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力,诗人,1970年11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6—2015年任《诗刊》编辑。作品发表在《诗刊》《人民文学》《十月》《星星》等刊,入选各种选本。2005年参加《诗刊》第21届“青春诗会”。著有诗集《大地之弦》(入选2010年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向后飞翔》,曾获首届何其芳诗歌奖,第三届徐志摩诗歌奖,储吉旺文学奖,《十月》诗歌奖等。
与白纸的对话
1
当一个写作者,坐在桌前,在傍晚的时分,他面对了一张白纸。
当他写作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否面对心灵。但最为真切的、实实在在的,他面对了一张白纸,他将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与白纸的对话。
就如他将与一个内在的“我”对话。
或者说,他将与另一个、看不见的、虚设的、潜在的灵魂对话。
有时,在虚空中,他面对的是一大群的灵魂。他说话,对一大群灵魂说话。
稿纸,是洁白的。在黑夜和白昼的间隔,白纸有一种暧昧的身份:它属于白昼又属于黑夜。仿佛将纸捅破,写作者就由白昼进入到黑夜之中。反过来,身在黑夜的写作者,他将藉此纸张回来,回到白昼中,回到光明之中。
就如古老的符咒,题写在纸张上,最终,黑暗的灵魂显现,张口说话。
写作,就是让黑暗中的灵魂说话。
但,有没有在写作中,一去不回者?或者纸张被他用尽,他再也找不回一页纸来?
2
白纸,是白昼的另一种形式,或者是白昼的延续、延伸。
只不过是细微的白昼。
是一种比命还薄的白昼。
灯光,头上的灯光,是太阳的延续,同样是微小的太阳。
它也在延伸光明。
我们的笔,它也是我们手指的延伸。
它更尖锐。我们不能用手指书写,它代替我们书写。
尼采:“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又说,“用血写: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精义”。
最初的时候,我们咬破手指,用血书写,血渗在了羊皮、牛皮、竹简、木块、石头的深处。
我们经常在小说和影视中看到这样的情节:临死者咬破手指,写下最后的、最重要的言辞——
给未来的世界,给未来的人。
他留下最重要的线索,后来的人借此去追索、还原事实的真相。
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每一次书写他都要有临死者的勇气,他都应有咬破手指书写的决绝,一种直面世界的决绝和勇气。
他必须写下火焰与雷霆的言辞。
但更多的书写者,却拒绝咬破手指。
笔是我们另外的指头。
它流淌着另一种血液:蓝色的血液,黑色的血液。
当然,它可能流淌的就是水,与写作者的血液无关。
它就会消失在纸张中。
3
有些纸张有一些小格。这是汉语写作者的纸张。
每一个小格都是空无的,等待着我们填写。
但也许每一个小格都住着一个细小的灵魂,等待我们唤醒。
所以我们要保持虔敬——对纸张的虔敬,对文字的虔敬,对过往灵魂的虔敬。
每一小格又都像一张嘴,它面对写作者,或者它通过写作者,向世界发声。
一个写作者,他不得不面对纸张(屏幕,是另一种纸张,是纸张的替代者,一种有些虚幻的纸张)。而最麻烦的是,这些纸张,无数张嘴,无数个灵魂,突然开口说话,就如在但丁的《神曲》中,在恍惚中,在火焰中,说话的灵魂:
写作为何?为何写作?
