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来表达自已的情操和精神境界。尤其是宋代以来,在讲究形态美的同时,更多的是表现作品的内涵、画外之意。鸿雁入画,由来已久,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历代的诗人、画家留下了许多表现鸿雁飞、呜、食、宿的作品。五代黄筌、徐熙,宋代崔白,元代王渊,明代林良、吕纪等均有画雁之作。清代产生了一位以芦雁自命、以画雁名世的杰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边寿民的《芦雁图》是典型的文人派画风、文入画笔法。
边寿民(1684-1752年),江苏山阳(今淮安)人,秀才,清代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一生工诗词(为当地“曲江十子”之一,著有《苇间书屋词稿》、《苇间老人题画集》一卷),能书(《淮安府志·人物》卒传称其书法钟太傅)善画,花卉翎毛,均有别趣,尤以泼墨芦雁驰名于江淮;画意粗豪苍浑。飞鸣、潜动、食宿,曲尽其态;并以墨竹法写芦,疏而道劲,间作山水,鳞介之屑,亦有意趣。善画芦雁,倾注了其一生的心血。与芦雁有关的画作,堪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代表。传世芦雁作品形式众多,有《芦雁图》册、《芦雁图》轴及《芦雁图》手卷等。
欲将自己的人生以实际行动寄托鸿雁,边寿民于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了苇问书屋。此书屋位于淮安旧城东北隅梁陂桥附近,四面环水,芦苇丛生,人迹罕至,却有往来雁群停留栖息。尤以秋季为胜,秋水澄碧,芦花冷白,蓼花透红;有屋数楹,还有专供绘画的小亭,专设玻璃窗户,观察鸿雁飞鸣、食宿、游泳的情态。边寿民得造化神机,创用泼墨法绘画鸿雁,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鸿雁的千姿百态,以至人称“边芦雁”。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达到了“雁我两忘”的境界。苇间书屋先后有6位画家为之绘制《苇间书屋图》,50位文士为之题咏。金农调侃地说:“三分水,一分屋。菰芦声,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独。时高吟,沧浪曲。破毛禽,晚争浴。画出来,黛五斛。”郑板桥笑言:“边生结屋类蜗壳,忽开一窗洞寥廓”。雍正七年(1729年),边寿民的《瓶梅图》震惊画坛,一时名流过淮,咸造访之。曾有4幅作品被雍正帝收藏。郑板桥赞扬:“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获芦声。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别离情”。
边寿民具有典型的“在野”文人画审美观念,又与下层平民有较多接触,作品中自然混合着“高雅”和“通俗”双重因素,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这就是:以“典雅”为魂魄,以“清高”为气血,以“明白晓畅”为躯体。此外,还画过大量花卉、蔬果、鱼蟹、杂物。画风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泼墨写意,多用于画芦雁;另一类是干笔淡墨勾皴,多用于画杂物。
陕西省华阴市西岳庙文物管理处藏有一件清代画家边寿民绘制的花鸟画
