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面临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中西方文化激荡,给我国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要加大对青少年思想的教育,树立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信念,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侵害。
关键词爱国主义 理想与教育 精神文明 青少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论述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又一重大提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当代青少年思想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步把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发展为一个12亿人口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局面。当代青少年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民主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我们的青少年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与指导,为我所用,思想意识多元化,能够不断创新,不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我们当代青少年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结果,紧跟时代,表现出了其进步的时代气息。
当为祖国所取得显赫成绩而高兴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潜伏在当代青少年队伍中的问题。当前,改革开放正在深度发展,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一些不良思潮就会趁着机制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袭入中国,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发展。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他们的教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为手段和工具对华进行渗透。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现在正处于旧的体系被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有待长期建构 ,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再加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蒙顿阶段。这使得部分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指导地位产生怀疑,看不到社会主义发展的优越性。特别是在网络形态异化的冲击下,西方不良思想的渗入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批“非主流”文化,误把丑当美,把个性当时尚,看不见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学意识。
其次,人情冷漠,缺少责任感。现代青少年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过渡溺爱孩子、对子女重智轻德的培养方式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等,导致部分青少年利己主义滋生、感情交流严重缺乏,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凸显。事事以己为主,导致同学、朋友之间人情冷淡。
再次,拜金取向滋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益追逐日趋激烈,价值多元化势头凶猛。“金钱、利益”等词汇渗透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角落,再加大众媒体的大肆渲染,使得拜金主义在青少年队伍中盛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消极文化势必会影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从而使其价值取向向发生偏激,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共产主义的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背道而驰。
最后,民族意识弱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下,我国青少年的民族意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青少年未能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关系,未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连。在经济方面,部分青少年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以购买国外品牌为荣,民族认同感弱化;在文化方面,“西化”现象严重,忽视了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模糊了青少年的民族自觉性。
二、当代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既要肯定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又要时刻警惕西方不良思潮的袭入,要继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少年,应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在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努力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争取早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的四有新人。
(一)理想与纪律教育。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未来的向往,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体现。当代青少年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理想和纪律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青年应当有远大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要有远大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而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是不可分的,缺一不可。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就是一靠理想,二靠教育才能团结起来。没有理想和纪律就会想旧中国一样一盘散沙。所以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与纪律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社会主义四化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当代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下,青少年应始终严于律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应人们的共同愿望。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在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二)用中国历史教育青少年。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文明积淀的结晶,其隐藏的内涵对本国人民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它警示我们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周恩来总理曾教育我们“青年时黄金时代,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中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经验,更要学习祖国的历史。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的失败,蒋介石政府的统治和第三条道路的失败,都证明中国人民要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历史告诉当代青少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历史,从历史中不断汲取营养。让青少年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感受历史,去接受人类优秀文明,逐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历史责任感、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等。
(三)继续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强调把物质文明建设搞的又好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需要,是继承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战略性部署”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搞好了,就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既要使青少年有科研知识能力,又要他们具有社会主义崇高理想,有共产主义信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不断解除青少年的精神枷锁,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四)反对灌输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倡导自我教育的方法。
由于当今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以及应试教育的现实性,灌输法是中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加讲解,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以至于造成“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状况,又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法”。该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而使德育与人的发展相脱节,致使教育成效和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这一教育方法使青少年仅局限于书本文字,缺乏对崇高理想和爱国主义真正内涵的认识、应对社交和迎接外界挑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而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真正以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念,真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在其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感染他人,不断形成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指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的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的总和。首先,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等”民族优良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伟大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优良品质,这是老一辈革命家、当代开拓者为接班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不断继承和发扬。其次认真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而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最后,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党和国家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树立当代青少年应有的的飒爽风姿: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爱国主义 理想与教育 精神文明 青少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论述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对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建设认识上的又一重大提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一、当代青少年思想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逐步把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发展为一个12亿人口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化局面。当代青少年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民主与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不断提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增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我们的青少年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化与指导,为我所用,思想意识多元化,能够不断创新,不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有我们当代青少年理论和实践创新的结果,紧跟时代,表现出了其进步的时代气息。
