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PPP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模式下的产物,建立在行为主义基础上。文章结合人教版英语Unit4中一节听说课为教学实例,探讨分析PPP教学法的三个过程在听说课中的应用及反思。
关键词:PPP模式;听说课;反思
1.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 Where is my car? 中的第二课时。本课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基本句型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掌握单词并能够在句子中灵活运用。
2.學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延吉市公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接受英语教育的基础阶段。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爱表现自己,活泼好动。但发音的准确性和对部分音的区分较难把握。此外,应对复杂一点的活动,部分学生稍显吃力。
3.教学目标
(1)学习介词“in,on,under”,掌握句型“Where is my ruler? It’s in/ on/ under…”
(2)熟练应用句型;能在句子中灵活运用三个介词。
4.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介词及句型。
5.教学难点
能在句子中灵活正确运用三个介词并自行造句。
6.教学过程
(1)Presentation (6分钟)。
过程:①一起唱歌曲“on、in、under”,引出本单元题目。②将箱子里的实物奖励给猜对的学生。③用箱子里的道具引出句型和单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通过猜测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将纸片鸟放在贴在黑板上房子的不同位置让学生理解这三个介词的含义及区别,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新知识。
(2)Practice (15分钟)。
过程:①将学生的格尺放在不同位置让学生回答“Where is the ruler?”引出听力部分。②引出拓展词汇armchair,让学生理解。③ Pair work:拿出课前给学生发的材料A和材料B(部分学生是A,另一部分是B),让学生根据材料上物品位置和同伴进行问答,如果俩人一致就说“Yes”,反之说“oh oh”。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单词和句型的运用,其中两人活动中通过找不同来提高学生练习句型的兴趣。在全过程中纠正学生的错误,为下一步灵活正确输出做准备。
(3)Production (24分钟)。
过程:①小组活动1,放歌曲,并渗透连读现象,小组活动选择重复歌曲或自行造句。
②小组活动2,放Let’s do动画,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小组活动选择重复动画或自行创造一段(边唱边做动作)。
③作业:画一幅简笔画,并根据简笔画中物品摆放与同伴练习对话。
设计意图:PPP模式不仅能从宏观上构建一整堂课,也可以运用于活动中。这两个活动中包含了微观的PPP模式,从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句型、练习句型到自行输出造句,引导了学生语言输出,巩固了所学内容。
7.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公开课,从课堂组织形式、教材处理、课堂氛围、教学目标等标准去评判,得到了专家的认可。由于宋老师是教龄不足一年的新手教师,专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1)不要过于依赖教学设计,应增加反馈活动。
(2)应当充分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3)要将教学生活化。
在新课改之前,影响最大的模式就是PPP模式。从对课例的分析来看,此模式便于操作,简单直接。但长期在此模式下,容易弱化实际教学功能。在前两个阶段中,学生是受控制的,第三个阶段是学生自由发挥的阶段,但实际上,学习者可能会把精力放在前两个阶段。所以专家指出知识要切合实际生活,要结合身边事物来产出,不应拘泥于课本上的形式。
同时,教师也要反思,如果学生回答不流畅,不能脱离文本,是否是他们还没掌握或熟练运用新知识。这也要求教师课上不能过度依赖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流程,应当适时调整,随机应变。
因此,教师在使用PPP模式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其他教学法,比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
参考文献:
[1]曹宗清.PPP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实践应用[J].科普童话,2014(23):42-43.
[2]顾大喜.小学英语 PPP模式和TBL模式的对比研究[J].新课程(中旬刊),2011(3):12.
关键词:PPP模式;听说课;反思
1.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4 Where is my car? 中的第二课时。本课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基本句型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掌握单词并能够在句子中灵活运用。
2.學情分析
本次授课对象为延吉市公园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接受英语教育的基础阶段。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爱表现自己,活泼好动。但发音的准确性和对部分音的区分较难把握。此外,应对复杂一点的活动,部分学生稍显吃力。
3.教学目标
(1)学习介词“in,on,under”,掌握句型“Where is my ruler? It’s in/ on/ under…”
(2)熟练应用句型;能在句子中灵活运用三个介词。
4.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介词及句型。
5.教学难点
能在句子中灵活正确运用三个介词并自行造句。
6.教学过程
(1)Presentation (6分钟)。
过程:①一起唱歌曲“on、in、under”,引出本单元题目。②将箱子里的实物奖励给猜对的学生。③用箱子里的道具引出句型和单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通过猜测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将纸片鸟放在贴在黑板上房子的不同位置让学生理解这三个介词的含义及区别,使学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新知识。
(2)Practice (15分钟)。
过程:①将学生的格尺放在不同位置让学生回答“Where is the ruler?”引出听力部分。②引出拓展词汇armchair,让学生理解。③ Pair work:拿出课前给学生发的材料A和材料B(部分学生是A,另一部分是B),让学生根据材料上物品位置和同伴进行问答,如果俩人一致就说“Yes”,反之说“oh oh”。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单词和句型的运用,其中两人活动中通过找不同来提高学生练习句型的兴趣。在全过程中纠正学生的错误,为下一步灵活正确输出做准备。
(3)Production (24分钟)。
过程:①小组活动1,放歌曲,并渗透连读现象,小组活动选择重复歌曲或自行造句。
②小组活动2,放Let’s do动画,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小组活动选择重复动画或自行创造一段(边唱边做动作)。
③作业:画一幅简笔画,并根据简笔画中物品摆放与同伴练习对话。
设计意图:PPP模式不仅能从宏观上构建一整堂课,也可以运用于活动中。这两个活动中包含了微观的PPP模式,从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句型、练习句型到自行输出造句,引导了学生语言输出,巩固了所学内容。
7.课后反思
这是一堂公开课,从课堂组织形式、教材处理、课堂氛围、教学目标等标准去评判,得到了专家的认可。由于宋老师是教龄不足一年的新手教师,专家也提出了几点建议:
(1)不要过于依赖教学设计,应增加反馈活动。
(2)应当充分把握学生学习情况。
(3)要将教学生活化。
在新课改之前,影响最大的模式就是PPP模式。从对课例的分析来看,此模式便于操作,简单直接。但长期在此模式下,容易弱化实际教学功能。在前两个阶段中,学生是受控制的,第三个阶段是学生自由发挥的阶段,但实际上,学习者可能会把精力放在前两个阶段。所以专家指出知识要切合实际生活,要结合身边事物来产出,不应拘泥于课本上的形式。
同时,教师也要反思,如果学生回答不流畅,不能脱离文本,是否是他们还没掌握或熟练运用新知识。这也要求教师课上不能过度依赖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流程,应当适时调整,随机应变。
因此,教师在使用PPP模式的基础上,还应结合其他教学法,比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语言的交际功能。
参考文献:
[1]曹宗清.PPP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说课中的实践应用[J].科普童话,2014(23):42-43.
[2]顾大喜.小学英语 PPP模式和TBL模式的对比研究[J].新课程(中旬刊),20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