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绅士风度
两次与大英博物馆难以忘怀的相遇,竟仿若有仓央嘉措《情诗》中所写的感受。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在大英博物馆,全世界大量珍贵遗产被当年的大不列颠帝国“殖民”到这里,特别是中国。这里所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从远古石器时期起的各个历史阶段国宝,达2.3万件。
相遇之后总相思。内心一直有些耿耿于怀,有些别扭,更有些纠结。“殖民”也是英国式的“绅士”风度?
然而,他的另种气度,将我折服。
大英博物馆大中庭的石狮。大中庭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的。
上图:大英博物馆大门入口处外景。
中图:与大英博物馆亚洲馆馆长司美茵女士的合影。
下图: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门上的小小门牌号。
大英博物馆是全球少有的坚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其大部分藏品为私人捐赠。
他以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汉斯?斯龙爵士的私人捐赠,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源起而成立。250年来,鉴于它特殊魅力与馆藏实力,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纷纷将个人收藏捐赠给该博馆。而博物馆对任何私人捐赠的藏品必会记录下其姓名,并在其捐赠的藏品旁设立一标牌,以示永久纪念。历年来,英国从皇室到历届政府,也动用自身资金,大量购进有价值的文物,丰厚充实着馆藏,并维护着博物馆的各种基础建设。
抛开一切,仅就藏品而言,只要你想了解世界各重要时期、各主要地区的文明,大英博物馆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让我深深动容的,是他隐隐显露出的人类价值判断。
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的小楼就在大英博物馆附近,我们国际人类学研究会交流考察活动的最后一个内容,就安排在大英博物馆。那天,学会的主席约翰?格勒希尔带着我们一行徒步,从博物馆的后门进入,门口很清静,没有什么游人,进门后右转,便是它的人类学分馆。
看来,我们是晚到了些。远远,便看见大英博物馆亚洲馆和人类学馆的两位分馆馆长等人,已在门口恭敬地等候着,那认真守时的绅士风度,让我们都觉得有些不安。
这次的恭候、这次的交流,感受英国学者们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科的严谨,和对藏品的爱护,以及整个活动安排既紧凑又愉悦,确实让我心生敬意。
眼前,源源不绝的人,不断从世界各地赶往这里。自然但凡进入大英博物馆,无不先参观自己国家的文物展,以先睹为快,来满足内心的纠结。
无论是祖先给予的心灵召唤,还是遗产传承的文化印迹,参观者都以“我翻遍十万大山,只为与你相遇”的心情来到这里。我们大都能看到,甚至在书本上都看不到的珍贵文物,而这些原本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度的文物因为种种历史的缘故,如今成为异邦的“尤物”陈列在此。
想来,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颇为复杂,或唏嘘、或顿足、或痛惜,无不为之遗憾和不安。
让我真正敬佩的还有他的另番气度。
当我站在博物馆的中央阅览室,这个于1973年开始分出并建成不列颠图书馆,也是马克思为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看着眼前这块“阅览室与革命”为题的牌子上写道:“这间阅览室以及在它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
为不同政见,不同思想,提供自由和精神源泉,并保留历史的真实。
无论君主,无论百姓,无论国家,倾自己一生所有,尽一切所能,只为佑人类平安喜乐,将这些世界的共同遗产真实地呈现于此。
这番风度,身边可有?
