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与脑同构 做与思共生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分析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是以“固体和液体的认识”为基础,围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动手操作→交流展示→拓展运用”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了“做中学”“学中思”“思中做”的教学理念。学生从观察的事物中发现并提出研究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设或预测,在讨论中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和预测,在操作中收集证据,在汇报交流中依据事实作出合乎实际的推论,并应用结论解释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手脑并用,做思共生,设计挑战性的科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做”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挖掘生活事件中的有效因素,与课堂学习发生联系,帮助学生拓宽科学学习视野。
  二、教学目标
  (1)能通过假设、实验等方法认识到改变物体的形状、增大空间、利用漂浮物、往水里加盐等方法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应用”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体会学中玩、玩中学、做中思、思中做的探究乐趣,能在学习中乐于动手、善于思考、敢于表达。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实验记录单、土豆、橡皮泥、生鸡蛋、食盐、小刀、水槽、药匙、烧杯、搅拌棒、铁块、泡沫板、细绳等。
  四、教学过程
  (一)实验激趣,提出研究问题
  (1)谈活:老师这里有两只鸡蛋,一大一小,如果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杯中,猜猜它们会怎么样?
  (2)教师逐一演示鸡蛋由沉到浮的过程。
  (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猜测)
  (4)揭题: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板书:沉→浮)
  【设计意图】探究活动的可贵之处在于问题尚未得到实证以前,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基于前概念有效地进行猜想、预测才能推动学生去求证。通过两个实验,激活了学生新的认识,激发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把注意力转向水,学生很容易猜测有一杯水是盐水,为学生进一步思维与探究进行导航。
  (二)研究鸡蛋沉浮的秘密
  (1)根据学生回答,引导他们先思考,再分组做鸡蛋在水中和盐水中沉浮的实验。
  (2)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3)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用盐水能让鸡蛋浮起来。教师提问:现在你能确定老师这杯水里放的就是盐吗?
  (4)谈话:在共同探究鸡蛋沉浮的秘密之前,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像(多媒体课件播放“死海之谜”)。看了这段录像,你得到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如果水中放了味精、糖等物质鸡蛋会不会浮?课后可以继续探究。科学研究讲究实证,这里正是科学思想的渗透。
  (三)猜想实验的办法与策略
  (1)谈话:在桌上有泡沫、橡皮泥、瓶子、铁块,把你认为会沉的物品挑出来放进水槽里。(学生尝试后回答)
  (2)提问:沉在水里的有很多物品,怎样让它浮起来呢?不同的物品可以用不同的办法,设想一下,能想出哪些办法?把好的办法跟大家说一说,其他人补充。把设想写在或画在“实验记录单”上。(课件显示实验记录单,学生填写)
  (3)谈话:这些办法能不能成功呢?通过实验来验证各自的想法。实验中还可能想到其他办法,也可以尝试着做一做。
  【设计意图】“做中学”理念强调要珍视每一位学生动手以前的思考,在目前大班额情况下更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动手前的想法,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做事的计划性。用恰当的符号表示实验成功与否,可对先前的设想进行可行性检验,便于统计实验的正确率。交流中鼓励学生倾听,在倾听中甄别,完善自己的想法。
  (四)操作汇报,归纳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1)谈话:各组按自己设想的方法试一试。(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2)提问:哪个组先来说一说,哪些设想成功了,哪些没有成功?(学生带着研究记录单进行交流汇报)我们用了很多办法让这些物体浮起来,具体的办法是什么呢?改变了什么,物体才浮起来的?小组里先讨论讨论,然后在记录单上试着填上结论。(学生讨论后填写记录单,之后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提出的猜想,并不是都能成功的,成功的方法容易让人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不成功的地方同样启迪人思考。手脑并用,学做结合,无论成功与否,尽量让学生说出其中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分析并归纳出原因。对于沉浮的规律,学生不需要深究,归纳出浮起来的基本方法即可。
  (五)拓展运用,尝试解决现实问题
  (1)解释课始时鸡蛋沉浮的现象(略)
  (2)了解潜水艇沉浮的原理
  谈话:这位巨大的钢铁朋友,是怎样在水中自由浮沉的呢?老师给每组分发一个小潜水艇模型,你们玩一玩,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学生动手尝试操作,分析讨论,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的现象及想法,然后教师播放潜水艇原理的录像,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刻体验物体的沉浮是通过改变物体的重量来实现的。
  (3)列举现实生活中沉与浮的实例
