品味过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学校还规定了思想品德类评价不得少于50﹪。
[案例2] 我校李菁华老师在《多元评价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活力》一文中,讲述了她运用多元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李老师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权下放到班委会,班长、委员、小队长、课代表,都可以根据班级工作需要,向老师申请奖励,经班委会研究是否属实后,拟定奖励名称、发放喜报及奖品,这种作法调动起班级干部当好老师助手、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干部们集思广益,想出了许多新颖别致的称号。如:对于成绩优异者,课代表工作尽职尽责的同学发放“首席知识官”、“首席文化官”奖,对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发放“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奖”,在其它方面还设了“环保卫士奖”、“最佳默契奖”、“最佳组织奖”、“清洁大使奖”、“父母好助手”等奖励称号。多元评价给班级带来了新气象,班风逐渐好转。该班有名“双差生”,因学习有了进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而受到“热爱班级奖”的奖励。但是在第二天一大早,他却拿着一个手机跑来向李老师道歉。原来在周一上午,他到媒体室上课的途中,捡到一个手机,当时由于贪小便宜的心理作怪,想拿出手机卡,但由于比较匆忙,忙乱中手机卡蹦了出去,他一想正好也不用找了。但是下午的班会,老师对他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了正确的评价,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不是被老师和同学冷落的人,他要对得起自己的荣誉,因此,他在当天晚自习就跑出去找手机卡,一大早就跑来向老师道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懊悔,并主动上交了手机,表示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是多元评价改变了他,带给了他自信。
为了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多元评价,我校每个班级还为学生们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所谓成长记录袋,又叫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它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成长记录袋不仅可以应用于学生评价,还可以应用于教师成长、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等多方面,在尝试中教师、学生都受益。例如在学科教学上,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批下倾注一片爱心的评价语:“你的字真美,老师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对有些让教师不够满意的作业,老师用鼓励性评语教育学生:“老师觉得你的字可以写得更美丽。”“再多动动脑筋,你会做得更好。”成长记录评价法的好处一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二是为老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三是使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果。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思想与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面是一致的,并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智力观”和“教学观”“评价观”,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
二、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为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补钙壮骨”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坚持了分层次、分岗位、分类别的原则,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提高我校教师学历层次和培养骨干教师、专家型名师为中心,坚持培训理念的人本化、培训管理层次化、培训内容综合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过程教研化的工作思路,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深、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全员培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在校本培训中的运用有利于我们了解素质教育的科学性、教育观、教师观、人才观、评价观;有利于我们在开展素质教育工作中,正确把握师生互动、互促、互补的关系,师生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有助于我们主动创造条件,建设学习型组织。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一个人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他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的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使教师各项智能联动共振,整合优化。我校培训计划三年内每个教师选修完成不少于72课时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任务;五年内每名老师自选完成20本书的读书任务;到2007年,任课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所有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从网上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料的能力,80%的教师具有能开本学科全部选修课的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做课程改革的领跑者。
2.对青年教师实行师徒结对的培养方式。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我校的青年教师队伍占全校教职工的26%,学校充分发挥学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搭建平台,指导青年教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通过教学关、育人关和科研关的检验,达到一年内顺利上课,3年内胜任教学工作,6年内成为教学骨干的要求。“教学关”即要求青年教师要站稳讲台。对徒弟的要求:一要听课取经、认真学习;二要参加多轮试讲、总结不足;三要参加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师傅要跟踪听课、定期辅导,查找青年教师的毛病,提高其教学水平。“育人关”要求青年教师认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终身职责,对于备、讲、辅、批、查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认真对待,这也是做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科研关”重点是师傅做好“传、帮、带”工作。“传”是传授科研方法,“帮”是给予指导帮助,“带”是实际参与课题研究。指导教师要带领青年教师实际参与到自己的科研立项中,让青年教师有实践的机会,带着青年教师搞科研。
3.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进行“德、能、勤、绩”等进行多元考核。学校制定了“星级班级评比制度”,落实了班级和班主任工作双项考核量化评比制度,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依托承担的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深化研究”的研究任务,在班主任思想道德、专业知识与理论修养、专业能力、心理品格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每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建立一支适应我校发展的班主任队伍。
