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席卷而来,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在飞速发展。现阶段,信息技术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在日益加剧。而在小学教学中设置信息技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从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况来看,还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严重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153
引言
分层教学法重视的是“分层”,这种分层常常不能一言而就。在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多数都是平行班制,那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就无法避免。然而课堂教学毕竟不是个别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程度对实现教学目标更具帮助。基于此,一方面“分层”的主体可以是学生,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分层”,以此降低教学的相对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分层”又并非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作出调整。
一、分层教学法理论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可以兼顾每个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案也是有所差异的。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这一情况,就会无形中加大教师的教学难度。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法则完全弥补了其不足之处。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层教学,尊重差异
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处理,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管理上的负担,还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相互影响,让第二层级与第三层级的学生发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奇妙。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认识‘画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习小组中第一层次的学生带领第二、三层级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画图”工具的操作要点。同时,为了让不同层级学生之间拥有更多的交流与影响,教师可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通过“画图”工具进行绘画,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画出的画作更加有内容、更为复杂。这可以让分层教学的优势得到更为全面的发挥。
(二)合理分层分配任务,培养学生学习成就感
以《认识Word》教学为例。在过去的教学中,统一给所有的学生布置了相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导致部分学生觉得任务过于简单,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任务过于复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后,笔者就高度重视任务分配的合理分层。针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就安排了难度较高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奇偶页格式设置、页边距设置等文档格式操作,满足部分学生对学习难度挑战的学习需求,满足其学习成就感。而针对信息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的学生,安排了难度较为简单的任务,主要集中在Word的排版、Word字体格式设置等操作较为简单的文档编辑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信心。
(三)巧妙运用分层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复制与粘贴图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体现出来。本部分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图画”软件中的各类工具之后,重点掌握“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和“粘贴”命令,并且能够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整体来讲,要想完成各项操作绘制出完整的图画其实并不简单,因此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对相应的教学目标也进行分层,就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从而保持学习热情。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用“植物大战僵尸”作为复制粘贴的目标更受学生喜爱。于是对操作熟练的学生要求完成整幅图画,程度一般的学生能够复制、粘贴并完成移动,而操作不熟练的学生可以在“编辑”菜单中完成对图形的复制与粘贴即可,基于这样的分层法便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推动教学分层评价,提高教学评价有效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够考察学生个体是否满足预期的教学目标。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的教学目标有所差异,这就要求老师制定有所差异的教学评价标准。设置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才能够更为全面、更为科学地评价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更有针对性地设置后续的学习目标,进行相应的教学改善计划,持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始终作为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原有水平以及不断产生的心理变化,科学分层、理性分层、动态分层,以此实现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谢文.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9(06):108.
[2]谢才远.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16):58-59.
[3]叶鹏.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9(02):80.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153
引言
分层教学法重视的是“分层”,这种分层常常不能一言而就。在班级授课制的大背景下,多数都是平行班制,那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就无法避免。然而课堂教学毕竟不是个别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程度对实现教学目标更具帮助。基于此,一方面“分层”的主体可以是学生,这时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学情;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对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分层”,以此降低教学的相对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分层”又并非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作出调整。
一、分层教学法理论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备课时,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法可以兼顾每个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案也是有所差异的。比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每个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这一情况,就会无形中加大教师的教学难度。而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法则完全弥补了其不足之处。
二、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分层教学,尊重差异
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处理,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管理上的负担,还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相互影响,让第二层级与第三层级的学生发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奇妙。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认识‘画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习小组中第一层次的学生带领第二、三层级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画图”工具的操作要点。同时,为了让不同层级学生之间拥有更多的交流与影响,教师可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通过“画图”工具进行绘画,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画出的画作更加有内容、更为复杂。这可以让分层教学的优势得到更为全面的发挥。
(二)合理分层分配任务,培养学生学习成就感
以《认识Word》教学为例。在过去的教学中,统一给所有的学生布置了相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导致部分学生觉得任务过于简单,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任务过于复杂,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后,笔者就高度重视任务分配的合理分层。针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较为扎实的学生,就安排了难度较高的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奇偶页格式设置、页边距设置等文档格式操作,满足部分学生对学习难度挑战的学习需求,满足其学习成就感。而针对信息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的学生,安排了难度较为简单的任务,主要集中在Word的排版、Word字体格式设置等操作较为简单的文档编辑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信心。
(三)巧妙运用分层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复制与粘贴图形”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体现出来。本部分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图画”软件中的各类工具之后,重点掌握“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和“粘贴”命令,并且能够应用“透明背景”和“不透明背景”。整体来讲,要想完成各项操作绘制出完整的图画其实并不简单,因此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对相应的教学目标也进行分层,就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从而保持学习热情。为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用“植物大战僵尸”作为复制粘贴的目标更受学生喜爱。于是对操作熟练的学生要求完成整幅图画,程度一般的学生能够复制、粘贴并完成移动,而操作不熟练的学生可以在“编辑”菜单中完成对图形的复制与粘贴即可,基于这样的分层法便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推动教学分层评价,提高教学评价有效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评价标准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能够考察学生个体是否满足预期的教学目标。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的教学目标有所差异,这就要求老师制定有所差异的教学评价标准。设置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标准,才能够更为全面、更为科学地评价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更有针对性地设置后续的学习目标,进行相应的教学改善计划,持續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始终作为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的原有水平以及不断产生的心理变化,科学分层、理性分层、动态分层,以此实现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谢文.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9(06):108.
[2]谢才远.信息素养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9(16):58-59.
[3]叶鹏.小学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9(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