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做学一体”探究课堂教学新方法形成了一股热潮。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对“做学一体理念如何引入自己课堂?”、“怎样的教学方法更贴近如今中职学生的实际?”等问题结合日常课堂教学实际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一、数学课开展“做中学”的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掌握的数学概念不多,相关的知识很少,所以它们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的形成。为了使数学课堂更贴近当今中职学生的实际,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组织学生开展“做中学”的学习活动,共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实践。
第一阶段:在数学课上,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为目的,设计一个“做中学”的环节。
例如2011年10月试上的“函数关系的建立”一课中设计了以下问题作为引入:
一个长方形,长是24厘米,宽是16厘米,在它四个角上裁取相同边长的正方形后,求剩下图形的面积。(分四个小组动手在备用纸上裁剪并计算结果)
当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时,所要求的面积是多少?
当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时,所要求的面积是多少?
当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时,所要求的面积是多少?
当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时,结论如何?
思考:(1)当正方形的边长由小变大时,所求得的面积有怎样的变化?
(2)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有什么要求吗?
(3)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那么所要求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中职学生原来对这类实际问题一直认为很难而放弃的,在教学中,老师设计了以上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剪纸和三次计算矩形面积成功经验的积累,使得学生亲身感受了函数关系的存在,并获得了实际问题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效果:在学校教研组内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主流意见是这个“让学生动手做”的教学活动环节,较好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了建立函数关系这个教学重点和求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这个教学难点。不同意见认为开展这一活动,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组织难度,并且教师无法控制教学进度,这节课只完成了一个例题的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低。
第二阶段:整体设计“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材内容,把整节数学课设计成以下流程:
引导做 做中学 学后练 练后想 想到讲
(5分钟) (12分钟) (14分钟) (5分钟) (4分钟)
例如2012年11月所试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一课教学过程:
第一步先引导做。
操作:按图示要求,每组把一个底边长为24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
请测量所得矩形的长和宽(单位:厘米),并计算出面积(精确到0.1),看哪个小组所得矩形的面积最大。
思考:所剪的矩形是否真是面积最大的矩形呢?最大面积的矩形是否真的存在?能否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采用数学方法迅速、正确地剪出最大面积的矩形呢?
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最大值和最小值。(引出课题)
第二步是做中学。
1、求下列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24cm,D,E在AB边上,F在BC边上,G在AC边上,DEFG是矩形。
(1) 如果GD=xcm,矩形DEFG的面积为ycm2,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
(2) 求矩形DEFG的最大面积。
想一想:操作中最大面积的矩形现在你能剪了吗?
第三要学后练。
为饲养家禽需要建1间长方形的禽舍,一边利用旧墙,可用的材料(宽度忽略不计)长为24米。
(1) 当AD为多长时,才能使矩形禽舍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2)需要建2间长方形的禽舍,其它条件不变,当AD为多长时,才能使矩形禽舍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3)其它条件不变,如要建n间长方形的禽舍,猜想:AD为多长时,矩形禽舍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为多少?
最后是练后想。
1、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几个基本性质?
2、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3、怎样的二次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4、简要回顾这堂课上的探究活动过程。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先交流,老师再点评。)
设计意图:这节课遵循了“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等科学教育理念。整节课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了学生能做,做中能学到新知识的探究活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符合以下“做中学”探究过程步骤图:
教学效果:整堂课由于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教学过程流畅,教学内容适切,充分展现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供了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了新知,掌握了技能,发展了情感。并大量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收获与反思
如今中职学校生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标准、新教材却没有经过完整的实验过程,许多地方出现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不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情况。而符合如今中职数学教学特点的成功经验还没有,所以,当前探究贴近当今中职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方法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我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做中学”的教学活动,能够使所教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学课上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经常开展这一活动的班级数学成绩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学习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班级。
但同时也发现了开展这一教学活动的困难,主要是教师备课量大。教师对所教学生和所教内容的熟悉程度要求很高,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教学智慧。
一、数学课开展“做中学”的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掌握的数学概念不多,相关的知识很少,所以它们获得数学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的形成。为了使数学课堂更贴近当今中职学生的实际,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组织学生开展“做中学”的学习活动,共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实践。
第一阶段:在数学课上,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为目的,设计一个“做中学”的环节。
例如2011年10月试上的“函数关系的建立”一课中设计了以下问题作为引入:
一个长方形,长是24厘米,宽是16厘米,在它四个角上裁取相同边长的正方形后,求剩下图形的面积。(分四个小组动手在备用纸上裁剪并计算结果)
当正方形的边长为2厘米时,所要求的面积是多少?
