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山东、广东、海南和宁夏进入了新课标下的首次高考。纵观三份高考试卷(宁夏、海南同卷,以下简称宁夏卷),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特色。分析三份试卷,对2008年高考命题及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份新课标高考试卷分析
各考点题型、题量及赋分
与2007年卷比较:
从考点来看,语言文字应用题除山东卷仍保持不变外,广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减少;古代诗文阅读除广东卷仍保持不变外,山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增加;现代文阅读(含必做题和选做题)除山东卷有所减少外,广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增加。
山东卷在选做题(即现代文大阅读题)的赋分上少了3分,加在了翻译题2分、默写题1分中;广东卷的选做题少了6分,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少了3分,这9分加到了社科文阅读2道主观题上;宁夏卷(2007年用全国二卷)语言文字应用客观题少了2题6分,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少了1分,这7分加在了翻译1分、古诗鉴赏3分、选做题3分上。
从整体情况来看,减少语言文字应用题及赋分,尤其是减少语言文字应用的客观题,增加阅读的主观题分值,应是新课程高考的大势所趋。
试卷结构
山东卷的结构仍然是全国高考卷的老套路,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共七道大题。山东卷的一点突破是将现代文阅读即选做题和语言运用题对调,这样的对调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广东卷的结构呈现一片新气象,一是不分卷,并减少了一道大题,开始了大题量减少的破冰之旅。二是将社科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对调,使现代文阅读形成一个完整的板块。这六大题的顺序是:一、语言文字应用;二、古诗文阅读,其中包括选择题,断句,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三、社科文阅读,其中包括双选题,单选题,并增加了简答题;四、选做题;五、语言表达题;六、作文题。
宁夏卷的结构变化最大,打破了传统的Ⅰ、Ⅱ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类,将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卷,分类清晰,符合母语及母语教学的实际,具有科学性;将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做题,指向明确。虽然将成语及语病判断放在表达题中,有分类不当之嫌,但总体瑕不掩瑜。第Ⅰ卷必考题的顺序是:社科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其中包括文言文单项选择题,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选考题分为两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第Ⅱ卷为:语言文字运用题(其中包括成语运用和语病判断),简答题和作文题。
试卷题量
宁夏卷在2007全国卷(Ⅱ)的基础上实际减少了两道大题;在需考生作答的题量上又走上了减少题量的破冰之旅,减少了一道小题,只有20题。山东和广东卷均保持2006年的题量。
在试卷题号的编排上,山东卷将选做题的题号均编为19-22题,这样使学生审题更清晰,也使阅卷更省事,不至于造成混淆。
笔者认为理想的新课程高考题量应该在20题以下,减少题量,让考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思考,答好每一道题。同时,选做题应编相同的题号,方便答卷纸设计和学生答题。
选做题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提出:“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新课程高考下的三份试卷都设计了“选做题”,“选做题”只体现在现代文阅读上,而现代文阅读体现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类文本的选择阅读上。
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卷和广东卷一如既往地分别选择了散文《灯火的温情》和《泥泞》,散文文本文质兼美,情理交融,蕴含丰富,意蕴深刻;宁夏卷则大胆地选择了古典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节选,虽然语言与现代文稍有距离,但对学生来讲,总体难度不大,并且阅读的趣味要浓。
实用类文本——新闻、访谈、传记,注意到文本的本质特征,并尽量富有文学色彩,但整体来看,这几类文本难度均不大。
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材,除了宁夏卷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节选和传记《叶圣陶在四川》的难度相当外,山东卷与广东卷的散文文本和新闻《梦碎雅典》、访谈录《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文本相比,难度明显要高,在阅读中所付出的智力是不相称的。
从设题的难易度来看,山东卷的两类文本阅读的设题均属于考查“鉴赏评价”能力,难度相当,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仍有一问是属于识记的。而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设题注重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散文阅读的设题注重考查“鉴赏评价”的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比散文文本阅读设题的难度要低。宁夏卷除了双选题难度相当外,实用类文本的题目难度明显要低于文学类文本的题目。
选做题两类文本的选材、能力考查的角度、设题的难易度等对命题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命题者来说,也应该考虑得更周全些,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让考生存有侥幸心理。
探究题
2007年三份新课程高考卷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探究题的设计。《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明确指出:“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并将探究这一能力层级的考查放在“选考内容”中。
