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我国全部核试验的“挂像英模”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ppc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俊德报告试验任务情况

  深夜,月光如水,星斗满天。
  寂静中,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在房间里缓缓流淌——
  “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我本事有限,但是尽心尽力……”
  细细倾听,博士钟方华的泪水顺着脸颊不住流淌——他手机里播放的这段录音,是恩师林俊德院士临终前一晚留给学生的遗言。
  163个字——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共和国院士生命最后一刻的述职。
  102秒——这是一位驰骋科研沙场老兵与战友的最后话别。
  这一刻,他朴实的话语,字字触碰着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这一刻,他孱弱的声音,句句穿越时空,带着人们回到那令人揪心的一刻——
  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林俊德反复叮咛着需要交接的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
  这一刻,是2012年5月31日11时09分。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林俊德强忍着剧痛,坚持伏案工作长达74分钟!
  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基地研究员,享年75岁。
  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某基地将士用一副挽联为他送行——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林俊德有一块普通的国产石英手表。表壳磨得已有些斑驳,表带还裹着胶布。
  过去15年里,林俊德一直戴着这块表,视如珍宝——这是他参加母校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发的纪念品,价格不过几百元。
  谁也没有想到,在生命最后5天里,林俊德加速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读秒人生”——强忍着癌症带来的难以描述的疼痛,为国防科研事业发起了人生最后一次冲锋……
  去世那一天,伴随着手表指针的“滴答”声,林俊德断断续续重复着:“我……要起来……工……作……”
一次核爆炸試验后,林俊德(左一)和参试人员从试验场区完成取样任务后合影留念

  弥留之际,他向战友和学生仔细叮嘱:办公室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文件注意保密……
  弥留之际,他对老伴黄建琴留下3句话: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我埋在马兰。
  弥留之际,他留给儿子、女儿的话,仅仅只有5个字:“照顾……好……你妈妈……”
  听到这,老伴黄建琴轻轻抚摸着他稀疏花白的发丝,泪水溢满眼角——在她心中,没有任何话语,能比这几个字更打动人心。
  在黄建琴的记忆中,林俊德这辈子就“甜言蜜语”过一次——有一天看电视,听到主持人说“有爱你就大声说出来”,他就对身边的老伴说:“老伴,这辈子我虽没说过我爱你,但实际上做到了……”
  相濡以沫近半个世纪,到了生死离别这一刻,黄建琴紧握着他的手,伏在耳边喃喃说道:“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
  “滴答!”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时间突然凝固了,林俊德那颗不知疲倦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林俊德去世后,护士想把这块表摘下来。黄建琴劝阻了:“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在那边,看不到时间他会不习惯的。”
  遗体告别仪式上,陪伴林院士的除了他钟爱的军装,还有这块手表。
  林俊德搞核试验,一辈子鲜为人知。他的突然离世,却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穿透了一个又一个人的心。
  一位老专家彻夜难眠,写了一首五言长诗《马兰魂》,深情讴歌林俊德“一息游丝细,长谈发展情”的奉献人生。一位自称“从来没有写过诗”的年轻网友,饱含深情写下一首88行的长诗《永远的记忆——送别林俊德院士》……
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的林俊德还在工作

  一位75岁老人的去世,为什么能如此感天动地?
  于国舍命,人天共仰。罗布泊“蘑菇云”的背后,有他几十年的付出。
  在林俊德的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7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7年,光荣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1990年被国家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比这份“成绩单”更打动人的,是他生命最后 8天争分夺秒的旅程:
  ——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
  ——3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实验任务;
  ——完成了130多页、8万多字博士论文的修改,写下338字的6条评阅意见;
  ——与基地领导几次探讨基地爆炸力学技术的发展路线;
  ——向学生交接了两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

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林俊德为什么还要如此拼命?


