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世界贸易经济不断向全球化发展,跨境电商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跨境电商,都希望从中分取一块蛋糕,但是跨境电商的发展超过了人才供给的需求,由于目前的跨境电商人才来源于电子商务、国际贸易以及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然而,跨境电商需要的是同时具备这几种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便导致跨境电商人才严重不足。本文首先探讨国内外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然后对目前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给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的兴起,跨境电商线上平台纷纷上线,很多传统外贸企业也纷纷转型,跨境电商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增强外贸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关注。我国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主要有传统外贸企业、国内电子商务企业、以内贸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已超过20万家,预计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将破8.8万亿,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为了让跨境电商成功的交易,跨境电商需要从业人员对运营跨境电商平台、对物流供应与送达了解,以及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推广公司的产品,能够在网上用英语发布信息并且用英语和海外消费者良好的沟通,所以跨境电商需要以下几类岗位,销售人员、客服人员、过关人员、物流人员以及运营人员等。根据阿里研究院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显示,各类人才都短缺的占40%,急需电商运营推广的超过30%,急需技术性人才的超过20%,急需物流供应链人才的超过10%。由此可见,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现阶段的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1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在我国还不明确,缺乏成熟的系统教学方案,在众多高校中仅仅作为相关专业下设的一个培养方向。因此现在的跨境电商企业大多招聘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营销和商务英语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目前高校培养的电商人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商务管理类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管理系学生中培养,其培养方案主要从贸易经济专业衍生而来;二是技术型人才,这类可以从计算机专业或电子信息专业里培养;三是贸易型人才,其培养对象主要从经济和国贸类专业的学生。从学校课程的设置来看,一些高校比较重视电子商务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开设了如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Java等编程类课程;另一些高校通过开设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商务管理能力。从教学结构设计的层面看,现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训练”为链条开展的,通过传统课堂方式传授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仍然大量存在;实践训练主要训练课题实验,学校的实训基地并没有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一是因为校企合作模式没有完善,二是因为基础设施过于低级。对于学习评价机制方面,现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考核方式由于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而显得单调过于传统,主要通过出勤率、课堂提问、考试和课堂实践训练等方式,缺乏系统全面的考查评估。
2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培养方案
由于跨境电商在我国这几年的发展没有成熟,跨境电商并没有像电子商务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处于严重空缺状态。只有些许院校开设了跨境电商专业,但是缺乏专业系统的培养方案。在教学结构模式、教学技术、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仍然需要很大的提高。因此,各大高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既能够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实操技能。
(2)教学技术相对滞后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不断更新,例如大数据技术,多媒体课堂广泛应用到教学中。通过超星课堂或MOOC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理论知识,而传统课堂可以用来答疑、互动以及实践。其中大数据技术可以用来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并反馈学习效果,来预测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强针对性的教学。然而,在现在的高校教学中,专业课仍通过传统课堂进行,学生的兴趣和老师的水平对学生的知识量的积累起着重大的作用,便捷高效的在线教育学习平台仅仅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具有前沿型的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在实践部分,虽然许多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但由于配套软硬件环境没有跟上,校企双方体验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训练效果欠佳
在跨境电子商务的教学中,不仅仅只是增加实践课程,更应该注重实践本身的针对性,应当与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完美的挂钩。在实训方面,虽然很多学校拥有实训基地,但是由于相应的配套设施没有跟上,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实训的效果。虽然现在很多高校注重实践,但是其内容往往是跨境电商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企业实操有很大的区别,并没有为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而进行针对性的实训。
