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夜,月光如水,星斗满天。
寂静中,一个苍老、沙哑的声音在房间里缓缓流淌——
“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我本事有限,但是尽心尽力……”
细细倾听,博士钟方华的泪水顺着脸颊不住流淌——他手机里播放的这段录音,是恩师林俊德院士临终前一晚留给学生的遗言。
163个字——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共和国院士生命最后一刻的述职。
102秒——这是一位驰骋科研沙场老兵与战友的最后话别。
这一刻,他朴实的话语,字字触碰着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
这一刻,他孱弱的声音,句句穿越时空,带着人们回到那令人揪心的一刻——
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林俊德反复叮咛着需要交接的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
这一刻,是2012年5月31日11时09分。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林俊德强忍着剧痛,坚持伏案工作长达74分钟!
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某基地研究员,享年75岁。
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某基地将士用一副挽联为他送行——
铿锵一生,苦干惊天动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隐姓埋名人
林俊德有一块普通的国产石英手表。表壳磨得已有些斑驳,表带还裹着胶布。
过去15年里,林俊德一直戴着这块表,视如珍宝——这是他参加母校浙江大学百年校庆时发的纪念品,价格不过几百元。
谁也没有想到,在生命最后5天里,林俊德加速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读秒人生”——强忍着癌症带来的难以描述的疼痛,为国防科研事业发起了人生最后一次冲锋……
去世那一天,伴随着手表指针的“滴答”声,林俊德断断续续重复着:“我……要起来……工……作……”
弥留之际,他向战友和学生仔细叮嘱:办公室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文件注意保密……
弥留之际,他对老伴黄建琴留下3句话:一切从简,不收礼金;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我埋在马兰。
弥留之际,他留给儿子、女儿的话,仅仅只有5个字:“照顾……好……你妈妈……”
听到这,老伴黄建琴轻轻抚摸着他稀疏花白的发丝,泪水溢满眼角——在她心中,没有任何话语,能比这几个字更打动人心。
在黄建琴的记忆中,林俊德这辈子就“甜言蜜语”过一次——有一天看电视,听到主持人说“有爱你就大声说出来”,他就对身边的老伴说:“老伴,这辈子我虽没说过我爱你,但实际上做到了……”
相濡以沫近半个世纪,到了生死离别这一刻,黄建琴紧握着他的手,伏在耳边喃喃说道:“老林啊老林,这是我第一次把你的手握这么长时间……”
“滴答!”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时间突然凝固了,林俊德那颗不知疲倦的心永远停止了跳动……
林俊德去世后,护士想把这块表摘下来。黄建琴劝阻了:“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在那边,看不到时间他会不习惯的。”
遗体告别仪式上,陪伴林院士的除了他钟爱的军装,还有这块手表。
林俊德搞核试验,一辈子鲜为人知。他的突然离世,却像一颗“精神原子弹”,穿透了一个又一个人的心。
一位老专家彻夜难眠,写了一首五言长诗《马兰魂》,深情讴歌林俊德“一息游丝细,长谈发展情”的奉献人生。一位自称“从来没有写过诗”的年轻网友,饱含深情写下一首88行的长诗《永远的记忆——送别林俊德院士》……
一位75岁老人的去世,为什么能如此感天动地?
于国舍命,人天共仰。罗布泊“蘑菇云”的背后,有他几十年的付出。
在林俊德的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7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7年,光荣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1990年被国家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比这份“成绩单”更打动人的,是他生命最后 8天争分夺秒的旅程:
——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
——3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实验任务;
——完成了130多页、8万多字博士论文的修改,写下338字的6条评阅意见;
——与基地领导几次探讨基地爆炸力学技术的发展路线;
——向学生交接了两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
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林俊德为什么还要如此拼命?
与他并肩战斗了几十年的女高工唐润棣,泪流满面地告诉记者:他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回眸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升腾时的瞬间,有一个经典画面广为人知——人们纷纷跳出战壕,将帽子抛向空中,相拥而慶。
然而,更打动记者的,则是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场景——当蘑菇云还在不断向上翻滚时,穿着防护服的科技人员,无所畏惧地向烟云开进,搜寻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
在那些义无反顾的身影中,就有他——林俊德。
回忆当时情景,他多年的同事说:“那种情况就是上战场,根本顾不上个人生死。”
那时,林俊德只有26岁。从走进罗布泊的第一天起,他就把这里当成了家,在大漠深处扎下了根。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林俊德和战友们每天都在拼命工作,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每次核试验都创造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林俊德被指定为“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林俊德再次临阵受命,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罗布泊日夜奔波,研制试验新一代高空压力自记仪;地下核试验,林俊德和战友们背水一战,为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数据……
大漠铸盾,功在千秋。从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我国进行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参与了我国的全部核试验。
2012年9月8日,马兰基地大礼堂,“林俊德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学生钟方华哽咽难言,泪流满面。
情深深,意切切。老师的音容笑貌和谆谆教导,早已融入每一名学生心中。
唐博士是林院士的关门弟子。他给记者拿出了恩师为自己博士论文写下的评阅意见。
评阅意见只有338个字,一笔一画,林俊德写得清清楚楚。
这是他去世前,在病房强忍病痛读完130页、8万多字的论文后,用颤抖的手写下来的,也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手迹。
唐博士事后才知道,林院士为他论文忙碌的时候,却“忽略”了另外一件事——
老伴黄建琴说:“躺在病床上,老林一直念叨着,要给心爱的孙子、外孙各写一封信,却没抽出时间来写,带着遗憾走了……”
林俊德曾内疚地对女儿说:“对不起,你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没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你成了我们的‘试验品’……”
可对于自己的学生,他却个个都当做“精品”来雕刻——
在他的工作电脑里,带过的每位学生,人人都有一个专用文件夹。每一个文件夹,都详细记录着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技术专长、培养计划和施教方案。
给予学生的爱,林院士从来没有想过回报,因为在他眼中,“师生之谊应纯净如水”。
“林院士的一生,是热爱祖国与执着事业的完美结合,是深厚学养与高尚品德的完美结合,是严谨作风与科学方法的完美结合。”采访中,某基地领导连用3个“完美结合”,表达对林俊德院士的敬仰。
中国西北,马兰,中国核试验场区。在常人眼中,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俯瞰中国版图,它不过是西北大漠戈壁深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点。
马兰,这里见证了林俊德洒下的一腔热血;马兰,这里的人们为林俊德的离去洒下了太多的热泪。
凝望远方地平线,记者思绪在沸腾,耳边不断回响着林俊德院士临终前的再三叮嘱:“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记者来到林俊德院士给自己人生选择的最终归宿——马兰革命烈士陵园。
清风徐徐,鲜红的、象征和平意义的纪念碑肃然矗立,直刺蓝天。
缓步绕过纪念碑,“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等人的墓地,跃入眼帘。而后,记者将视线向四周、远方延伸,一片墓碑如林挺立。
这里,长眠着370个为中国核试验献出生命的英灵。
“举杯邀月,恕儿郎无情无义无孝;献身科研,为祖国尽职尽责尽忠。”他们来自大江南北,来自长城内外;他们有的是在试验现场壮烈牺牲,有的是在平凡岗位上积劳成疾悄然而逝……
这里,所有的墓碑,无论有名字或者无名字,都是一种无言的诉说,诉说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里,所有的墓碑,都是“祖国脊梁里最坚硬的部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