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来源 :焦点·风土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ing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绅士风度
  两次与大英博物馆难以忘怀的相遇,竟仿若有仓央嘉措《情诗》中所写的感受。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在大英博物馆,全世界大量珍贵遗产被当年的大不列颠帝国“殖民”到这里,特别是中国。这里所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从远古石器时期起的各个历史阶段国宝,达2.3万件。
  相遇之后总相思。内心一直有些耿耿于怀,有些别扭,更有些纠结。“殖民”也是英国式的“绅士”风度?
  然而,他的另种气度,将我折服。
  


  大英博物馆大中庭的石狮。大中庭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的。
  


  


  


  上图:大英博物馆大门入口处外景。
  中图:与大英博物馆亚洲馆馆长司美茵女士的合影。
  下图: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门上的小小门牌号。
  大英博物馆是全球少有的坚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其大部分藏品为私人捐赠。
  他以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汉斯?斯龙爵士的私人捐赠,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源起而成立。250年来,鉴于它特殊魅力与馆藏实力,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纷纷将个人收藏捐赠给该博馆。而博物馆对任何私人捐赠的藏品必会记录下其姓名,并在其捐赠的藏品旁设立一标牌,以示永久纪念。历年来,英国从皇室到历届政府,也动用自身资金,大量购进有价值的文物,丰厚充实着馆藏,并维护着博物馆的各种基础建设。
  抛开一切,仅就藏品而言,只要你想了解世界各重要时期、各主要地区的文明,大英博物馆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让我深深动容的,是他隐隐显露出的人类价值判断。
  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的小楼就在大英博物馆附近,我们国际人类学研究会交流考察活动的最后一个内容,就安排在大英博物馆。那天,学会的主席约翰?格勒希尔带着我们一行徒步,从博物馆的后门进入,门口很清静,没有什么游人,进门后右转,便是它的人类学分馆。
  看来,我们是晚到了些。远远,便看见大英博物馆亚洲馆和人类学馆的两位分馆馆长等人,已在门口恭敬地等候着,那认真守时的绅士风度,让我们都觉得有些不安。
  这次的恭候、这次的交流,感受英国学者们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科的严谨,和对藏品的爱护,以及整个活动安排既紧凑又愉悦,确实让我心生敬意。
  眼前,源源不绝的人,不断从世界各地赶往这里。自然但凡进入大英博物馆,无不先参观自己国家的文物展,以先睹为快,来满足内心的纠结。
  无论是祖先给予的心灵召唤,还是遗产传承的文化印迹,参观者都以“我翻遍十万大山,只为与你相遇”的心情来到这里。我们大都能看到,甚至在书本上都看不到的珍贵文物,而这些原本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度的文物因为种种历史的缘故,如今成为异邦的“尤物”陈列在此。
  想来,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颇为复杂,或唏嘘、或顿足、或痛惜,无不为之遗憾和不安。
  让我真正敬佩的还有他的另番气度。
  当我站在博物馆的中央阅览室,这个于1973年开始分出并建成不列颠图书馆,也是马克思为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看着眼前这块“阅览室与革命”为题的牌子上写道:“这间阅览室以及在它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
  为不同政见,不同思想,提供自由和精神源泉,并保留历史的真实。
  无论君主,无论百姓,无论国家,倾自己一生所有,尽一切所能,只为佑人类平安喜乐,将这些世界的共同遗产真实地呈现于此。
  这番风度,身边可有?
  