一个写作者,他可能不会正视自己,但他面对纸张,他不得不正视这些逼问的灵魂,因为,它可能是千百年来,无数的写作者——
集体的疑问。
孤独:一种洞穴
一
“我在房屋里才独自一人。”
对于玛格丽特·杜拉斯而言,只有在房间里,在写作的房间里,她才感到孤独。在花园里,有鸟、有猫,有可爱的小动物。有树、有花,有风在头顶吹动。这让她感觉到并不是孤独一人,当她置身在那里,它们都与她的心靈有着交流。
正如她曾长久地注视一只苍蝇的死。在那一刻,她与那一只苍蝇,分担了它那死亡的时刻。
孤独,是她写作的原因。她说:“写作的孤独是这样一种孤独,离开了它写作就无法进行。”
她在房间里呆着,她感到“如此孤单,有时不知所措”。这是一种黑墨水的孤独,这种黑墨水是一种难寻的品牌,因此她的孤独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个时候,她只有写作:“在我孤独的这个最初的时候,我已经发现我必须写作”,她说。
她用写作来解除这种孤单。
或者说她的孤单,与写作构成了同谋。
她写作,她孤单;她孤单,她写作。
没有孤独的时候,她就创造孤独。“你找不到孤独,你创造了它。孤独是自生自长的。”
与其说她爱上了写作,不如说她爱上了孤独,爱上了孤独本身。
对她而言,写作就是一种孤独。当她写作,孤独与她融合在一起。
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她就是孤独本身。
“身在洞里,在洞底,处于几乎绝对的孤独中而发现只有写作能救你。没有书的任何主题,没有书的任何思路,这就是一而再地面对书。无边的空白。可能的书。面对空无。面对的仿佛是一种生动而赤裸的写作,仿佛是有待克服的可怕又可怕的事。我相信写作中的人没有对书的思路,他两手空空,头脑空空,而对于写书这种冒险,他只知道枯燥而赤裸的文字,它没有前途,没有回响,十分遥远,只有它的基本的黄金规则:拼写,含义。”
她感到一种绝望,身在洞穴底部的绝望,她处在“绝对的孤独中”。
在我看来,孤独构成了洞穴本身。她陷入孤独的最底部,她感受到的“绝对的孤独”是孤独中的孤独,孤独内在的孤独。 孤独无所不在。
如果说,当她写作,她陷入了孤独,她就是陷入自身之中,不能自拔。
只有写作才能拯救。她抓住了笔、纸。
仿佛纸上那一道道横行,就是攀爬的栏杆,就是通向洞口的天梯。然而这是纸做的栏杆,纸做的梯子,它像命运一样脆弱、飘摇,随时都有可能断裂,重新坠入那永久的黑暗与孤独中。
然后她停息片刻,又抓住这纸做的梯子,向上攀爬,直至它断裂,坠入到孤独的洞穴中。
就这样抓住、攀爬、坠落;抓住、攀爬、坠落,周而复始。
她就如同西西弗斯,推动着他巨大的石球。不断重复、永无止境。
也许她明白,西西弗斯,推动的巨石,就是孤独。
而笔在何处?笔在她手边,成为她攀爬的工具。在半空中,在危险的时候,扎向孤独的井壁,让她在片刻中稳住身形。
最终她攀上孤独的井口,获得了拯救?
而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爬到洞穴的井口。
当一个人陷入了洞穴的深处,她下意识的反应,或者唯一能做的是:呐喊。用呐喊来克服孤独、绝望与恐惧。
杜拉斯也在呐喊,她用文字来呐喊。她自己说,在《副领事》一书中,“处处充满了无声的呐喊”。“副领事每天都在呼喊……他喊叫,正如人们每天祈祷一样”,杜拉斯在写作中,在处于洞穴的底部,她利用他呼喊。
“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在《情人》一书中,书中的主人公的感受,也是杜拉斯的感受。实际上在这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中,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的爱,孤独与无望。
写作者、书中的人物,互相混淆在一起。“我”和书中的“我”,真实的“我”与虚幻的“我”,互相置换。
也许写作中的“我”就是书本中的“我”;也许桌前的我不过是书本里逃逸出来我。
杜拉斯在书本中经历一切——生、老、病、死、孤独。她历尽沧桑:“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像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
“书里的孤独是全世界的孤独。”
二
1
一个死者,从坟墓中站起。
他站起来后,仍然是一个死者。
他弯腰,用嶙峋的十指挖掘着。他挖掘出的尘土,堆积在他的身边。
仿佛是他的身体,排泄出这些尘土。
他排泄出一切废物,包括他的皮毛、肌肉、皮肤、内脏,只剩下骨骼——一种最本质的东西。
一切最易腐朽的东西他都舍去。
但他在挖掘,用他的十指,在墓穴中挖掘。
一个过往的灵魂看到他,问他:
你在挖掘什么?