4.骨干培训。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目标,研究骨干教师培训措施,制定骨干教师考核细则,明确骨干教师奖励意见,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造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学科组长、高级教师进行不少于60课时的骨干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多元智能实验教师”。在课堂里,他们结合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不断变换着教学方法,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来迎合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课堂真正变成了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自由的活动天地。经过培养培训,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3人,市级以上“十佳”教师43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5人,达任课教师总人数的47%。这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将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为实施“名师工程”奠定基础。
5.名师培训。名师托名校,名师是学校的灵魂。建校以来,学校就着手实施“名师工程”,确保资金投入,抓“多元智能型”的“名、特、优”教师的培养。采用走出去学习培训、请进来专家讲学、参与课题研究、组织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教学名师,打造一批在教育工作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拔尖人才。我们计划到2010末,全校教师队伍中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不少于20名,特级教师不少于2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十佳”占任课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一。
三、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1.转变了师德师风,全校形成和谐氛围。
2006年伊始,在新学期开学动员大会上,我校提出了以“恢复人气、积累元气、打造名气”为目标的完美形象工程,该工程一经启动,立即得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响应,学校焕发了新的生机。重新粉刷和设计的各班级更加整洁和富于生活气息。极具特色的班级、办公室门牌令人耳目一新。各个办公室、实验室全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室内整洁清新,彰显人文特色。走进配备齐全的理、化、生、自然实验室里,墙壁上一幅幅探索科技领域奥秘的图片令人心旷神怡。“连通世界、点击未来,绿色网络、安全上网”的微机室使人感受到浓厚的现代化气息。“走进数理化、艺苑奇葩、我们的手工艺品、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等为题材的校园文化长廊各具特色。外部环境的改变带来教师精神面貌的明显变化,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我们把师德要求具体细化为九方面,教师从学习中领悟,从领悟中行动,从行动中升华。即:用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带动学生,形成务本求实的品格;用执着的工作精神引领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带动学生学会融合、学会合作;用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形成探究、创新品格;用师爱引领学生建立爱心、学会关爱他人、珍爱自己;用奉献精神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教师的爱岗敬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用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引领学生形成积极上进、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用教师的言行、穿戴、理想,引领学生的规范养成和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目标。学校的各项事业在和谐中发展,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把学校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质量优异的名牌学校、管理一流的示范学校、思想领先的创新学校、文化浓厚的多彩学校、全面开放的窗口学校和多元智能的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多次被评为市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市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省交通安全学校、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助残先进单位等称号,两次被评为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2.凸显特色,夯实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把英语特色和艺体特色作为彰显特色的两个抓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多种才能,使学生各种潜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也能够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以科研推动学校的发展。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我校教科研工作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中心,以推动校本研究制度建设为抓手,追求学校特色的多元发展。学校注重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实践反思、合作互助的教科研氛围,科研工作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创设条件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力度和校本培训力度,学校装备了专门的教研室,制定了各教研组集体备课和教研制度,联系点领导和各学科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讨,鼓励教师写好教学后记、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论文。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教学年会,及时总结教育教学成果,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最新教学成果,加强教学反思力度,加强教学案例分析,加强引领、示范与指导。在今年举行的第四届学术年会上,教师围绕多元智能理论撰写教学案例131篇,有12篇案例获一等奖,6人在学术年会平台上交流。
以上是我校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初期的一些作法和感悟,目前仍处在积极摸索实践中,我们愿意和教育同仁共同探讨,互通有无,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努力。
一、从转变教师观念入手,用多元智能理论武装教师头脑,树立新型教育观
多元智能理论能否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为使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走入教师心里,我校除了组织学习培训外,还先后聘请了全国十杰语文教育专家李元昌教授、吉林省教育学院潘景峰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心理教育专家张嘉伟教授等来校作新的教育理念讲座。从整体上看,教师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引导教师形成了积极乐观的“学生观”。我们教师应该树立这样一个信念: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种积极乐观的学生观一旦形成,就使得每一个教师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抱有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2,引导教师重建学生多元“智力观”。教师在工作中要帮助学生重建多元“智力观”,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拥有多元智力,开启学生智慧的火花,绝对不能扼杀学生智慧的灵感。
3.引导教师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如果教师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就有机会利用适合他们的智力倾向的方法来学习,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在展示自己优势领域的同时,可以将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弱势领域得到发展。教学观转变的同时需要教师树立学习意识、成就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这四种意识。