3 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根据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教育部的总目标而制定的,目标体系的构建包括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等过程。首先,跨境电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几乎涵盖了电商、国际贸易、物流以及商务英语等课程,而且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能力、营销推广能力,因此,跨境电商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其次,跨境电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以亿级增长,加剧跨境电商的發展,知识的更新十分迅速,所以在培养模式上务必要选择正确的大方向。最后,由于跨境电商竞争激烈,跨境电商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企业在挑选人才时不仅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同时考擦学生的综合素质。 4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由于跨境电商综合型较强,在设置课程时要兼顾电商、物流、国贸等课程,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到不少国际交流,所以营销、沟通技术、国际礼仪、商务英语、及谈判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尤为重要。为了强化跨境电商学生的实操能力,学校可以联合比较知名的跨境电商企业(如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EBay等),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发适合的课程,将企业的实操内容作为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实训内容并进行考核,根据这些企业的岗位所需能力素质以及岗位日常工作内容设置开放的课程。
(2)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在进行跨境电教学时,任课老师不仅要拥有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跨境电商的专业术语的概念与其中的原理,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并且要经常在网上或是外国的文献学习先进的知识理论,而且跨境电商教师还应该具有跨境电商企业实际操作的经验,多参加企业的相关培训或者进入企业锻炼一段时间。另外,还需要引进企业中的导师到校园进行授课,传授行业最先进的知识。
(3)嘗试项目导向实训营
要进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必须经历实践实习,因为高校学生没有实操经验只有基本理论知识,所以高校在培养跨境电商学生时应重视实践环节。虽然高校都建立了实训基地,但是很多高校的实训基地并没有发挥出良好的效果,仅仅只是完成实训内容,没有让学生从根本上得到收获。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借鉴项目导向教学法合作打造出一个跨境电商实训营。实训营可分为培训、组建团队、分享成果、考核和颁奖五大部分,其中培训在实训前由企业导师指导完成,明确实训目标、考核形式以及实训内容;组建团队根据学生优势互补进行四人一小组配对,每个队伍取个名并且有自己的标志,然后进行选题和选导;最后每个组分享团队的成果,优秀团队颁发奖状并且其作品可以作为后期比赛的种子项目。这个实训营有很多优势,对于学生而言,够提升学生之间的竞争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能够在短期内进行技能的提升。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只需要消耗少量的人力成本和费用成本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储备,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对学校而言,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的局限,用最少的成本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4)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直接导向就业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此模式下,企业也会根据实际需求向学校“下订单”,企业带指导老师到学校培训学生,学生经过考核后可以进入订单班继续学习,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卖品、企业在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市场及发展前景,一方面,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使学生提前适应岗位;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减少企业的招聘成本。学生进入订单班学习需要在进行一次考核,通过团队进行统一的管理,实实在在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开展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比赛
各大高校之间可以和目前大型的跨境电商平台合作举办有关跨境电商类模拟的比赛,主要进行产品升级、网上磋商、网上交易等工作,并且设置丰厚的奖励。学生们可以利用企业的产品或是自己选择产品卖点作为参赛的资本,学生们根据专业的协调组建团队并选择指导老师和一名队长成立小型跨境电商运营团队。对于获奖的学生可以将其项目作为孵化创业的种子项目,在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小规模的创业;对于一般的项目可以对其提出改善的建议。这种比赛的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吸引学生对跨境电商的兴趣,学生们有机会可以学习第三方跨境平台的种种操作,熟悉跨境电商的操作流程,在网上自主学习前沿的跨境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二来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团队可以直接获得企业的青睐或者成立私人的外贸小型工作室。
(6)建立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学习效果机制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技术以及教学手段的输出反馈,建立学习效果评价机制最主要的原因是评价机制能够反馈学生的消息情况,然后老师根据评价机制反映出来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的分析出其中的原因,是否这套教学方法足够好,是否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先进有用,教学效率是否足够高。由于很少有高校设置跨境电商专业,所以目前没有跨境电商专属的评价机制。因此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便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和企业的岗位所匹配,高校就必须建立跨境电商专业的评价机制,以此来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第一步,建立评价团队,包含教师、学生和企业导师,第二步,划分评价内容,有理论知识与实践部分;第三步,对被评价部分进行考核,线上的网课和线下的课堂训练;第四部反馈考核结果;第五步自评与互评。
参考文献
[1]张瑞夫.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2] 陈婷婷.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分析与对策[J].智富时代,2017.
[3]朱启松.朱慧婷.“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 张晴.“互联网+”环景下新型外贸人才供需矛盾与解决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16.
