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学信度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bo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高中政治教学信度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高中政治教学信度的基本策略,以使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信赖和认同,充分体现政治学科的德育主导地位,进而提升政治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信度问题;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1-0040-02
  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属性,决定了其本质上是对人的思想、信仰和立场的教育。因此,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不能仅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素养,培养学生对学科的认同感,而这就涉及学生对所学知识“信与不信”的问题。这一问题,实质上就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信度问题。
  一、高中政治教学信度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多重环境间的矛盾分歧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开放的世界,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人信奉“金钱至上”观念,腐败问题偶有出现,等等。与此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元化的价值观,有时会对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产生冲击,导致部分学生对高中政治课程中的某些观点产生置疑。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一课时,有些学生将现在社会上的贪污腐败现象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对我国的权力监督体系产生置疑。又如,政治课堂上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倡导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是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造假卖假、坑蒙拐骗、唯利是图的现象,让学生感到困惑,甚至使学生对政治课的信任度降低。
  (二)理论阐释缺乏足够深度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学生对政治课的信度降低,一方面是由于其认知上存在局限性,辩证思维能力较弱,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容易对政治课产生片面理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对相关理论的阐释缺乏足够的深度,没有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角度向学生剖析事物产生、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使教学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上,导致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刻,产生疑惑和不解,进而降低对政治课的信度。比如,在讲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西方的全民普选制度难道不是更民主的制度吗?如果学生不能用联系和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也就很难发现西方普选制度的缺陷,从而产生认知上的误区,最终导致学生降低对政治课程内容的信度。
  (三)教学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目前,政治教学与学生生活渐行渐远是造成政治教学信度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是教师热衷采用专业、抽象的语言展开教学,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使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产生厌倦。二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疏远。由于高中生的认知和生活经验有限,当教材知识与学生实际相脱节时,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妥善处理,那么学生是难以真正理解相关知识的。比如在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中涉及的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内容,由于学生并未真正亲身经历或参与过,从而造成了学生认知和理解上的困难。三是课堂所举事例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无法打动学生的心灵,难以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甚至使学生产生不信任感,在情感认同上大打折扣。
  二、提升高中政治教学信度的基本策略
  (一)言传身教,提高内容的真实度
  “亲其师,信其道。”要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信度,教师首先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高度认同和坚决拥护国家的政策方针。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流露出真情实感,对教学内容深信不疑,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教师传授的知识。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夸夸其谈,自然也就无法打动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弄懂政治概念,推敲政治原理,尤其要注意把政治知识与时代背景相联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一语中的;二是充分认同所教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时感情充沛、底气十足,才能引发学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三是善于发挥个人的人格魅力。教师除了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过硬的教学技能,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谈吐,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做到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把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对政治学科的情感当中,实现移“情”为“信”,进而提升政治教学的信度。
  (二)追根溯源,提高問题的理解度
  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体,学生在认知上含糊不清必然会导致其对所学知识不信任,因此,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提升政治教学信度的基本途径。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的认知误区和困惑点,在教学过程中,直面难题,采用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
  比如,在讲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课时,有学生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多党制似乎更能体现民主和公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学生就很难真正认同教材内容。为此,教师可以结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难点突破:一是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它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因此,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西方的两党制和多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其代表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这样的民主是带有阶级性和局限性的。
  面对学生认知上的困惑,教师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遮遮掩掩,而要从多个角度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教学中,教师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为指导,向学生说明我国的政党制度与我国国情相符,是最能体现人民民主专政的政党制度,而西方的多党制只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不但与我国国情不符,而且也难以真正实现民主和平等。教师的说明有理有据,自然令学生信服,教学信度也就得到了提升。
  (三)联系生活,提高课堂的亲和度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要提升政治教学的信度,必须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素材,将教材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认同。
  比如,人教版必修1《财政与税收》一课中提及我国的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教师生硬地对该知识点进行讲解,难免令学生生疑。为此,教师可为学生出示2019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执行情况表,然后让学生算一算我国用于民生方面(科教、社保、就业、医疗)的财政支出占比大约是多少,接着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说一说国家的税收都用到了哪些方面,最终的受益者是谁。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如果没有税收,就不能建设强大的国防,我们的国家就有可能遭到外敌入侵;如果没有税收,就不能改善我们受教育的条件,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也就无法实现;如果没有税收,就不能改善我们的交通条件,道路拥堵问题就难以解决;如果没有税收,嫦娥五号就不能成功发射,我国会逐步失去航天大国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税收的最终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样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就得到了学生的认同。
  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政治理论,可以引用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件,以让抽象的理论具备现实依托。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国防、教育、交通、科技创新等领域都需要国家税收的支撑,税收的真正受益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如此一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变得水到渠成,政治教学的信度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政治教材中所宣扬的价值体系是一种“应然”,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又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实然”,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言传身教、追根溯源、联系生活等方法在“应然”和“实然”之间铺路搭桥,从而提升政治教学的信度。唯有确实提升政治教学的信度,才能使学生对政治课程产生认同,才能充分体现政治学科的德育主导地位。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习得理论认为任何人都具备学习语言的能力,但学习语言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课堂就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较长时间,但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文章针对当前有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语言习得理论,提出一些教学策略,以促进教学的改进。  [关键词]语言习得;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运用能较好地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教学要求、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等角度出发,布置合理的化学学习任务,并通过自由氛围营造、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等方式完善学生的化学学习方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投入到化学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内涵.
文章基于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高三教学生态背景思考教学的意义,简要介绍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内涵,以深度学习理论和必备知识整合为切入点,结合课堂案例分析,浅谈高三化学实验复习教学策略,即选取科学有价值的情境素材、创设多维有深度的问题系统、提炼分析装置的观念与模型和建立协同学习模式.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HPS教学模式,以教材知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精神为基础,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发展水平,有机地渗透有关历史、哲学、社会等方面的内容,促进学生内化科学研究的批判性思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提升素养.
文章以“挖掘作用—建立模式—课堂实践”为路径,探讨元认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程序性和实效性,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切实达到减负增效的良好效果.
当前化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存在功能单一、目标模糊、设计粗糙、展示生硬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情境创设的意义与价值理解存在偏差、方法与策略存在不足.“范导式”教学倡导的真实性情境注重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启迪学生深度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摘 要]在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应从课堂的角度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衔接初高中思政课、推动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文章从所在地区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现状出发,基于初高中思政课培育目标的阶段性差异,以“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教学为例,说明初高中思政课教师在相同内容的教学处理上的差異,强调在推进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各学段教师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具体落实应围绕这四个方面.
[摘 要]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素养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实施法治教育,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实施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落实核心素养,引领活动开展;创设真实情境,建构活动载体;挖掘有效议题,引导活动开展;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助力活动开展;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优化活动开展。  [关键词]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