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间四月芳菲尽,高校繁花始盛开”又到了毕业季,又到了音乐会海报铺天盖地,又到了音乐厅高朋满座的四五月份。某日,笔者踏进音乐厅,准备聆听一场音乐盛宴时,我诧异了!接下来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使笔者陷入沉思,写下了这篇《樂殇》。本文仅对高校毕业生举办毕业音乐会这一现象,有所感悟。如何认识和评价高校毕业生音乐会现象及其在欣赏音乐会中出现的问题,是本篇杂谈的目的。
所谓杂谈,有点拉拉杂杂谈论的意思。思绪自由,读者莫怪。
【关键词】樂殇;高校毕业音乐会;欣赏音乐会
“音乐”一词,仁智见仁。古代有音、樂之别,今昔有音乐之分。但“音乐”终究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不论是东方的“宫商角徵羽”,还是西方的Do R e Mi Fa Sol La Si ,音乐主要是让人赏心悦目,并给人带来听觉享受、陶冶情操。
仅以笔者所在单位来看,现在高校毕业生音乐会从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单独的音乐人表演和音乐团体的集体演出。单独音乐人多以声乐专场和器乐专场为主,声乐专场又可分为民族、美声、流行;器乐专场又可分为西洋乐、民乐。音乐团体多以合唱团、管弦乐团等团体呈现。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呈现,毕业音乐会,本应该是学生通过音乐会的形式将自己在校期间几年来的所思所学充分展现的一次经历,对于学生是毕业前的锻炼和总结,也是高校考核音乐人才的一项重要环节。
而现在,却成为“殇”??
“樂殇”现象之一,艺术类学生的毕业音乐会大多选择在本校音乐厅举办。其室内硬件设备、舞台音响效果、灯光布置等不言而喻。还有的更是墙上挂着LED大屏幕,播放着制作精美的PPT,主角的服装也是三首一小换,五首一大换,着实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奢华的包装似乎脱离了音乐的本质,我们举办的是毕业音乐会,不是服装展示会,也不是舞台美术展,更不是现代科技秀。这样的奢华布置反而分散了观众对音乐的焦点,抽离了音乐听赏本质,降低了艺术的层次。
“樂殇”现象之二,在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中,艺术类高校的学生似乎比其他专业学生更早与钱“打交道”。因为十几年的艺术学习过程,仅课时费一项就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所以许多艺术生进入大学后,自以为“学有所成”,便开始忙于代课、商演、录音等多种经销艺术形式。结果呢,本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为名的学子,实则却成了变向迈入社会圈的“乐商”,其毕业会演唱(奏)效果可想而知。
“樂殇”现象之三,有些学生忙于与钱“打交道”,所以达不到毕业水准(或者干脆说撑不下整场音乐会),索性直接请特邀,用以某位“名人”做特邀嘉宾来博眼球,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敢情捧场的观众是来看特邀的。特邀如果发挥正常也就不了了之,可如果一旦表现失常,这岂不是既丢了自己的面子,也败了特邀的名声?
“樂殇”现象之四,有些音乐会搞得声势浩大,还没走到门口,只见花篮、横幅、豪车早已云集在此,音乐会海报更是恨不得漫天飞,其排场可谓惊人。有的毕业音乐会更是“一票难求”,没到音乐厅门口就已人满为患,而针对音乐会门票发放问题望高校主办方合理分配,应给予公平、有序的原则。还有些音乐会结束后,更是有应邀的众领导、贵宾上台合影,然后便齐上豪车驶向早已预定好的饭店,大摆庆功宴,举杯欢祝。刚刚音乐会上表演的无论好坏,当高雅的艺术标准与所谓的“人情世故”碰撞时,似乎在端起酒杯的一刻也就意味着圆满结束,很少有人能在庆功宴之后再来评价“音乐会”的好坏,于是对该生的毕业考核也就不了了之??
“樂殇”现象之五,有些音乐会现场混乱,嘈杂之音太多。笔者认为,高校管理部门就音乐会进场听众的选择应做出具体要求。譬如:主办方在音乐会的入场券及标牌上标明具体规章制度,以减少音乐会受噪音的影响,保证音乐会的正常进行。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也开始重视起来。近年来,欣赏音乐会的人数逐年增多,从一个侧面表明国民艺术素质的提高,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现象。但也带来了些不容忽视的难题:原本应该安静的音乐会观众席噪音似乎增加了,这不仅影响了特意来聆听音乐的观众,甚至更严重的是影响到台上演绎者的情绪。为此也使主办方、演员、其他听众懊恼不已。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从主办方入手。主办方就进场听众的选择应做出具体规则和明确制度要求。如在音乐会入场时,可做出硬性规定:限制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禁止入场,禁止衣冠不整者入场,禁止携带各色零食、饮料等食品入场。其次,持票者在欣赏音乐会时应提前入场,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进场入座,迟到的观众请适时入场;手机等响闹装置需置于静音状态,最好关机;乐曲进行时保持安静,在乐章短暂停顿时不要鼓掌、献花,可等全部曲目结束后再鼓掌。尽量减少在音乐进行中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等现象;若无特殊情况请不要提前退场,以表示对艺术家(演绎者)的尊重。最后,也是我最需要强调的一点,在作品演绎期间请观众不要拍照录像;带有“咔咔咔”的拍照声不仅会影响到台上演员的情绪及侵犯其他听众的“安静欣赏权力”,更会破坏整场音乐会的官方录制及正常演出。就笔者以往演出和聆听音乐会的经验,以上现象在中国的音乐厅内并不罕见。应强调:这里是音乐厅,不是戏园子、不是儿童游乐场、更不是露天剧院。所以,听众在欣赏高雅的艺术时应遵守“观赏秩序”,提高自身审美修养等就显得更加重要。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在音乐会上,除了欢乐什么都别带走,除了文明什么也别留下。试问 :在音乐会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文明观赏”呢?