《芦雁图》。该图原为清代道光、咸丰两朝重臣华阴人李僡所珍藏,20世纪50年代李侏后裔捐赠给当时华阴县文化馆,现归西岳庙收藏。
该图为立轴,绢本,设色水墨,纵70.6厘米,横40厘米,系乾隆十四年(1749年)边寿民晚年所作。画的左上侧题款为:“芦洲稳卧,已巳白露前二日写呈如如居士法鉴,边寿民。”下钤两方阴刻篆书白文印:一方为“寿民”印,长2.3厘米,宽1.9厘米;另一方为“苇间主人”印,长2.2厘米,宽2.1厘米。画的右下角钤一方阳刻篆书朱文印“而廉”,长2.4厘米,宽2.2厘米。1994年夏,此图轴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家刘九庵、杨臣彬两位先生鉴定,后来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几次鉴定,都认定为边寿民的真迹。
《芦雁图》绢本,在边寿民芦雁画中极少见。画法上,作者以娴熟泼墨法挥写鸿雁,仅在喙间及足部略施赭黄,但工写结合,描写细腻,与鸿雁所用浓淡有致,墨彩达到和谐统一。在用墨上,雁首、雁翅用浓墨,雁背用淡墨,淡墨处再以浓墨点染,来表现雁翎的斑斓。雁羽,以用墨留白来处理,再以赭色疏染。芦苇用大笔挥写,笔墨老辣苍劲,平淡中蕴藏非凡气势。苇间沙洲则用干笔淡墨横拖表现,顿显平阔之空间感,深得“遗貌取神”之妙趣。鸿雁的动势靠头颈部转动的角度变化来体现。一笔成头颈、胸腹,由浓渐淡;三五笔成羽翼、尾巴,由淡而浓。如此,所绘鸿雁就充满润泽柔软的质感和立体感。令人体味到画家融入了自身的人格、修养和情操。
边氏芦雁图形象生动,造型极为准确,摆脱了前人繁细的表现手法,删繁就简,形神兼备。他认为“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并根据纸墨的特点,大胆落墨,昂示了其绘画上的深厚功力。寿民用写竹法绘芦苇,浓淡、枯润、疏密兼而有之,多以赭墨绘滩头、芦苇,雅淡有致,深得“遗貌取神”的妙趣。后有擅长芦雁的画家,如薜怀、程璋等人,皆仿“苇问居士大意”,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由画面上看,这是一幅晚秋芦雁图。在一片沙洲上生长着六株芦苇,四株粗大,两株纤细。粗大的芦苇中二株倾斜欲倒,一株艰难地挺着,一株则折枝垂地,四束芦花枯萎,芦叶破败;纤细的两株则更显得单薄。画面芦苇随风摇曳,不但使人感到秋风之劲,也仿佛听到芦苇所发出的飒飒之声。画家通过沙洲、芦苇、芦花、芦雁以及整幅画面的赭色色调,构成一派意态萧然、平和静谧的深秋气氛。所绘两只鸿雁:一只鸿雁屈颈藏头,缩掌于腹下,双目紧闭,已然熟睡,稳卧之态尽显画中。另一只则屈脖立足,合目欲睡,显得恬静安详,给人一种怡然欲卧之意。这幅画在意境上动、静相呼应,情景、意趣相融洽。整个画面用笔刚柔相济,墨色浓淡相融,形象生动,笔简意繁,情溢画外。
题款文字,布局恰当,与整个画面相得益彰。是标准的边氏书风,由钟繇、二王、苏轼演变而来,结体朴茂,山乎天然,介于行、楷之间,点划问多有异趣,增添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从题款上看,这是一幅应嘱之作。仔细端详,仍然可以看到此画所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想境界,不失为其众多传世芦雁题利材中晚年作品的精心佳作,艺术珍品,弥足珍贵。
