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参加由北京教育学院主办的甘肃省农村骨干教师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培训中,我现场聆听了多位专家、教授大放异彩的讲座,接受了我国教研教改最前沿、最科学、最有影响力的思品课教育理论,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接触尝试的方法,解决了许多自己以前不得其解的实际问题。在此期间,每天都可以聆听个性鲜明、风格迥异、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可以观摩不同风格的名师的授课,每天都能受到足以引起共鸣的思想火花的冲击,每天都可以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简要精辟的教学理论点评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的诸多困惑,真可谓醍醐灌顶、拨云见日、茅塞顿开。这更是一次理念的升华、智慧的启迪和艺术的熏陶。下面谈谈本次培训班的感受和收获。
一、重审思路,更新理念
“国培”无疑是对我二十多年来固守的“教教材”、“教书匠”、“三苦精神”等这些传统观念的一次冲击和洗礼。时代不同,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时时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把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切实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形成富有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模式,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使自己得到学生的爱戴、同仁的赞许、社会的认可,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李方院长在给我们做《追梦教育,逐梦成长》的报告时,把自己潜心研究的成果,与我们共同分享,让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改背景下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比较、分析了各类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及优劣,让教师追逐梦想幸福成长,实现专业发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幸福成长的美好蓝图。
二、转变策略,与时俱进
从教以来,我一直认为,教学策略仅仅是一个模式,是一个公式化的内容,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只要我们按照教学流程去设计课堂,去组织活动就可以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在导师的示范、引领下,才发现自己对教学策略的认识是肤浅的,它要求我们做的绝对不是生搬硬套、机械模仿,而应该是融会贯通。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学生行为的积极评价者,更是平等的学习者,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参与活动、扮演角色,充分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平等参与他们的活动,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质疑、交流中学习新知、得到感悟并获得提升。胡云琬老师作为教学一线的专家,用自己30多年的亲身经历为我们阐明了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系统地给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思品课教师的职责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三、终身学习,不断提升
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苦练内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十多天来专家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储备将深奥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得通俗易懂,让我受益匪浅。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实施有效教育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背负着责任,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承载着祖国未来和希望的平凡而又任重道远的工作。廖明华老师在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丝不苟,严谨务实,当得知我们的思品课还要进行中考,并且要加强知识方面的识记及应用时,能够实事求是,充分探讨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为我们下一步的课改提供正确的思路。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越来越浓。但是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才能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涵盖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大胆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可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遇到的、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地分析讨论,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也可通过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等途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可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增加学生接触了解社会。这次观摩的五节课,都是赵老师精心为我们准备的精神食粮,尽管教者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无论新老教师,对于教材的整合、资源的利用、案例的选择,都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让一个个呆板的观点变得鲜活,变得通俗易懂,变得似乎我们就是其中的主人公,这种教学方式,让课堂活了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思品课也真正成为内化行为,提升道德素养的主阵地。
五、身临其境,升华情感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取具有针对性、教育性、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制成课件,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在面对真实的境遇和冲突时,学会自主选择,通过自觉行动来实现价值的升华,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必要的媒体教学还是必须的,否则,我们的课堂又会回到“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年代,穿新鞋,走老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重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做快乐教师,育快乐学生。
一、重审思路,更新理念
“国培”无疑是对我二十多年来固守的“教教材”、“教书匠”、“三苦精神”等这些传统观念的一次冲击和洗礼。时代不同,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时时用富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把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切实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形成富有个性特点的教学风格、模式,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使自己得到学生的爱戴、同仁的赞许、社会的认可,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价值。李方院长在给我们做《追梦教育,逐梦成长》的报告时,把自己潜心研究的成果,与我们共同分享,让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改背景下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比较、分析了各类课堂教学模式的差异及优劣,让教师追逐梦想幸福成长,实现专业发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幸福成长的美好蓝图。
二、转变策略,与时俱进
从教以来,我一直认为,教学策略仅仅是一个模式,是一个公式化的内容,是一个虚幻的东西,只要我们按照教学流程去设计课堂,去组织活动就可以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在导师的示范、引领下,才发现自己对教学策略的认识是肤浅的,它要求我们做的绝对不是生搬硬套、机械模仿,而应该是融会贯通。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学生闪光点的发现者、学生行为的积极评价者,更是平等的学习者,要让学生在教学中参与活动、扮演角色,充分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让给学生,平等参与他们的活动,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在讨论、质疑、交流中学习新知、得到感悟并获得提升。胡云琬老师作为教学一线的专家,用自己30多年的亲身经历为我们阐明了如何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教师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等,系统地给我们进行了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明确了思品课教师的职责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
三、终身学习,不断提升
作为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苦练内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理念。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十多天来专家的讲座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储备将深奥的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得通俗易懂,让我受益匪浅。在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实施有效教育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背负着责任,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的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承载着祖国未来和希望的平凡而又任重道远的工作。廖明华老师在指导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丝不苟,严谨务实,当得知我们的思品课还要进行中考,并且要加强知识方面的识记及应用时,能够实事求是,充分探讨我们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为我们下一步的课改提供正确的思路。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现在使用的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越来越浓。但是其中的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才能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涵盖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将课内、课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大胆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向社会,可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遇到的、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深入地分析讨论,真正做到“學以致用”;也可通过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等途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还可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增加学生接触了解社会。这次观摩的五节课,都是赵老师精心为我们准备的精神食粮,尽管教者参加工作的时间长短不一,但无论新老教师,对于教材的整合、资源的利用、案例的选择,都体现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让一个个呆板的观点变得鲜活,变得通俗易懂,变得似乎我们就是其中的主人公,这种教学方式,让课堂活了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思品课也真正成为内化行为,提升道德素养的主阵地。
五、身临其境,升华情感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选取具有针对性、教育性、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制成课件,为教学服务,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去感悟、去体验,在面对真实的境遇和冲突时,学会自主选择,通过自觉行动来实现价值的升华,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必要的媒体教学还是必须的,否则,我们的课堂又会回到“一支粉笔一本书”的年代,穿新鞋,走老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才能更好地承担起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重任。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研中教,做快乐教师,育快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