下面是三省高考卷中的探究题及赋分一览表:
三省在探究题的命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赋分来看,宁夏卷的8分差强人意,山东卷的5分很明显不能让学生展开手脚,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2问5分,对评卷者是一种考验。
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有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省的命题很显然各有侧重,山东卷侧重于“有创意的解读”,广东卷侧重于“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宁夏卷侧重于探讨“民族心理”。
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也有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三省的命题也各有侧重,山东卷侧重于“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广东卷侧重于“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而宁夏卷侧重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三份新课程高考卷,只有宁夏卷在题干上明确标明“探究”的字样,贴上了标签。笔者认为还是不贴标签为好,因为对于考生来讲,每一个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进行一种探究,是在和文本、试卷命制者、阅卷者进行对话。
六道探究题的题干设计,均具有以下特点:紧扣文本,指向明确,要求清晰,注重考生的自我解读,突出考生的主体感受。虽然有的题目的设计还不尽如人意,如宁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比较浅,要求也不明确,是否只要写出人物身份、性格和心理就可得满分?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就不是探究题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学生首先要对题干进行“探究”,而答案仍然处于概括的层面,但宁夏卷整体命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有人曾极端地提出,探究题如果放到考试中,就不是探究题了,因为,探究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在结果。但在现行社会诚信评价系统还不完善的当下,通过老师或命题者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结论,并自圆其说,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全体老师和命题专家的共同努力。同时,探究题的分值应在10分以上,否则就不能体现出“过程”,也就失去了探究的价值。
总之,新课标下的三份高考题,无论是试卷结构、试题量、赋分,还是选做题、探究题的设计等,都作了有意义的探索。笔者认为,宁夏卷虽然还需进一步优化,但应该成为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标杆。
2008年新课程高考命题愿景
说到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高考这一关能通过,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成功。现在大部分教师还是希望高考能为课程改革服务的,希望继续沿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往前走,因为新课程确实为语文的教与学带来了质的变化。”王士荣先生的这句话说出了一线教师的心声,符合客观现实。而“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早已成为约定俗成。因此,如果只有课程改革,而没有相应的考试制度改革措施相配套,课程改革的目标将大打折扣。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颠覆性的改革,原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已经被打破,以至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不对教师进行“洗脑”式的培训。在“实践中的教育教学活动陷入困境,教学实践者由充满信心和憧憬变得迷惘、困惑”的当下,如果高考仍然是以“稳”为中心,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那么教师的热情就会慢慢减退,课堂教学定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教育的儿童”,而考试的指导思想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高考的目的是要“选拔”,那么能否在“选拔”和“创造”中找到一个切合点?笔者认为完全有可能,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因此笔者要对2008年的高考展望一下愿景。
试卷结构要优化
试卷结构是命题指导思想的体现,关乎高中教师及考生对高考改革、课程改革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改变传统考试结构,老师们就会觉得高考还没有变样,就看不到选修课程的价值,对教学也会有负面影响。今年的新课标考纲对现代文大阅读作为选考内容进行处置,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应该说变了样,三份高考试卷也忠实地履行了考纲的规定,但山东卷仍然是全国卷的翻版,对新课程推进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进一步减少选择题,增加主观试题,这是试卷整体结构优化的关键。减少选择题,并不是说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包括成语)、病句、语言连贯等等不重要,现实的情况是:多年来考语言知识及运用,学生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并不差,而一到写作文,就不会运用。举例而言,让考生判断成语中的错别字,他们能从一百个成语里面把写错的字全找出来,可是却无法在考试作文中正确地用一两个精彩的成语!在强调高考“能力立意”的今天,还抱住选择题且一成不变,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需要考察,字音完全可以采用普通话测试的方式(在普通话测试日臻成熟的今天,可以把入学需要的等级放低一些,如C甲甚或是C乙,而且这样可能更实用);今年已把字形题放到作文中,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把词语、病句、语句连贯等也放到作文中去呢?