  在希腊神话里,一共有50位涅瑞伊得斯,都是海神涅柔斯和水仙多里斯的女儿,拥有曼妙的身材和蓝色的头发。站在纪念碑上的女神,裹在身上的轻薄衣裙在微风中飘荡,几乎透明的衣褶,格外优雅地勾勒出衣下酮体的曲线美。这样一座巨大的纪念碑,曾毁于地震,如今漂洋过海,被悉数搬到了大英博物馆复原展出。可以说,大英博物馆正门顶的部分雕塑,几乎就是这座纪念碑的翻版。
  集体记忆
  英国,是世界人类学研究的起源之地。
  我们这次访问的皇家人类学学会,与大英博物馆一街之隔。学会的门前没有任何标记,仅一个小小的门牌号,挂在一扇不起眼的小门上。推门进内,在狭窄过道两边,在眼光能及的地方,竟密密地、从上到下挂满了铜牌和照片,上面满满地刻写着皇家人类学学会100多年的历程、历任会长的名字和照片,各类资料丰富到让人惊讶。
  这小小空间,这栋小小的楼,竟倾注了这么多人类学家们一辈子的心血。在这里,记录了他们终身对人类生态的关注,对世界人类生存平安发展做出的贡献。
  成立于1843年,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完全是个私人性质的协会,他们依靠各类基金来维持,有14个分支委员会,2000多名会员,三分之一是国外的会员。也是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一个百年协会。不少学者在学会已有四五十年会龄,他们用各种方法在坚持人类学的研究。现在皇家学会任职上班的十几位学者,只有两位拿报酬,其余都是为学术信仰而无偿奉献地做着兼职。伦敦原有10个这样的人类学学会机构,现仅留下他们一家。
  完全自发地坚持研究100多年,非常之不易。
  整个交流过程进行得非常井然有序,备具英国人严谨而幽默的风格。两国学者从上午9点到下午结束,连自助午餐共6个小时,紧凑而儒雅。
  皇家人类学学会的内部资料馆,成立于1886年,有许多珍贵的档案资料,现都代存在大英博物馆里,供全人类搜阅。那天,在博物馆进门右边的阅览室桌面上,十几本古旧的书顺着桌边,已整齐地摆好。桌前,围成一圈的椅子,特意空留着等我们,这是交流中安排的最后一个程序。
  眼前这些异常珍贵的藏书,它们是数百年来,英国学者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著作。这次很荣幸,因经过皇家学会认真的筛选,我们能集中看到一些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特别重要的资料。人类学馆的馆长罗伊?艾伦教授也是皇家人类学学会几十年的老会员,她客气而认真地为我们解答提问并介绍着相关情况。特别介绍那本足有三四公分厚度的手绘图和手抄字合一的书,里面用彩色笔描绘了中国长城及桂林的象鼻山等的图,完全用手画,墨水笔写作的游记类记录,在照相术和印刷术还未发明的年代,出版这么一本书,必定倾注了作者的一生。而保留这本书便更属不易。
  这又让我汗颜了一把。
  “我们这个馆的藏品以手写文字和手绘图为主,影像是在另一个馆。”艾伦馆长热情解释着,大英博物馆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和大英图书馆几乎将所有涉及英国出版的资料都收集齐了。
  分别时,亚洲馆馆长司美茵女士,递给我了她的名片,这名片竟是专门以中文标写的。当拿名片的一瞬间,我由衷地感受到曾有5000年辉煌文明史的中国,今天,在这里被尊重的地位;深深体会到,中国文物的收藏在大英亚洲馆中的重要性。
  


  大英博物馆埃及馆内的木乃伊。大英博物馆埃及馆不只将棺木部份展出,在一窗一窗的玻璃柜内还摆出了制作木乃伊时的周边工具,详细的木乃伊制作过程说明,更有猫的木乃伊等罕见文物。
  