当正方形的边长为4厘米时,所要求的面积是多少?
当正方形的边长为6厘米时,所要求的面积是多少?
当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时,结论如何?
思考:(1)当正方形的边长由小变大时,所求得的面积有怎样的变化?
(2)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有什么要求吗?
(3)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那么所要求的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中职学生原来对这类实际问题一直认为很难而放弃的,在教学中,老师设计了以上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剪纸和三次计算矩形面积成功经验的积累,使得学生亲身感受了函数关系的存在,并获得了实际问题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概念和意义。
教学效果:在学校教研组内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主流意见是这个“让学生动手做”的教学活动环节,较好地调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解决了建立函数关系这个教学重点和求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这个教学难点。不同意见认为开展这一活动,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组织难度,并且教师无法控制教学进度,这节课只完成了一个例题的教学,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效率低。
第二阶段:整体设计“做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教材内容,把整节数学课设计成以下流程:
引导做 做中学 学后练 练后想 想到讲
(5分钟) (12分钟) (14分钟) (5分钟) (4分钟)
例如2012年11月所试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一课教学过程:
第一步先引导做。
操作:按图示要求,每组把一个底边长为24cm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剪出一个面积最大的矩形
请测量所得矩形的长和宽(单位:厘米),并计算出面积(精确到0.1),看哪个小组所得矩形的面积最大。
思考:所剪的矩形是否真是面积最大的矩形呢?最大面积的矩形是否真的存在?能否借助所学的数学知识、采用数学方法迅速、正确地剪出最大面积的矩形呢?
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最大值和最小值。(引出课题)
第二步是做中学。
1、求下列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24cm,D,E在AB边上,F在BC边上,G在AC边上,DEFG是矩形。
(1) 如果GD=xcm,矩形DEFG的面积为ycm2,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
(2) 求矩形DEFG的最大面积。
想一想:操作中最大面积的矩形现在你能剪了吗?
第三要学后练。
为饲养家禽需要建1间长方形的禽舍,一边利用旧墙,可用的材料(宽度忽略不计)长为24米。
(1) 当AD为多长时,才能使矩形禽舍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2)需要建2间长方形的禽舍,其它条件不变,当AD为多长时,才能使矩形禽舍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3)其它条件不变,如要建n间长方形的禽舍,猜想:AD为多长时,矩形禽舍ABCD的面积最大?最大为多少?
最后是练后想。
1、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几个基本性质?
2、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主要有哪几个步骤?
3、怎样的二次函数有最大值或最小值?
4、简要回顾这堂课上的探究活动过程。
针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先交流,老师再点评。)
设计意图:这节课遵循了“做中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等科学教育理念。整节课面向全体学生,设计了学生能做,做中能学到新知识的探究活动,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符合以下“做中学”探究过程步骤图:
教学效果:整堂课由于设计贴近学生实际,教学过程流畅,教学内容适切,充分展现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提供了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了新知,掌握了技能,发展了情感。并大量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收获与反思
如今中职学校生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课程改革新理念、新标准、新教材却没有经过完整的实验过程,许多地方出现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不适应中职学生实际的情况。而符合如今中职数学教学特点的成功经验还没有,所以,当前探究贴近当今中职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新方法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我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做中学”的教学活动,能够使所教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学课上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经常开展这一活动的班级数学成绩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积极性和学习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班级。
但同时也发现了开展这一教学活动的困难,主要是教师备课量大。教师对所教学生和所教内容的熟悉程度要求很高,创设问题情境要求老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很高的教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