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辉哥微胖,穿着貌似海魂衫的蓝白条纹T恤,留着长头发梳着小马尾,短裤皮凉鞋黑边眼镜,不像学艺术理论的,像个画画的。作为编辑部里唯一的男生,再有些理论高度,辉哥来去显得有点孤独。
时间的密度是辉哥主持的专题,听起来这么文艺的标题,聚集着辉哥诸多的哲学思考,从讨论选题开始,辉哥就把大家搞得晕晕乎乎的,一帮大小女编辑,包括主编本人,都恨恨地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浅薄。
辉哥是湖南人,在四川念的大学,辗转来到北京,朋友和女朋友都在这里,辉哥也做过很多其他媒体,从念大学起,对艺术圈的生态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可现行的学院教育模式以及圈里急吼吼的生物链形态,辉哥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辉哥看了很多书,我猜测,全是哲学书,因为不论开选题会他云山雾罩不计时长的侃侃发言还是他独自坐在办公桌边脱了鞋翘着二郎腿认真校对,都透着那么多哲学的高深,这绝不是讽刺,是有些不能企及的沟通难度让我除了表面上耀武扬威地不与苟同,实际上还有些暗自敬佩。
早年间,我的大学老师告诉我,哲学家都是孤独的,不近柴米油盐,要不然他没法思考,哲学史上如此大家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这个承转不是很恰当,我还是想起我前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这么一个人,你觉得他被大家孤立,谁也不是故意的,这个人或张牙舞爪特立独行,或悄无声息冷眼看你,反正这个人和你们的碌碌无为嘻嘻哈哈傻里傻气地过日子就是不一样,他仿佛就是上帝派来观察你们的。小学同学里有个能背外国人写的诗的男生,数学永远不及格,老师经常让他站在讲台旁边听课,他从不会不好意思,面对大家,手背在后面,眼睛淡然看着窗外,下课铃一响,他自觉收拾起书包,独自飘出去,完全不管老师是不是在他背后摇头叹气;大学里有位老师是年轻的学长留校的,他极度不热爱专业课,总是弄点其他老师看来的旁门左道,比如请当时还不著名的孟京辉来学校做了一次极痞的演讲,让我们美术院校的井底之蛙小小崇拜了一下实验戏剧,再比如带我们去故宫看展览的时候,他鼓励大家统计和研究一下故宫展品中的复制品比例,是不是符合世界范围内博物馆馆藏展览的惯例,系里的老先生以及和他同龄的老师都对他议论纷纷,听说多年后他的职称依然是个助教;我工作后去短暂教书的那个学校,招聘来了位美学博士,博士是南方人,博士不喜欢学校的人际关系,经常没头没脑地和人吵架,吵完了还能及时调整情绪,斗志昂扬地去给学生讲艺术概论,他去日本留过学,最喜欢讲日本漆工对漆桶上的桶箍制作的执着。那时候博士是能带着妻儿进京的,据说他接妻儿那次旅行随行的行李里有一把菜刀,上火车的时候被乘警截获,他跟乘警理论了数个小时,非要带这把在他们家服役多年的菜刀进京,最后铁路公安局还是请学校领导去接他回校,那天傍晚,全校师生都看到,领导走在前面,博士跟在后面,左手拿着菜刀,右手牵着妻子,妻子左手被博士牵着,右手抱着行李,儿子拉着行李上背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进校门。
中午工作餐的时候,辉哥努力在拥挤的桌子边寻个位置,和众多姑娘们坐在一起,他不是故意的,单位里尽是姑娘或中年妇女,这是典型的当代办公室生态。辉哥也试图插入姑娘们的话题,他还尝试着为大家去领午餐的水果,双手抱着一摞西瓜,一路湿嗒嗒地为女士们服务,吃饭的时候大概比较好搭话。
我说,辉哥,你和女朋友回家做饭么?
辉哥,说,当然,我很会做饭。
我说,我以为你不近柴米。
辉哥说,饭是要吃的。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实在忍不住,问,辉哥,特别报道的第三部分你到底要说个啥么?
