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途径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心理作积极、正向发展。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多的相同点,因此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渗透,既能做到培养道德品质,又能帮助学生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本文从初中德育教育的角度出发,首先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德育教育中的可能性做了分析,随后详细阐述了渗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是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有计划对学生道德素质进行的正向引导。引导的内容包括了价值观、政治观、行为规范等很多方面,而学生在接受引导之后最终将这些方面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从而建立积极、正确、高尚的道德观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强大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在面临压力和打击的时候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去面对。培养的过程同样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的对学生心理进行干预,最终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可以得知,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很多的相同点,因此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也能够通过互相融合的方式推动初中生的心理和道德共同发展。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德育教育中的可能性
  1.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总方向一致
  心理学以及相关理论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发挥着指导作用,通过指导采取一定步骤逐渐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干预,最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强大的心理素质;德育教育是通过相关理论和思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干预,最终帮助学生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做正向成长。从细节上看二者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但从大体上看二者的总方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初中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对二者进行适当融合,这样可以发挥1+1>2的作用。
  2.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主体目标一致
  无论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针对的主体目标都是学生,都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培养来印证二者的作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样也能够为道德教育提供有力条件,可以说二者虽然细节不同,但二者的主体目标都是通过培养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从而为其个人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然而正因为这种主体目标的一致性,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都必须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在充分尊重每个学生不同个体差别的基础上对初中生进行培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二者的有效性。
  3.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互相融合
  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道德品质更高的人才,因此德育教育会涉及到许多和思想道德有关的内容,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通过外在干预学生的内在。但这种方式主要强调的还是如何通过引导让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学生的内在出发,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在社会适应学生之前让学生先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因此为了弥补德育教育某些方面的不足,二者在内容上可互相融合,内外结合的对初中生进行培养。
  4.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共同的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针对学生开展的,由于初中生还不具备完善的人格,他们的情感脆弱,极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必须从以下原则出发。第一是平等原则,教师必须让学生感觉到彼此是平等的,这样学生才更愿意接受引导。第二是疏导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都非常重视“引导”两个字,因此不可采取强硬灌输的方式,因为那样只会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弹。第三是情理交融原则,教师要以情感打动学生、以道理说服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引导。另外还有启发原则、理论实践并行原则等等,都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操作中仔细考量。
  5.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方式相似度较高
  心理健康教育通常都通过参与活动、讲解、疏导等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环境进行干预,力求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心理氛围,从而正确认识得失、挫折和压力。德育教育是通过引导让学生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引导的过程也包括了活动、讲解等内容,因此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很高的相似度。比如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以某个先进人物作为榜样,此时既可以让学生体会榜样的心理,也可以让学生模仿榜样的行为,从而实现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共同提高。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德育教育中的有效途径
  1. 发挥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让学生具备更高的道德品质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同时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为德育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无论什么形式的教育都要有教师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强化教师的意识,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表面,只要学生平时表现好、学习好就是道德品质高尚的好学生,此时教师都很容易忽略学生内在的心理,因此必须要强化教师在这方面的意识,在关注学生外在表现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环境。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生具备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平等意识,因此无论进行什么方式的教育都要从平等角度出发,在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培养。最后教师要注意个人形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个人形象,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足够的信任,以此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
  2. 注意方法让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渗透
  教师要明确一点,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咨询,不是针对个别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的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教育是对所有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阳光、向上的心理环境。另外初中生的心理非常敏感,因此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能让学生产生我的心理有问题,所以老师才会对我进行心理辅导的想法。针对上述情况,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首先是观察法,教师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在明确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之后,有针对性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此通过和德育教育的配合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素质进行成长。其次是直接渗透法,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时候,可有意识的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学生普及心理知识,大范围的帮助学生建立心理问题“防火墙”。
  3. 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德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健康、更快乐。由此可知,综合素养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向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手段,而培养综合素养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第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比如教师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设置辩论、表演等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拼。学生在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便可潜移默化的培养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第二,培养学生主动乐观的精神,现在的初中生大都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在和他人交流中表现的特别自我,还有的初中生因为家庭对其缺少交际能力的培养,导致不敢和他人进行交流,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和乐观的精神,让他们打开心扉和同学、老师交流,这样才让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作用。第三,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初中生的抗挫折能力一般都比较弱,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方式从小事开始对学生进行培养。例如每次考试的评分,学生如果考得不好可能会觉得自己很笨,不适合学习等,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失败不可怕,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下次才能做得更好,这样便可逐渐强化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三、结束语
  中学阶段是人心理成长速度最快的阶段,同时这个阶段人的心理也最为脆弱,此时必须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建立强大、健康的心理环境,同时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的未来发展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 麻超,潘丽君,吴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26(1):19-23.
  [2] 苑影.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J]. 西部素质教育,2017,03(2):191.
  [3] 王富军.德育理念的渗透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现[J]. 速读旬刊,2017,06(3):106-109.
  [4] 陆红心.浅述初中班会活动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好家長,2017,23(33):182.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小衔接问题是我国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幼小衔接问题逐渐突出,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不具有积极意义的。因此,新的教育背景下,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面对幼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的有效的措施解决。本文将以幼小衔接问题为例,对现阶段的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行探究,旨在提升我国幼小衔接教育质量。  【关键词】幼小衔接 问题
期刊
【摘 要】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把生活引向孩子,把孩子引向生活,越是接近孩子生活的东西,越是能受到孩子的欢迎,也越能激发起孩子的求知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健康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而开展幼儿园各类体育活动,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形式和保障。可以有效提升幼儿身体素质。多元化体育运动可以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废旧材料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要求各学科在进行教学时,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通过其自身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能起到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渗透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 德育教育
期刊
【摘 要】建构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各种建构材料,运用思维、想象和动手操作,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它集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建构材料是建构活动的基础,是游戏中的重要介质,材料将幼儿的想法与操作联系起来。建构区材料丰富多样,如何科学合理地投放、使用材料对于幼儿建构游戏水平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以主题建构“我们的家园”为例,观察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对于材
期刊
【摘 要】体育游戏具有文娱性、智力性,能够激起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发智力,增强体质。体育游戏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游戏互动,来增进他们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激发出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游戏 教学 应用  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样,场地器材简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幼儿学习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阅读方面。加强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拓展,不管是对其现阶段的学习还是未来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对此,各幼儿园应积极加强与家长的合作交流,从阅读资源选择等层面来不断优化幼儿阅读教育培养,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家园合作 农村幼儿阅读资源 应用探究  阅读是一个人学习积累知识信息最主要的途径,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各学科教学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希望通过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课堂教学高效性,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因此,为打造一个高效率的体育课堂,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笔者对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打造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以此来提高体育课堂的高效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 课堂教学 高效性 策略  对于教
期刊
【摘 要】兴趣是个体参与某项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为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本文中特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进而分析了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体育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 激发兴趣 途径  新课标背景
期刊
【摘 要】民间游戏是将生活中的一些乡土文化以及集体活动的整合。可以在教学中将这些与地域风情与幼儿园教育相互融合,让学生以一种艺术形式理解和接受。根据幼儿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对游戏的形式进行筛选和整合,开展了一系列民间游戏活动,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继承和创新,逐步构建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文章主要针对幼儿园民间游戏课堂的构建进行简要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民间
期刊
【摘 要】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幼儿处于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处于萌芽阶段,如能得到有效培养将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同时,创意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也是幼儿感悟美好事物的重要桥梁,通过观察、感知以及动手“创作”,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能得到有效培养,因而,在创意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值得深入实践和探索。本文总结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