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与发展,学前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学前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之中的基础,而学前美术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对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能力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一专多能”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掌握最新的技术,并且在思维创新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作为高职高专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是生命线,市场需求就是天枰,量化出高职教育中每一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课程安排的合理与否。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 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很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我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一.针对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于新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高要求,我们在传统美术课堂中增加电脑美术课程,打破了美术课即是“绘画与手工制作”的基本格局。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为主,所注重的技能也是以“绘画”和“手工制作”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美术教师的技能掌握能够更加的多元化,尤其是在艺术设计和电脑美术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软件和艺术设计技巧。我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把电脑美术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让学生进行学习。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越来越感受兴趣,思维得到了拓展,了解到图画并不是只能够通过各种画笔等常规工具来完成,运用鼠标也可以制作出漂亮的图案。除此之外,在学生的见习过程中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都设有机房,电脑教育也普及到了学前阶段,学生可以运动自己掌握的电脑美术技能可以又快又好的制作出节日邀请函、节目单、海报和各类宣传板,自信心和自豪感都得到了提升。
二.“项目导入”搭台,“技能操作”唱戏。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拓展该课程的实用性,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调研。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通过听公开课、访谈、设计问卷、回收问卷、分析问卷等多种方法,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了一个突出的需求点—“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希望能够树立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色,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需求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展现出来:
首先,企业形象的创立使要通过“CIS”战略系统来实现操作的,“CIS”被称为“企业识别系统”就是一个企业内部外部认可该企业的统一性内容。“CIS”系统中又包括“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MI”、“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BI”和“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VI”。幼儿园教育理念、办园宗旨、教学思想、课程特色、文化特色、管理理念、培养目标、 园 训等都归属于MI这一部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奖惩策略、教师守则、评价体系、管理规范、行为规范、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工作环境、福利制度、公益性、文化性活动、家长手册等一系列内容都归属与BI这一部分。
而企业的视觉识别VI系统是企业理念的具体化、视觉化、亦称为企业的脸面,是静态的识别符号。作为幼儿园的VI系统,一般应包含:幼儿园标志、幼儿园标准字体、幼儿园标准色彩、幼儿园吉祥物、各种办公用品、幼儿园园车外观、幼儿园服装服饰、符号标志等内容。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VI设计实现品牌的确立。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
当一个学前教育机构走上正轨,CIS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中MI和BI是学前教育机构领导者要构建出来的,“VI”则是设计者基于“MI”和“BI”设计制作出来的。当今社会大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但是都没有开发“VI”,在已有“VI”系统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VI质量低劣,无法反应幼儿园的真实水平,原因很简单,对于不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设计者来说,设计只是“纸上谈兵”。
2.VI无法应用,很多幼儿园花了很多金钱投入到VI系统中,当VI系统完成后,却发现里面很多内容无法使用和执行,因为“VI”和“MI”“BI”相脱节。
3.VI缺乏独创性,创新性是VI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学前教育机构的LOGO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如运用颜色的单一性——都用七彩或绿色,运用元素的单一性——都运用花朵、太阳、幼苗等,造型的单一性——圆形、花朵状、曲线造型等等。
针对学前教育机构的需求,我们在电脑美术课程中运用“项目导入法”,即在该课程中针对一所学前教育机构进行“VI”系统的打造:
1.以项目导入为桥梁,在设计初期,学生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进行过几次谈话,完成了思想上的碰撞。在谈话过程中,逐渐明晰了该教育机构的“MI”和“BI”,这也将成为她们进行“VI”设计的基础。
2.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制作出了完整的时间表,教师的指导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在她脑海中的设计稿,为她们的电脑制作提供技术支持,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因此更加灵活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电脑设计技能与软件操作技术。
