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思维的学科,问题是思维的源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将学生的思维培养贯穿在平时的点滴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则不可能走得更远,高效课堂的构建也只会停留在口头。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抓手,触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问题;数学;培养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确实,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的价值要比解决一个问题的价值高得多。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了现代化教育模式中的教学任务之一。当学生拥有问题意识时,他们就会主动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水平。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 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条件之一,同时也是先决条件之一。经过我们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不善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大部分学生因为不够自信而不敢提出问题,害怕自己提出问题之后会被其他学生嘲笑。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当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当学生处于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时,便可以放松紧张的心态,积极思考,勇敢地提出问题。
在带领学生学习子集、全集、补集的知识时,教师首先进行了教学铺垫,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关于集合的知识,如集合的定义、分类,元素的特点等等,今天要学的知识是在集合的基础之上,将重点转移到多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上来。这节课的内容并不难,大家不要紧张,用平常心认真学习即可。铺垫之后,有效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一个案例,用S表示全班学生,B表示男生,G表示女生。这个案例是一个极其普遍的案例,案例提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很快,就有学生提问:B和G之间有什么联系?S和B、S和G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动地位,积极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探讨,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二、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想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我们拥有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之后,还应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提问的原因就是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不想提问。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及时对教学策略做出调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基本学情创设出科學合理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使学生想问。
如在开展等差数列教学时,教师利用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高斯小的时候,他的数学老师向他提出一个问题:1 2 3 4 5 … 100等于多少,高斯很快便得出答案5050,对于这个问题,班里的学生也能够很快计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10072 10144 10216 10288 10360 10432的结果是多少?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感到麻烦,这些数字太大了,也不是整数,不好计算,但是通过仔细的计算还是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只不过耗时较长。这时,有些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短时间就计算出结果呢?于是教师就此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等差数列,教师向学生介绍,如果利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计算,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想要提问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良好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 传授技巧方法,使学生会问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内容,能够提出问题固然值得表扬,但是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精心讲解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在学生敢问、想问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有价值的问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复习,形如x2-2x-3<0,像这样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是二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基本图像,并引导学生观察ax2 bx c>0(a>0)的解集在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体现。学生们通过观察之后可以发现,一元二次不等式ax2 bx c>0(a>0)的解集就是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像(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的点所对应的x值的集合。学生抓住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之后,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是不是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时需要考虑到二次函数的解呢?于是教师顺势向学生讲解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先求解相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程,确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再根据图像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中,数学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非常繁杂,学生学习时也会遇到许多疑难点,教师要重视向学生传授提问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并能够一针见血的提出有效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问题意识的存在,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养成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作为教师,要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形成问题意识,从而真正引领学生行走在正确的数学轨道上。
关键词:问题;数学;培养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确实,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个问题的价值要比解决一个问题的价值高得多。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成为了现代化教育模式中的教学任务之一。当学生拥有问题意识时,他们就会主动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水平。那么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 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顺利开展教学的基础条件之一,同时也是先决条件之一。经过我们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不善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大部分学生因为不够自信而不敢提出问题,害怕自己提出问题之后会被其他学生嘲笑。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当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问。当学生处于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时,便可以放松紧张的心态,积极思考,勇敢地提出问题。
在带领学生学习子集、全集、补集的知识时,教师首先进行了教学铺垫,前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关于集合的知识,如集合的定义、分类,元素的特点等等,今天要学的知识是在集合的基础之上,将重点转移到多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上来。这节课的内容并不难,大家不要紧张,用平常心认真学习即可。铺垫之后,有效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一个案例,用S表示全班学生,B表示男生,G表示女生。这个案例是一个极其普遍的案例,案例提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很快,就有学生提问:B和G之间有什么联系?S和B、S和G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与学生,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动地位,积极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探讨,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二、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想问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我们拥有了和谐的教学氛围之后,还应当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提问的原因就是对数学知识缺乏兴趣,不想提问。针对这种现状,教师要及时对教学策略做出调整,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基本学情创设出科學合理的教学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使学生想问。
如在开展等差数列教学时,教师利用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高斯小的时候,他的数学老师向他提出一个问题:1 2 3 4 5 … 100等于多少,高斯很快便得出答案5050,对于这个问题,班里的学生也能够很快计算出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10072 10144 10216 10288 10360 10432的结果是多少?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感到麻烦,这些数字太大了,也不是整数,不好计算,但是通过仔细的计算还是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只不过耗时较长。这时,有些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够短时间就计算出结果呢?于是教师就此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等差数列,教师向学生介绍,如果利用等差数列的知识进行计算,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产生想要提问的意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良好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三、 传授技巧方法,使学生会问
众所周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内容,能够提出问题固然值得表扬,但是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精心讲解提问的方法和技巧,在学生敢问、想问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有价值的问题。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复习,形如x2-2x-3<0,像这样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最高次数是二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出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基本图像,并引导学生观察ax2 bx c>0(a>0)的解集在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体现。学生们通过观察之后可以发现,一元二次不等式ax2 bx c>0(a>0)的解集就是二次函数y=ax2 bx c的图像(抛物线)位于x轴上方的点所对应的x值的集合。学生抓住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之后,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是不是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时需要考虑到二次函数的解呢?于是教师顺势向学生讲解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先求解相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程,确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再根据图像写出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中,数学课本中的概念、定理、公式非常繁杂,学生学习时也会遇到许多疑难点,教师要重视向学生传授提问的技巧,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并能够一针见血的提出有效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问题意识的存在,不仅是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养成的一种重要的能力。作为教师,要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形成问题意识,从而真正引领学生行走在正确的数学轨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