在希腊神话里,一共有50位涅瑞伊得斯,都是海神涅柔斯和水仙多里斯的女儿,拥有曼妙的身材和蓝色的头发。站在纪念碑上的女神,裹在身上的轻薄衣裙在微风中飘荡,几乎透明的衣褶,格外优雅地勾勒出衣下酮体的曲线美。这样一座巨大的纪念碑,曾毁于地震,如今漂洋过海,被悉数搬到了大英博物馆复原展出。可以说,大英博物馆正门顶的部分雕塑,几乎就是这座纪念碑的翻版。
集体记忆
英国,是世界人类学研究的起源之地。
我们这次访问的皇家人类学学会,与大英博物馆一街之隔。学会的门前没有任何标记,仅一个小小的门牌号,挂在一扇不起眼的小门上。推门进内,在狭窄过道两边,在眼光能及的地方,竟密密地、从上到下挂满了铜牌和照片,上面满满地刻写着皇家人类学学会100多年的历程、历任会长的名字和照片,各类资料丰富到让人惊讶。
这小小空间,这栋小小的楼,竟倾注了这么多人类学家们一辈子的心血。在这里,记录了他们终身对人类生态的关注,对世界人类生存平安发展做出的贡献。
成立于1843年,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完全是个私人性质的协会,他们依靠各类基金来维持,有14个分支委员会,2000多名会员,三分之一是国外的会员。也是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一个百年协会。不少学者在学会已有四五十年会龄,他们用各种方法在坚持人类学的研究。现在皇家学会任职上班的十几位学者,只有两位拿报酬,其余都是为学术信仰而无偿奉献地做着兼职。伦敦原有10个这样的人类学学会机构,现仅留下他们一家。
完全自发地坚持研究100多年,非常之不易。
整个交流过程进行得非常井然有序,备具英国人严谨而幽默的风格。两国学者从上午9点到下午结束,连自助午餐共6个小时,紧凑而儒雅。
皇家人类学学会的内部资料馆,成立于1886年,有许多珍贵的档案资料,现都代存在大英博物馆里,供全人类搜阅。那天,在博物馆进门右边的阅览室桌面上,十几本古旧的书顺着桌边,已整齐地摆好。桌前,围成一圈的椅子,特意空留着等我们,这是交流中安排的最后一个程序。
眼前这些异常珍贵的藏书,它们是数百年来,英国学者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著作。这次很荣幸,因经过皇家学会认真的筛选,我们能集中看到一些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特别重要的资料。人类学馆的馆长罗伊?艾伦教授也是皇家人类学学会几十年的老会员,她客气而认真地为我们解答提问并介绍着相关情况。特别介绍那本足有三四公分厚度的手绘图和手抄字合一的书,里面用彩色笔描绘了中国长城及桂林的象鼻山等的图,完全用手画,墨水笔写作的游记类记录,在照相术和印刷术还未发明的年代,出版这么一本书,必定倾注了作者的一生。而保留这本书便更属不易。
这又让我汗颜了一把。
“我们这个馆的藏品以手写文字和手绘图为主,影像是在另一个馆。”艾伦馆长热情解释着,大英博物馆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和大英图书馆几乎将所有涉及英国出版的资料都收集齐了。
分别时,亚洲馆馆长司美茵女士,递给我了她的名片,这名片竟是专门以中文标写的。当拿名片的一瞬间,我由衷地感受到曾有5000年辉煌文明史的中国,今天,在这里被尊重的地位;深深体会到,中国文物的收藏在大英亚洲馆中的重要性。
大英博物馆埃及馆内的木乃伊。大英博物馆埃及馆不只将棺木部份展出,在一窗一窗的玻璃柜内还摆出了制作木乃伊时的周边工具,详细的木乃伊制作过程说明,更有猫的木乃伊等罕见文物。
一瞬、一月、一年、一世。几百年来,有多少人类学者,翻遍十万大山,走遍沧海桑田,从未计较国籍,只为人类生态的平安,只为留下这些珍贵的集体印记,付出一生。
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忆
与她相遇后的相思,一直无法斩断……
大英博物馆这尊近8米高的中国隋代汉白玉佛像,美丽的让人震撼。
因为太高大了,在博物馆内,仿佛没有地方放得下她,因而被挤放在北门边的一个大楼梯的拐角空间,占了近3层楼。虽然这样,在看她时倒是可以边沿着楼梯往上走,走一层,看一层,将她原来需要仰望的脸部,可以平视看清。但却很难有一个角度能看到她的全貌,也很难拍得下全景。让人心痛的是,这汉白玉佛像已没有了双手,仿佛显得更为凄美,她孤傲地耸立在那里,微微闭目,沉默着。
她就像太深厚的华夏古国的5000年文化--无法在一空间、一时间内,寻觅她的全部渊源,破解她的真实密码。
这位故人,是如何从遥远的祖国来到这里?而今天,却似神明般将我带回到了遥远的故里,重回遥远的唐宋明清……在大英博物馆,她让我看到了华夏民族最美的时光,知道了她最珍爱的那一段段神秘身世。
在那个奇妙的地方,盘桓的时间似乎永远不够。
大英博物馆有多个陈列室,面积近7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展馆的展出线路长达2.5英里,差不多是4公里,我们小跑着进进出出,总埋怨时间走得太快,让我们见识的太少。尽管我已是第二次在这里了解他。
在快步观览间隙中,我和张教授累得有些不顾体面,就地坐下,当然,正好也抓紧顺便拍几张照片留念。我们坐在大名鼎鼎的宽敞的博物馆大中庭的台阶上,手中拿着博物馆发放的展馆地图,地图上朴素的黑白封面上印着他的“大维德中国陶瓷馆”正在展出的至宝之一--来自中国的雍正粉彩花鸟扁壶。此时,天际的光,透过博物馆中庭美丽的椭圆穹顶,洒落在粉彩花鸟扁壶上,我突然有种异常奇特的感觉,禁不住抬头仰望……
天空中,没有了那变幻莫测的透明玻璃穹顶,没有了国界,没有了时间,我的灵魂仿佛栖身于的粉彩扁壶上那对躯体轻盈的鸟儿,开始飞翔--它是为谁而烧造?它曾经出现在东方大地上的什么样场合?它怎么来到这里?