  与他并肩战斗了几十年的女高工唐润棣,泪流满面地告诉记者:他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回眸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升腾时的瞬间,有一个经典画面广为人知——人们纷纷跳出战壕,将帽子抛向空中,相拥而慶。
  然而,更打动记者的,则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场景——当蘑菇云还在不断向上翻滚时,穿着防护服的科技人员,无所畏惧地向烟云开进,搜寻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
  在那些义无反顾的身影中,就有他——林俊德。
  回忆当时情景,他多年的同事说:“那种情况就是上战场,根本顾不上个人生死。”
  那时,林俊德只有26岁。从走进罗布泊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这里当成了家,在大漠深处扎下了根。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林俊德和战友们每天都在拼命工作,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每次核试验都创造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林俊德被指定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林俊德再次临阵受命,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罗布泊日夜奔波,研制试验新一代高空压力自记仪;地下核试验,林俊德和战友们背水一战,为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大漠铸盾,功在千秋。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进行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参与了我国的全部核试验。
  2012年9月8日,马兰基地大礼堂,“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学生钟方华哽咽难言,泪流满面。
  情深深,意切切。老师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导,早已融入每一名学生心中。
  唐博士是林院士的关门弟子。他给记者拿出了恩师为自己博士论文写下的评阅意见。
  评阅意见只有338个字,一笔一画,林俊德写得清清楚楚。
  这是他去世前,在病房强忍病痛读完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后,用颤抖的手写下来的,也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手迹。
  唐博士事后才知道,林院士为他论文忙碌的时候,却“忽略”了另外一件事——
  老伴黄建琴说:“躺在病床上,老林一直念叨着,要给心爱的孙子、外孙各写一封信,却没抽出时间来写,带着遗憾走了……”
  林俊德曾内疚地对女儿说:“对不起,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你成了我们的‘试验品’……”
  可对于自己的学生,他却个个都当做“精品”来雕刻——
  在他的工作电脑里,带过的每位学生,人人都有一个专用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
  给予学生的爱,林院士从来没有想过回报,因为在他眼中,“师生之谊应纯净如水”。
  “林院士的一生,是热爱祖国与执着事业的完美结合,是深厚学养与高尚品德的完美结合,是严谨作风与科学方法的完美结合。”采访中,某基地领导连用3个“完美结合”,表达对林俊德院士的敬仰。
  中国西北,马兰,中国核试验场区。在常人眼中,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俯瞰中国版图,它不过是西北大漠戈壁深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点。
  马兰,这里见证了林俊德洒下的一腔热血;马兰,这里的人们为林俊德的离去洒下了太多的热泪。
  凝望远方地平线,记者思绪在沸腾,耳边不断回响着林俊德院士临终前的再三叮嘱:“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记者来到林俊德院士给自己人生选择的最终归宿——马兰革命烈士陵园。
  清风徐徐,鲜红的、象征和平意义的纪念碑肃然矗立,直刺蓝天。
  缓步绕过纪念碑,“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等人的墓地,跃入眼帘。而后,记者将视线向四周、远方延伸,一片墓碑如林挺立。
  这里,长眠着370个为中国核试验献出生命的英灵。
  “举杯邀月,恕儿郎无情无义无孝;献身科研,为祖国尽职尽责尽忠。”他们来自大江南北,来自长城内外;他们有的是在试验现场壮烈牺牲,有的是在平凡岗位上积劳成疾悄然而逝……
  这里,所有的墓碑,无论有名字或者无名字,都是一种无言的诉说,诉说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里,所有的墓碑,都是“祖国脊梁里最坚硬的部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图腾”。
其他文献
电影《上甘岭》留给人们的记忆是硝烟、血战,是铁骨铮铮的志愿军英雄群像。然而,在上甘岭战役中,除了让人荡气回肠的英雄场景,更有催人泪下的战友情谊。  在湖北孝感干休所一隅,笔者见到了影片中女卫生员王兰的原型——上甘岭战役中的“模范卫生员”、已经83岁的老人王清珍,请她给我们讲起那段峥嵘的战斗岁月。战斗岁月的女卫生员  1950年秋,贵州刚解放,当地匪患严重。一天早晨,铁路工人王基庚拉着13岁的女儿王