如: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corelDRAW和Photoshop两种视觉设计软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把软件的功能按照顺序进行逐一的讲解与操作,学生往往在学了一种新技能后就忘记了前面所学的技能。而运用“项目导入法”的课堂,在软件的讲解上往往是除了基本技能之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急需解决完善什么问题就先解决该项技能,技能的学习是为案例所服务,即是以常用的操作技能为基础,之后针对客户要求的不同效果进行不同特殊技能的讲解示范。学生在完成设计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了整个设计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对学生今后进行其他软件的学习有启迪的作用,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就变成了“活的技能“,而不是“刻板的操作”。
3.确保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及时与客户沟通,让客户了解进度情况,并且及时商讨修改意见,客户在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教师为学生在技能上的操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设计稿件,以达到客户的要求。学生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软件,熟悉操作技能,也学会了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同时培养了她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
4.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在学期末,学生的成绩除了由教师提供一半之外,另外一半则有客户提供,客户也可以选择出最心仪的设计作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的作品在得到了肯定后,自信心也得以提升,毕竟,来自社会和来自教师的双重肯定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在学生时期就做到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将“VI”设计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头脑风暴法拓展学生思维,实现企业与教育机构的“双赢”。
在整个“VI”设计的过程中,学生的脑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该课程中,教师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寻找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找到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创意,并且用这个创意来进行设计,用电脑软件来实现自己的设计。大家的创意进行相互的碰撞,又会产生出新的创意,就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为了不和社会上其他的设计作品有相似之处,学生经常会绞尽脑汁,但在课程结束之后,她们又很回味这种竭尽所能的感受。
企业也在参与学生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启示,在启示中不断完善管理和运营方式,可以说,“项目导入”让学校和企业都得到了宝贵的财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使高职教育跟得上行业的发展,必须不断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并且要加强加深和用人单位的沟通,甚至将企业任务引入课堂,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介绍:赵伦莹,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艺术设计)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 改革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很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我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
一.针对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对于新技术技能和创新思维的高要求,我们在传统美术课堂中增加电脑美术课程,打破了美术课即是“绘画与手工制作”的基本格局。
学前教育美术课程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以“教师讲授示范,学生操作练习”为主,所注重的技能也是以“绘画”和“手工制作”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美术教师的技能掌握能够更加的多元化,尤其是在艺术设计和电脑美术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设计软件和艺术设计技巧。我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到了这一点,就把电脑美术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让学生进行学习。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越来越感受兴趣,思维得到了拓展,了解到图画并不是只能够通过各种画笔等常规工具来完成,运用鼠标也可以制作出漂亮的图案。除此之外,在学生的见习过程中还发现,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都设有机房,电脑教育也普及到了学前阶段,学生可以运动自己掌握的电脑美术技能可以又快又好的制作出节日邀请函、节目单、海报和各类宣传板,自信心和自豪感都得到了提升。
二.“项目导入”搭台,“技能操作”唱戏。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拓展该课程的实用性,教师和学生深入到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调研。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通过听公开课、访谈、设计问卷、回收问卷、分析问卷等多种方法,对各类用人单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了一个突出的需求点—“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各类学前教育机构都希望能够树立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色,赢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需求主要通过以下几点展现出来:
