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ut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久远,是世界持续至今的古老文化之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创造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底蕴深厚,历久弥新,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的国门,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严重冲击,闭关锁国的固守理念使得中华民族遭遇前所未有的“亡国”危机。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同时直面存在的问题,以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两重性;继承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至今,其里面包含的内容极其复杂,每经过一个时期,每经历一个朝代都会增加或改变一部分内容,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在不断的肯定和否定中进行舍弃和增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不能一味的崇拜,唯我独尊,更不能一味的否定,崇洋媚外,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
  关于“文化”一词的来源可追溯于《易经》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事变,观乎天文,以化成天下。”从那时,“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相连,“以文教化”的思想便已十分明确。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民族的复兴和发展,社会的团结和进步均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传统文化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文化的优劣无论是对国家和民族物质生活还是精神文明都有着重大影响。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在保持崇敬的同时保持理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如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们的文化自信。它的优秀不仅来源于数千年没有中断的时间上,也源于中国广袤的大地上。“仁、义、礼、智、信”、文学诗词、戏曲歌舞、书法乐器、美食美景、建筑民俗、手艺工艺等等,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无一不是经过时间的打磨、历史的冲刷才得以绽放它无穷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万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敬天爱人,尊重自然,与人为善。这一点对于现在来说、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走在精神前沿的文化,是先进的、优秀的、伟大的文化。有学者称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有百花齐放的多元性,也有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的一体性。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中国的地形复杂多变,有山川平原河流孕育了不同地域的文化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中华民族历经朝代更替变化,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特有的文化,比如服饰、文学等,这同样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中华民族地广人多,看似复杂多样的文化又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不惧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精神,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无不是整个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结晶。
  对于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同样存在着糟粕之处。例如,对于古代的中国来说,君权是至高无上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巩固君主政权的工具,存在一定的君主个人主观性。“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字狱”等都体现了统治者加强思想和文化上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华民族思想的开拓与发展。“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一夫多妻制”、“重男轻女”等思想体现了古代对女性的歧视。再有闭关锁国的思想严格限制对外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时中国的进步与发展,以致于中国在遭受外国侵略时军事力量薄弱频频遭受战败以致于陷入“亡国危机”。
  二、以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唯物辩证法指出:“所有的两极对立都以对立的两极的相互作用为条件;这两极的分离和对立是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联结之中反过来说它们的联结只存在于它们的分离之中它们的相互依存只存在于它们的对立之中。”其实传统文化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精华、糟粕之分,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其具体意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也应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与时俱进。要从我们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去审视传统文化,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处和糟粕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世界上文明,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应保持求同存异的态度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取长补短,博采众家之长,吸收优秀的文化、摒弃劣质的文化。同时,也应在遵守道德与法律的前提下提倡文化自由,不拘泥于某一方面,不按部就班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视,而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更是强大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发扬中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34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8
  [3]李文冰.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两重性[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01):70-73.
  [4]熊辉.毛泽东对农民文化传统的两重性分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毛泽东研究——“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2008:11.
  [5]孙百亮.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與出路[J].天府新论,2009(01):113-117.
  [6]李新.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价值体系及其建构走向[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02):35-37+41.
  [7]江海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功能作用与价值定位[J].理论月刊,2014(06):15-18.
  [8]李朝阳.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1-6.
  [9]杨帆.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改革与开放,2017(10):120-121.
其他文献
摘要:筹资风险,它指的是一家公司失去偿还债务能力的可能性和利润的可变性。筹资活动是企业生产运营的关键所在,而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因为多方面要素影响,会给企业财务带来极大不确定性,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本文基于筹资风险形成原因,根据大部分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给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目标于防范筹资风险,促进企业加强筹资风险方面的管理,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筹资风险;风险控制;风险防范 
期刊
摘要:在金融领域,混合担保是目前必不可少的金融工具之一,金融机构会利用混合担保以确保其债权的实现。对于混合担保内,各担保人的责任承担、追偿权的行使,成为近些年物权法领域争议的焦点。在各种学说影响下《担保法》及司法解释、《物权法》适用规则、最高院发布的《九民会议纪要》、《民法典》针对实务界存在的有关追偿权的争议、分歧,进一步明确了已承担担保责任的担保人追偿权的行使。对相关适用规则再行梳理,以促视角更
期刊
摘要:在古代封建社会中,官员职务犯罪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危害社会稳定的顽疾。官吏作为一种特殊主体,肩负着社会管理的重任,是统治者维护统治和巩固政权的重要工具。官员的励精图治和勤政为民对于皇权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官吏对百姓的压迫,也是政权更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历代统治者不断的通过完善法律来预防和遏制官员的渎职行为。  关键词:封建社会;官吏;职务犯罪;渎职  一、
期刊
摘要: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批判吸收了前人所提出的交往理论后,经过充分理性思考,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交往理论体系,对中国和世界未来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来源;价值  一、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的理论来源  1. 法国功利主义交往观点  十八世纪的法国,工业革命发展的如火如荼,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逐渐受
期刊
摘要:《防兔篱笆》是澳大利亚土著作家多丽丝·皮金顿对澳大利亚“被偷走的一代”的历史见证的产物。,讲述了三个土著女孩因政府政策而与家庭分离,为了摧毁澳大利亚黑人种族的存在。她们奋起反抗沿着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没有断过的围栏线跑回家的故事。本文将对《防兔篱笆》的三个女孩对英国殖民文化的反抗进行文化现象的解读。  关键词:《防兔篱笆》;文化反抗;现象解读  1.引言  在澳大利亚文学中,文化身份这一个定
期刊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与国情息息相关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当前中国法治建设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供大家进行参考研究。  关键词:法治建设;成就;主要问题;建议和对策  一、当前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一)法治政务建设持续稳健推进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
期刊
摘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的综合实力提升速度较快,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各种形式新颖的网络语言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直接转变着传统的交流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其中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动,面临着较大的冲击。在新媒体的大环境下,许多教师开始重新调整教育教学思路,立足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现实条件,主动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及压力,突出困境,实现稳定运作。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汉语
期刊
摘要:乡村书屋建设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取得很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基于对山东省部分地区现状调查的基础之上,指出乡村图书馆现存的一些问题,并优化建议和改善方案。  关键词:乡村地区;流动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公共服务建设  0引言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
期刊
一、新乡电视台8号家属楼唐墓  新乡电视台8号家属楼位于新乡市市区东部,南邻平原路,西南与市政府相望,西距新乡老城区约5公里,2006年3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家属楼施工区域进行文物勘探,发现该墓葬并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施工区8号楼基东部。平面略呈“甲”字形。自南向北由斜坡式墓道、封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墓室由砖垒砌而成,平面大体呈圆方形,其后半部用砖铺设棺床。顶部已坍塌,推测为穹隆
期刊
摘要:商务英语人才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而备受追捧。高校作为最大的人才培养场所,应从社会需求的视角出发,达成对内的改革,以推动专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就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进行了分析,并立足于这些需求提出了商务英语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途径优化方略,将为商务英语的课程开展、教材选择、技能实践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社会需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当中,双边、多边的贸易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