期刊
彭星近照  南粵仲夏,热浪袭人。武警广东省总队机动支队反劫机中队中队长彭星结束一天的训练后,准时来到电视机前收看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破冰行动》。  刚入伍时的彭星身体瘦弱就像颗“豆芽菜”,爆发力属于一般水平,力量方面也不太好,每次超强度训练下来都气喘吁吁,想着自己的“特战队员梦”也默默流过眼泪:“训练是打仗的预演,过不了训练关到了战场该怎么办?”  “善把勤奋当天赋,不达目标誓不休。”身体不够强壮,
期刊
“上海之根、浦江之源”,这是人们对上海市松江区的赞美。  建没“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是百万松江人的梦想和追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松江全区上下叫响“敢创必成、唯实唯干、克难奋进”的口号,坚持“决策依实情、谋划出实招、推进求实效、成果得实惠”的导向,创建活动迈出坚实一步:不仅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诸多美誉,今年年初又成功入选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期刊
英雄,军之剑,国之干,民族之魂。  纪念建军92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又一次聚焦英雄,聚焦人民军队走出来的英雄,重要目的就是追忆英雄的初心,学习英雄的担当,传承英雄的品格,更好地肩负起我们的使命。  进入新时代,我们想要不改变初衷、不偏离原点,心中必须有一座指示灯塔、一个价值坐标。英雄就是最好的灯塔、最准的坐标。每个人都应致敬英雄,长向英雄借薪火,以英雄的初心和使命激励我们不懈奋斗、努力奔跑,成为新时
期刊
长剑列阵、发射架下,先锋营官兵庄严宣誓  西北大漠,某发射阵地。  “点火!”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枚导弹腾空而起,直入云霄,在广袤天宇留下道道飞虹。  不久前,火箭军某旅先锋营又一次出色完成演习发射任务。  这样的砺剑景象,对先锋营官兵来说习以为常。自组建20多年来,这支冲锋在军事斗争准备最前沿的“神剑铁拳”,在一茬茬官兵的接续拼搏下,圆满完成37项重大战备演训任务,6次立功,43次受到全国、全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重温《雷锋日记》具有深远的意义。  《雷锋日记》是雷锋思想和精神的载体。续写《雷锋日记》的新篇章,不仅能从个人的高度真实记下时代前进的步履,还能充分彰显日记文化的巨大价值,让我们长智慧,越来越聪明。一  已故大学问家于光远生前在写给青年研究工作者的一篇文章中说及他的“学聪明日记”。那是在1939年夏天,他到革命根据地
期刊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改革开放之于学雷锋活动正是这样一种情景。  改革开放40年,学雷锋活动是在世情、国情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开放既给学雷锋活动注入巨大活力,也使这一活动在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考验。如何在深化改革中结合新的实际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倡导和开创的学雷锋活动光荣传统,结合新时期创新学雷锋活动内容与载体;
期刊
一路艰辛,一路放歌。《雷锋》杂志从一个初生的婴儿,迎来了4周岁生日。  我们从哪里来?未来又到哪里去?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转型发展,2019年7月6日至8日,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带领各部门负责人和上海、山东、江苏工作部领导以及特邀代表30余人,相约党的诞生地上海,启动一次充满激情和希望的难忘之旅。故事会上,感受上海的雷锋情怀  作为会议的一项安排,7月7日上午,与会代表与来自上海各行各业的500
期刊
十三届全国十佳孝贤组委会为康殿英会长(右三)颁发孝贤证书、奖杯及牌匾  有人说他是一匹奔腾的骏马,在事业发展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驰骋前行;也有人说他是一头在文化沃野上默默耕耘,在创新中奉献、在奉献中创新的老黄牛;还有人说“老康是保定的活雷锋。”  康殿英——这位有着52年党龄的普通党员,如今已是74岁的老人,一路走来,用自己的初心奏响一曲曲壮美的奉献之歌。创事兴业,静水深流此心坚  “我从青少年时代
期刊
这次到红旗渠感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我感触颇深。一是奉献精神,难能可贵。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带领十万林县儿女开山劈石修建红旗渠,给林县人民引来生命之水。若没有真抓实干的精神境界,也就不会有今天林县人民的美好生活。二是工匠精神,百年传承。直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看见每条渠的负责人名字,工匠精神则是祖祖辈辈、每家每户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大局精神,团结协作。无论是杨贵还是红旗渠人,他们都放弃了小我,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