死者回答说:我在挖掘坟墓。
2
博尔赫斯说:
死者不是一位死者:那是死亡。
像神秘主义者的上帝,
他们否认他有任何属性,
死者一无所在
仅仅是世界的堕落与缺席。
——《愧对一切死亡》
写作就是一种挖掘。
在墓穴中,死亡是孤独最彻底的表现形式。
我们的孤独,或者本身就是身处死亡之中。
我们的写作,更像挖掘:笔是我们的工具,我们用它来挖掘坟墓。
在死亡中挖掘坟墓。这是徒劳无功,或多此一举?
但真的是多此一举?
写作,或者就是在坟墓中挖掘坟墓。
3
德里达:“孤独是人在世的处境。”
萨特:“人注定是孤独的,人与人的交往都隔了一堵厚厚的墙。理解注定成为不可能,人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得到了它馈赠的礼物——孤独。”
也许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身外,建筑了一个洞穴,而把自己放置在洞穴之中。我们行走,就带着这个洞穴行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没有两个人能同处在一个洞穴之中。
我们说话,都隔着厚厚的洞壁。
我们说话,声音沿着洞穴的通道,顺着空气螺旋上升,飘逸着孤独的味道。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也許写作将使它重现。
也许写作可能打破这种洞穴,或者打开一个通道,将人与人联结起来。
也许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4
玛格丽特·艾特伍德说:“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墓园里挖个洞,但并非每个人都是掘墓人。后者需要更多的力气和坚持。……掘墓人并非只是个挖掘的人,而是背负着其他人的各种投射,各种恐惧、幻想、焦虑和迷信。”(《与死者协商》)
5
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终生与孤独相伴的人。她25岁弃绝社交,杜门不出,家务劳动之余,写诗是唯一的嗜好。
一个小小的房间是她全部的世界,是她一个人的洞穴。在这里,她用文字呼吸。
她房门紧闭。“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她神圣的决定,/再不容干预。”
她是孤独的,但她的孤独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与骄傲。她声称:就是一位皇帝跪在她的简陋的席垫上,她也不为所动。
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
不为所动,
一位皇帝,跪在她的席垫,
不为所动。
——《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
在她的世界里,她以孤独为王。或者说,在孤独的世界里,她是自己的王。
她过着一种减法的生活。
她减去了交游、旅行;减去了朋友、爱人;减去了友情、爱情。她减去空间,只专注于时间;她孤独地生活,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她只接触自己
翻开青蛙和蝴蝶
然后用减法,先减去爱情
再减去社交和世俗
一个波涛汹涌的自然
在知更鸟的眼中
无穷无尽
当内心的铁出现
她死去,先于自己
——《如果知更鸟来临,我已不再呼吸》
然而,她依然是一个为美而生,为美而死的诗人。在《我为美而死》这一首诗中,她虚拟了一个场景:她躺在墓穴里,而她的隔壁是一位为真理而献身的战士,他们就隔着坟墓交谈。狄金森生前,杜绝交流,她的房间,就是自己墓穴,她一个人,身穿白衣,如同一个修女,或者幽灵,在其中居住、行走、生活。然而,在她死后,她却渴望与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为邻,并且毫不避讳地热烈交谈。
就这样,像亲人,在黑夜相逢
我们隔房交谈
直到青苔爬上我们的嘴唇
覆盖了——我们的姓名
这与她生前的行为何其有别!这表明她并非不想与人交流,而是在尘世中,并没有可以交流的人。作为以“美”为自己生命标记的人,她渴望与一位能为“真”奉献生命的人比邻而居,相互交流。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了,因此,她宁愿独居。
在她死后,她的文字、她的诗歌却突破了她自身设置的墓穴、蕃篱,进入千万人的心中,也成为千万人心灵相互联系的纽带。最终,她的心灵,也呈现在万千人的心中,人们,通过阅读她的诗歌,与她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对话。
她静默的写作于此产生出无限的意义。
她孤独的写作超越了孤独,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孤独。
也许,每一个写作者都应在心灵的石碑上镌刻下这样的诗句:
殉理想的诗人,不曾说话
把精神的剧痛在音节中浇铸
当他们人间的姓名已僵化
他们在人间的命运会给某些人以鼓舞
殉理想的画家,从不开口
把遗嘱,交付给画幅
当他们有思想的手指休止后
有人会从艺术中找到,安宁的艺术
(江枫译)
与白纸的对话
1
当一个写作者,坐在桌前,在傍晚的时分,他面对了一张白纸。
当他写作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是否面对心灵。但最为真切的、实实在在的,他面对了一张白纸,他将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与白纸的对话。
就如他将与一个内在的“我”对话。
或者说,他将与另一个、看不见的、虚设的、潜在的灵魂对话。
有时,在虚空中,他面对的是一大群的灵魂。他说话,对一大群灵魂说话。
稿纸,是洁白的。在黑夜和白昼的间隔,白纸有一种暧昧的身份:它属于白昼又属于黑夜。仿佛将纸捅破,写作者就由白昼进入到黑夜之中。反过来,身在黑夜的写作者,他将藉此纸张回来,回到白昼中,回到光明之中。
就如古老的符咒,题写在纸张上,最终,黑暗的灵魂显现,张口说话。
写作,就是让黑暗中的灵魂说话。
但,有没有在写作中,一去不回者?或者纸张被他用尽,他再也找不回一页纸来?