  提问: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的几种方法,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讨论后交流:人在游泳时穿上救生衣或套上救生圈,这是借助漂浮物漂在水面上;钢铁造成的船,这是改变形状使它们浮在水面上;船在水里如果要沉下去,赶紧把船上重物扔到水里,这样船变轻了,它就能安全地浮在水面上……
  (4)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情境:一位渔民伯伯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群围住,养在里面,可以用什么方法将渔网在水中竖起来呢?(小组讨论,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   生1:可将渔网的上部挂在竹竿上,下部用石头压住,这样就竖起来了。
  生2:我认为竹竿不行,应该换成大一点的箱子,因为木盒子很难沉入水里。
  生3:木箱子太轻了,还是换成铁箱子,因为它比较重,所以在水里不会乱动。
  生4:渔网的下部用大石头压住也不行,如果不用了,不容易把网收起来,应该换成铁链子,不用的时候,把渔网和铁链子一起拉上来。
  ……
  【设计意图】科学知识不是僵硬的、枯燥无味的,科学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充满无穷的魅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解释,解开了课始的迷惑;通过在活动中探究潜水艇的奥秘,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拓展了学生的认识;通过列举生活应用实例,进一步突出了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通过想办法让渔网竖在水中,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自然地把活动延伸到课外。本环节体现了课堂教学层次性、拓展性、实践性和高效率。
  五、教学反思
  (一)动手做——科学学习的关键点
  好的探究实验设计是建立在对学生科学前概念的充分掌握的基础上的,课前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原有的概念水平。一般说来,三年级学生认为大鸡蛋放入水中会沉,而小鸡蛋会浮,据此,教学中设计了把大鸡蛋和小鸡蛋放入了盐水和淡水中的活动,使产生的现象与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发生冲突,从而把学生的关注点引向了“水”。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迷思点”,而学生的“迷思点”正是课堂教学的“生长点”。教学中教师努力构建并促进这种生长点的产生与发展,为学生搭建一个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科学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二)动脑想——科学探究的支撑点
  好的教学要善于让学生动脑,往往是动手以前先动脑,动手与动脑相比,动脑更为关键。教学中,当学生让橡皮泥、装满水的瓶子、铁块等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前,教师先让学生大胆设想办法,并且把要研究的所有物体放在一起想,再把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想明白了再动手做,做了以后再思考、归纳结论。这种“思→做→思→说”的探究方式区别于以往的“先小组讨论→再做→再思考”的探究模式,课堂上少了“群言堂”的浮躁,多了几许安静的思考、有序的矫正、科学的表达,多了一些科学课堂应有的严谨和缜密。
  (三)重过程——科学教学的关注点
  科学课堂秩序重构,倡导信任、民主、开放的课堂秩序,信任即和谐,民主即平等,开明即开放。在“无限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中,营造师生间互相信任、和谐的氛围。这种氛围的创设,是学生大胆设想、大胆表达的前提,不管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中会有最灵动、最出色、最让人惊讶的表现。基于此,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过程,而不是教案,课堂上要不断发现、充分展示学生的“亮点”。把橡皮泥放进空瓶子里,放少一些,橡皮泥就和瓶子一起浮,放多了,橡皮泥就和瓶子一起沉;把小瓶子里的水倒掉一半,拿掉小瓶子的盖子让小瓶子扣在水面上,小瓶子会浮;把土豆中部部分挖空,土豆就会浮……学生想到的办法令人称奇。坚实的过程提升了探究的品质。
  (四)善应用——科学课堂的增长点
  教学中把归纳出的物体沉浮的方法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以致用,理中有趣。潜水艇、死海甚至煮汤圆,都包含着科学道理。而“网箱养鱼”这一现实性的问题,是充分体现科学的应用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现实问题,又涉及如何沉如何浮,什么时候沉,什么时候浮,这里既有沉浮、机械与力、优化组合等科学知识,又涉及运用价值的讨论等人文内容。善于挖掘课程资源,精心组织,使课堂中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使课堂具有特殊的魅力,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科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贵在“明理”和“运用”。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生活、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好奇心,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责任编辑:符 洁)
其他文献
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应用广泛。一个人的知识底蕴、修养内涵甚至能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笔者认为,单凭一本语文教材对孩子进行语文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学习和积累的黄金期,小学阶段又是学习任务和学习负担相对轻松的时期。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广博和精深的开发,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无疑会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因此,我校创新性地开展了“五加一”大语