[5] 孙会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与培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
[6] 彭楚钧.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
作者简介
赵玉明,女,湖北宜昌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创新工程等方面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互联网+”和“一带一路”的兴起,跨境电商线上平台纷纷上线,很多传统外贸企业也纷纷转型,跨境电商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增强外贸企业竞争能力、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都高度关注。我国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主要有传统外贸企业、国内电子商务企业、以内贸为主的传统制造业和创新型中小微企业已超过20万家,预计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将破8.8万亿,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为了让跨境电商成功的交易,跨境电商需要从业人员对运营跨境电商平台、对物流供应与送达了解,以及能够通过网络进行营销推广公司的产品,能够在网上用英语发布信息并且用英语和海外消费者良好的沟通,所以跨境电商需要以下几类岗位,销售人员、客服人员、过关人员、物流人员以及运营人员等。根据阿里研究院对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显示,各类人才都短缺的占40%,急需电商运营推广的超过30%,急需技术性人才的超过20%,急需物流供应链人才的超过10%。由此可见,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但现阶段的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1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在我国还不明确,缺乏成熟的系统教学方案,在众多高校中仅仅作为相关专业下设的一个培养方向。因此现在的跨境电商企业大多招聘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营销和商务英语等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目前高校培养的电商人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商务管理类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管理系学生中培养,其培养方案主要从贸易经济专业衍生而来;二是技术型人才,这类可以从计算机专业或电子信息专业里培养;三是贸易型人才,其培养对象主要从经济和国贸类专业的学生。从学校课程的设置来看,一些高校比较重视电子商务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开设了如电子商务网站系统建设、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Java等编程类课程;另一些高校通过开设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管理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商务管理能力。从教学结构设计的层面看,现在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模式大多是以“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训练”为链条开展的,通过传统课堂方式传授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仍然大量存在;实践训练主要训练课题实验,学校的实训基地并没有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一是因为校企合作模式没有完善,二是因为基础设施过于低级。对于学习评价机制方面,现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考核方式由于受到教学模式的影响而显得单调过于传统,主要通过出勤率、课堂提问、考试和课堂实践训练等方式,缺乏系统全面的考查评估。
2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培养方案
由于跨境电商在我国这几年的发展没有成熟,跨境电商并没有像电子商务一样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工作处于严重空缺状态。只有些许院校开设了跨境电商专业,但是缺乏专业系统的培养方案。在教学结构模式、教学技术、教学手段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仍然需要很大的提高。因此,各大高校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既能够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也能够让学生掌握专业的实操技能。
(2)教学技术相对滞后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不断更新,例如大数据技术,多媒体课堂广泛应用到教学中。通过超星课堂或MOOC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学习理论知识,而传统课堂可以用来答疑、互动以及实践。其中大数据技术可以用来收集学生学习数据并反馈学习效果,来预测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强针对性的教学。然而,在现在的高校教学中,专业课仍通过传统课堂进行,学生的兴趣和老师的水平对学生的知识量的积累起着重大的作用,便捷高效的在线教育学习平台仅仅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具有前沿型的技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在实践部分,虽然许多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基地,但由于配套软硬件环境没有跟上,校企双方体验较差,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践训练效果欠佳
在跨境电子商务的教学中,不仅仅只是增加实践课程,更应该注重实践本身的针对性,应当与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完美的挂钩。在实训方面,虽然很多学校拥有实训基地,但是由于相应的配套设施没有跟上,从而大大的降低了实训的效果。虽然现在很多高校注重实践,但是其内容往往是跨境电商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企业实操有很大的区别,并没有为满足企业人才需求而进行针对性的实训。
3 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根据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教育部的总目标而制定的,目标体系的构建包括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和评价机制等过程。首先,跨境电商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几乎涵盖了电商、国际贸易、物流以及商务英语等课程,而且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能力、营销推广能力,因此,跨境电商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其次,跨境电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以亿级增长,加剧跨境电商的發展,知识的更新十分迅速,所以在培养模式上务必要选择正确的大方向。最后,由于跨境电商竞争激烈,跨境电商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因此,企业在挑选人才时不仅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同时考擦学生的综合素质。 4 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实践课程体系