我开始知道,这幅图景所透露出的委婉含义。
开始破译,整个大英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开始理解,什么叫风度。
我仿佛是一个躲在浩瀚历史的神秘投影中,悄悄窥测的译码员,抿嘴偷笑自己的发现。想着、看着,不经意地沿着时光的脚步,飞过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飞过上下几万年的世界文明。
大英博物馆把这些的历史浓缩于藏品之中,这里仅仅所藏的中国文物,便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国宝,门类齐全,时间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披露,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达2.3万件。在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在大英博物馆里。
将实物和历史叠加在一起来看,你就能了解元明时期中国外销瓷器贸易是如何鼎盛?你就能知道,那瓷质细腻的胎体上,描画着古兰经的经文和西方风味的“耶稣受难图”的来历。眼前一册鲜活的中西方陶瓷贸易史,一部无字的世界人类史,灵动地展现在美丽的椭圆穹顶下。它也告诉我一个不堪的事实,当年八国联军不请自来,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欠下多少孽债,夺走多少国宝。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隋代汉白玉佛像。
曾经埋怨——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忆。
你试过,将自己口袋里的钱,放到他人的钱夹子里吗?你有过,祖宗传承下来最珍贵的传家宝,出现在邻家的感觉吗?难道兴与亡、爱与憎、知与思都可以为一个理想,随意揉捏合一吗?真很难,达到这种高尚的集体记忆的过程,又要经历多少痛苦的选择。
我还是掉落在那堆纠结里,站不起来……
可今天,这真实存在的瑰宝们,正在确认我们曾经创造的文明的见证,成为整个人类的集体记忆。今天,它们能够和许多伟大文明的硕果共处一室,便是向世人在无言描摹着华夏文明的伟岸背影。
很多人都了解这样个事实:元朝画家黄公望和无用师和尚的作品《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明朝末年,它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而吴洪裕的侄子在他离世时惊心动魄的刹那间,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惊人之举,也许可以让很多为国宝流失的人看清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民族的瑰宝不能留在生养它的那方水土固然可叹。但它是人类美好的集体记忆,能为后人所见,能给纷扰嘈杂的人世留下美感的震撼,能继续用无言大美,抚慰纠结动荡的心灵,告诉人类历史的世界的浩大,这是人类遗产存在最大的意义。
人类生存的平安喜乐,才是国宝的终极意义。
我合掌祈祷——一切,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没有国界。
图为大英博物馆的古希腊罗马馆。这里汇集了大量那个时代的雕塑、器皿,堪称欧洲古代文明遗留下来的精华所在,博物馆一楼11-23陈列馆,二楼69-73陈列馆被这些展品所占据,为博物馆篇幅最大的展区,堪称镇馆之宝。
两次与大英博物馆难以忘怀的相遇,竟仿若有仓央嘉措《情诗》中所写的感受。
……那一世,
我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 ,
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 不为长生,
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在大英博物馆,全世界大量珍贵遗产被当年的大不列颠帝国“殖民”到这里,特别是中国。这里所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从远古石器时期起的各个历史阶段国宝,达2.3万件。
相遇之后总相思。内心一直有些耿耿于怀,有些别扭,更有些纠结。“殖民”也是英国式的“绅士”风度?