【作者简介】
郑倩(1993~),女,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所谓杂谈,有点拉拉杂杂谈论的意思。思绪自由,读者莫怪。
【关键词】樂殇;高校毕业音乐会;欣赏音乐会
“音乐”一词,仁智见仁。古代有音、樂之别,今昔有音乐之分。但“音乐”终究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不论是东方的“宫商角徵羽”,还是西方的Do R e Mi Fa Sol La Si ,音乐主要是让人赏心悦目,并给人带来听觉享受、陶冶情操。
仅以笔者所在单位来看,现在高校毕业生音乐会从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单独的音乐人表演和音乐团体的集体演出。单独音乐人多以声乐专场和器乐专场为主,声乐专场又可分为民族、美声、流行;器乐专场又可分为西洋乐、民乐。音乐团体多以合唱团、管弦乐团等团体呈现。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呈现,毕业音乐会,本应该是学生通过音乐会的形式将自己在校期间几年来的所思所学充分展现的一次经历,对于学生是毕业前的锻炼和总结,也是高校考核音乐人才的一项重要环节。
而现在,却成为“殇”??
“樂殇”现象之一,艺术类学生的毕业音乐会大多选择在本校音乐厅举办。其室内硬件设备、舞台音响效果、灯光布置等不言而喻。还有的更是墙上挂着LED大屏幕,播放着制作精美的PPT,主角的服装也是三首一小换,五首一大换,着实看得人眼花缭乱。这些奢华的包装似乎脱离了音乐的本质,我们举办的是毕业音乐会,不是服装展示会,也不是舞台美术展,更不是现代科技秀。这样的奢华布置反而分散了观众对音乐的焦点,抽离了音乐听赏本质,降低了艺术的层次。
“樂殇”现象之二,在各个专业的大学生中,艺术类高校的学生似乎比其他专业学生更早与钱“打交道”。因为十几年的艺术学习过程,仅课时费一项就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所以许多艺术生进入大学后,自以为“学有所成”,便开始忙于代课、商演、录音等多种经销艺术形式。结果呢,本以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为名的学子,实则却成了变向迈入社会圈的“乐商”,其毕业会演唱(奏)效果可想而知。
“樂殇”现象之三,有些学生忙于与钱“打交道”,所以达不到毕业水准(或者干脆说撑不下整场音乐会),索性直接请特邀,用以某位“名人”做特邀嘉宾来博眼球,以抬高自己的身价,敢情捧场的观众是来看特邀的。特邀如果发挥正常也就不了了之,可如果一旦表现失常,这岂不是既丢了自己的面子,也败了特邀的名声?
“樂殇”现象之四,有些音乐会搞得声势浩大,还没走到门口,只见花篮、横幅、豪车早已云集在此,音乐会海报更是恨不得漫天飞,其排场可谓惊人。有的毕业音乐会更是“一票难求”,没到音乐厅门口就已人满为患,而针对音乐会门票发放问题望高校主办方合理分配,应给予公平、有序的原则。还有些音乐会结束后,更是有应邀的众领导、贵宾上台合影,然后便齐上豪车驶向早已预定好的饭店,大摆庆功宴,举杯欢祝。刚刚音乐会上表演的无论好坏,当高雅的艺术标准与所谓的“人情世故”碰撞时,似乎在端起酒杯的一刻也就意味着圆满结束,很少有人能在庆功宴之后再来评价“音乐会”的好坏,于是对该生的毕业考核也就不了了之??
“樂殇”现象之五,有些音乐会现场混乱,嘈杂之音太多。笔者认为,高校管理部门就音乐会进场听众的选择应做出具体要求。譬如:主办方在音乐会的入场券及标牌上标明具体规章制度,以减少音乐会受噪音的影响,保证音乐会的正常进行。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也开始重视起来。近年来,欣赏音乐会的人数逐年增多,从一个侧面表明国民艺术素质的提高,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现象。但也带来了些不容忽视的难题:原本应该安静的音乐会观众席噪音似乎增加了,这不仅影响了特意来聆听音乐的观众,甚至更严重的是影响到台上演绎者的情绪。为此也使主办方、演员、其他听众懊恼不已。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我认为,首先应该从主办方入手。主办方就进场听众的选择应做出具体规则和明确制度要求。如在音乐会入场时,可做出硬性规定:限制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禁止入场,禁止衣冠不整者入场,禁止携带各色零食、饮料等食品入场。其次,持票者在欣赏音乐会时应提前入场,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进场入座,迟到的观众请适时入场;手机等响闹装置需置于静音状态,最好关机;乐曲进行时保持安静,在乐章短暂停顿时不要鼓掌、献花,可等全部曲目结束后再鼓掌。尽量减少在音乐进行中随意走动、交头接耳等现象;若无特殊情况请不要提前退场,以表示对艺术家(演绎者)的尊重。最后,也是我最需要强调的一点,在作品演绎期间请观众不要拍照录像;带有“咔咔咔”的拍照声不仅会影响到台上演员的情绪及侵犯其他听众的“安静欣赏权力”,更会破坏整场音乐会的官方录制及正常演出。就笔者以往演出和聆听音乐会的经验,以上现象在中国的音乐厅内并不罕见。应强调:这里是音乐厅,不是戏园子、不是儿童游乐场、更不是露天剧院。所以,听众在欣赏高雅的艺术时应遵守“观赏秩序”,提高自身审美修养等就显得更加重要。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在音乐会上,除了欢乐什么都别带走,除了文明什么也别留下。试问 :在音乐会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文明观赏”呢?
【作者简介】
郑倩(1993~),女,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