低年级学生初学看图说话,往往退避三舍,不敢去说,即使说了,也大都搜肠刮肚才“挤”出三言两语,敷衍了事。不但说不具体,而且话语雷同。针对学生看图说话现状,教师在指导看图说话的教学训练中,要启发、引导学生不但会看图说“话”,而且能把话说“细”,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并能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言。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点相关策略。   一、给看图插上兴趣的翅膀   实践证明,学生
2010年高考的硝烟早已散尽,反观本年度独立命题省份的历史卷,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大量史料。仅以江苏卷为例,20道选择题中,或文字、或图表、或地图的史料题就有15题之多。非选择题中除了第22题基本上以问答题的形式出现之外,其余均运用了大量史料。这不能不引起广大历史教师的理性思考,即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组织史料教学,真正做到用“历史”讲述历史。  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在4~6年级教学负数提出的要求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根据这一教学标准,各种版本教材都在第二学段安排了基于现实生活的负数的初步认识。2005年以来,“认识负数”或“生活中的负数”在各级各类公开课中多次登台亮相。如今,《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将其修订为“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
摘 要:诗词是汉语言文化的精粹,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导入环节引入诗词,可以营造感情共鸣的氛围、搭建深层探究的桥梁、激发追根溯源的潜能,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诗词;初中历史教学;新课导入     歌德说过,“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激起的热情”。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却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不少学生闲谈历史兴趣盎然,历
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参考、借鉴。探索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信息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们信息技术老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要广泛吸取其他学科的相关经验,结合本学科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看、玩、练、赏、评”这五步曲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并且能熟练地进行运用。    1 看    通过“看”把抽象的
摘 要:本文结合“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并融合Web2.0技术的支持,探索、构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与有关学科教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探究式、在线式、课内活动式等形式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中小学有关学科教学效率,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创新的技能与应用。  关键词:“一对一”数字化;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指每人拥有一件数字化学习设备,并能够运用
摘 要:单项选择是目前高考英语试卷中采用的题型之一,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法、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江苏省新课程改革以来6年高考英语单项选择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解题对策和相应备考建议。  关键词:单项选择;命题特点;解题策略;备考建议  单项选择是高考英语重要题型之一,该类题型知识覆盖面广,用于考查学生对语法、词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它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灵活运用语
[技法指津]  一篇优秀的作文,要结构明朗,脉络清晰。设置小标题是使作文结构明朗,脉络清晰的实用的方法。那么如何设置小标题呢?  一、小标题要围绕中心,体现行文思路  小标题是文章每个组成板块的题目,因此应根据每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提炼。比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是,就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我国包揽乒乓球项目全部冠军发表看法,优秀作文《对体育的思考》根据文章各个板块的内容提炼出了三个小标题:“思考一
[摘 要]  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足与课堂注意力不长久的现实情况,小学数学尝试推行课前预习工作,让小学生在课前知晓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堂中能更好地发挥主体性,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中高年级推行课堂预习教学课改经验为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课前指导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前预习;小学数学;教改措施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受“填鸭式”“一言堂”教学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