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的社会中脱颖而出,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然而礼仪教育的缺失,使人的行为失范,道德水准下降,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新病。根据幼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特点,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的好,以后只需顺着他继续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否则就是事半功倍。”所以在幼儿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将产生积极地影响。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大重点。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为幼儿做榜样
对于幼儿来说任何事物都是一种未知数,都是新鲜的,身边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对于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社会”,所以任何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老师”这个词也是新鲜的,他们以老师为学习的榜样,会模仿老师的一切。记得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时,分离焦虑比较严重,个别幼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面对这些孩子我用我的行动每天感染着他们。早上来园时我都非常热情的向他大声的问好:“宝贝儿,早上好!”刚开始他们对我的话不理不睬。但他们面对我一如既往的热情,慢慢开始有了回应,有的冲我点点头,有的冲我微微笑,有的能向我问好,看到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都很高兴,因为我用自己的行动向孩子们做了榜样。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全面学习和应用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检点、实施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给幼儿起到示范作用。
在幼儿园里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都要形成互相尊重、以礼相待的良好人际氛围,就算是一个很小的举动,显示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友爱,是有礼的体现。每天的户外活动,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户外做操、玩游戏、锻炼身体。途中会遇到其他班的老师和小朋友,我们都会互相打招呼。刚开始孩子们对不认识的老师感到陌生,不好意思开口问好。后来每次遇到不同的班级我都会介绍给孩子们,告诉他这是哪个班的老师和小朋友,我们一起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慢慢的孩子们认识了很多的老师,放学的时候看见认识的老师还能主动说再见。好多老师都非常喜欢的我们班的小朋友,说孩子们很有礼貌。听到老师们的表扬孩子们都很开心,有礼貌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了,这也真正的让孩子们体会到了以礼待人、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所以,当孩子们做不到或没做好时,老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教师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是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行为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并促使幼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践行礼仪规范。
二、注重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共同促进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生活化教育,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礼仪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利用幼儿园及周边的一切人和事去习得生活经验、学习与人交往的策略,还能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发展,为幼儿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和家长在生活行为中要寻找礼仪行为形成的契机,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基本礼仪。例如,早上有些孩子不能主动跟老师、同伴问好,教师主动上前有礼貌的问好或家长主动问好等多种方式来提醒幼儿;有些孩子不小心弄疼别人时,不会主动道歉,教师(家长)就用温和的语言和眼神提示他;当孩子在七嘴八舌讨论时,教师用标识和手势,告诉孩子一个一个的讲话;当孩子在散步遇到熟人时,家长提醒孩子喊出有礼貌的称呼。
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良好的家园配合才能促进礼仪教育的最大化。
三、把握好礼仪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愉快的学习
如今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养成孤僻、任性的特点,甚至有些幼儿缺乏礼仪。教师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把握幼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训练幼儿养成礼仪习惯。如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授课模式,最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采用故事启迪法、行为辨析法、示范演示法、情景表演法、游戏童谣法、活动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调节学习氛围,是幼儿在愉快的教学中学习礼仪。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故事、演情景、读童谣或是小组比赛等方式在活动中加入礼仪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礼,要怎么学礼,有礼的孩子是受人喜爱的。在愉悦的氛围中渗透道德规范和基本规则,使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再教条、僵硬和死板,而是充满情感和活力的。
四、总结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讲究文明礼貌是一个国家良好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好孩子讲究文明礼仪,对他们来说是学会做人的必修课程。礼仪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进行优良的礼仪教育,必将形成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优良外在表现,形成优良的集体文明程度、道德风尚。所以说从儿童期对孩子施以礼仪品格教育,使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的使命,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正是如此我们幼儿园老师才能体會到一种成就感,才更能感觉到实现个人的价值,工作起来才会更有劲。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为幼儿做榜样
对于幼儿来说任何事物都是一种未知数,都是新鲜的,身边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他们学习的对象。对于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社会”,所以任何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老师”这个词也是新鲜的,他们以老师为学习的榜样,会模仿老师的一切。记得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时,分离焦虑比较严重,个别幼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礼貌行为,面对这些孩子我用我的行动每天感染着他们。早上来园时我都非常热情的向他大声的问好:“宝贝儿,早上好!”刚开始他们对我的话不理不睬。但他们面对我一如既往的热情,慢慢开始有了回应,有的冲我点点头,有的冲我微微笑,有的能向我问好,看到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我都很高兴,因为我用自己的行动向孩子们做了榜样。所以,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全面学习和应用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常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反省、自我检点、实施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给幼儿起到示范作用。
在幼儿园里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都要形成互相尊重、以礼相待的良好人际氛围,就算是一个很小的举动,显示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友爱,是有礼的体现。每天的户外活动,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户外做操、玩游戏、锻炼身体。途中会遇到其他班的老师和小朋友,我们都会互相打招呼。刚开始孩子们对不认识的老师感到陌生,不好意思开口问好。后来每次遇到不同的班级我都会介绍给孩子们,告诉他这是哪个班的老师和小朋友,我们一起打个招呼认识一下吧!慢慢的孩子们认识了很多的老师,放学的时候看见认识的老师还能主动说再见。好多老师都非常喜欢的我们班的小朋友,说孩子们很有礼貌。听到老师们的表扬孩子们都很开心,有礼貌的小朋友也越来越多了,这也真正的让孩子们体会到了以礼待人、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所以,当孩子们做不到或没做好时,老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教师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创造条件,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无论是态度上,还是方式方法上,都要有足够的耐心。这样,教师通过自身良好的礼仪行为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礼仪意识,并促使幼儿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践行礼仪规范。
二、注重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共同促进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生活化教育,家长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礼仪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利用幼儿园及周边的一切人和事去习得生活经验、学习与人交往的策略,还能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发展,为幼儿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和家长在生活行为中要寻找礼仪行为形成的契机,让幼儿形成良好的基本礼仪。例如,早上有些孩子不能主动跟老师、同伴问好,教师主动上前有礼貌的问好或家长主动问好等多种方式来提醒幼儿;有些孩子不小心弄疼别人时,不会主动道歉,教师(家长)就用温和的语言和眼神提示他;当孩子在七嘴八舌讨论时,教师用标识和手势,告诉孩子一个一个的讲话;当孩子在散步遇到熟人时,家长提醒孩子喊出有礼貌的称呼。
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良好的家园配合才能促进礼仪教育的最大化。
三、把握好礼仪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愉快的学习
如今大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容易养成孤僻、任性的特点,甚至有些幼儿缺乏礼仪。教师在幼儿的学习生活中把握幼儿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训练幼儿养成礼仪习惯。如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授课模式,最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采用故事启迪法、行为辨析法、示范演示法、情景表演法、游戏童谣法、活动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式调节学习氛围,是幼儿在愉快的教学中学习礼仪。在课堂上,老师通过讲故事、演情景、读童谣或是小组比赛等方式在活动中加入礼仪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学礼,要怎么学礼,有礼的孩子是受人喜爱的。在愉悦的氛围中渗透道德规范和基本规则,使道德教育的方式不再教条、僵硬和死板,而是充满情感和活力的。
四、总结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讲究文明礼貌是一个国家良好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好孩子讲究文明礼仪,对他们来说是学会做人的必修课程。礼仪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进行优良的礼仪教育,必将形成个人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优良外在表现,形成优良的集体文明程度、道德风尚。所以说从儿童期对孩子施以礼仪品格教育,使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的使命,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正是如此我们幼儿园老师才能体會到一种成就感,才更能感觉到实现个人的价值,工作起来才会更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