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明确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更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追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呢?结合我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积累,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兴趣是探究的起点。儿童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比如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感,使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请你们随意说一个数,老师便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不信就来试一试。”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为了难住老师,他们从两三位数,说到了十位以上的自然数,结果都被我准确地判断出来。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的快速回答所折服,心里非常的好奇、惊讶!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诱惑力促使学生探究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放手操作,培养学生积极操作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知识的构建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四、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要与同伴的想法相比较,辨别其中的正确与不足。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前进或转换,自己的想法可能被同伴改进或否定,甚至被代替,逐渐形成成熟的解法。但要注意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地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有话可说,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
五、指导学法,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学法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佳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适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要使“自主探索”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还应经常评价学生: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对各种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我们科学地引导,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创新精神会得到较大提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董家营镇徐家堡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如果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兴趣是探究的起点。儿童年龄小,见识少,好奇心强,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或现象都感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认知规律等因素,抓住思维活动的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有趣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比如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感,使教学过程自始至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乐于去探究。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请你们随意说一个数,老师便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不信就来试一试。”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为了难住老师,他们从两三位数,说到了十位以上的自然数,结果都被我准确地判断出来。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的快速回答所折服,心里非常的好奇、惊讶!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诱惑力促使学生探究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萌发自主探索学习的意识
要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平等的、自主的人,这样他们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支持、鼓励、肯定、欣赏学生在课堂上一切为探索知识而作的言行及稚嫩的结论,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心理安全、心灵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下,这样他们才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索学习,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主动探索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三、放手操作,培养学生积极操作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知识的构建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四、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他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想法,还要与同伴的想法相比较,辨别其中的正确与不足。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前进或转换,自己的想法可能被同伴改进或否定,甚至被代替,逐渐形成成熟的解法。但要注意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在经过充分地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有话可说,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
五、指导学法,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
学习方法是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的总和。学法指导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佳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获得选择和运用适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教师不要也不应该把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应带领他们一起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他们积极地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并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使他们形成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要使“自主探索”成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还应经常评价学生: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对各种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与表达。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还有很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要我们科学地引导,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创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就能得到培养,创新精神会得到较大提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城固县董家营镇徐家堡中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