2
白纸,是白昼的另一种形式,或者是白昼的延续、延伸。
只不过是细微的白昼。
是一种比命还薄的白昼。
灯光,头上的灯光,是太阳的延续,同样是微小的太阳。
它也在延伸光明。
我们的笔,它也是我们手指的延伸。
它更尖锐。我们不能用手指书写,它代替我们书写。
尼采:“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又说,“用血写:然后你将体会到,血便是精义”。
最初的时候,我们咬破手指,用血书写,血渗在了羊皮、牛皮、竹简、木块、石头的深处。
我们经常在小说和影视中看到这样的情节:临死者咬破手指,写下最后的、最重要的言辞——
给未来的世界,给未来的人。
他留下最重要的线索,后来的人借此去追索、还原事实的真相。
一个真正的写作者:每一次书写他都要有临死者的勇气,他都应有咬破手指书写的决绝,一种直面世界的决绝和勇气。
他必须写下火焰与雷霆的言辞。
但更多的书写者,却拒绝咬破手指。
笔是我们另外的指头。
它流淌着另一种血液:蓝色的血液,黑色的血液。
当然,它可能流淌的就是水,与写作者的血液无关。
它就会消失在纸张中。
3
有些纸张有一些小格。这是汉语写作者的纸张。
每一个小格都是空无的,等待着我们填写。
但也许每一个小格都住着一个细小的灵魂,等待我们唤醒。
所以我们要保持虔敬——对纸张的虔敬,对文字的虔敬,对过往灵魂的虔敬。
每一小格又都像一张嘴,它面对写作者,或者它通过写作者,向世界发声。
一个写作者,他不得不面对纸张(屏幕,是另一种纸张,是纸张的替代者,一种有些虚幻的纸张)。而最麻烦的是,这些纸张,无数张嘴,无数个灵魂,突然开口说话,就如在但丁的《神曲》中,在恍惚中,在火焰中,说话的灵魂:
写作为何?为何写作?