在选择题的赋分上,上海卷一直走在前列,2006年是16分,而2007年增加到18分(其中,2006年以后均有一道双选题,为6分),从中也可见上海卷命题组人员面对的压力及对压力的妥协。今年的宁夏卷已经减少到9题29分(其中双选题一题,为5分),总算有了进步。同时,选择题的编排也要跟上海卷学习,不一定要集中。科技论文的阅读不一定选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可以用简答题的形式进行,今年的广东卷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文言文的考查要学习上海卷,不能总是选择题和翻译题,对文言实词、文本内容理解的考查,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简答。
减少选择题,不代表非得保持原有的题量,试卷的总题量也要同时减少,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同时也能为探究题提供增加分值的空间。
理想的新课程高考卷的结构是宁夏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两大部分,让语文教学更切合语文自身的规律。当然,如果将语言应用的两道单项选择题再改为一道语言应用简答题或直接加到探究题中,将更加科学。因为语言文字重在应用而非正误判断,“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也不可能在正误判断中得以形成。同时更能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原则。
试题命制要理性
普通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也是语文“习得”的规律,包含着“思维”的本质。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那么高考也应突出对思维的考查,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突出思维品质的考查,命题中就要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阅读材料的选择除文质兼美之外,也可适当选择一点瑕瑜互见的文段。文学鉴赏无需局限在考察理解性阅读的层面上,应探索如何从多角度进行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是的,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一个学了12年语文的高中毕业生竟然毫无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素质能合格吗?
而且,也只有突出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考查,突出对思维的考查,才能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更理性,才能避免题海战术,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读点东西,思考点东西,发现、创新点东西,形成真正的语文素养。
探究试题要典范
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关注学生的“学”,达到“学会学习”,也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在考试中的体现就是探究性试题)是学习的两种必要的方式,它们互为补充,共同作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如果到高中,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那么“学会学习”将成为一句空话。“教育的着力点必须由文化承传转向激发创新,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如何“激发创新”?探究是必由之路。
三份新课程高考试卷,均在探究题上进行了“探究”,但从整体来看,综合性不高,思维的含量低下,“感受体验”的内容没变,典范性较差。在探究题的设计上,各地的高考试题均进行了探索,有的题比较典范。如: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二)第18题: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这道试题,带有较强的探究色彩,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发展创新思维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对脱离文本、空谈感受的课堂教学不啻是一针清醒剂。
选修考查要公平
开设选修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也不仅仅在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学生有选择权,这是关乎民主建设的大事,因为越是民主的社会,公民的选择权就越高;自主意识也就越强。如果高考命题有所偏颇的话,将会使选修课程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其实,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发展打基础。如果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无论学校开设哪一模块的选修课程,都可以让学生达到课标规定的标准,实现课程目标。但是,“如果语文高考对于选修课程考的不是学生是否爬到了山顶,而考学生走的是哪条路,或者是怎么走的,我觉得这种导向是极其危险的”,我认为郑国民先生的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今年三份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命题已经透露出这一倾向。
为此,决不能让选修课的考查在选材、命题上有难易之分,让学生在两种文本的选择中无所适从,学非所用;考试时,在两难选择中耽误了时间;考过后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对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产生怀疑。
试卷功能要转变
