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分析技工院校机电类专业的建设现状入手,针对社会需求提出了六大专业建设策略,与大家进行交流。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 产业调整 智能制造
笔者所在学校的机电专业是学校的骨干专业,先后被评为济宁市骨干专业和山东省名牌专业。目前,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笔者所在学校围绕邹城市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对那些与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密切的机电等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改造升级,较好地适应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一、机电类专业建设的现状
通过走访企业,笔者对机电类专业建设情况有了新的认识。智能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业新的发展方向,它要求机械与电气高度结合,实现生产的高度智能化和专业化,这就需要大量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机电人才。而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笔者所在学校专业设置以及相关课程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这给学校带来极大的挑战。
(一)专业定位
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技工院校机电类专业定位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笔者所在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专业和产业需求结合不紧,专业定位选择不当,在专业建设中只是将传统电工、钳工、焊接、车工进行简单融合,课程设置跟不上当地企业的发展需求等问题。
(二)教学改革
笔者所在学校制定的课程体系不科学,存在着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脱节的现象。课程安排往往由教师自主进行,随意性强。虽然之前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但改革力度不大,仍有部分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理解不透彻,仍以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使用的教材与一体化教学改革结合得不够。在教学管理中还没形成完善的管理评价机制,不能较好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是“一体化”教师数量少,他们的企业实践经验匮乏;二是一些教师知识结构不全面;三是企业兼职教师少。
2.师资数量不足
近几年,由于企业对机电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笔者所在学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教师需求增大,但是新招录的教师专业对口率不高,专业人才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3.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现有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四)教学设施
机电专业教学工作站建立在原电工、钳工等专业工作站的基础上,专业设备数量上有所增长,但安排布置不合理,设备不够系统,多数设备较为陈旧,用于培训智能制造技术人才的高精尖设备缺口大,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发展的策略
专业建设直接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未来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结合企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现状,进行改造升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对专业进行精准定位
围绕区域经济设置专业、围绕产业需求定位专业,聘请行业、企业和同类技工院校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专业的建设规划,明确专业定位。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生产加工型企业主要以机电一体化生产线的维护保养、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为重点;装备制造企业以设备的加工制造、装配调试、设计研发为重点;制造业以设备管理、生产工艺管理、技术经销为重点。
(二)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体系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大胆改革课程设置,积极优化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进行重组或整合,教学内容呈现模块化、课题化、一体化等特点。根据企业的需求将新技术融入教学,将光机电、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模块纳入课程体系,加大技能课所占的比重,保证各模块比例结构更趋合理,课时分配适当。
2.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借助自身是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和济宁市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优势,大力推进校企和校校合作,开展校企双制、工学结合、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实现校企和校校设备共享、师资共享、学校和工厂技能培养相贯通。结合一体化教学计划,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让企业参与专业教学,让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现课堂车间化、学生员工化。积极探索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步骤地开展师傅带徒弟活动。在教学中实行课题过关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教材建设
一是结合企业的发展和世界技能大赛的需求,完善课程标准。在原有课程標准的基础上,调整相关内容,以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的形式,完善课程标准。二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选用合适教材。对于新知识、新工艺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企业专家编写校本教材,在使用中可选用设备说明书、网络教材作为补充。三是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依托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以电工技能、钳工技能、PLC技术、液压与气动、变频技术等核心课程为重点的教学资源库。
(三)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构建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技能高超、教艺精湛、结构合理的专家型、创新型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笔者所在学校推行了名师工作室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体化教师分层培养机制,完善校企、校校师资共享机制,主要从专业技能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引领者,他们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在培养中要给机会、压担子、放权力,让其引领教学团队、推动专业发展。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的脊梁,要为其铺好路子,多渠道、多途径地对其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好其教学引领和带教作用,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水平。
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派在校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和企业技术骨干结对子,定任务、定课题、定时间、定考核,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提升教师操作技能。
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借势于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和其他省先进技工院校,让教师去挂职锻炼,学真经。在校内组织开展听、说、评课,微课制作和职业能力大赛等各类教科研活动,通过评课议课、研讨交流,探索推广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适时举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生产等观摩教学,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
(四)建立一体化教学工作站
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求,建立高标准的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站,一是将学校现有的实训车间、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设立一体化教学工作站,主要设立照明线路、电子线路、电力拖动、PLC、机械加工等基础教学工作站,每个工作站按照教学项目配备实习实训设备、工具和材料。二是加大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更新或新建工作站,如建立光机电、电气装置、机电一体化等符合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实训工作站。三是探索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工作站,实现设备资源共享,搭建校企互动平台。
(五)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营造“互联网 ”的教学环境,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模拟仿真设备,构建真实职业场景,拓展教学内容,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融入教学中。