当为祖国所取得显赫成绩而高兴时,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潜伏在当代青少年队伍中的问题。当前,改革开放正在深度发展,各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一些不良思潮就会趁着机制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袭入中国,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发展。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他们的教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以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为手段和工具对华进行渗透。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现在正处于旧的体系被打,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有待长期建构 ,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再加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蒙顿阶段。这使得部分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指导地位产生怀疑,看不到社会主义发展的优越性。特别是在网络形态异化的冲击下,西方不良思想的渗入使得社会上出现了一批“非主流”文化,误把丑当美,把个性当时尚,看不见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学意识。
其次,人情冷漠,缺少责任感。现代青少年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过渡溺爱孩子、对子女重智轻德的培养方式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等,导致部分青少年利己主义滋生、感情交流严重缺乏,以自我为中心、自我膨胀凸显。事事以己为主,导致同学、朋友之间人情冷淡。
再次,拜金取向滋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利益追逐日趋激烈,价值多元化势头凶猛。“金钱、利益”等词汇渗透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角落,再加大众媒体的大肆渲染,使得拜金主义在青少年队伍中盛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社会的不良风气和消极文化势必会影响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价值,从而使其价值取向向发生偏激,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共产主义的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背道而驰。
最后,民族意识弱化。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实施下,我国青少年的民族意识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青少年未能清醒地认识到全球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关系,未能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连。在经济方面,部分青少年盲目攀比、追求高消费,以购买国外品牌为荣,民族认同感弱化;在文化方面,“西化”现象严重,忽视了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模糊了青少年的民族自觉性。
二、当代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时期,我们既要肯定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又要时刻警惕西方不良思潮的袭入,要继续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人民。特别是中国青少年,应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在物质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努力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争取早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的四有新人。
(一)理想与纪律教育。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未来的向往,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立场的体现。当代青少年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理想和纪律尤为重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青年应当有远大理想,又要十分重视任何细小的工作,要有远大理想,才能永远保持前进的勇气和方向。而达到理想的道路是要由无数细小的日常工作积累起来的。有了理想还要有纪律才能实现。纪律和自由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是不可分的,缺一不可。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就是一靠理想,二靠教育才能团结起来。没有理想和纪律就会想旧中国一样一盘散沙。所以我们要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与纪律教育。没有理想和纪律建设社会主义四化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当代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下,青少年应始终严于律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应人们的共同愿望。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在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
(二)用中国历史教育青少年。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文明积淀的结晶,其隐藏的内涵对本国人民有着独特的教育价值。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它警示我们不忘国耻,“落后就要挨打”。周恩来总理曾教育我们“青年时黄金时代,要学习,学习,再学习”中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经验,更要学习祖国的历史。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的失败,蒋介石政府的统治和第三条道路的失败,都证明中国人民要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历史告诉当代青少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学习历史,从历史中不断汲取营养。让青少年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感受历史,去接受人类优秀文明,逐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操、历史责任感、健康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等。
(三)继续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强调把物质文明建设搞的又好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迫切需要,是继承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战略性部署”一方面,精神文明的发展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搞好了,就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又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当前,既要使青少年有科研知识能力,又要他们具有社会主义崇高理想,有共产主义信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不断解除青少年的精神枷锁,培养出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向前发展。
(四)反对灌输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倡导自我教育的方法。
由于当今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以及应试教育的现实性,灌输法是中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模式,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加讲解,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以至于造成“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状况,又被称为“填鸭式教学法”。该种教育方法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从而使德育与人的发展相脱节,致使教育成效和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这一教育方法使青少年仅局限于书本文字,缺乏对崇高理想和爱国主义真正内涵的认识、应对社交和迎接外界挑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而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真正以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信念,真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自己。在其自我教育的过程中感染他人,不断形成良好的成长环境。
(五)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指在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一代的优秀的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的总和。首先,必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需要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支撑。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等”民族优良传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伟大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优良品质,这是老一辈革命家、当代开拓者为接班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不断继承和发扬。其次认真学习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而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最后,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贯彻党和国家的十七大精神,自觉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树立当代青少年应有的的飒爽风姿: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