边寿民与郑板桥、金农、高凤翰、黄慎、李方膺、李复堂、高其佩等在扬州画坛的标新立异,以及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被凌霞《天隐堂集》、汪鋆《扬州画苑录》列为“扬州八怪”之一,而且是“扬州八怪”十五位书画家中的骨干人物。他的人品和艺品,在“扬州八怪”中独具风采。金农对其人品大加赞颂,甚至为之“倾倒”。高凤翰喻之为唐代“边鸾在世”。蒋宝龄赞其“创前古所未有”。秦祖咏在《桐阴论画》三编卷上称其作品:“翎毛花卉,均有别趣。泼墨芦罹尤极著名。所见不下十余幅,笔意苍浑,飞、呜、游泳之趣,一一融会毫端,极朴古奇逸之致。芦滩沙口,生动古劲,有大家风度”,又称“泼墨芦雁创前古所未有”,把边寿民的作品列为神品。可见边寿民的绘画艺术在当时就具有相当影响力,对晚清海上画派和近现代写意花鸟画艺术的创新发展电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边寿民(1684-1752年),江苏山阳(今淮安)人,秀才,清代画家。初名维祺,字颐公,又字渐僧、墨仙,号苇间居士,晚年又号苇间老民、绰翁、绰绰老人。一生工诗词(为当地“曲江十子”之一,著有《苇间书屋词稿》、《苇间老人题画集》一卷),能书(《淮安府志·人物》卒传称其书法钟太傅)善画,花卉翎毛,均有别趣,尤以泼墨芦雁驰名于江淮;画意粗豪苍浑。飞鸣、潜动、食宿,曲尽其态;并以墨竹法写芦,疏而道劲,间作山水,鳞介之屑,亦有意趣。善画芦雁,倾注了其一生的心血。与芦雁有关的画作,堪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代表。传世芦雁作品形式众多,有《芦雁图》册、《芦雁图》轴及《芦雁图》手卷等。
欲将自己的人生以实际行动寄托鸿雁,边寿民于乾隆元年(1736年)建成了苇问书屋。此书屋位于淮安旧城东北隅梁陂桥附近,四面环水,芦苇丛生,人迹罕至,却有往来雁群停留栖息。尤以秋季为胜,秋水澄碧,芦花冷白,蓼花透红;有屋数楹,还有专供绘画的小亭,专设玻璃窗户,观察鸿雁飞鸣、食宿、游泳的情态。边寿民得造化神机,创用泼墨法绘画鸿雁,寥寥数笔,就能勾画出鸿雁的千姿百态,以至人称“边芦雁”。正如他自己曾说过的:“自度前身是鸿雁,悲秋又爱绘秋声”,达到了“雁我两忘”的境界。苇间书屋先后有6位画家为之绘制《苇间书屋图》,50位文士为之题咏。金农调侃地说:“三分水,一分屋。菰芦声,秋雨足。中有人,媚幽独。时高吟,沧浪曲。破毛禽,晚争浴。画出来,黛五斛。”郑板桥笑言:“边生结屋类蜗壳,忽开一窗洞寥廓”。雍正七年(1729年),边寿民的《瓶梅图》震惊画坛,一时名流过淮,咸造访之。曾有4幅作品被雍正帝收藏。郑板桥赞扬:“画雁分明见雁鸣,缣缃飒飒获芦声。笔头何限秋风冷,尽是关山别离情”。
边寿民具有典型的“在野”文人画审美观念,又与下层平民有较多接触,作品中自然混合着“高雅”和“通俗”双重因素,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这就是:以“典雅”为魂魄,以“清高”为气血,以“明白晓畅”为躯体。此外,还画过大量花卉、蔬果、鱼蟹、杂物。画风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泼墨写意,多用于画芦雁;另一类是干笔淡墨勾皴,多用于画杂物。
陕西省华阴市西岳庙文物管理处藏有一件清代画家边寿民绘制的花鸟画
《芦雁图》。该图原为清代道光、咸丰两朝重臣华阴人李僡所珍藏,20世纪50年代李侏后裔捐赠给当时华阴县文化馆,现归西岳庙收藏。
该图为立轴,绢本,设色水墨,纵70.6厘米,横40厘米,系乾隆十四年(1749年)边寿民晚年所作。画的左上侧题款为:“芦洲稳卧,已巳白露前二日写呈如如居士法鉴,边寿民。”下钤两方阴刻篆书白文印:一方为“寿民”印,长2.3厘米,宽1.9厘米;另一方为“苇间主人”印,长2.2厘米,宽2.1厘米。画的右下角钤一方阳刻篆书朱文印“而廉”,长2.4厘米,宽2.2厘米。1994年夏,此图轴经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鉴定家刘九庵、杨臣彬两位先生鉴定,后来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几次鉴定,都认定为边寿民的真迹。