(六)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教学管理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是制定学生评价管理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学业成绩进行评价;二是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课程考核、技能大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三是制定教师量化考核标准,建立以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技工学校)
关键词:机电类专业 产业调整 智能制造
笔者所在学校的机电专业是学校的骨干专业,先后被评为济宁市骨干专业和山东省名牌专业。目前,智能制造已成为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方向。笔者所在学校围绕邹城市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对那些与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密切的机电等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改造升级,较好地适应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一、机电类专业建设的现状
通过走访企业,笔者对机电类专业建设情况有了新的认识。智能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业新的发展方向,它要求机械与电气高度结合,实现生产的高度智能化和专业化,这就需要大量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机电人才。而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学校,笔者所在学校专业设置以及相关课程内容与企业的需求匹配度不高,这给学校带来极大的挑战。
(一)专业定位
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技工院校机电类专业定位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方面。笔者所在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专业和产业需求结合不紧,专业定位选择不当,在专业建设中只是将传统电工、钳工、焊接、车工进行简单融合,课程设置跟不上当地企业的发展需求等问题。
(二)教学改革
笔者所在学校制定的课程体系不科学,存在着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脱节的现象。课程安排往往由教师自主进行,随意性强。虽然之前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但改革力度不大,仍有部分教师对一体化教学理解不透彻,仍以传统教学模式授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师使用的教材与一体化教学改革结合得不够。在教学管理中还没形成完善的管理评价机制,不能较好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一是“一体化”教师数量少,他们的企业实践经验匮乏;二是一些教师知识结构不全面;三是企业兼职教师少。
2.师资数量不足
近几年,由于企业对机电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笔者所在学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教师需求增大,但是新招录的教师专业对口率不高,专业人才缺乏,不能很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3.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现有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四)教学设施
机电专业教学工作站建立在原电工、钳工等专业工作站的基础上,专业设备数量上有所增长,但安排布置不合理,设备不够系统,多数设备较为陈旧,用于培训智能制造技术人才的高精尖设备缺口大,不能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
二、专业建设发展的策略
专业建设直接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未来的发展,笔者所在学校结合企业的需求和专业发展现状,进行改造升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对专业进行精准定位
围绕区域经济设置专业、围绕产业需求定位专业,聘请行业、企业和同类技工院校专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专业的建设规划,明确专业定位。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生产加工型企业主要以机电一体化生产线的维护保养、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为重点;装备制造企业以设备的加工制造、装配调试、设计研发为重点;制造业以设备管理、生产工艺管理、技术经销为重点。
(二)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体系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岗位能力为核心,大胆改革课程设置,积极优化课程体系,对专业课程和技能课程进行重组或整合,教学内容呈现模块化、课题化、一体化等特点。根据企业的需求将新技术融入教学,将光机电、自动化、工业机器人等模块纳入课程体系,加大技能课所占的比重,保证各模块比例结构更趋合理,课时分配适当。
2.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借助自身是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和济宁市机电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的优势,大力推进校企和校校合作,开展校企双制、工学结合、新型学徒制教学模式,实现校企和校校设备共享、师资共享、学校和工厂技能培养相贯通。结合一体化教学计划,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让企业参与专业教学,让学生参加企业生产,实现课堂车间化、学生员工化。积极探索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步骤地开展师傅带徒弟活动。在教学中实行课题过关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教材建设
一是结合企业的发展和世界技能大赛的需求,完善课程标准。在原有课程標准的基础上,调整相关内容,以任务驱动和项目教学的形式,完善课程标准。二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选用合适教材。对于新知识、新工艺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企业专家编写校本教材,在使用中可选用设备说明书、网络教材作为补充。三是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依托学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立以电工技能、钳工技能、PLC技术、液压与气动、变频技术等核心课程为重点的教学资源库。
(三)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构建一支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技能高超、教艺精湛、结构合理的专家型、创新型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笔者所在学校推行了名师工作室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体化教师分层培养机制,完善校企、校校师资共享机制,主要从专业技能和教研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引领者,他们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在培养中要给机会、压担子、放权力,让其引领教学团队、推动专业发展。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的脊梁,要为其铺好路子,多渠道、多途径地对其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好其教学引领和带教作用,提高专业教师团队水平。
有计划、分步骤地选派在校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和企业技术骨干结对子,定任务、定课题、定时间、定考核,将结果纳入年终考核,提升教师操作技能。
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借势于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和其他省先进技工院校,让教师去挂职锻炼,学真经。在校内组织开展听、说、评课,微课制作和职业能力大赛等各类教科研活动,通过评课议课、研讨交流,探索推广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适时举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生产等观摩教学,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
(四)建立一体化教学工作站
为适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需求,建立高标准的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站,一是将学校现有的实训车间、实验室进行重组整合,设立一体化教学工作站,主要设立照明线路、电子线路、电力拖动、PLC、机械加工等基础教学工作站,每个工作站按照教学项目配备实习实训设备、工具和材料。二是加大实习实训设备的投入更新或新建工作站,如建立光机电、电气装置、机电一体化等符合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实训工作站。三是探索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工作站,实现设备资源共享,搭建校企互动平台。
(五)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营造“互联网 ”的教学环境,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模拟仿真设备,构建真实职业场景,拓展教学内容,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融入教学中。
(六)完善的管理机制
在教学管理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是制定学生评价管理制度,对学生综合素质、学业成绩进行评价;二是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课程考核、技能大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三是制定教师量化考核标准,建立以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业绩等为导向的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