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懂我懂的这个世界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teran_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辉哥微胖,穿着貌似海魂衫的蓝白条纹T恤,留着长头发梳着小马尾,短裤皮凉鞋黑边眼镜,不像学艺术理论的,像个画画的。作为编辑部里唯一的男生,再有些理论高度,辉哥来去显得有点孤独。
  时间的密度是辉哥主持的专题,听起来这么文艺的标题,聚集着辉哥诸多的哲学思考,从讨论选题开始,辉哥就把大家搞得晕晕乎乎的,一帮大小女编辑,包括主编本人,都恨恨地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浅薄。
  辉哥是湖南人,在四川念的大学,辗转来到北京,朋友和女朋友都在这里,辉哥也做过很多其他媒体,从念大学起,对艺术圈的生态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可现行的学院教育模式以及圈里急吼吼的生物链形态,辉哥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辉哥看了很多书,我猜测,全是哲学书,因为不论开选题会他云山雾罩不计时长的侃侃发言还是他独自坐在办公桌边脱了鞋翘着二郎腿认真校对,都透着那么多哲学的高深,这绝不是讽刺,是有些不能企及的沟通难度让我除了表面上耀武扬威地不与苟同,实际上还有些暗自敬佩。
  早年间,我的大学老师告诉我,哲学家都是孤独的,不近柴米油盐,要不然他没法思考,哲学史上如此大家的例子比比皆是。虽然这个承转不是很恰当,我还是想起我前半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这么一个人,你觉得他被大家孤立,谁也不是故意的,这个人或张牙舞爪特立独行,或悄无声息冷眼看你,反正这个人和你们的碌碌无为嘻嘻哈哈傻里傻气地过日子就是不一样,他仿佛就是上帝派来观察你们的。小学同学里有个能背外国人写的诗的男生,数学永远不及格,老师经常让他站在讲台旁边听课,他从不会不好意思,面对大家,手背在后面,眼睛淡然看着窗外,下课铃一响,他自觉收拾起书包,独自飘出去,完全不管老师是不是在他背后摇头叹气;大学里有位老师是年轻的学长留校的,他极度不热爱专业课,总是弄点其他老师看来的旁门左道,比如请当时还不著名的孟京辉来学校做了一次极痞的演讲,让我们美术院校的井底之蛙小小崇拜了一下实验戏剧,再比如带我们去故宫看展览的时候,他鼓励大家统计和研究一下故宫展品中的复制品比例,是不是符合世界范围内博物馆馆藏展览的惯例,系里的老先生以及和他同龄的老师都对他议论纷纷,听说多年后他的职称依然是个助教;我工作后去短暂教书的那个学校,招聘来了位美学博士,博士是南方人,博士不喜欢学校的人际关系,经常没头没脑地和人吵架,吵完了还能及时调整情绪,斗志昂扬地去给学生讲艺术概论,他去日本留过学,最喜欢讲日本漆工对漆桶上的桶箍制作的执着。那时候博士是能带着妻儿进京的,据说他接妻儿那次旅行随行的行李里有一把菜刀,上火车的时候被乘警截获,他跟乘警理论了数个小时,非要带这把在他们家服役多年的菜刀进京,最后铁路公安局还是请学校领导去接他回校,那天傍晚,全校师生都看到,领导走在前面,博士跟在后面,左手拿着菜刀,右手牵着妻子,妻子左手被博士牵着,右手抱着行李,儿子拉着行李上背带,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进校门。
  中午工作餐的时候,辉哥努力在拥挤的桌子边寻个位置,和众多姑娘们坐在一起,他不是故意的,单位里尽是姑娘或中年妇女,这是典型的当代办公室生态。辉哥也试图插入姑娘们的话题,他还尝试着为大家去领午餐的水果,双手抱着一摞西瓜,一路湿嗒嗒地为女士们服务,吃饭的时候大概比较好搭话。
  我说,辉哥,你和女朋友回家做饭么?
  辉哥,说,当然,我很会做饭。
  我说,我以为你不近柴米。
  辉哥说,饭是要吃的。大概是这个意思。
  我实在忍不住,问,辉哥,特别报道的第三部分你到底要说个啥么?