  一瞬、一月、一年、一世。几百年来,有多少人类学者,翻遍十万大山,走遍沧海桑田,从未计较国籍,只为人类生态的平安,只为留下这些珍贵的集体印记,付出一生。
  


  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忆
  与她相遇后的相思,一直无法斩断……
  大英博物馆这尊近8米高的中国隋代汉白玉佛像,美丽的让人震撼。
  因为太高大了,在博物馆内,仿佛没有地方放得下她,因而被挤放在北门边的一个大楼梯的拐角空间,占了近3层楼。虽然这样,在看她时倒是可以边沿着楼梯往上走,走一层,看一层,将她原来需要仰望的脸部,可以平视看清。但却很难有一个角度能看到她的全貌,也很难拍得下全景。让人心痛的是,这汉白玉佛像已没有了双手,仿佛显得更为凄美,她孤傲地耸立在那里,微微闭目,沉默着。
  她就像太深厚的华夏古国的5000年文化--无法在一空间、一时间内,寻觅她的全部渊源,破解她的真实密码。
  这位故人,是如何从遥远的祖国来到这里?而今天,却似神明般将我带回到了遥远的故里,重回遥远的唐宋明清……在大英博物馆,她让我看到了华夏民族最美的时光,知道了她最珍爱的那一段段神秘身世。
  在那个奇妙的地方,盘桓的时间似乎永远不够。
  大英博物馆有多个陈列室,面积近7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展馆的展出线路长达2.5英里,差不多是4公里,我们小跑着进进出出,总埋怨时间走得太快,让我们见识的太少。尽管我已是第二次在这里了解他。
  在快步观览间隙中,我和张教授累得有些不顾体面,就地坐下,当然,正好也抓紧顺便拍几张照片留念。我们坐在大名鼎鼎的宽敞的博物馆大中庭的台阶上,手中拿着博物馆发放的展馆地图,地图上朴素的黑白封面上印着他的“大维德中国陶瓷馆”正在展出的至宝之一--来自中国的雍正粉彩花鸟扁壶。此时,天际的光,透过博物馆中庭美丽的椭圆穹顶,洒落在粉彩花鸟扁壶上,我突然有种异常奇特的感觉,禁不住抬头仰望……
  天空中,没有了那变幻莫测的透明玻璃穹顶,没有了国界,没有了时间,我的灵魂仿佛栖身于的粉彩扁壶上那对躯体轻盈的鸟儿,开始飞翔--它是为谁而烧造?它曾经出现在东方大地上的什么样场合?它怎么来到这里?
  我开始知道,这幅图景所透露出的委婉含义。
  开始破译,整个大英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开始理解,什么叫风度。
  我仿佛是一个躲在浩瀚历史的神秘投影中,悄悄窥测的译码员,抿嘴偷笑自己的发现。想着、看着,不经意地沿着时光的脚步,飞过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飞过上下几万年的世界文明。
  大英博物馆把这些的历史浓缩于藏品之中,这里仅仅所藏的中国文物,便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国宝,门类齐全,时间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披露,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达2.3万件。在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在大英博物馆里。
  将实物和历史叠加在一起来看,你就能了解元明时期中国外销瓷器贸易是如何鼎盛?你就能知道,那瓷质细腻的胎体上,描画着古兰经的经文和西方风味的“耶稣受难图”的来历。眼前一册鲜活的中西方陶瓷贸易史,一部无字的世界人类史,灵动地展现在美丽的椭圆穹顶下。它也告诉我一个不堪的事实,当年八国联军不请自来,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欠下多少孽债,夺走多少国宝。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隋代汉白玉佛像。
  


  


  曾经埋怨——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忆。
  你试过,将自己口袋里的钱,放到他人的钱夹子里吗?你有过,祖宗传承下来最珍贵的传家宝,出现在邻家的感觉吗?难道兴与亡、爱与憎、知与思都可以为一个理想,随意揉捏合一吗?真很难,达到这种高尚的集体记忆的过程,又要经历多少痛苦的选择。
  我还是掉落在那堆纠结里,站不起来……
  可今天,这真实存在的瑰宝们,正在确认我们曾经创造的文明的见证,成为整个人类的集体记忆。今天,它们能够和许多伟大文明的硕果共处一室,便是向世人在无言描摹着华夏文明的伟岸背影。
  很多人都了解这样个事实:元朝画家黄公望和无用师和尚的作品《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明朝末年,它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而吴洪裕的侄子在他离世时惊心动魄的刹那间,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惊人之举,也许可以让很多为国宝流失的人看清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民族的瑰宝不能留在生养它的那方水土固然可叹。但它是人类美好的集体记忆,能为后人所见,能给纷扰嘈杂的人世留下美感的震撼,能继续用无言大美,抚慰纠结动荡的心灵,告诉人类历史的世界的浩大,这是人类遗产存在最大的意义。
  人类生存的平安喜乐,才是国宝的终极意义。
  我合掌祈祷——一切,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没有国界。
  


