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调查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现状,分析得出阻碍学生动手能力发展的因素:操作不熟练、实验教学内容枯燥。针对该问题,设置开放性实验教学,增强实验教学趣味性,为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供有效教学思路。
关键词:实验教学;小学生;趣味教学;動手能力
目前,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而且相关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动手能力和应试能力差异很大。
一、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现状
第一,实验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重视教学引导并强调书本课程,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会巩固学生基本功,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对学生的实际发展并无益处。第二,在实验室,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或者学生在现场观看老师的操作实践,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第三,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教师的讲授技巧,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维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第四,由于学生动手参与的实验大多数是以教材为基础,验证的实践方法为主,所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培养。第五,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如何改进实验步骤、设备和探索都有所顾虑,因此,并没有给予鼓励,仅仅要求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即可。
二、阻碍学生动手能力的因素
阻碍学生动手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1)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上讲台为大家演示实验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不愿意演示的情况,并对自己的操作方式及技能不自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实验有陌生感,并不能熟练操作,担心在老师、同学面前演示失败。(2)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受限于应试教育,这也导致了一个事实,即大多数学生将完成实验要求的能力,作为评估他们考试是否出色的重要标准。(3)实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难度大,焦虑感强。(4)一些学生缺乏操作实验的基本知识,也缺乏对现有问题的认知,忽略学习阶段的感受,仅关注学习结果。(5)为了防止老师的惩罚,即使没有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也要机械地使用书本中的结果。
三、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一)设计开放性实验教学
设计开放性实验,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实验过程,并鼓励学生自行讨论,善于观察、提问、交流,解决疑问。在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不应限制其观察方向,要让学生大胆地自主观察实验现象。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探究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原则有针对性、有意义地观察化学实验现象。通过小组实验,争取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动手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教师应在上课前认真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实验。选择特定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技能。在实验结束时,学生可以通过编写实验报告并分析实验的基础知识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实验评估应采用综合评估,不应忽略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验态度,应鼓励提出宝贵问题的学生和高度创新的学生。
(二)强化实验教学趣味性
趣味性策略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他们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并增强学生对学科的思考能力。教师将其实验思想整合到教科书的实验中,选择适当的时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实验演示,并通过具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实验引起学生的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实验的热情,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老师甚至可以根据教科书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自行建立创新性实验。有趣的实验能使学生思考他们的化学知识。在此期间,严格要求学生描述与记录实验过程。教师需要重视将所有记录的实验现象与资料标准化。例如,使用精确的化学术语描述实验现象,使用精确的计数方法记录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1]沈菁.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20(4):36.
[2]吕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2019(37):45.
[3]王德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讨[J]. 天津教育,2019(12):124-125.
作者简介:魏慎永(1979—),男,汉族,山东枣庄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新课堂背景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实验教学;小学生;趣味教学;動手能力
目前,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而且相关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实验的操作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动手能力和应试能力差异很大。
一、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现状
第一,实验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重视教学引导并强调书本课程,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会巩固学生基本功,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对学生的实际发展并无益处。第二,在实验室,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或者学生在现场观看老师的操作实践,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第三,传统的教学观念强调教师的讲授技巧,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维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第四,由于学生动手参与的实验大多数是以教材为基础,验证的实践方法为主,所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培养。第五,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如何改进实验步骤、设备和探索都有所顾虑,因此,并没有给予鼓励,仅仅要求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即可。
二、阻碍学生动手能力的因素
阻碍学生动手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1)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上讲台为大家演示实验时,绝大多数学生存在不愿意演示的情况,并对自己的操作方式及技能不自信。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于实验有陌生感,并不能熟练操作,担心在老师、同学面前演示失败。(2)学生对实验的操作,受限于应试教育,这也导致了一个事实,即大多数学生将完成实验要求的能力,作为评估他们考试是否出色的重要标准。(3)实验教学内容单调乏味,学生独立完成化学实验的难度大,焦虑感强。(4)一些学生缺乏操作实验的基本知识,也缺乏对现有问题的认知,忽略学习阶段的感受,仅关注学习结果。(5)为了防止老师的惩罚,即使没有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也要机械地使用书本中的结果。
三、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策略
(一)设计开放性实验教学
设计开放性实验,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实验过程,并鼓励学生自行讨论,善于观察、提问、交流,解决疑问。在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不应限制其观察方向,要让学生大胆地自主观察实验现象。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探究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化学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原则有针对性、有意义地观察化学实验现象。通过小组实验,争取让所有学生都可以动手实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教师应在上课前认真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实验。选择特定的实验内容,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技能。在实验结束时,学生可以通过编写实验报告并分析实验的基础知识来学习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实验评估应采用综合评估,不应忽略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实验态度,应鼓励提出宝贵问题的学生和高度创新的学生。
(二)强化实验教学趣味性
趣味性策略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他们对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并增强学生对学科的思考能力。教师将其实验思想整合到教科书的实验中,选择适当的时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进行实验演示,并通过具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实验引起学生的观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实验的热情,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老师甚至可以根据教科书中包含的化学知识和化学原理自行建立创新性实验。有趣的实验能使学生思考他们的化学知识。在此期间,严格要求学生描述与记录实验过程。教师需要重视将所有记录的实验现象与资料标准化。例如,使用精确的化学术语描述实验现象,使用精确的计数方法记录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1]沈菁.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2020(4):36.
[2]吕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2019(37):45.
[3]王德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讨[J]. 天津教育,2019(12):124-125.
作者简介:魏慎永(1979—),男,汉族,山东枣庄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新课堂背景下小学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