《芦雁图》绢本,在边寿民芦雁画中极少见。画法上,作者以娴熟泼墨法挥写鸿雁,仅在喙间及足部略施赭黄,但工写结合,描写细腻,与鸿雁所用浓淡有致,墨彩达到和谐统一。在用墨上,雁首、雁翅用浓墨,雁背用淡墨,淡墨处再以浓墨点染,来表现雁翎的斑斓。雁羽,以用墨留白来处理,再以赭色疏染。芦苇用大笔挥写,笔墨老辣苍劲,平淡中蕴藏非凡气势。苇间沙洲则用干笔淡墨横拖表现,顿显平阔之空间感,深得“遗貌取神”之妙趣。鸿雁的动势靠头颈部转动的角度变化来体现。一笔成头颈、胸腹,由浓渐淡;三五笔成羽翼、尾巴,由淡而浓。如此,所绘鸿雁就充满润泽柔软的质感和立体感。令人体味到画家融入了自身的人格、修养和情操。
边氏芦雁图形象生动,造型极为准确,摆脱了前人繁细的表现手法,删繁就简,形神兼备。他认为“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并根据纸墨的特点,大胆落墨,昂示了其绘画上的深厚功力。寿民用写竹法绘芦苇,浓淡、枯润、疏密兼而有之,多以赭墨绘滩头、芦苇,雅淡有致,深得“遗貌取神”的妙趣。后有擅长芦雁的画家,如薜怀、程璋等人,皆仿“苇问居士大意”,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由画面上看,这是一幅晚秋芦雁图。在一片沙洲上生长着六株芦苇,四株粗大,两株纤细。粗大的芦苇中二株倾斜欲倒,一株艰难地挺着,一株则折枝垂地,四束芦花枯萎,芦叶破败;纤细的两株则更显得单薄。画面芦苇随风摇曳,不但使人感到秋风之劲,也仿佛听到芦苇所发出的飒飒之声。画家通过沙洲、芦苇、芦花、芦雁以及整幅画面的赭色色调,构成一派意态萧然、平和静谧的深秋气氛。所绘两只鸿雁:一只鸿雁屈颈藏头,缩掌于腹下,双目紧闭,已然熟睡,稳卧之态尽显画中。另一只则屈脖立足,合目欲睡,显得恬静安详,给人一种怡然欲卧之意。这幅画在意境上动、静相呼应,情景、意趣相融洽。整个画面用笔刚柔相济,墨色浓淡相融,形象生动,笔简意繁,情溢画外。
题款文字,布局恰当,与整个画面相得益彰。是标准的边氏书风,由钟繇、二王、苏轼演变而来,结体朴茂,山乎天然,介于行、楷之间,点划问多有异趣,增添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从题款上看,这是一幅应嘱之作。仔细端详,仍然可以看到此画所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想境界,不失为其众多传世芦雁题利材中晚年作品的精心佳作,艺术珍品,弥足珍贵。
边寿民与郑板桥、金农、高凤翰、黄慎、李方膺、李复堂、高其佩等在扬州画坛的标新立异,以及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被凌霞《天隐堂集》、汪鋆《扬州画苑录》列为“扬州八怪”之一,而且是“扬州八怪”十五位书画家中的骨干人物。他的人品和艺品,在“扬州八怪”中独具风采。金农对其人品大加赞颂,甚至为之“倾倒”。高凤翰喻之为唐代“边鸾在世”。蒋宝龄赞其“创前古所未有”。秦祖咏在《桐阴论画》三编卷上称其作品:“翎毛花卉,均有别趣。泼墨芦罹尤极著名。所见不下十余幅,笔意苍浑,飞、呜、游泳之趣,一一融会毫端,极朴古奇逸之致。芦滩沙口,生动古劲,有大家风度”,又称“泼墨芦雁创前古所未有”,把边寿民的作品列为神品。可见边寿民的绘画艺术在当时就具有相当影响力,对晚清海上画派和近现代写意花鸟画艺术的创新发展电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