  图为大英博物馆的古希腊罗马馆。这里汇集了大量那个时代的雕塑、器皿,堪称欧洲古代文明遗留下来的精华所在,博物馆一楼11-23陈列馆,二楼69-73陈列馆被这些展品所占据,为博物馆篇幅最大的展区,堪称镇馆之宝。
其他文献
每年一届的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如期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国际馆馆外,人较少,风比较大。我收紧了下衣领,南国的冬天还是有点冷,风吹得整个人直哆嗦。而馆内,却与外面大不一样,里面人潮涌动,在各家画展的走廊道里穿梭,感觉气候温暖如春。    第十六届艺博会以“拥抱世界的色彩”为主题,来参加的老牌国外展商不少,如俄罗斯嘉兰德画廊、俄罗斯华胜艺术、维亚欧佛莉亚、加拿大万石堂、法国维多利亚画廊等,这
期刊
左图:莎士比亚故居。图中正在演出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的一幕。莎士比亚于1564年在亨利街的一座房子中出生。  欧洲文化大师中,出生的屋子最狭小的,一是贝多芬,二是莎士比亚。好像上帝故意要把房间、楼梯、门窗一一缩小、压低,然后让未来的大师哗啦一声破墙而出,腾身而去。两人是在同样的年岁离去的:52岁。  贝多芬的出生地在波恩,前西德首都,一座不小的城市,当然不可能太隆重地来供奉这所老房子,只
期刊
以色列的博物馆传承和展现了犹太人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以色列的每个城镇几乎都有自己的地方考古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更不用提耶路撒冷城内的博物馆了。  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历代是全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城内遍布与该城历史相关的艺术博物馆和考古博物馆。喜欢户外展览更甚于室内展览的人会惊喜地发现,耶路撒冷也在她独特美丽的大街小巷中时时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如在犹太法中说的一样:“天赋予世界
期刊
19世纪初的欧洲风景画坛是属于英国的,在这里一时出现了两位世界级重量的画家--康斯泰布尔和透纳。前者是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妙手,而后者却在表现瑰玮宏奇的自然威力面前发散了他无与伦比的创作才能。在他悠长的一生里,不断地在英伦三岛和欧洲漫游,进行观察和写生;无论高山《远景》和大海《暴风雨》、村落和城市《雾中的伦敦》、古堡《港湾》和废墟《燃烧的古堡》的风光,都携取来作为创作的素材。  美
期刊
五羊石像是广州的标志。  石像建于1960年4月,由尹积昌、陈本宗、孔繁纬创作。雕像高11米,用130块花岗石雕刻而成。以4只形态各异的小羊簇着1只口衔稻穗的高大母羊流连造型,再现了羊化为石、把稻穗赠给广州人民的传说。  走进越秀公园,登上木壳岗,便可看到作为羊城城徽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作品--五羊石像。自石像落成后,就被视为广州的城标,石像所在之处成为一个著名的游览景点。1999年7月,被公布
期刊
最近看到陈丹青的《退步集》,提到国内美术馆与西方美术馆的差距,说得我心有戚戚然。从英国回来虽然已经一年多了,但对于那里的美术馆和曾经经历过的个人艺术体验,仍然念兹在兹。在英国,凡是艺术品的展所均称为美术馆gallery,有时也会有雕像、摄影、装置等等;而由私人收藏性质的美术馆也会称为collection;当然,藏品丰富、归类困难如大英博物馆者,那种museum里也有相当多的艺术品。  伦敦:古典之
期刊
今天,我如愿来到了耶稣的出生地与他的魂归之所--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在城内外四下转一圈,随时都能感到厚重的历史气息迎面扑来;或宽或窄的巷子,石块垒砌成的房子,你触摸其中一块石砖,一不小心就能碰到一段古老的宗教故事。  我的耶路撒冷之行起于伯利恒城。伯利恒距离耶路撒冷老城大约十多公里,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所在地。在伯利恒城,有着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教堂--圣诞教堂,也就是
期刊
毕加索艺术作品的主要特点是“新奇”。在我这些年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也是这一点。我像很多同龄人一样,从小就被灌输了毕加索是20世纪里最了不起、最举世瞩目、最新颖独创、最多才多艺、最有影响力、最吸引人,当然也是最偶像化的艺术家。1980年格兰宫的毕加索巡回展之后的一天,我在巴黎的街道上四处漫游,仿佛这样才能汲取画展上近千幅作品中的能量,这些作品中既有油画,也有素描,既有雕塑,也有版画和陶艺。毕
期刊
每天,每个城市,几乎都有这样的建筑工地在运转,但并不是每天都有一段传奇,会在现代化的声浪中,悄然出现。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沉沉的黑暗,照亮这深埋于地下的古墓,南越国,一个2000年前,由中原将领在秦汉帝国的边缘建立起来的王国,岭南第一个封建制国家,显露真容。  南越国从创立到灭亡,历时93年。这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在岭南地区的历史上,却是最重要的一环,过去,历史学家对南越国的认识,很多是来自于文献
期刊
这是哭墙。千百年来,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从未忘记过耶路撒冷的这堵墙垣。他们中的许多人每年都会历尽艰险回来朝圣,当他们面对这堵残墙,都会忍不住潸然泪下,甚至失声痛哭,所以这堵残墙便被世人称为哭墙了。  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哭墙处,人们像往常一样前来祈祷。  突然,在哭墙男士朝圣区的右边,也就是接近女士朝圣区分界线的地方,从一块巨大石砖的缝隙处流出了水滴。人们发现,在墙上居然留下了一块长30厘米,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