然而,他的另种气度,将我折服。
大英博物馆大中庭的石狮。大中庭位于大英博物馆中心,于2000年12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是欧洲最大的有顶广场。广场的顶部是用1656块形状奇特的玻璃片组成的。
上图:大英博物馆大门入口处外景。
中图:与大英博物馆亚洲馆馆长司美茵女士的合影。
下图: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门上的小小门牌号。
大英博物馆是全球少有的坚持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其大部分藏品为私人捐赠。
他以英王乔治二世的御医汉斯?斯龙爵士的私人捐赠,8万余件文物和标本源起而成立。250年来,鉴于它特殊魅力与馆藏实力,世界各地各界人士纷纷将个人收藏捐赠给该博馆。而博物馆对任何私人捐赠的藏品必会记录下其姓名,并在其捐赠的藏品旁设立一标牌,以示永久纪念。历年来,英国从皇室到历届政府,也动用自身资金,大量购进有价值的文物,丰厚充实着馆藏,并维护着博物馆的各种基础建设。
抛开一切,仅就藏品而言,只要你想了解世界各重要时期、各主要地区的文明,大英博物馆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让我深深动容的,是他隐隐显露出的人类价值判断。
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的小楼就在大英博物馆附近,我们国际人类学研究会交流考察活动的最后一个内容,就安排在大英博物馆。那天,学会的主席约翰?格勒希尔带着我们一行徒步,从博物馆的后门进入,门口很清静,没有什么游人,进门后右转,便是它的人类学分馆。
看来,我们是晚到了些。远远,便看见大英博物馆亚洲馆和人类学馆的两位分馆馆长等人,已在门口恭敬地等候着,那认真守时的绅士风度,让我们都觉得有些不安。
这次的恭候、这次的交流,感受英国学者们对专业的热爱,对学科的严谨,和对藏品的爱护,以及整个活动安排既紧凑又愉悦,确实让我心生敬意。
眼前,源源不绝的人,不断从世界各地赶往这里。自然但凡进入大英博物馆,无不先参观自己国家的文物展,以先睹为快,来满足内心的纠结。
无论是祖先给予的心灵召唤,还是遗产传承的文化印迹,参观者都以“我翻遍十万大山,只为与你相遇”的心情来到这里。我们大都能看到,甚至在书本上都看不到的珍贵文物,而这些原本属于自己民族和国度的文物因为种种历史的缘故,如今成为异邦的“尤物”陈列在此。
想来,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颇为复杂,或唏嘘、或顿足、或痛惜,无不为之遗憾和不安。
让我真正敬佩的还有他的另番气度。
当我站在博物馆的中央阅览室,这个于1973年开始分出并建成不列颠图书馆,也是马克思为他的不朽之作--《资本论》收集资料和写作的主要场所。看着眼前这块“阅览室与革命”为题的牌子上写道:“这间阅览室以及在它之前的建筑,为众多的政治流亡者和学生提供了避难所和精神的源泉……”
为不同政见,不同思想,提供自由和精神源泉,并保留历史的真实。
无论君主,无论百姓,无论国家,倾自己一生所有,尽一切所能,只为佑人类平安喜乐,将这些世界的共同遗产真实地呈现于此。
这番风度,身边可有?