一个写作者,他可能不会正视自己,但他面对纸张,他不得不正视这些逼问的灵魂,因为,它可能是千百年来,无数的写作者——
集体的疑问。
孤独:一种洞穴
一
“我在房屋里才独自一人。”
对于玛格丽特·杜拉斯而言,只有在房间里,在写作的房间里,她才感到孤独。在花园里,有鸟、有猫,有可爱的小动物。有树、有花,有风在头顶吹动。这让她感觉到并不是孤独一人,当她置身在那里,它们都与她的心靈有着交流。
正如她曾长久地注视一只苍蝇的死。在那一刻,她与那一只苍蝇,分担了它那死亡的时刻。
孤独,是她写作的原因。她说:“写作的孤独是这样一种孤独,离开了它写作就无法进行。”
她在房间里呆着,她感到“如此孤单,有时不知所措”。这是一种黑墨水的孤独,这种黑墨水是一种难寻的品牌,因此她的孤独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个时候,她只有写作:“在我孤独的这个最初的时候,我已经发现我必须写作”,她说。
她用写作来解除这种孤单。
或者说她的孤单,与写作构成了同谋。
她写作,她孤单;她孤单,她写作。
没有孤独的时候,她就创造孤独。“你找不到孤独,你创造了它。孤独是自生自长的。”
与其说她爱上了写作,不如说她爱上了孤独,爱上了孤独本身。
对她而言,写作就是一种孤独。当她写作,孤独与她融合在一起。
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她就是孤独本身。
“身在洞里,在洞底,处于几乎绝对的孤独中而发现只有写作能救你。没有书的任何主题,没有书的任何思路,这就是一而再地面对书。无边的空白。可能的书。面对空无。面对的仿佛是一种生动而赤裸的写作,仿佛是有待克服的可怕又可怕的事。我相信写作中的人没有对书的思路,他两手空空,头脑空空,而对于写书这种冒险,他只知道枯燥而赤裸的文字,它没有前途,没有回响,十分遥远,只有它的基本的黄金规则:拼写,含义。”
她感到一种绝望,身在洞穴底部的绝望,她处在“绝对的孤独中”。
在我看来,孤独构成了洞穴本身。她陷入孤独的最底部,她感受到的“绝对的孤独”是孤独中的孤独,孤独内在的孤独。 孤独无所不在。
如果说,当她写作,她陷入了孤独,她就是陷入自身之中,不能自拔。
只有写作才能拯救。她抓住了笔、纸。
仿佛纸上那一道道横行,就是攀爬的栏杆,就是通向洞口的天梯。然而这是纸做的栏杆,纸做的梯子,它像命运一样脆弱、飘摇,随时都有可能断裂,重新坠入那永久的黑暗与孤独中。
然后她停息片刻,又抓住这纸做的梯子,向上攀爬,直至它断裂,坠入到孤独的洞穴中。
就这样抓住、攀爬、坠落;抓住、攀爬、坠落,周而复始。
她就如同西西弗斯,推动着他巨大的石球。不断重复、永无止境。
也许她明白,西西弗斯,推动的巨石,就是孤独。
而笔在何处?笔在她手边,成为她攀爬的工具。在半空中,在危险的时候,扎向孤独的井壁,让她在片刻中稳住身形。
最终她攀上孤独的井口,获得了拯救?
而大多数的人,终其一生,也没有爬到洞穴的井口。
当一个人陷入了洞穴的深处,她下意识的反应,或者唯一能做的是:呐喊。用呐喊来克服孤独、绝望与恐惧。
杜拉斯也在呐喊,她用文字来呐喊。她自己说,在《副领事》一书中,“处处充满了无声的呐喊”。“副领事每天都在呼喊……他喊叫,正如人们每天祈祷一样”,杜拉斯在写作中,在处于洞穴的底部,她利用他呼喊。
“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在《情人》一书中,书中的主人公的感受,也是杜拉斯的感受。实际上在这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中,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的爱,孤独与无望。
写作者、书中的人物,互相混淆在一起。“我”和书中的“我”,真实的“我”与虚幻的“我”,互相置换。
也许写作中的“我”就是书本中的“我”;也许桌前的我不过是书本里逃逸出来我。
杜拉斯在书本中经历一切——生、老、病、死、孤独。她历尽沧桑:“我注意看那衰老如何在我的颜面上肆虐践踏,就好像我很有兴趣读一本书一样。”
“书里的孤独是全世界的孤独。”
二
1
一个死者,从坟墓中站起。
他站起来后,仍然是一个死者。
他弯腰,用嶙峋的十指挖掘着。他挖掘出的尘土,堆积在他的身边。
仿佛是他的身体,排泄出这些尘土。
他排泄出一切废物,包括他的皮毛、肌肉、皮肤、内脏,只剩下骨骼——一种最本质的东西。
一切最易腐朽的东西他都舍去。
但他在挖掘,用他的十指,在墓穴中挖掘。
一个过往的灵魂看到他,问他:
你在挖掘什么?
死者回答说:我在挖掘坟墓。
2
博尔赫斯说:
死者不是一位死者:那是死亡。
像神秘主义者的上帝,
他们否认他有任何属性,
死者一无所在
仅仅是世界的堕落与缺席。
——《愧对一切死亡》
写作就是一种挖掘。
在墓穴中,死亡是孤独最彻底的表现形式。
我们的孤独,或者本身就是身处死亡之中。
我们的写作,更像挖掘:笔是我们的工具,我们用它来挖掘坟墓。
在死亡中挖掘坟墓。这是徒劳无功,或多此一举?