不可否认,高考首要的功能是选拔,但更不可否认的是,语文是伴随一个人终身的学科,而且是任何一门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不管考生能否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也不管考生将来走上何种岗位。为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高考命题绝不能让学生有一种高考考完了,语文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而是要“让考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一个情绪高涨的学习过程,从而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终身学习语文的欲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如何发挥高考语文试卷的“激发功能”?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在考试中感到,自己的阅读积累起到了作用,平时的思考有了用武之地,在考试和现实、现实和语文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高中语文在将来可以用到,而不是如一双敝屣,扔掉也毫不可惜。
对于语文高考,笔者的最大愿望是:不让那些12年不读书,或读书而不思考,或仅读一些高考复习资料的考生在高考中占到便宜;让那些“平时学得扎实,做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的考生在高考中不吃亏。
2008年高三语文教学的几点设想
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进行到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什么是“语文实践”?就是老老实实地“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就是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看、听、说、读、写、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积累、感悟、思考、碰撞,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境界,在表达中感受成功,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反过来说,就是反对过早地进行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等等的专项训练,反对将文章按考点进行肢解训练。以现代文为例,学生不能把文章读懂,对文章模模糊糊,不管是何种解题技巧,也不管解题技巧如何纯熟,答题也只能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边际。作文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思考,没有大量的阅读思考的鉴赏底蕴,任何写作技法也只能是雕虫小技,文章永远不会大气。
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沉闷,是高三课堂的通病;“你讲我听,你传我受”,是高三课堂的现状。一进入高三,学生似乎成了深受奴隶主压迫的农奴,弓腰埋首,不敢发表看法,也不需要发表看法,一切都在名正言顺地进行着。无须思考,无须交流。究其原因,是我们太急功近利,是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这就是捷径。其实,我们都搞错了。我们总认为一节课要解决许多问题,那样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而事实恰恰相反。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这当然要花时间,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不懂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命题的点——当然这篇文章不要事先把题目给学生——给了,学生的思维立即进入答题思维,答题思维和正常的阅读思维是背道而驰的。当学生都能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地去探究,课堂也才能真正地打破沉闷的局面。
让选修课成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抓手。
《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将选修课程的考查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此,高三语文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针对一种文本,把选修课开好开足。让学生对一种文本的特点非常熟悉,让学生由不同的路径登上同一座山——提高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不致于让学生在考试时在两种文本中犹豫,从而为学生赢得宝贵的考试时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新课程,新课标,新考纲,给人新的希望,愿我们的语文能真正回归本真,愿语文高考能做催化剂,不做阻燃剂。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中学)
三份新课标高考试卷分析
各考点题型、题量及赋分
与2007年卷比较:
从考点来看,语言文字应用题除山东卷仍保持不变外,广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减少;古代诗文阅读除广东卷仍保持不变外,山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增加;现代文阅读(含必做题和选做题)除山东卷有所减少外,广东卷和宁夏卷均有所增加。
山东卷在选做题(即现代文大阅读题)的赋分上少了3分,加在了翻译题2分、默写题1分中;广东卷的选做题少了6分,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少了3分,这9分加到了社科文阅读2道主观题上;宁夏卷(2007年用全国二卷)语言文字应用客观题少了2题6分,语言文字应用主观题少了1分,这7分加在了翻译1分、古诗鉴赏3分、选做题3分上。
从整体情况来看,减少语言文字应用题及赋分,尤其是减少语言文字应用的客观题,增加阅读的主观题分值,应是新课程高考的大势所趋。
试卷结构
山东卷的结构仍然是全国高考卷的老套路,分为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共七道大题。山东卷的一点突破是将现代文阅读即选做题和语言运用题对调,这样的对调反而显得不伦不类。
广东卷的结构呈现一片新气象,一是不分卷,并减少了一道大题,开始了大题量减少的破冰之旅。二是将社科文阅读与古诗文阅读对调,使现代文阅读形成一个完整的板块。这六大题的顺序是:一、语言文字应用;二、古诗文阅读,其中包括选择题,断句,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三、社科文阅读,其中包括双选题,单选题,并增加了简答题;四、选做题;五、语言表达题;六、作文题。
