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名著导读,发展核心素养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名著相比于单篇课文,具有更大的容量,是最佳的语言素材和精神食粮。语文教师如能从“读、辨、品、悟”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细致导读,那么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将大有裨益。因为,阅读,有利于夯实语言基础;思辨,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品味,有利于提升审美情趣;感悟,有利于传承文化精髓。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读、辨、品、悟”核心素养;《水浒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还建议教师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的确,相比于几百或几千字的单篇课文,文学名著动辄几十万字,不仅语言素材丰富全面;更重要的是,其中展示的生活场景大多恢宏壮阔、思想感情大多细腻真实、人物形象大多饱满鲜明、故事情节大多跌宕起伏,因而深受广大青少年欢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只有小学文凭,但是从小就爱阅读、会阅读。因此,广博的阅读面、勤于思考的習惯、深厚的人文底蕴使他受益终生。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并努力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角度,去细化名著导读,让学生爱上阅读名著、善于阅读名著。
  笔者以今年开设的苏州市级公开课《水浒传》导读课为例,谈谈自己如何在名著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阅读,夯实语言基础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其版本众多,脍炙人口,流传极广。难怪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惟细民所嗜,则仍在《三国》《水浒》。”其原因之一大概就在于语言生动、明快,使人一读就懂,这样的语言风格让初中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语文老师要利用好这么丰富的语言素材,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自主摘抄、模仿、吸收,从而夯实语言基础。
  (一)略读,丰富积累、培养语感
  《水浒传》字数,按篇幅最长的一百二十回本计算,共96万字;按篇幅最短的七十回本计算,也要56万字。这么丰富的词汇量,包含了大量的民间俗语、俚语、谚语以及成语、歇后语、名言警语、诗词等。
  这些语言或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劳动人民的智慧;或言辞优美、音律协调,给人以美的享受;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或言简意赅,或妙趣横生……总之,不管语言形式如何,它们都是汉语的精华,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内涵。
  面对如此丰富的语言素材,教师们无须一一讲解,只需要把学生推进书海。学生一目十行也可以,一知半解也可以,就让他们在词汇的海洋中扑腾、遨游、感受吧,因为名著本来就是需要用一生的时光去慢慢读懂的。老师们要多一些信任和耐心,放手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语境猜测词义,即使中间出现一些小错误也无关紧要;放手让学生摘抄自己喜欢的诗词,即使读不懂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文字的世界里,已经能够自发地咀嚼、主动地思考、大量地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这就足够了。
  (二)诵读,熟记回目、熟悉情节
  作为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水浒传》的回目相当有特色。它主要功能是叙事,即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某回的故事梗概,基本格式是“人名 地名 事件”。但是,也有不少回目受到骈文和律诗的影响,工整对称、音律和谐,而且从内容看,信息丰富:人名、绰号、官名、特长、地名、兵器、天气、计谋、事件等信息尽收其中。例如: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10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第56回“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这些回目就相当别致,令人过目成诵。
  对于小说的这个语言特色,笔者以为可以利用早读课,化整为零,每周让学生齐读十个回目,每天读两遍。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就像背诵诗歌一样,可以流利地将这些回目一一背出。同时,故事情节、人物绰号都能脱口而出。这种语言积累的机会不是单篇课文所能提供的,因此要充分利用。
  (三)精读,深入理解、学会表达
  对于经典章回,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反复阅读体会,通过分析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在文中圈点勾画,进行批注式精读,从而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在具体分析前,老师可以先给出格式:概括情节 描写方法 人物性格。然后给时间,让学生沉入文本深处,去发现、去批注。很快学生就会有收获。
  从鲁达刚刚听说郑屠欺负金翠莲父女的事情经过后,马上就要去为金氏父女报仇的动作中,学生看出他的疾恶如仇;从鲁达得知金氏父女没盘缠,马上倾囊相助,把身上的5两银子全部给了对方的动作中,学生读出他的慷慨大方;从鲁达护送金氏父女时,为防止店小二去拦截他们,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的动作,和明知道对方已经被自己打死,还故意说“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的语言中,学生看出他的粗中有细。
  学生学语言,就是这样经历了阅读、思考、模仿、运用的过程。其实,他们需要不是太多方法的传授,而是实践的机会和时间。
  二、思辨,发展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水浒传》共有108将。金圣叹曾极言夸赞该书在刻画人物性格时,做到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即使是同一类型的性格,也要显示出同中之异”。其实,此话有些夸张,因为108将不可能人人都性格鲜明,例如:谢珍和谢宝、邹渊和邹润这些地煞星,就面目模糊,形象不够饱满。但是大多数天罡星都是性格鲜明的。那么这些人物的性格中有哪些共性和差异呢?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思辨,一定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的思维更灵敏、更深刻,更具独创性和批   判性。
  (一)纵向思辨,找出性格共性
  名著和单篇课文不同,人物事迹相对不够集中,散布在全书各处。这需要学生有全局观,要善于联系前后回目、梳理相关情节、归纳总结出人物性格。这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在分析鲁达性格时,我让学生快速找出与鲁达相关的所有回目。学生们手脑眼并用,有的快速在大脑中搜索与鲁达相关的故事情节,有的快速翻到目录处找出含有“鲁达”“鲁提辖”“花和尚”字样的回目。很快,鲁达一生主要的故事就被梳理出来了。第3回: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4回: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5回: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6回: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7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第8回: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17回:花和尚单打二龙山;第58回:三山聚义打青州;59回:华州行刺贺太守;第99回:鲁智深浙江坐化。
  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思考:纵观鲁达一生,他做得最多的 是什么事情?他的身份发生了几次重大变化?很快,他们就得出结论:根据第3、5、6、8、58、59回,可见鲁达一生做的最多的就是救人,而且救的大多是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弱小者。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历了军官—和尚—强盗的命运变化。而这正反映出他骨子里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性格本性。
  (二)横向思辨,找出性格差异
  像鲁达这样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好汉在梁山上比比皆是,如何让学生深入认识到鲁达性格中的独特魅力呢?我采用了比较法,让学生仔细阅读下列回目:第7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73回《黑旋风巧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画出鲁达、林冲、李逵在同样面对弱小女子被欺负时各自不同反应的句子;然后思考:面对同样的状况,三人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了人物各自怎样不同的性格特征?