由于跨境电商综合型较强,在设置课程时要兼顾电商、物流、国贸等课程,由于跨境电商涉及到不少国际交流,所以营销、沟通技术、国际礼仪、商务英语、及谈判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尤为重要。为了强化跨境电商学生的实操能力,学校可以联合比较知名的跨境电商企业(如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EBay等),根据企业的需求开发适合的课程,将企业的实操内容作为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实训内容并进行考核,根据这些企业的岗位所需能力素质以及岗位日常工作内容设置开放的课程。
(2)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在进行跨境电教学时,任课老师不仅要拥有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跨境电商的专业术语的概念与其中的原理,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并且要经常在网上或是外国的文献学习先进的知识理论,而且跨境电商教师还应该具有跨境电商企业实际操作的经验,多参加企业的相关培训或者进入企业锻炼一段时间。另外,还需要引进企业中的导师到校园进行授课,传授行业最先进的知识。
(3)嘗试项目导向实训营
要进入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必须经历实践实习,因为高校学生没有实操经验只有基本理论知识,所以高校在培养跨境电商学生时应重视实践环节。虽然高校都建立了实训基地,但是很多高校的实训基地并没有发挥出良好的效果,仅仅只是完成实训内容,没有让学生从根本上得到收获。学校和企业可以通过借鉴项目导向教学法合作打造出一个跨境电商实训营。实训营可分为培训、组建团队、分享成果、考核和颁奖五大部分,其中培训在实训前由企业导师指导完成,明确实训目标、考核形式以及实训内容;组建团队根据学生优势互补进行四人一小组配对,每个队伍取个名并且有自己的标志,然后进行选题和选导;最后每个组分享团队的成果,优秀团队颁发奖状并且其作品可以作为后期比赛的种子项目。这个实训营有很多优势,对于学生而言,够提升学生之间的竞争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能够在短期内进行技能的提升。对于企业而言,企业只需要消耗少量的人力成本和费用成本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储备,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对学校而言,能够摆脱传统教学的局限,用最少的成本来提高教学的效率。
(4)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直接导向就业来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此模式下,企业也会根据实际需求向学校“下订单”,企业带指导老师到学校培训学生,学生经过考核后可以进入订单班继续学习,直接进入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可以提前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卖品、企业在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市场及发展前景,一方面,提高学校的就业率,使学生提前适应岗位;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减少企业的招聘成本。学生进入订单班学习需要在进行一次考核,通过团队进行统一的管理,实实在在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开展跨境电商创新创业比赛
各大高校之间可以和目前大型的跨境电商平台合作举办有关跨境电商类模拟的比赛,主要进行产品升级、网上磋商、网上交易等工作,并且设置丰厚的奖励。学生们可以利用企业的产品或是自己选择产品卖点作为参赛的资本,学生们根据专业的协调组建团队并选择指导老师和一名队长成立小型跨境电商运营团队。对于获奖的学生可以将其项目作为孵化创业的种子项目,在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上进行小规模的创业;对于一般的项目可以对其提出改善的建议。这种比赛的方式有两个好处,一来可以吸引学生对跨境电商的兴趣,学生们有机会可以学习第三方跨境平台的种种操作,熟悉跨境电商的操作流程,在网上自主学习前沿的跨境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二来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团队可以直接获得企业的青睐或者成立私人的外贸小型工作室。
(6)建立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学习效果机制是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技术以及教学手段的输出反馈,建立学习效果评价机制最主要的原因是评价机制能够反馈学生的消息情况,然后老师根据评价机制反映出来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的分析出其中的原因,是否这套教学方法足够好,是否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先进有用,教学效率是否足够高。由于很少有高校设置跨境电商专业,所以目前没有跨境电商专属的评价机制。因此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便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和企业的岗位所匹配,高校就必须建立跨境电商专业的评价机制,以此来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第一步,建立评价团队,包含教师、学生和企业导师,第二步,划分评价内容,有理论知识与实践部分;第三步,对被评价部分进行考核,线上的网课和线下的课堂训练;第四部反馈考核结果;第五步自评与互评。
参考文献
[1]张瑞夫.跨境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7.
[2] 陈婷婷.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分析与对策[J].智富时代,2017.
[3]朱启松.朱慧婷.“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4] 张晴.“互联网+”环景下新型外贸人才供需矛盾与解决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16.
[5] 孙会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征与培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7.
[6] 彭楚钧.基于校企合作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
作者简介
赵玉明,女,湖北宜昌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电子商务、创新工程等方面研究。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