宁夏卷的结构变化最大,打破了传统的Ⅰ、Ⅱ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类,将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大卷,分类清晰,符合母语及母语教学的实际,具有科学性;将阅读题分为必考题和选做题,指向明确。虽然将成语及语病判断放在表达题中,有分类不当之嫌,但总体瑕不掩瑜。第Ⅰ卷必考题的顺序是:社科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其中包括文言文单项选择题,翻译,诗歌鉴赏和默写。选考题分为两大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第Ⅱ卷为:语言文字运用题(其中包括成语运用和语病判断),简答题和作文题。
试卷题量
宁夏卷在2007全国卷(Ⅱ)的基础上实际减少了两道大题;在需考生作答的题量上又走上了减少题量的破冰之旅,减少了一道小题,只有20题。山东和广东卷均保持2006年的题量。
在试卷题号的编排上,山东卷将选做题的题号均编为19-22题,这样使学生审题更清晰,也使阅卷更省事,不至于造成混淆。
笔者认为理想的新课程高考题量应该在20题以下,减少题量,让考生有更充裕的时间思考,答好每一道题。同时,选做题应编相同的题号,方便答卷纸设计和学生答题。
选做题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提出:“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等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新课程高考下的三份试卷都设计了“选做题”,“选做题”只体现在现代文阅读上,而现代文阅读体现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两类文本的选择阅读上。
文学类文本阅读,山东卷和广东卷一如既往地分别选择了散文《灯火的温情》和《泥泞》,散文文本文质兼美,情理交融,蕴含丰富,意蕴深刻;宁夏卷则大胆地选择了古典白话长篇小说《水浒传》节选,虽然语言与现代文稍有距离,但对学生来讲,总体难度不大,并且阅读的趣味要浓。
实用类文本——新闻、访谈、传记,注意到文本的本质特征,并尽量富有文学色彩,但整体来看,这几类文本难度均不大。
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选材,除了宁夏卷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节选和传记《叶圣陶在四川》的难度相当外,山东卷与广东卷的散文文本和新闻《梦碎雅典》、访谈录《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文本相比,难度明显要高,在阅读中所付出的智力是不相称的。
从设题的难易度来看,山东卷的两类文本阅读的设题均属于考查“鉴赏评价”能力,难度相当,但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仍有一问是属于识记的。而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设题注重考查“分析综合”的能力,散文阅读的设题注重考查“鉴赏评价”的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比散文文本阅读设题的难度要低。宁夏卷除了双选题难度相当外,实用类文本的题目难度明显要低于文学类文本的题目。
选做题两类文本的选材、能力考查的角度、设题的难易度等对命题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命题者来说,也应该考虑得更周全些,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让考生存有侥幸心理。
探究题
2007年三份新课程高考卷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探究题的设计。《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明确指出:“探究: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并将探究这一能力层级的考查放在“选考内容”中。
下面是三省高考卷中的探究题及赋分一览表:
三省在探究题的命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赋分来看,宁夏卷的8分差强人意,山东卷的5分很明显不能让学生展开手脚,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2问5分,对评卷者是一种考验。
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有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三省的命题很显然各有侧重,山东卷侧重于“有创意的解读”,广东卷侧重于“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宁夏卷侧重于探讨“民族心理”。
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也有三个方面: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三省的命题也各有侧重,山东卷侧重于“发掘作品的深层意蕴”,广东卷侧重于“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而宁夏卷侧重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三份新课程高考卷,只有宁夏卷在题干上明确标明“探究”的字样,贴上了标签。笔者认为还是不贴标签为好,因为对于考生来讲,每一个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进行一种探究,是在和文本、试卷命制者、阅卷者进行对话。
六道探究题的题干设计,均具有以下特点:紧扣文本,指向明确,要求清晰,注重考生的自我解读,突出考生的主体感受。虽然有的题目的设计还不尽如人意,如宁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就比较浅,要求也不明确,是否只要写出人物身份、性格和心理就可得满分?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就不是探究题了。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学生首先要对题干进行“探究”,而答案仍然处于概括的层面,但宁夏卷整体命题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有人曾极端地提出,探究题如果放到考试中,就不是探究题了,因为,探究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在结果。但在现行社会诚信评价系统还不完善的当下,通过老师或命题者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得出结论,并自圆其说,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它要求我们全体老师和命题专家的共同努力。同时,探究题的分值应在10分以上,否则就不能体现出“过程”,也就失去了探究的价值。