在希腊神话里,一共有50位涅瑞伊得斯,都是海神涅柔斯和水仙多里斯的女儿,拥有曼妙的身材和蓝色的头发。站在纪念碑上的女神,裹在身上的轻薄衣裙在微风中飘荡,几乎透明的衣褶,格外优雅地勾勒出衣下酮体的曲线美。这样一座巨大的纪念碑,曾毁于地震,如今漂洋过海,被悉数搬到了大英博物馆复原展出。可以说,大英博物馆正门顶的部分雕塑,几乎就是这座纪念碑的翻版。
集体记忆
英国,是世界人类学研究的起源之地。
我们这次访问的皇家人类学学会,与大英博物馆一街之隔。学会的门前没有任何标记,仅一个小小的门牌号,挂在一扇不起眼的小门上。推门进内,在狭窄过道两边,在眼光能及的地方,竟密密地、从上到下挂满了铜牌和照片,上面满满地刻写着皇家人类学学会100多年的历程、历任会长的名字和照片,各类资料丰富到让人惊讶。
这小小空间,这栋小小的楼,竟倾注了这么多人类学家们一辈子的心血。在这里,记录了他们终身对人类生态的关注,对世界人类生存平安发展做出的贡献。
成立于1843年,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完全是个私人性质的协会,他们依靠各类基金来维持,有14个分支委员会,2000多名会员,三分之一是国外的会员。也是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一个百年协会。不少学者在学会已有四五十年会龄,他们用各种方法在坚持人类学的研究。现在皇家学会任职上班的十几位学者,只有两位拿报酬,其余都是为学术信仰而无偿奉献地做着兼职。伦敦原有10个这样的人类学学会机构,现仅留下他们一家。
完全自发地坚持研究100多年,非常之不易。
整个交流过程进行得非常井然有序,备具英国人严谨而幽默的风格。两国学者从上午9点到下午结束,连自助午餐共6个小时,紧凑而儒雅。
皇家人类学学会的内部资料馆,成立于1886年,有许多珍贵的档案资料,现都代存在大英博物馆里,供全人类搜阅。那天,在博物馆进门右边的阅览室桌面上,十几本古旧的书顺着桌边,已整齐地摆好。桌前,围成一圈的椅子,特意空留着等我们,这是交流中安排的最后一个程序。
眼前这些异常珍贵的藏书,它们是数百年来,英国学者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著作。这次很荣幸,因经过皇家学会认真的筛选,我们能集中看到一些对中国人类学发展特别重要的资料。人类学馆的馆长罗伊?艾伦教授也是皇家人类学学会几十年的老会员,她客气而认真地为我们解答提问并介绍着相关情况。特别介绍那本足有三四公分厚度的手绘图和手抄字合一的书,里面用彩色笔描绘了中国长城及桂林的象鼻山等的图,完全用手画,墨水笔写作的游记类记录,在照相术和印刷术还未发明的年代,出版这么一本书,必定倾注了作者的一生。而保留这本书便更属不易。
这又让我汗颜了一把。
“我们这个馆的藏品以手写文字和手绘图为主,影像是在另一个馆。”艾伦馆长热情解释着,大英博物馆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它和大英图书馆几乎将所有涉及英国出版的资料都收集齐了。
分别时,亚洲馆馆长司美茵女士,递给我了她的名片,这名片竟是专门以中文标写的。当拿名片的一瞬间,我由衷地感受到曾有5000年辉煌文明史的中国,今天,在这里被尊重的地位;深深体会到,中国文物的收藏在大英亚洲馆中的重要性。
大英博物馆埃及馆内的木乃伊。大英博物馆埃及馆不只将棺木部份展出,在一窗一窗的玻璃柜内还摆出了制作木乃伊时的周边工具,详细的木乃伊制作过程说明,更有猫的木乃伊等罕见文物。
一瞬、一月、一年、一世。几百年来,有多少人类学者,翻遍十万大山,走遍沧海桑田,从未计较国籍,只为人类生态的平安,只为留下这些珍贵的集体印记,付出一生。
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忆
与她相遇后的相思,一直无法斩断……
大英博物馆这尊近8米高的中国隋代汉白玉佛像,美丽的让人震撼。
因为太高大了,在博物馆内,仿佛没有地方放得下她,因而被挤放在北门边的一个大楼梯的拐角空间,占了近3层楼。虽然这样,在看她时倒是可以边沿着楼梯往上走,走一层,看一层,将她原来需要仰望的脸部,可以平视看清。但却很难有一个角度能看到她的全貌,也很难拍得下全景。让人心痛的是,这汉白玉佛像已没有了双手,仿佛显得更为凄美,她孤傲地耸立在那里,微微闭目,沉默着。
她就像太深厚的华夏古国的5000年文化--无法在一空间、一时间内,寻觅她的全部渊源,破解她的真实密码。
这位故人,是如何从遥远的祖国来到这里?而今天,却似神明般将我带回到了遥远的故里,重回遥远的唐宋明清……在大英博物馆,她让我看到了华夏民族最美的时光,知道了她最珍爱的那一段段神秘身世。
在那个奇妙的地方,盘桓的时间似乎永远不够。
大英博物馆有多个陈列室,面积近7万平方米,共藏有展品400多万件,展馆的展出线路长达2.5英里,差不多是4公里,我们小跑着进进出出,总埋怨时间走得太快,让我们见识的太少。尽管我已是第二次在这里了解他。
在快步观览间隙中,我和张教授累得有些不顾体面,就地坐下,当然,正好也抓紧顺便拍几张照片留念。我们坐在大名鼎鼎的宽敞的博物馆大中庭的台阶上,手中拿着博物馆发放的展馆地图,地图上朴素的黑白封面上印着他的“大维德中国陶瓷馆”正在展出的至宝之一--来自中国的雍正粉彩花鸟扁壶。此时,天际的光,透过博物馆中庭美丽的椭圆穹顶,洒落在粉彩花鸟扁壶上,我突然有种异常奇特的感觉,禁不住抬头仰望……
天空中,没有了那变幻莫测的透明玻璃穹顶,没有了国界,没有了时间,我的灵魂仿佛栖身于的粉彩扁壶上那对躯体轻盈的鸟儿,开始飞翔--它是为谁而烧造?它曾经出现在东方大地上的什么样场合?它怎么来到这里?