4.引导教师树立全面发展的评价观。由于受传统智力观念的影响,传统教育把学科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更多地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数理能力,却忽视了其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我们应该摒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树立全面发展的评价观。
[案例1] 我校出台了《白山市外国语学校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的实施方案》。从评价内容上,注重从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对他们给予综合的、全面的评价;从评价方式上,老师们开始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范围等,并从学生的行为、语言、表情等发现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倾向。在实施中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具体组织,要求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获得一次奖励性评价。评价内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只要是有利于班级建设,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都可以设立奖项。如:学科成绩最高奖、学习进步奖、品德优秀奖、劳动积极奖、关心集体奖、体育运动出色奖、遵守纪律模范奖、积极参与活动奖、孝敬父母奖、爱护公物奖、好人好事奖、科技发明奖、手工制作奖等等。经过一学期运作,反响很好,每个孩子都有过成功的体验,品味过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学校还规定了思想品德类评价不得少于50﹪。
[案例2] 我校李菁华老师在《多元评价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活力》一文中,讲述了她运用多元评价在班级管理中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李老师将对学生的多元评价权下放到班委会,班长、委员、小队长、课代表,都可以根据班级工作需要,向老师申请奖励,经班委会研究是否属实后,拟定奖励名称、发放喜报及奖品,这种作法调动起班级干部当好老师助手、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班干部们集思广益,想出了许多新颖别致的称号。如:对于成绩优异者,课代表工作尽职尽责的同学发放“首席知识官”、“首席文化官”奖,对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发放“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奖”,在其它方面还设了“环保卫士奖”、“最佳默契奖”、“最佳组织奖”、“清洁大使奖”、“父母好助手”等奖励称号。多元评价给班级带来了新气象,班风逐渐好转。该班有名“双差生”,因学习有了进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体育运动而受到“热爱班级奖”的奖励。但是在第二天一大早,他却拿着一个手机跑来向李老师道歉。原来在周一上午,他到媒体室上课的途中,捡到一个手机,当时由于贪小便宜的心理作怪,想拿出手机卡,但由于比较匆忙,忙乱中手机卡蹦了出去,他一想正好也不用找了。但是下午的班会,老师对他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了正确的评价,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觉得自己不是被老师和同学冷落的人,他要对得起自己的荣誉,因此,他在当天晚自习就跑出去找手机卡,一大早就跑来向老师道歉,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和懊悔,并主动上交了手机,表示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是多元评价改变了他,带给了他自信。
为了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多元评价,我校每个班级还为学生们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袋。所谓成长记录袋,又叫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它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状况。成长记录袋不仅可以应用于学生评价,还可以应用于教师成长、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等多方面,在尝试中教师、学生都受益。例如在学科教学上,教师可以在作业本上批下倾注一片爱心的评价语:“你的字真美,老师改你的作业是一种享受。”对有些让教师不够满意的作业,老师用鼓励性评语教育学生:“老师觉得你的字可以写得更美丽。”“再多动动脑筋,你会做得更好。”成长记录评价法的好处一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二是为老师最大程度地提供了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信息,方便教师检查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三是使评价与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与课程、学生的发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评价的效果。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的思想与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方面是一致的,并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支持。以多元智力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智力观”和“教学观”“评价观”,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
二、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为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补钙壮骨”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坚持了分层次、分岗位、分类别的原则,以全员培训为基础,以提高我校教师学历层次和培养骨干教师、专家型名师为中心,坚持培训理念的人本化、培训管理层次化、培训内容综合化、培训方式多样化、培训过程教研化的工作思路,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业务精深、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全员培训。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智能理论在校本培训中的运用有利于我们了解素质教育的科学性、教育观、教师观、人才观、评价观;有利于我们在开展素质教育工作中,正确把握师生互动、互促、互补的关系,师生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有助于我们主动创造条件,建设学习型组织。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一个人应该从多元的角度,发现他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他的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使教师各项智能联动共振,整合优化。我校培训计划三年内每个教师选修完成不少于72课时的政治思想、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任务;五年内每名老师自选完成20本书的读书任务;到2007年,任课教师全部达到本科学历,所有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和从网上获取教育信息和资料的能力,80%的教师具有能开本学科全部选修课的能力、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成为复合型人才,做课程改革的领跑者。
2.对青年教师实行师徒结对的培养方式。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我校的青年教师队伍占全校教职工的26%,学校充分发挥学术造诣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搭建平台,指导青年教师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通过教学关、育人关和科研关的检验,达到一年内顺利上课,3年内胜任教学工作,6年内成为教学骨干的要求。“教学关”即要求青年教师要站稳讲台。对徒弟的要求:一要听课取经、认真学习;二要参加多轮试讲、总结不足;三要参加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师傅要跟踪听课、定期辅导,查找青年教师的毛病,提高其教学水平。“育人关”要求青年教师认识到“教书育人”是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终身职责,对于备、讲、辅、批、查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认真对待,这也是做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科研关”重点是师傅做好“传、帮、带”工作。“传”是传授科研方法,“帮”是给予指导帮助,“带”是实际参与课题研究。指导教师要带领青年教师实际参与到自己的科研立项中,让青年教师有实践的机会,带着青年教师搞科研。
