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裕固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裕固族传统民歌更是裕固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裕固族“象征标志”的一面旗帜。裕固族地方区域和本身的语言传承现状对裕固族传统民歌影响深远。本文就影响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的不利因素中的“地方区域”和“地方语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抛砖引玉,以求教于诸位前辈和同道,借以引起对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裕固族;传统民歌;地方区域;地方语言;传承发展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考,裕固族是甘州回鹘的后裔,其族源可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在贝尔加湖一带游牧的“丁零”①。由于历史上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裕固族自公元610年至公元1698年,经过多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最终定居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的三块不连片的地域内。受中原汉文化以及西部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形成了东、西两个裕固族群,使用三种语言。逐步形成了裕固族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裕固族文字早已失传,裕固族民间口承文化十分发达,特别是民歌。
下面,笔者就影响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己见,希望对更多的裕固族音乐文化研究者有所帮助,从而对裕固族传统民歌的传承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地方区域对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的影响
裕固族聚居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东经97°20'--102°13',北纬37°28'--39°49'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区域地形较为狭窄,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由三块不连片的区域组成。县城所在地红湾寺镇,距省会兰州市直距480公里,公路线607公里;距张掖市直距71公里,公路线97公里。因而,肃南固族自治县地域环境复杂,交通闭塞。
肃南固族自治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势高亢而复杂的地貌,构成了其局部复杂的大气运动及水热变化的特征。其气候具有以风沙、尘暴天气为主要标志的极端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环境恶劣。
由于肃南固族自治县复杂的地域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交通闭塞,加之裕固族民间歌手大多居住在偏远的牧区,且彼此距离较远。所有这些都对传统民歌的积极传播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很多传统民歌在这种特殊的状况下“自生自灭”。一些裕固族音乐研究者面对陡峭的山路望而却步,很多古老的民歌就在一次一次的“望而却步”中逐渐失传。
裕固语对传统民歌传承的影响
裕固族特殊的历史和族源构成,造成了裕固族语的复杂性。又因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特殊的地理区域,地处中西交流的交通要地,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迁徙频繁,造成了裕固族语使用上的多样性。裕固族语靠口耳相传,形成了各具风格的两种语族。一种是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又称尧乎尔语);一种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又称恩格尔语)②。裕固族的语言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东西部裕固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是在同一语族中也存在着差别。没有了文字,语言就变成了传统民歌传承的最主要的工具。语言的差别性会造成裕固族民歌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形成了裕固族传统民歌在本土原居民之间的传播障碍。
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被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现代生活方式下的裕固族人与外界交流日益加强。裕固语在裕固族本土原居民中使用率逐渐下降,造成裕固语的词汇量在逐代人中减少。特别是年轻人,而且年龄越小,使用裕固语的情况越差。许多懂得裕固族民族语言且熟悉裕固族传统民歌的老人年岁已高,有些已故,以裕固语为独特民族象征的裕固族传统民歌也随着裕固语的逐渐退化而面临失传。
一个人类群体,只有在比较相近文字、语言等条件下才能使思想、文化、社会得到好的沟通、交流。裕固族文字失传,母语也将濒临失传,传统民歌的两种主要传播方式的境况使裕固族传统民歌的传播陷入尴尬。语言传承的危机直接威胁到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西北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地域环境和复杂的语言环境均是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发展的不利因素。裕固族传统民歌的挖据整理、传唱普及、发展交流等均受到地方区域和地方语言的限制,但也就是这些不利的条件和复杂的内容,使裕固族传统民歌更显其珍贵,也更更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详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6月,第78页。
②笔者参加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肃南县裕固族等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搜集整理、研究传承”田野调查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肃南裕县编委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2]郑筱筠,高自厚.《甘肃肃南县大草滩村调查》[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杜亚雄.《裕固族民歌的音乐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4).