  通过阅读、思辨、比较、分析,学生发现林冲面对自己老婆被高衙内调戏时,居然还能如此冷静克制,说出“不怕官,只怕管”的话,同时还阻止了前来帮忙厮打的鲁达,在他这种畏惧强权、胆小怕事、忍让退步性格的对比之下,鲁达显得是那么不畏强权、疾恶如仇、视官场如粪土!
  而李逵在荆门镇听说宋江强抢了刘太公之女时,不问真假,便直奔梁山,砍倒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高举斧头要杀宋江。在他这么鲁莽冲动的性格对比之下,鲁达显得又是多么细致、周到!
  在这横向的比较、思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鲁达性格的理解,还发展了思维的比较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升了思维的深刻性。
  (三)观点碰撞,挖掘深层人性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宋江这个人物,我发现同学们的态度褒贬不一,甚至到了连课间都在争论的地步。于是,我因势利导,干脆让学生围绕宋江的人性进行一场辩论,题目为《宋江的人性之谜——善?恶?》。没想到题目一出,激起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他们纷纷参与。
  正方同学认为宋江是善的,于是以他的绰号“及时雨”“呼保义”“孝义黑三郎”为突破口,举出他慷慨大方、善良仁慈、孝顺父亲等相关事例,并且极言夸赞他把梁山事业做大做强的功绩。
  反方同学则认为宋江是恶的,纷纷摆出事实:他为了拉秦明上山,居然不惜深夜屠城;为了拉朱仝入伙,居然不惜让李逵杀了四岁的小衙内;为了防止李逵叛乱,居然不惜诱骗李逵喝下毒酒……进而说明宋江的假仁假义、大恶大奸。
  看着同学们激烈的唇枪舌剑,我深感辩论赛最后的胜负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这场辩论赛中,对小说的情节有更了解和熟悉,对人物复杂的本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都得到大大的提升。
  三、品味,提升审美情趣
  学生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产生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情趣,具体包括文和意两方面的审美。所谓“文”,就是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中华汉语文字独特的音美、形美、意美;所谓“意”,就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深入理解文字背后深藏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主旨内涵等。通过语文活动,从而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生品位。
  (一)细细咀嚼文字之美,培养热爱汉字的情感
  《水浒传》中语言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不必说个性化的人物对话,将人物刻画得形神兼备;也不必说精练对仗的回目,将故事情节概括得清晰明白;单是贯穿其间的古诗词就为全书增色不少:景物描写类的诗词可以烘托气氛、暗示命运、刻画性格;人物描写类的詩词可以让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这样的语言是具有吸引力的,难怪有不少学生一读再读,对其中的人物、故事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久而久之,相信学生真正感受到中国语言的意蕴深厚,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二)深深感受内涵之美,获得高尚的审美体验
  《水浒传》的内涵是丰富的。对于主旨的理解,主要有农民起义说、市民生活说、忠奸斗争说等不同的理解。对于同一人物性格的解读,既有一味赞美的观点,也有全盘否定的观点。所以,在引导学生审美之前,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分辨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千万不能是非颠倒,美丑不分。从而才能真正养成正直侠义的精神,真正获得高尚的审美体验:敬仰众多英雄的行侠仗义;痛恨大宋昏君的软弱无能;鄙视奸佞小人的卑鄙无耻;惋惜好汉们的壮烈结局。
  四、感悟,传承文化精髓
  任何一本世界名著,都是本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本民族精神的缩影和写照,它们可以为学生的文化奠基,为学生的精神成长助力。《水浒传》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水浒传》中有不少思想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此,要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传承到文化真正的精髓。
  (一)弃其糟粕,适可而止
  《水浒传》因为受到时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我让学生围绕“水浒中的文化现象”这一主题,制作一期手抄报,结果真是让人吃惊。
  有学生围绕古人的“忠义”思想,深刻认识到:这个“义”虽然有弱者们团结一心,互帮互助,共同反抗压迫的一面;但很多时候也有不分是非,盲目冲动,血腥暴力的一面。最后得出青少年学生不能盲目崇尚暴力文化的结论。
  还有一些女同学,通过把书中的女性大致分为三类:像顾大嫂、孙二娘这类孔武有力、没有一点女性美的形象:像潘金莲、阎婆惜这类淫妇的形象;像林娘子、金翠莲这类被侮辱被损害的形象,然后总结出封建时代男尊女卑、女性毫无地位的文化现象,最后对此进行批判、否定。
  (二)取其精华,理解传承
  《水浒传》中“忠义”思想是全书思想文化的核心。追本溯源,这其实是儒家思想的具体外现。孔子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等内容。书中几个主要人物,如鲁达、宋江、林冲、李逵、武松等的行事风格,也都处处可见儒家思想的渗透。如:鲁达“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侠义精神、柴进以礼待客礼贤下士的作风、李逵为母报仇而怒杀四虎的孝顺品质、武松为兄复仇而手刃潘金莲西门庆的“孝悌之义”……所以整体上看,水浒文化是一种具有叛逆和昂扬精神的深厚而质朴的民间文化,同时也传承了儒家思想的忠孝文化。这种精神至今仍然深受中国百姓的认可,作为青少年也要理解并传承,不可丢弃。