首先,企业形象的创立使要通过“CIS”战略系统来实现操作的,“CIS”被称为“企业识别系统”就是一个企业内部外部认可该企业的统一性内容。“CIS”系统中又包括“企业的理念识别系统MI”、“企业的行为识别系统BI”和“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VI”。幼儿园教育理念、办园宗旨、教学思想、课程特色、文化特色、管理理念、培养目标、 园 训等都归属于MI这一部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奖惩策略、教师守则、评价体系、管理规范、行为规范、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工作环境、福利制度、公益性、文化性活动、家长手册等一系列内容都归属与BI这一部分。
而企业的视觉识别VI系统是企业理念的具体化、视觉化、亦称为企业的脸面,是静态的识别符号。作为幼儿园的VI系统,一般应包含:幼儿园标志、幼儿园标准字体、幼儿园标准色彩、幼儿园吉祥物、各种办公用品、幼儿园园车外观、幼儿园服装服饰、符号标志等内容。
学前教育机构可以通过VI设计实现品牌的确立。对内征得员工的认同感,归属感,加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资源整合,有控制的将企业的信息传达给受众,通过视觉符码,不断的强化受众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
当一个学前教育机构走上正轨,CIS是不可或缺的内容,其中MI和BI是学前教育机构领导者要构建出来的,“VI”则是设计者基于“MI”和“BI”设计制作出来的。当今社会大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开始意识到这一点,但是都没有开发“VI”,在已有“VI”系统的学前教育机构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VI质量低劣,无法反应幼儿园的真实水平,原因很简单,对于不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设计者来说,设计只是“纸上谈兵”。
2.VI无法应用,很多幼儿园花了很多金钱投入到VI系统中,当VI系统完成后,却发现里面很多内容无法使用和执行,因为“VI”和“MI”“BI”相脱节。
3.VI缺乏独创性,创新性是VI的一个重要特征,很多学前教育机构的LOGO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如运用颜色的单一性——都用七彩或绿色,运用元素的单一性——都运用花朵、太阳、幼苗等,造型的单一性——圆形、花朵状、曲线造型等等。
针对学前教育机构的需求,我们在电脑美术课程中运用“项目导入法”,即在该课程中针对一所学前教育机构进行“VI”系统的打造:
1.以项目导入为桥梁,在设计初期,学生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者进行过几次谈话,完成了思想上的碰撞。在谈话过程中,逐渐明晰了该教育机构的“MI”和“BI”,这也将成为她们进行“VI”设计的基础。
2.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制作出了完整的时间表,教师的指导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在她脑海中的设计稿,为她们的电脑制作提供技术支持,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因此更加灵活了。与此同时,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积极性也大幅度提高。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电脑设计技能与软件操作技术。
如: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运用的是corelDRAW和Photoshop两种视觉设计软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把软件的功能按照顺序进行逐一的讲解与操作,学生往往在学了一种新技能后就忘记了前面所学的技能。而运用“项目导入法”的课堂,在软件的讲解上往往是除了基本技能之外,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急需解决完善什么问题就先解决该项技能,技能的学习是为案例所服务,即是以常用的操作技能为基础,之后针对客户要求的不同效果进行不同特殊技能的讲解示范。学生在完成设计作品的同时,也了解了整个设计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对学生今后进行其他软件的学习有启迪的作用,学生学习的知识技能就变成了“活的技能“,而不是“刻板的操作”。
3.确保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及时与客户沟通,让客户了解进度情况,并且及时商讨修改意见,客户在提出修改意见之后,教师为学生在技能上的操作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自己的设计稿件,以达到客户的要求。学生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进一步熟悉软件,熟悉操作技能,也学会了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同时培养了她们的自信心,激发了她们的学习兴趣。
4.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在学期末,学生的成绩除了由教师提供一半之外,另外一半则有客户提供,客户也可以选择出最心仪的设计作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生的作品在得到了肯定后,自信心也得以提升,毕竟,来自社会和来自教师的双重肯定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在学生时期就做到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三.将“VI”设计引入课堂教学,运用头脑风暴法拓展学生思维,实现企业与教育机构的“双赢”。
在整个“VI”设计的过程中,学生的脑力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该课程中,教师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开拓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寻找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等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找到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创意,并且用这个创意来进行设计,用电脑软件来实现自己的设计。大家的创意进行相互的碰撞,又会产生出新的创意,就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为了不和社会上其他的设计作品有相似之处,学生经常会绞尽脑汁,但在课程结束之后,她们又很回味这种竭尽所能的感受。
企业也在参与学生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启示,在启示中不断完善管理和运营方式,可以说,“项目导入”让学校和企业都得到了宝贵的财富,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综上所述,要使高职教育跟得上行业的发展,必须不断的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并且要加强加深和用人单位的沟通,甚至将企业任务引入课堂,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作者介绍:赵伦莹,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