  辉哥很有点无奈,还是耐心地说,第三部分是以马格利特和杜尚那篇长文为头探讨人在观看和视觉中时间存在感的,后面邀请的是两男一女的艺术家从理性和感性的方式讨论人的存在。
  我接着招人讨厌地试探性地又问,探讨人在观看和视觉中时间存在感,这句话我不懂。
  其实辉哥说的后面的两男一女艺术家这句我也不懂。
  辉哥无限善良地力图用简单的例子解释给我听:就是当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我们是静止不动的。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孤立的。
  他停顿了一下,说:没有交流。
  人和人之间是相互孤立的,辉哥又说了一遍。
  李小米
  2014年8月
其他文献
詹建俊  著名油画艺术家  采访时间  2012年8月  曾参与历史画创作。  那段历史时期,很重要的艺术家都把这作为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对于我们党史、对于革命题材,感觉、认识、态度都不一样,那个时候就是以主题性重大题材为主,特别是油画就是以主题性绘画为最高的创作成就。作为历史画,它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精神,它所反映内容的知识感、历史感、时代的真实性比现代人画出来的要贴切。  馆里对画家创作提供了什么条
期刊
中国文人素有雅集的传统,以文会友,切磋艺术,艺术交流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功利性。这种艺术传播的形式与今天美术馆式的公共传播相去甚远。以展览的形式公开呈现艺术品则是进入20世纪后的事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无疑对我国美术发展向现代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  回顾“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下称“全国美展”)的历史要追溯至1949年7月2日,那一天由全国文代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美展”在北平艺专开幕,展览展示了过去8
期刊
谭平  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  采访时间:8月20日  采访形式:798艺术区AT Coffee  关于实验艺术被纳入全国美展有一种声音,即实验艺术应当自甘边缘,不该进入体制内的展览,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首先要问的是谁给实验艺术下了这么个定义,要自甘边缘,从历史大发展来看,曾经的边缘都可能成为主流,现在很多的艺术流派和形式都是曾经的边缘,我想,实验艺术也是一样。在实验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
期刊
采访时间:2014年7月  采访地点:上海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一个传统,不论是普通短片还是重点大片,摄制组成立之后都要根据影片内容选择外景地,由导演带领剧组主创进行一段时间的采风,这被大家称呼为“下生活”。当年剧组都去过哪里下生活?  导演 | 严定宪  拿《哪吒闹海》来说,那是1978年的夏天,摄制组三位导演,王树忱、阿达和我,外请总美术设计张仃先生和主创一行十几人去了青岛、崂山、烟台、蓬莱
期刊
以一座城的微观来体现时代的宏观,这种记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和历史,不管是付诸笔端,还是拿起镜头。生动而苍茫,或许就是如今消费至上的时代写照。  8月9日晚在上海时尚中心Corso Como的顶层画廊,媒体人丁天邀请了摄影艺术家马良和导演程亮组了一个文化沙龙,大家一起说一说“镜头中的上海”。在一个情感回归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情怀,这种情怀在如今讲究效率与实用的大环境下,愈发显得珍贵。特别是我们如
期刊
董正贺先生是故宫里专职写字的书家,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写字”。  当代研习书法的人很多,但是以写字为工作的人却很少,故宫有这样的岗位,我在认识董先生之后才知道。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生前是董正贺先生的同事,他们曾经一起为故宫里的展陈藏品写说明,在使用电脑字体之前,直接用毛笔写就,就像是印刷术出现之前的抄经工作。文革后故宫中新设的“钟表馆”、“石鼓馆”专馆,馆名匾额也是出于董正贺先生之手,书风追摩文革前
期刊
摄影对于仁王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未知事物探索的一己私欲,他游走于各城市间承德、北京、银川、运城……也只不过是日常的生活。  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曾经说过说,摄影这门艺术相当丰富,有着多种多样的形式,从事摄影的人只是摄影的工具。对每一个陷入摄影中的人来说,他们都是摄影的工具。仁王常笑称自己像一台机器,许多令自己满意的照片都是在不经意间偶遇的景象,可遇不可求。他说,“风车吸收风能转化电能,电机
期刊
里斯本始终是美丽的,不仅有辉煌的历史沉淀下来的岁月印记,  也有现代人平和的生活态度。  葡萄牙的围墙斑驳而苍老,在漫长的岁月里,上帝始终保持着同一种姿势,看守着墙内的葡萄牙,同时凝望着周围的世界。  对于“海草在头,海鸟在肩”的葡萄牙人来说,海洋就是他们的一切,是征服世界的起点。古代的葡萄牙人不满足眼前的美景,曾以航海征服了世界。而现在葡萄牙能被人评论的只有足球和赌博产业,全盛时期的葡萄牙曾与西
期刊
这个展览将所谓艺术权威和对观众的引导减小到最低,让看过展览的每一个人都在心中有各自的评判,抛掉固有包袱,发自内心的去说“爱”与“不爱”。  安迪·沃霍尔长达485分钟的《帝国大厦》冲击了大众对传统影像的印象,直至今日,仍有大批人面对片中唯一一个静止的长镜头——纽约帝国大厦,在耐心极限消耗到所剩无几后而悻悻离开,但当你问道,“爱不爱这作品?”总是有不少人疾呼,“当然爱,这可是安迪·沃霍尔!”面对当代
期刊
曾经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喜欢看传记,但是只喜欢自传。我把这句话理解为他喜欢看的是自我剖析,而非他人解读,一个更真实的自己。不过并非每一个足以立传的人都有可以自传的文笔,从这个角度来说,一部优秀的自传更显珍贵。胡适先生的自传《四十自述》写于上世纪30年代,前6篇发表在《新月》,并于1933年由亚东图书馆出版,最后一部分《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完稿于1933年底,作为《四十自述》的最后一个篇章,讲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