我开始知道,这幅图景所透露出的委婉含义。
开始破译,整个大英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开始理解,什么叫风度。
我仿佛是一个躲在浩瀚历史的神秘投影中,悄悄窥测的译码员,抿嘴偷笑自己的发现。想着、看着,不经意地沿着时光的脚步,飞过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飞过上下几万年的世界文明。
大英博物馆把这些的历史浓缩于藏品之中,这里仅仅所藏的中国文物,便囊括了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陶瓷以及45卷《永乐大典》等国宝,门类齐全,时间跨越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6年披露,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而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达2.3万件。在敦煌藏经洞的4万多件经书书稿中,也有1.3万件在大英博物馆里。
将实物和历史叠加在一起来看,你就能了解元明时期中国外销瓷器贸易是如何鼎盛?你就能知道,那瓷质细腻的胎体上,描画着古兰经的经文和西方风味的“耶稣受难图”的来历。眼前一册鲜活的中西方陶瓷贸易史,一部无字的世界人类史,灵动地展现在美丽的椭圆穹顶下。它也告诉我一个不堪的事实,当年八国联军不请自来,在我们的国土上烧杀抢掠,欠下多少孽债,夺走多少国宝。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中国隋代汉白玉佛像。
曾经埋怨——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忆。
你试过,将自己口袋里的钱,放到他人的钱夹子里吗?你有过,祖宗传承下来最珍贵的传家宝,出现在邻家的感觉吗?难道兴与亡、爱与憎、知与思都可以为一个理想,随意揉捏合一吗?真很难,达到这种高尚的集体记忆的过程,又要经历多少痛苦的选择。
我还是掉落在那堆纠结里,站不起来……
可今天,这真实存在的瑰宝们,正在确认我们曾经创造的文明的见证,成为整个人类的集体记忆。今天,它们能够和许多伟大文明的硕果共处一室,便是向世人在无言描摹着华夏文明的伟岸背影。
很多人都了解这样个事实:元朝画家黄公望和无用师和尚的作品《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明朝末年,它传到收藏家吴洪裕手中,吴洪裕极为喜爱此画,甚至在临死前下令将此画焚烧殉葬,幸而吴洪裕的侄子在他离世时惊心动魄的刹那间,将《富春山居图》从火中抢救出,但此时画已被烧成一大一小两段。前段较小,称“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画幅较长,称“无用师卷”,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惊人之举,也许可以让很多为国宝流失的人看清一个简单的事实,一个民族的瑰宝不能留在生养它的那方水土固然可叹。但它是人类美好的集体记忆,能为后人所见,能给纷扰嘈杂的人世留下美感的震撼,能继续用无言大美,抚慰纠结动荡的心灵,告诉人类历史的世界的浩大,这是人类遗产存在最大的意义。
人类生存的平安喜乐,才是国宝的终极意义。
我合掌祈祷——一切,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没有国界。
图为大英博物馆的古希腊罗马馆。这里汇集了大量那个时代的雕塑、器皿,堪称欧洲古代文明遗留下来的精华所在,博物馆一楼11-23陈列馆,二楼69-73陈列馆被这些展品所占据,为博物馆篇幅最大的展区,堪称镇馆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