总之,新课标下的三份高考题,无论是试卷结构、试题量、赋分,还是选做题、探究题的设计等,都作了有意义的探索。笔者认为,宁夏卷虽然还需进一步优化,但应该成为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标杆。
2008年新课程高考命题愿景
说到高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关系,“如果高考这一关能通过,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成功。现在大部分教师还是希望高考能为课程改革服务的,希望继续沿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往前走,因为新课程确实为语文的教与学带来了质的变化。”王士荣先生的这句话说出了一线教师的心声,符合客观现实。而“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早已成为约定俗成。因此,如果只有课程改革,而没有相应的考试制度改革措施相配套,课程改革的目标将大打折扣。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颠覆性的改革,原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已经被打破,以至于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得不对教师进行“洗脑”式的培训。在“实践中的教育教学活动陷入困境,教学实践者由充满信心和憧憬变得迷惘、困惑”的当下,如果高考仍然是以“稳”为中心,落后于课程改革的步伐,那么教师的热情就会慢慢减退,课堂教学定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教育的儿童”,而考试的指导思想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高考的目的是要“选拔”,那么能否在“选拔”和“创造”中找到一个切合点?笔者认为完全有可能,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因此笔者要对2008年的高考展望一下愿景。
试卷结构要优化
试卷结构是命题指导思想的体现,关乎高中教师及考生对高考改革、课程改革的第一印象,如果不改变传统考试结构,老师们就会觉得高考还没有变样,就看不到选修课程的价值,对教学也会有负面影响。今年的新课标考纲对现代文大阅读作为选考内容进行处置,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应该说变了样,三份高考试卷也忠实地履行了考纲的规定,但山东卷仍然是全国卷的翻版,对新课程推进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进一步减少选择题,增加主观试题,这是试卷整体结构优化的关键。减少选择题,并不是说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包括成语)、病句、语言连贯等等不重要,现实的情况是:多年来考语言知识及运用,学生这方面的认知水平并不差,而一到写作文,就不会运用。举例而言,让考生判断成语中的错别字,他们能从一百个成语里面把写错的字全找出来,可是却无法在考试作文中正确地用一两个精彩的成语!在强调高考“能力立意”的今天,还抱住选择题且一成不变,就让人匪夷所思了。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需要考察,字音完全可以采用普通话测试的方式(在普通话测试日臻成熟的今天,可以把入学需要的等级放低一些,如C甲甚或是C乙,而且这样可能更实用);今年已把字形题放到作文中,那么为什么就不能把词语、病句、语句连贯等也放到作文中去呢?
在选择题的赋分上,上海卷一直走在前列,2006年是16分,而2007年增加到18分(其中,2006年以后均有一道双选题,为6分),从中也可见上海卷命题组人员面对的压力及对压力的妥协。今年的宁夏卷已经减少到9题29分(其中双选题一题,为5分),总算有了进步。同时,选择题的编排也要跟上海卷学习,不一定要集中。科技论文的阅读不一定选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可以用简答题的形式进行,今年的广东卷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文言文的考查要学习上海卷,不能总是选择题和翻译题,对文言实词、文本内容理解的考查,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本进行简答。
减少选择题,不代表非得保持原有的题量,试卷的总题量也要同时减少,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同时也能为探究题提供增加分值的空间。
理想的新课程高考卷的结构是宁夏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两大部分,让语文教学更切合语文自身的规律。当然,如果将语言应用的两道单项选择题再改为一道语言应用简答题或直接加到探究题中,将更加科学。因为语言文字重在应用而非正误判断,“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也不可能在正误判断中得以形成。同时更能体现高考“能力立意”的原则。
试题命制要理性
普通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也是语文“习得”的规律,包含着“思维”的本质。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那么高考也应突出对思维的考查,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要突出思维品质的考查,命题中就要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阅读材料的选择除文质兼美之外,也可适当选择一点瑕瑜互见的文段。文学鉴赏无需局限在考察理解性阅读的层面上,应探索如何从多角度进行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是的,在这样一个不断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一个学了12年语文的高中毕业生竟然毫无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他的素质能合格吗?