但真的是多此一举?
写作,或者就是在坟墓中挖掘坟墓。
3
德里达:“孤独是人在世的处境。”
萨特:“人注定是孤独的,人与人的交往都隔了一堵厚厚的墙。理解注定成为不可能,人在得到自由的同时,也得到了它馈赠的礼物——孤独。”
也许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身外,建筑了一个洞穴,而把自己放置在洞穴之中。我们行走,就带着这个洞穴行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没有两个人能同处在一个洞穴之中。
我们说话,都隔着厚厚的洞壁。
我们说话,声音沿着洞穴的通道,顺着空气螺旋上升,飘逸着孤独的味道。
“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也許写作将使它重现。
也许写作可能打破这种洞穴,或者打开一个通道,将人与人联结起来。
也许这就是写作的意义。
4
玛格丽特·艾特伍德说:“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墓园里挖个洞,但并非每个人都是掘墓人。后者需要更多的力气和坚持。……掘墓人并非只是个挖掘的人,而是背负着其他人的各种投射,各种恐惧、幻想、焦虑和迷信。”(《与死者协商》)
5
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个终生与孤独相伴的人。她25岁弃绝社交,杜门不出,家务劳动之余,写诗是唯一的嗜好。
一个小小的房间是她全部的世界,是她一个人的洞穴。在这里,她用文字呼吸。
她房门紧闭。“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然后,把门紧闭,/她神圣的决定,/再不容干预。”
她是孤独的,但她的孤独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与骄傲。她声称:就是一位皇帝跪在她的简陋的席垫上,她也不为所动。
发现车辇,停在,她低矮的门前,
不为所动,
一位皇帝,跪在她的席垫,
不为所动。
——《灵魂选择了自己的伴侣》
在她的世界里,她以孤独为王。或者说,在孤独的世界里,她是自己的王。
她过着一种减法的生活。
她减去了交游、旅行;减去了朋友、爱人;减去了友情、爱情。她减去空间,只专注于时间;她孤独地生活,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她只接触自己
翻开青蛙和蝴蝶
然后用减法,先减去爱情
再减去社交和世俗
一个波涛汹涌的自然
在知更鸟的眼中
无穷无尽
当内心的铁出现
她死去,先于自己
——《如果知更鸟来临,我已不再呼吸》
然而,她依然是一个为美而生,为美而死的诗人。在《我为美而死》这一首诗中,她虚拟了一个场景:她躺在墓穴里,而她的隔壁是一位为真理而献身的战士,他们就隔着坟墓交谈。狄金森生前,杜绝交流,她的房间,就是自己墓穴,她一个人,身穿白衣,如同一个修女,或者幽灵,在其中居住、行走、生活。然而,在她死后,她却渴望与为真理而献身的人为邻,并且毫不避讳地热烈交谈。
就这样,像亲人,在黑夜相逢
我们隔房交谈
直到青苔爬上我们的嘴唇
覆盖了——我们的姓名
这与她生前的行为何其有别!这表明她并非不想与人交流,而是在尘世中,并没有可以交流的人。作为以“美”为自己生命标记的人,她渴望与一位能为“真”奉献生命的人比邻而居,相互交流。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了,因此,她宁愿独居。
在她死后,她的文字、她的诗歌却突破了她自身设置的墓穴、蕃篱,进入千万人的心中,也成为千万人心灵相互联系的纽带。最终,她的心灵,也呈现在万千人的心中,人们,通过阅读她的诗歌,与她进行超越时空的交流,对话。
她静默的写作于此产生出无限的意义。
她孤独的写作超越了孤独,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孤独。
也许,每一个写作者都应在心灵的石碑上镌刻下这样的诗句:
殉理想的诗人,不曾说话
把精神的剧痛在音节中浇铸
当他们人间的姓名已僵化
他们在人间的命运会给某些人以鼓舞
殉理想的画家,从不开口
把遗嘱,交付给画幅
当他们有思想的手指休止后
有人会从艺术中找到,安宁的艺术
(江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