3.班主任培训。重在培养年轻、优秀、骨干、特色班主任。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建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对班主任进行“德、能、勤、绩”等进行多元考核。学校制定了“星级班级评比制度”,落实了班级和班主任工作双项考核量化评比制度,形成班主任聘任、使用、培养、考核、奖惩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学校依托承担的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子课题“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深化研究”的研究任务,在班主任思想道德、专业知识与理论修养、专业能力、心理品格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每年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不断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建立一支适应我校发展的班主任队伍。
4.骨干培训。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目标,研究骨干教师培训措施,制定骨干教师考核细则,明确骨干教师奖励意见,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体系,创造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在全员培训的过程中,对中层以上干部、班主任、学科组长、高级教师进行不少于60课时的骨干培训,努力提高骨干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新课程改革所必须的教育教学能力,并及时总结推广其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他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骨干和示范作用。多元智能理论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多元智能实验教师”。在课堂里,他们结合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不断变换着教学方法,经常以创新的方式来迎合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课堂真正变成了适合每个学生成长的自由的活动天地。经过培养培训,我校现有省级骨干教师23人,市级以上“十佳”教师43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5人,达任课教师总人数的47%。这支精良的骨干教师队伍将带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为实施“名师工程”奠定基础。
5.名师培训。名师托名校,名师是学校的灵魂。建校以来,学校就着手实施“名师工程”,确保资金投入,抓“多元智能型”的“名、特、优”教师的培养。采用走出去学习培训、请进来专家讲学、参与课题研究、组织教学观摩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促进教师知识结构完善,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使其尽快成长为教学名师,打造一批在教育工作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拔尖人才。我们计划到2010末,全校教师队伍中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教师不少于20名,特级教师不少于2名,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十佳”占任课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一。
三、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1.转变了师德师风,全校形成和谐氛围。
2006年伊始,在新学期开学动员大会上,我校提出了以“恢复人气、积累元气、打造名气”为目标的完美形象工程,该工程一经启动,立即得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响应,学校焕发了新的生机。重新粉刷和设计的各班级更加整洁和富于生活气息。极具特色的班级、办公室门牌令人耳目一新。各个办公室、实验室全都进行了重新设计,室内整洁清新,彰显人文特色。走进配备齐全的理、化、生、自然实验室里,墙壁上一幅幅探索科技领域奥秘的图片令人心旷神怡。“连通世界、点击未来,绿色网络、安全上网”的微机室使人感受到浓厚的现代化气息。“走进数理化、艺苑奇葩、我们的手工艺品、心理健康教育专栏”等为题材的校园文化长廊各具特色。外部环境的改变带来教师精神面貌的明显变化,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我们把师德要求具体细化为九方面,教师从学习中领悟,从领悟中行动,从行动中升华。即:用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带动学生,形成务本求实的品格;用执着的工作精神引领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带动学生学会融合、学会合作;用创新精神引领学生形成探究、创新品格;用师爱引领学生建立爱心、学会关爱他人、珍爱自己;用奉献精神带动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用教师的爱岗敬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用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引领学生形成积极上进、追求卓越的人格品质;用教师的言行、穿戴、理想,引领学生的规范养成和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人生目标。学校的各项事业在和谐中发展,学校的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把学校建成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个性鲜明的特色学校、质量优异的名牌学校、管理一流的示范学校、思想领先的创新学校、文化浓厚的多彩学校、全面开放的窗口学校和多元智能的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多次被评为市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市校本培训先进集体、省交通安全学校、省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全国助残先进单位等称号,两次被评为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2.凸显特色,夯实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以德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把英语特色和艺体特色作为彰显特色的两个抓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多种才能,使学生各种潜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也能够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以科研促进教师的成长,以科研推动学校的发展。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我校教科研工作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中心,以推动校本研究制度建设为抓手,追求学校特色的多元发展。学校注重积极营造平等参与、实践反思、合作互助的教科研氛围,科研工作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创设条件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鼓励教师与时俱进,教学相长,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加强学科教学研究力度和校本培训力度,学校装备了专门的教研室,制定了各教研组集体备课和教研制度,联系点领导和各学科教师共同开展教学研讨,鼓励教师写好教学后记、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教育论文。学校每年举办一届教学年会,及时总结教育教学成果,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最新教学成果,加强教学反思力度,加强教学案例分析,加强引领、示范与指导。在今年举行的第四届学术年会上,教师围绕多元智能理论撰写教学案例131篇,有12篇案例获一等奖,6人在学术年会平台上交流。
以上是我校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初期的一些作法和感悟,目前仍处在积极摸索实践中,我们愿意和教育同仁共同探讨,互通有无,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