而且,也只有突出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考查,突出对思维的考查,才能让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更理性,才能避免题海战术,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读点东西,思考点东西,发现、创新点东西,形成真正的语文素养。
探究试题要典范
本次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关注学生的“学”,达到“学会学习”,也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在考试中的体现就是探究性试题)是学习的两种必要的方式,它们互为补充,共同作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但是研究性学习旨在“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如果到高中,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那么“学会学习”将成为一句空话。“教育的着力点必须由文化承传转向激发创新,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如何“激发创新”?探究是必由之路。
三份新课程高考试卷,均在探究题上进行了“探究”,但从整体来看,综合性不高,思维的含量低下,“感受体验”的内容没变,典范性较差。在探究题的设计上,各地的高考试题均进行了探索,有的题比较典范。如:2005年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二)第18题:将第⑩段与下面一段文字作比较。你认为哪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更好?为什么?这道试题,带有较强的探究色彩,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发展创新思维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对脱离文本、空谈感受的课堂教学不啻是一针清醒剂。
选修考查要公平
开设选修课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也不仅仅在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学生有选择权,这是关乎民主建设的大事,因为越是民主的社会,公民的选择权就越高;自主意识也就越强。如果高考命题有所偏颇的话,将会使选修课程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
其实,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孩子的发展打基础。如果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和自主选择权的基础上,无论学校开设哪一模块的选修课程,都可以让学生达到课标规定的标准,实现课程目标。但是,“如果语文高考对于选修课程考的不是学生是否爬到了山顶,而考学生走的是哪条路,或者是怎么走的,我觉得这种导向是极其危险的”,我认为郑国民先生的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今年三份新课标高考试题的命题已经透露出这一倾向。
为此,决不能让选修课的考查在选材、命题上有难易之分,让学生在两种文本的选择中无所适从,学非所用;考试时,在两难选择中耽误了时间;考过后为自己的选择后悔,对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产生怀疑。
试卷功能要转变
不可否认,高考首要的功能是选拔,但更不可否认的是,语文是伴随一个人终身的学科,而且是任何一门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不管考生能否进入高等学校深造,也不管考生将来走上何种岗位。为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因此,高考命题绝不能让学生有一种高考考完了,语文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想法,而是要“让考试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一个情绪高涨的学习过程,从而能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终身学习语文的欲望”,“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
如何发挥高考语文试卷的“激发功能”?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在考试中感到,自己的阅读积累起到了作用,平时的思考有了用武之地,在考试和现实、现实和语文之间找到了平衡点,高中语文在将来可以用到,而不是如一双敝屣,扔掉也毫不可惜。
对于语文高考,笔者的最大愿望是:不让那些12年不读书,或读书而不思考,或仅读一些高考复习资料的考生在高考中占到便宜;让那些“平时学得扎实,做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的考生在高考中不吃亏。
2008年高三语文教学的几点设想
将“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进行到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什么是“语文实践”?就是老老实实地“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就是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资源和实践机会,让学生看、听、说、读、写、用,让学生认认真真地积累、感悟、思考、碰撞,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境界,在表达中感受成功,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反过来说,就是反对过早地进行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等等的专项训练,反对将文章按考点进行肢解训练。以现代文为例,学生不能把文章读懂,对文章模模糊糊,不管是何种解题技巧,也不管解题技巧如何纯熟,答题也只能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边际。作文如果没有对现实的思考,没有大量的阅读思考的鉴赏底蕴,任何写作技法也只能是雕虫小技,文章永远不会大气。
让探究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沉闷,是高三课堂的通病;“你讲我听,你传我受”,是高三课堂的现状。一进入高三,学生似乎成了深受奴隶主压迫的农奴,弓腰埋首,不敢发表看法,也不需要发表看法,一切都在名正言顺地进行着。无须思考,无须交流。究其原因,是我们太急功近利,是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这就是捷径。其实,我们都搞错了。我们总认为一节课要解决许多问题,那样才能让学生收获更多,而事实恰恰相反。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读懂,这当然要花时间,一定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学生不懂的地方很可能就是命题的点——当然这篇文章不要事先把题目给学生——给了,学生的思维立即进入答题思维,答题思维和正常的阅读思维是背道而驰的。当学生都能提出问题,学生才能真正地去探究,课堂也才能真正地打破沉闷的局面。
让选修课成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抓手。
《2007年语文高考大纲》将选修课程的考查分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此,高三语文教学就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针对一种文本,把选修课开好开足。让学生对一种文本的特点非常熟悉,让学生由不同的路径登上同一座山——提高语文素养,这样才能不致于让学生在考试时在两种文本中犹豫,从而为学生赢得宝贵的考试时间,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新课程,新课标,新考纲,给人新的希望,愿我们的语文能真正回归本真,愿语文高考能做催化剂,不做阻燃剂。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