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山东、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实行新课改高考后,2009年,辽宁、天津、安徽、福建、浙江也实行了新课改高考。从新课程高考命题实际看,语文试卷整体结构与内容大都显示出了新意。不过,就文言文阅读试题来看,很多省市的命题基本上保持老面孔:实词解释、虚词辨别、信息筛选、内容观点确认。
2009年浙江卷的文言文试题在考查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的时候,一改过去只局限于分析综合——内容观点确认的做法,立意于对鉴赏评价能力的检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浙江卷文言文所选的文本是苏轼的《宝绘堂记》。其第20题是这样的: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 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 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武,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 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很显然,A项是就文章的整体构思来设置题目的。“记”作为古代一种散文文体,可以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作为一篇记物写景的“记”,一般来说,通常是首先通过对物或景的描述,再抒情议论,但本文别具一格,特色明显。B项是从论证层次的角度看的,研究文章如何一步一步层层紧扣地把论证中心展示出来。C项则是从这篇记的句式、语言特色的角度来谈,显示文章的气势和文采。D项可以看作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可以看作对“引用”作用的理解。苏轼引用老子的话,其用意是什么?可以从上一句中看出:“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换言之,老子的话是用来证明“留意”之病的。“但不能沉溺其中”是作者的观点,而非引用的话的本意。因此,这道题目的答案是D项。
这道题目没有如往常一般把目标设定在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和辨析上,而是主要考查文章的表现形式。与它类似的还有2009年的福建卷和湖南卷。福建卷在考测归有光散文《张自新传》时,考查了塑造人物、选择材料的内容;湖南卷以张耒的《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为考测文本,既考查了对行文思路的把握,又考查了对设喻用典、行文风格的理解。而在2008年的文言文试题中,除上海卷外,只有江西卷和天津卷考了文章形式方面的内容。显然,文言文试题从仅仅局限于“分析综合”文章内容,过渡到了“鉴赏评价”,特别是对古代文体特点及写法的赏析。鉴赏评价正在逐渐成为新课程高考文言文试题的亮点。
以浙江卷为代表的这种尝试意义深远,对我们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语文高考复习的导向意义十分明确:
其一,更新文言文教学目的。
一般认为,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换言之,即使离开老师的指导,也能独立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因此,不少老师认为,文言文的教学重点(甚至全部),就是字词句,再多就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分析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审美能力,特别是对古代文体的特点进行深入体悟,无异于画蛇添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内容往往简化为对字词句的掌握。即便是非常优秀的文学经典,也仅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只是当做学习文言知识的文本,而不是“文学类文本”。
其实,这些想法和做法背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标准在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同时,明确强调“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很显然,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全部目的。对经典文本来说,如果我们仅仅解决其字词句理解的问题,或仅仅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而不进行形式的探究,不深入分析鉴赏其文学奥妙和审美价值,剖析其明晰的说理思路、精湛的论理技巧,或者历史地审视其不足、批评其纰漏,那么,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无疑是不完全的。我们相信,浙江卷的文言文试题对我们今后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会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其二,吃透考试大纲精神。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对文言文考查的相关要求是——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高考语文命题中,古代诗文阅读常归结为一个整体,但对这两者的设计思路则是完全不同的。在一般的理解中,上述“分析综合”能力的检测项目由文言文文本来承担,而鉴赏评价部分的第一项往往由古代诗词题承担,第二项则由文言文篇章承担。概言之,对古代诗词,考的是它的文学特性i对文言文篇章,考的是字词句的把握和内容的理解,几乎不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文体形式。
既然考试大纲规定了鉴赏要求,那么,为什么在文言文命题中并不怎么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呢?也许是认为这方面的考试内容已经为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所涵盖。其实,古代诗词的形式特点与文言文篇章的差异显而易见,即便同一份试卷中都考到鉴赏古代诗文形式方面的内容,也完全可以考出不同的思路。倒是在以往的命题中,“分析综合”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的能力点,仅就人物、事件中心等说事,与现代文阅读题的能力点常常重复。试想,在文言文考题中诸如“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强加关系”“颠倒因果”“以偏概全”等设置思考“陷阱”的办法,差不多就是实用类文体考试的设题方法。一句话,这样的题目不能体现文言文阅读的特点。文言文阅读中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之所以必要,还因为现代文与文言文的体裁类型不完全等同,很多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异,即使都是散文,对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的考查,与对文言文经典鉴赏能力的考查,其着眼点可以明显不同。