辉哥很有点无奈,还是耐心地说,第三部分是以马格利特和杜尚那篇长文为头探讨人在观看和视觉中时间存在感的,后面邀请的是两男一女的艺术家从理性和感性的方式讨论人的存在。
我接着招人讨厌地试探性地又问,探讨人在观看和视觉中时间存在感,这句话我不懂。
其实辉哥说的后面的两男一女艺术家这句我也不懂。
辉哥无限善良地力图用简单的例子解释给我听:就是当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是静止不动的。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孤立的。
他停顿了一下,说:没有交流。
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孤立的,辉哥又说了一遍。
李小米
2014年8月
时间的密度是辉哥主持的专题,听起来这么文艺的标题,聚集着辉哥诸多的哲学思考,从讨论选题开始,辉哥就把大家搞得晕晕乎乎的,一帮大小女编辑,包括主编本人,都恨恨地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浅薄。
辉哥是湖南人,在四川念的大学,辗转来到北京,朋友和女朋友都在这里,辉哥也做过很多其他媒体,从念大学起,对艺术圈的生态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可现行的学院教育模式以及圈里急吼吼的生物链形态,辉哥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辉哥看了很多书,我猜测,全是哲学书,因为不论开选题会他云山雾罩不计时长的侃侃发言还是他独自坐在办公桌边脱了鞋翘着二郎腿认真校对,都透着那么多哲学的高深,这绝不是讽刺,是有些不能企及的沟通难度让我除了表面上耀武扬威地不与苟同,实际上还有些暗自敬佩。
早年间,我的大学老师告诉我,哲学家都是孤独的,不近柴米油盐,要不然他没法思考,哲学史上如此大家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这个承转不是很恰当,我还是想起我前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这么一个人,你觉得他被大家孤立,谁也不是故意的,这个人或张牙舞爪特立独行,或悄无声息冷眼看你,反正这个人和你们的碌碌无为嘻嘻哈哈傻里傻气地过日子就是不一样,他仿佛就是上帝派来观察你们的。小学同学里有个能背外国人写的诗的男生,数学永远不及格,老师经常让他站在讲台旁边听课,他从不会不好意思,面对大家,手背在后面,眼睛淡然看着窗外,下课铃一响,他自觉收拾起书包,独自飘出去,完全不管老师是不是在他背后摇头叹气;大学里有位老师是年轻的学长留校的,他极度不热爱专业课,总是弄点其他老师看来的旁门左道,比如请当时还不著名的孟京辉来学校做了一次极痞的演讲,让我们美术院校的井底之蛙小小崇拜了一下实验戏剧,再比如带我们去故宫看展览的时候,他鼓励大家统计和研究一下故宫展品中的复制品比例,是不是符合世界范围内博物馆馆藏展览的惯例,系里的老先生以及和他同龄的老师都对他议论纷纷,听说多年后他的职称依然是个助教;我工作后去短暂教书的那个学校,招聘来了位美学博士,博士是南方人,博士不喜欢学校的人际关系,经常没头没脑地和人吵架,吵完了还能及时调整情绪,斗志昂扬地去给学生讲艺术概论,他去日本留过学,最喜欢讲日本漆工对漆桶上的桶箍制作的执着。那时候博士是能带着妻儿进京的,据说他接妻儿那次旅行随行的行李里有一把菜刀,上火车的时候被乘警截获,他跟乘警理论了数个小时,非要带这把在他们家服役多年的菜刀进京,最后铁路公安局还是请学校领导去接他回校,那天傍晚,全校师生都看到,领导走在前面,博士跟在后面,左手拿着菜刀,右手牵着妻子,妻子左手被博士牵着,右手抱着行李,儿子拉着行李上背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进校门。
中午工作餐的时候,辉哥努力在拥挤的桌子边寻个位置,和众多姑娘们坐在一起,他不是故意的,单位里尽是姑娘或中年妇女,这是典型的当代办公室生态。辉哥也试图插入姑娘们的话题,他还尝试着为大家去领午餐的水果,双手抱着一摞西瓜,一路湿嗒嗒地为女士们服务,吃饭的时候大概比较好搭话。
我说,辉哥,你和女朋友回家做饭么?
辉哥,说,当然,我很会做饭。
我说,我以为你不近柴米。
辉哥说,饭是要吃的。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实在忍不住,问,辉哥,特别报道的第三部分你到底要说个啥么?
辉哥很有点无奈,还是耐心地说,第三部分是以马格利特和杜尚那篇长文为头探讨人在观看和视觉中时间存在感的,后面邀请的是两男一女的艺术家从理性和感性的方式讨论人的存在。
我接着招人讨厌地试探性地又问,探讨人在观看和视觉中时间存在感,这句话我不懂。
其实辉哥说的后面的两男一女艺术家这句我也不懂。
辉哥无限善良地力图用简单的例子解释给我听:就是当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是静止不动的。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孤立的。
他停顿了一下,说:没有交流。
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孤立的,辉哥又说了一遍。
李小米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