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准确理解历史概念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shi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本质的、整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解概念的含义:进行层次分解,加深对历史概念的完整理解;通过比较分析,揭示概念问的本质区别;用联系的观点,多角度地对历史概念进行再认识: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概念的发展变化,这样分析,才能准确地理解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 理解
  
  现阶段农村初中的历史教学,大部分教师只对历史课本上的知识进行串讲,缺乏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导致了学生对史实只浮于表面的感知,对历史线索与历史规律的认识模糊不清,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成了一句空话。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验到: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概括反映,是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整体的内在联系的认识的反映。”历史知识就是由一系列的历史概念的所构成的体系。它有简单的与复杂的概念之分:简单的概念(如“皇帝”、“奴婢”等)是单纯的知识性概念:复杂的概念是指需一定的思维能力去理解的概念(历史教材中此类概念十分丰富,如“贞观之治”、“一国两制”等)。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也是深刻领会教材内容及全面掌握历史知识的需要。
  
  一、弄清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概念的含义
  
  学生由于知识与思维水平的限制,对概念的含义往往认识不清,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历史概念形成的过程及发展变化,从而准确地领会其含义。如:学习丝绸之路时,首先要明确其实质是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的交通路线,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丝绸。其次,弄清它的外延,即途径、范围、变迁。丝绸之路有三条一北方之路、西南之路和海上之路,我们现在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指2000多年前由西汉的张骞等人开辟的通往波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罗马帝国)的道路。全长7000多公里。汉武帝后来又在南方海上开辟一条通往泰国、缅甸、印度的南方海上航线。由于北方丝绸之路路途艰险、气候恶劣、多战乱流寇,因此南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至宋朝更为繁盛,并从此成为了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途径。第三,弄清丝绸之路的影响及意义。丝绸之路的出现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样去分析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便一目了然,学生就不会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答题时也就不会错误百出了。
  
  二、进行层次分解,加深对历史概念的完整理解
  
  历史教材中的复杂概念的理解还需对它进行层层分解。所谓层层分解,就是把概念的内容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的点或面,通过逐项分析来加深对概念的完整理解的方法。如: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可从如下层面来分析:(1)时代背景层面: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完善,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迅猛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思想基础。(2)表现及发明层面:科技迅猛发展新能源不断发现与运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和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运用,如电灯的发明、内燃机车的发明与飞机的试飞成功等。(3)意义及影响层面: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此后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②汽车、飞机的发明和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过上面的层层分析,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有了完整的理解。
  
  三、通过比较分析,揭示概念间的本质区别
  
  历史概念间的比校就是对历史概念(如事件、历史现象、人物等)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对照,区别两者之异同,以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如:教学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就可以拿第一次工业革命作对比。从时间、背景、表现,主要成就及影响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对比二者的异同,揭示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更为显著,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更大,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影响更为深远,并且通过比较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起决定作用,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更决定了社会的发展阶段这一深刻的历史规律。又如:复习新航路的开辟时可以与郑和下西洋作对比,从时间、目的、性质及意义上找出二者之异同点。相同之处是同为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交往,发展了经济。而性质二者却截然不同:新航路是为资本主义开辟市场,并进行资本的积累,具有侵略与掠夺的性质;而郑和下西洋则是友好的和平交往。这样比较,学生对二者会有更深的认识。
  
  四、用联系的观点多角度地对历史概念进行再认识
  
  历史知识从其涉及的内容范围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一特点让我们不能割裂历史,更不能孤立地去认识史实及历史概念,而应该用联系的观点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通过剖析其与该阶段的重大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进行深刻、全面的再认识。如: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教学就必须联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进行理解。经过分析得出:(1)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是同步的;(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脆弱性与依赖性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从而主观上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失败;(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其复杂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由上述分析,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使我国社会经济出现重大变革、促使社会巨大转型成为了可能,而中国资产阶级的失败预示着新的社会变革必须由新的阶级力量来领导并完成其历史重大变革。
  
  五、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概念的发展变化
  
  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这一特征要求我们不能静止地认识史实与历史概念,而要剖析其在历史上是怎样产生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在历史进程中对史实概念再认识。如: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通过分析得出:(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反映。(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自身的形成与发展中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标志是商鞅变法;秦朝正式建立,标志是皇帝制、郡县制的设立:西汉时期进一步巩固,标志是“推恩令”、“独尊儒术”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隋唐时期进一步完善,标志是三省六部制科举取士的实行;北宋时期进一步加强;元朝时又有新的发展,标志是设立行省制度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明清空前强化,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达到了登封造极的地步。这样,从发展的角度上把握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发展以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深远影响。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阐释、分析、理解历史概念,才能全面地、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探索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简明社会科学词典》
  2、《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及教材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3、七一九年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4、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北京大学出版社
  5、龚书铎、方攸翰主编:《中国近代史纲》,北京大学出版社
  6、《历史课程标准》
其他文献
阅读是通过看文字材料理解其内容的过程。这个定义中的关键词是“理解”,只看不懂,不能称之为阅读。  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语言与思维互相作用的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好的读者把一个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作为一个单位来读,能迅速理解文章的内容。  另外,理解不是完全统一的过程,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往往要边读边设立假设,验证假设,设立新假设,直至理解。因此,有人把
期刊
教育公平就其本质而言。是教育领域中人际间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度量与评价,具体表现为个人的身心发展权利、发展机会、发展条件的分配以及发展水平和资格的认定。由此而论,目前教育公平的内涵应涵盖四个层次的公平,即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条件)和教育效果(教育水平)。    1、教育权利平等    教育权利平等,是指个体的教育权利不因其种族、民族、性别、家庭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即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
期刊
全球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全球。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整体性课程改革。而我们这些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师的课程观念和课程意识向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重新给自己定位,进行创新教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创新。是我们英语教师对新课改的挑战。那么,如何进行创新呢?    一、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提高教师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和保持学生较浓的学习兴趣。应该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兴趣;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
期刊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日趋下降,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抄袭严重,或由于无米下锅而拒绝作文。作文是以表现生活、表达积蓄为目的的,只有关注农村生活、积累生活,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保障他们有写作的“源头”活水,使他们保持写作灵感的清泉不至枯竭。  [关键词]语文实践活动 农村生存状态 大语文教学    一、当前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的反思    中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正确理解与运用
期刊
[摘要]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进行实验时往往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实验中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实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存在缺陷,我在教学中对此予以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 新课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课程改革后,在新课程的目标
期刊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化学教科书,图文并茂,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素材,既继承了原化学教材的优点,又突出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其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便于学生学习探索和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有利于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上。现就如何使用新教材谈几点体会:    一、遵循教材,把教材作为教学坚实的内蕴和依据    教师不但要重视教材的示例价值和资源价值,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规律、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来的,而要做好实验,就必须学会实验仪器的使用。在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是较难掌握的仪器,两表也是中考中常考的仪器。在考试中,学生常常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两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而丢分。因此,教会学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有许多相似之处,用类比的方法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放
期刊
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教师应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利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先进教学理念”。因此,在历史教学改革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激发学生兴趣出发,推进历史教学改革。像历史这类文科教学,不能让学生死
期刊
《电力拖动与自动控制》是技工学校电工专业的重点专业课之一。本人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学生应该经过三个层次的训练,才能掌握三种技能。  三种技能系指读图技能、装修技能和设计技能。对技校生而言,前两者是必备的素质要求,后者仅作适度的要求。每种技能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入门、提高、发展。第一、二层次主要在学校完成,第三层次在校内要初步涉及。    一、阅图技能训练    1、入门,要引导学会“一并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