  当然,以上“读、辨、品、悟”四个环节不是分割开来的,在具体授课时要有机融合在一起。只要我们在名著导读时,把激发兴趣和指导方法作为主线贯穿其间,相信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会得到长足发展。我相信这素养是具备生长力的,它必定像种子一样具有蓬勃发展的力量,把学生引向更高远的地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选取,大胆创新,注重其实效,以学生为中心,想方设法发挥其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做到用多少学多少,学多少会多少,最终实现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写作;精品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对于精品课程的建设已有一定的研究成
【摘要】结合我们对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的调研,以及相关的理论分析,综合实际情况来考量,我们应该从高中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出发,从教师、学生、学校这三个方面来努力构建高中语文课堂良好师生关系。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师生关系;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课堂管理秩序的前提。因此,我想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在进行着改革,语文作为中学阶段重要的学科,自然也是改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统中学语文已无法满足中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的需要,若教师还在固守传统,迂腐不化,最后只能误人子弟,而非桃李满天下。本文着重对中学语文课堂氛围进行深入探讨,并围绕具体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教育;课堂氛围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当我看到孩子们在学当小诗人过程中展开的笑脸,我就更加坚信:儿童诗教学的目的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小诗人,而是要把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和画面带给孩子们,希望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文学的殿堂里自由自在地翱翔。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一课一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一课一得”概念界定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一课一得”的受益人和主体应该是学生。上完一
【摘要】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艺术的认知,而解决好初中语文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是改善语文教学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改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在青春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起着很大的作用,认真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
【摘要】游戏与作文有机结合,游戏设计时关注参与面,游戏指导中让每个学生积极思考表达,直至形成文字,游戏评价中,结合问题紧抓训练点,人人及时修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为孩子快乐作文,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  【关键词】设计;指导;评价;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游戏作文解决了课堂习作教学中师生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习作动机虚无,为写而写;习作素材
【摘要】阅读教学要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内涵,欣赏表达形式之美。然而,教师仍不能只用狭隘的目光盯着一篇课文  不放,而要放宽自己的眼界,适时适度地进行合理的拓展,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给语文教学增添生趣与活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拓展;情感;关联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作出了“教材只是个例子”的著名论断,此言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
【摘要】读完《樱桃》的第一感觉,就像尹树觉得白樱桃的名字那样,又美又怪。满纸美文,现代而又志怪,凄婉而又沉郁,让人自觉意想为一部动漫版的聊斋志异。《樱桃》的故事情节虽未能深深吸引我,但其中尹树的形象和枫林路的景象,却给我一点小小的震颤。  【关键词】《樱桃》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尹树是一个邮递员,一个底层小人物。他也确实是慢条斯理的一个人,其外形也与性格融洽,瘦小
【摘要】本文以《骆驼祥子》为研究对象,先分析“微时代”浅阅读产生的原因,探索读前名著导读课堂形式:以兴趣为起点,立足于语言文字,采用猜读与质疑的形式探究,并提出思考。  【关键词】激趣;质疑; 猜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而学生
【摘要】低年级写话教学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写话情境,开展各式各样的写话活动,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树立写话信心;引导学生立足教材、立足生活,积累、丰富写话资源。让他们在平等、和谐、轻松的写话氛围中,乐于表达,易于动笔。  【关键词】兴趣;积累;取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