作者简介:周鸿德(1974—),男,汉族,甘肃省张掖市人,硕士,讲师,专业:音乐学,研究方向: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与理论研究。
【关键词】裕固族;传统民歌;地方区域;地方语言;传承发展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据考,裕固族是甘州回鹘的后裔,其族源可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在贝尔加湖一带游牧的“丁零”①。由于历史上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裕固族自公元610年至公元1698年,经过多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最终定居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的三块不连片的地域内。受中原汉文化以及西部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形成了东、西两个裕固族群,使用三种语言。逐步形成了裕固族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裕固族文字早已失传,裕固族民间口承文化十分发达,特别是民歌。
下面,笔者就影响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阐述己见,希望对更多的裕固族音乐文化研究者有所帮助,从而对裕固族传统民歌的传承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地方区域对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的影响
裕固族聚居地——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位于东经97°20'--102°13',北纬37°28'--39°49'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区域地形较为狭窄,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由三块不连片的区域组成。县城所在地红湾寺镇,距省会兰州市直距480公里,公路线607公里;距张掖市直距71公里,公路线97公里。因而,肃南固族自治县地域环境复杂,交通闭塞。
肃南固族自治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势高亢而复杂的地貌,构成了其局部复杂的大气运动及水热变化的特征。其气候具有以风沙、尘暴天气为主要标志的极端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环境恶劣。
由于肃南固族自治县复杂的地域环境、恶劣的气候条件和交通闭塞,加之裕固族民间歌手大多居住在偏远的牧区,且彼此距离较远。所有这些都对传统民歌的积极传播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很多传统民歌在这种特殊的状况下“自生自灭”。一些裕固族音乐研究者面对陡峭的山路望而却步,很多古老的民歌就在一次一次的“望而却步”中逐渐失传。
裕固语对传统民歌传承的影响
裕固族特殊的历史和族源构成,造成了裕固族语的复杂性。又因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特殊的地理区域,地处中西交流的交通要地,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迁徙频繁,造成了裕固族语使用上的多样性。裕固族语靠口耳相传,形成了各具风格的两种语族。一种是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西部裕固语(又称尧乎尔语);一种是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东部裕固语(又称恩格尔语)②。裕固族的语言的使用情况比较复杂,东西部裕固语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是在同一语族中也存在着差别。没有了文字,语言就变成了传统民歌传承的最主要的工具。语言的差别性会造成裕固族民歌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形成了裕固族传统民歌在本土原居民之间的传播障碍。
近年来,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被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现代生活方式下的裕固族人与外界交流日益加强。裕固语在裕固族本土原居民中使用率逐渐下降,造成裕固语的词汇量在逐代人中减少。特别是年轻人,而且年龄越小,使用裕固语的情况越差。许多懂得裕固族民族语言且熟悉裕固族传统民歌的老人年岁已高,有些已故,以裕固语为独特民族象征的裕固族传统民歌也随着裕固语的逐渐退化而面临失传。
一个人类群体,只有在比较相近文字、语言等条件下才能使思想、文化、社会得到好的沟通、交流。裕固族文字失传,母语也将濒临失传,传统民歌的两种主要传播方式的境况使裕固族传统民歌的传播陷入尴尬。语言传承的危机直接威胁到传统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西北欠发达地区的特殊地域环境和复杂的语言环境均是裕固族传统民歌传承发展的不利因素。裕固族传统民歌的挖据整理、传唱普及、发展交流等均受到地方区域和地方语言的限制,但也就是这些不利的条件和复杂的内容,使裕固族传统民歌更显其珍贵,也更更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详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6月,第78页。
②笔者参加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项目“肃南县裕固族等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搜集整理、研究传承”田野调查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肃南裕县编委会.《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志》[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2]郑筱筠,高自厚.《甘肃肃南县大草滩村调查》[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杜亚雄.《裕固族民歌的音乐特点》[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4).
作者简介:周鸿德(1974—),男,汉族,甘肃省张掖市人,硕士,讲师,专业:音乐学,研究方向: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