因此,对文言文而言,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也是语文考试大纲的必然要求,在文言文教学和高考复习时,值得充分重视。
2009年浙江卷的文言文试题在考查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的时候,一改过去只局限于分析综合——内容观点确认的做法,立意于对鉴赏评价能力的检测,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浙江卷文言文所选的文本是苏轼的《宝绘堂记》。其第20题是这样的: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构思极具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 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 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武,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 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很显然,A项是就文章的整体构思来设置题目的。“记”作为古代一种散文文体,可以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作为一篇记物写景的“记”,一般来说,通常是首先通过对物或景的描述,再抒情议论,但本文别具一格,特色明显。B项是从论证层次的角度看的,研究文章如何一步一步层层紧扣地把论证中心展示出来。C项则是从这篇记的句式、语言特色的角度来谈,显示文章的气势和文采。D项可以看作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可以看作对“引用”作用的理解。苏轼引用老子的话,其用意是什么?可以从上一句中看出:“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换言之,老子的话是用来证明“留意”之病的。“但不能沉溺其中”是作者的观点,而非引用的话的本意。因此,这道题目的答案是D项。
这道题目没有如往常一般把目标设定在对具体内容的理解和辨析上,而是主要考查文章的表现形式。与它类似的还有2009年的福建卷和湖南卷。福建卷在考测归有光散文《张自新传》时,考查了塑造人物、选择材料的内容;湖南卷以张耒的《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为考测文本,既考查了对行文思路的把握,又考查了对设喻用典、行文风格的理解。而在2008年的文言文试题中,除上海卷外,只有江西卷和天津卷考了文章形式方面的内容。显然,文言文试题从仅仅局限于“分析综合”文章内容,过渡到了“鉴赏评价”,特别是对古代文体特点及写法的赏析。鉴赏评价正在逐渐成为新课程高考文言文试题的亮点。
以浙江卷为代表的这种尝试意义深远,对我们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语文高考复习的导向意义十分明确:
其一,更新文言文教学目的。
一般认为,高中生学习文言文就是为了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换言之,即使离开老师的指导,也能独立读懂一般难度的文言文。因此,不少老师认为,文言文的教学重点(甚至全部),就是字词句,再多就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分析感悟文章的写作技巧,培养审美能力,特别是对古代文体的特点进行深入体悟,无异于画蛇添足。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言文教学内容往往简化为对字词句的掌握。即便是非常优秀的文学经典,也仅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只是当做学习文言知识的文本,而不是“文学类文本”。
其实,这些想法和做法背离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标准在提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同时,明确强调“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很显然,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我们文言文教学的全部目的。对经典文本来说,如果我们仅仅解决其字词句理解的问题,或仅仅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而不进行形式的探究,不深入分析鉴赏其文学奥妙和审美价值,剖析其明晰的说理思路、精湛的论理技巧,或者历史地审视其不足、批评其纰漏,那么,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无疑是不完全的。我们相信,浙江卷的文言文试题对我们今后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会起到一定的纠偏作用。
其二,吃透考试大纲精神。2009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对文言文考查的相关要求是——分析综合:(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高考语文命题中,古代诗文阅读常归结为一个整体,但对这两者的设计思路则是完全不同的。在一般的理解中,上述“分析综合”能力的检测项目由文言文文本来承担,而鉴赏评价部分的第一项往往由古代诗词题承担,第二项则由文言文篇章承担。概言之,对古代诗词,考的是它的文学特性i对文言文篇章,考的是字词句的把握和内容的理解,几乎不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文体形式。
既然考试大纲规定了鉴赏要求,那么,为什么在文言文命题中并不怎么涉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呢?也许是认为这方面的考试内容已经为古代诗词和现代文学作品所涵盖。其实,古代诗词的形式特点与文言文篇章的差异显而易见,即便同一份试卷中都考到鉴赏古代诗文形式方面的内容,也完全可以考出不同的思路。倒是在以往的命题中,“分析综合”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的能力点,仅就人物、事件中心等说事,与现代文阅读题的能力点常常重复。试想,在文言文考题中诸如“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强加关系”“颠倒因果”“以偏概全”等设置思考“陷阱”的办法,差不多就是实用类文体考试的设题方法。一句话,这样的题目不能体现文言文阅读的特点。文言文阅读中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之所以必要,还因为现代文与文言文的体裁类型不完全等同,很多方面还有比较大的差异,即使都是散文,对现代文阅读中的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能力的考查,与对文言文经典鉴赏能力的考查,其着眼点可以明显不同。
因此,对文言文而言,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也是语文考试大纲的必然要求,在文言文教学和高考复习时,值得充分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