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论坛、博客已逐渐成为高校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针对网络舆情的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要对高校网络舆情进行引导,以促进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育人和管理中的作用,挖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
中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时代环境变化多端,在追寻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他们力求保持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上的一致性。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所包含的一下几个内容:
一是国际国内的时政热点和焦点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大学生作为活跃的群体,以更加开放的眼界了解世界局势的变化与动荡,对国际国内热点时政问题和事件保持着极高的关注。二是校园建设发展和管理以及重大的突发事件。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成员,他们通过高校论坛积极献言献策,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实现主人翁的归属感,同时校园突发性事件也是他们持续关注的焦点。三是同学生切身利益关联性高的事务。如学校政策制定、招生、考试、教学安排、各类收费、学生对后勤、宿管、网络等管理服务的批评投诉等问题都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
二、高校網络舆情的特点
由于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信息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开放性。相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大学生通过学校多样性的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监管部门并不可能做到像对报刊杂志那么严格的审核监管,这就为网络参与的各个平等主体提供了更加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第二,隐匿性。现代网络为网络参与者提供了无法言喻的交流便利性,同时它本身的虚拟性给予参与者更多的隐秘色彩。大学生群体在网上论坛进行情绪宣泄,观点表达完全不用在乎是否会被他人嘲笑,因为虚拟化使得参与者的真实信息不致暴露,大家尽可畅所欲言,但隐匿性或许也是大学生网上道德失范的重要诱因。第三,时效性。大学生作为年轻人,他们追寻的是个性的彰显,在网络论坛中通过即时信息和热点的关注及传播,表达自己个性化鲜明的观点和看法尤为重要。第四,复杂性。网络信息的海量传播和参与主体的匿名性,使得网络的发展扑朔迷离,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主体充斥其中,各种言论,思想和观点交相辉映,网络舆情的辨识性也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困难。
三、网络舆情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一)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高校网络舆情是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需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学生辅导员作为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备高尚的政治品质以外,还必须要加强有关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并运用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媒体,努力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需要。
(二)把握网络舆情的运行机制,有效地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赖于网络,他们遭遇挫折时多选择网上聊天或发表文章来达到解决的目的。因此,通过网络舆情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运行机制,寻求有效的舆情引导方法和手段。要准确掌握学生对焦点问题、敏感问题的关注规律,尊重主体言论的自主性,讲究引导策略、引导艺术和引导效果,从多元化的舆论中寻找共同点,发现积极因素,使网上舆情的引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在网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平等的,网上角色又是虚拟的,说教与灌输自然不再有生存的空间,教育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与支持,包括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心理健康的积极疏导、正确观点与行为方式的同情和支持等。
(三)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强化自律机制
高校要积极引导、教育广大学生文明上网,提高学生网民的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责任感,增强其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的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校园网络舆情的氛围。学校可以通过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的方式,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并把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考试范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从主观上杜绝虚假及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力求把网络建设成为传播先进义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
综上所述,网络逐渐成为网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舆情的热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各种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科学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J].前沿,2006(10).
[2]吴 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丁建军. 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 2008(4).
[4]严 冰,郭 沛,张玉华. 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J].继续教育研究, 2009(7).
(作者简介:蒋 雯(1985.7-),女,四川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专职辅导员,实习研究员,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
中国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时代环境变化多端,在追寻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他们力求保持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上的一致性。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所包含的一下几个内容:
一是国际国内的时政热点和焦点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大学生作为活跃的群体,以更加开放的眼界了解世界局势的变化与动荡,对国际国内热点时政问题和事件保持着极高的关注。二是校园建设发展和管理以及重大的突发事件。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成员,他们通过高校论坛积极献言献策,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实现主人翁的归属感,同时校园突发性事件也是他们持续关注的焦点。三是同学生切身利益关联性高的事务。如学校政策制定、招生、考试、教学安排、各类收费、学生对后勤、宿管、网络等管理服务的批评投诉等问题都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
二、高校網络舆情的特点
由于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信息素质较高等特点,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开放性。相对于传统的传播媒介,大学生通过学校多样性的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监管部门并不可能做到像对报刊杂志那么严格的审核监管,这就为网络参与的各个平等主体提供了更加开放的信息交流环境。第二,隐匿性。现代网络为网络参与者提供了无法言喻的交流便利性,同时它本身的虚拟性给予参与者更多的隐秘色彩。大学生群体在网上论坛进行情绪宣泄,观点表达完全不用在乎是否会被他人嘲笑,因为虚拟化使得参与者的真实信息不致暴露,大家尽可畅所欲言,但隐匿性或许也是大学生网上道德失范的重要诱因。第三,时效性。大学生作为年轻人,他们追寻的是个性的彰显,在网络论坛中通过即时信息和热点的关注及传播,表达自己个性化鲜明的观点和看法尤为重要。第四,复杂性。网络信息的海量传播和参与主体的匿名性,使得网络的发展扑朔迷离,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主体充斥其中,各种言论,思想和观点交相辉映,网络舆情的辨识性也在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困难。
三、网络舆情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一)加强网络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高校网络舆情是反映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需要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学生辅导员作为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备高尚的政治品质以外,还必须要加强有关网络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熟练掌握并运用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媒体,努力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需要。
(二)把握网络舆情的运行机制,有效地提高网络舆情的引导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依赖于网络,他们遭遇挫折时多选择网上聊天或发表文章来达到解决的目的。因此,通过网络舆情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网络舆情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晴雨表”。教育工作者要有针对性地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和运行机制,寻求有效的舆情引导方法和手段。要准确掌握学生对焦点问题、敏感问题的关注规律,尊重主体言论的自主性,讲究引导策略、引导艺术和引导效果,从多元化的舆论中寻找共同点,发现积极因素,使网上舆情的引导工作更具针对性。在网上,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平等的,网上角色又是虚拟的,说教与灌输自然不再有生存的空间,教育者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与支持,包括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心理健康的积极疏导、正确观点与行为方式的同情和支持等。
(三)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强化自律机制
高校要积极引导、教育广大学生文明上网,提高学生网民的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道德责任感,增强其遵守网络规则、网络道德的自觉性,从而形成良好校园网络舆情的氛围。学校可以通过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的方式,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并把网络道德教育课程纳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考试范畴,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从主观上杜绝虚假及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力求把网络建设成为传播先进义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
综上所述,网络逐渐成为网民尤其是青年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重要平台,校园网络舆情的热点涉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各种思想动态。高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科学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方法,使之朝着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 毅.网络舆情与政府治理范式的转变[J].前沿,2006(10).
[2]吴 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3]丁建军. 浅谈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及其危机应对[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教育学刊, 2008(4).
[4]严 冰,郭 沛,张玉华. 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J].继续教育研究, 2009(7).
(作者简介:蒋 雯(1985.7-),女,四川遂宁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专职辅导员,实习研究员,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