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中女性人物形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为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奠定了崇高的文学地位。作品中老舍塑造了一位复杂的女性人物形象——虎妞,她是一位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女性,在追求婚姻与爱情的过程中最终遭遇了惨败,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尽管如此,虎妞也完成了由女性意识淡薄与缺失到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张扬的蜕变,这是她正常的人性被无情压抑过后的心理畸变,一个表面丑陋的女人反而给予了我们巨大的心灵震颤力,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美丑共存的矛盾统一体上进行着人生与社会的重新思考。
  关键词:老舍 《骆驼祥子》 女性人物形象 虎妞
  引言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上一个有着独特风格的作家,他的小说《骆驼祥子》更是其个人同情心与悲愤之情的集中代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老舍塑造了一个女性人物形象,即虎妞。老舍并不喜欢虎妞,甚至可以说憎恨虎妞,这是他个人创作心理与艺术手法的局限性所在。老舍笔下的虎妞就是一个十足的泼妇与悍妇,毁了祥子的人生追求与家庭理想,并最终死于难产。作者认为虎妞是罪有应得,这是他传统女性观的集中体现。事实上,从我们的观点来看,虎妞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城市底层女性人物,她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虎妞始终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并逐步从一个愚昧的传统女性向着具有女性意识的现代女性转变。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共同作用,她的追求毁于一旦,以死亡终结了悲惨且畸形的人生。
  一 被野兽化、丑陋化了的虎妞
  老舍之所以把这个女性取名为虎妞,实际上是有他自己考量的。老舍把虎妞塑造成一个长着一对虎牙的女性。这本身就给人一种强悍的感觉。加之老虎在我们中华文化中寓意着野性与霸道,因此,作家实际上是认为虎妞这样的女性就像一只母老虎那样,粗俗而自私,缺乏女性该有的温柔和贤惠,是一个丑陋的女性人物。这是作家对虎妞形象的野兽化描述。事实上,在这部小说中,老舍对于虎妞的形象描述多次提到了一些动物。例如,当虎妞去曹先生家找祥子时,她被描述成一个尖嘴的狐狸模样,让人感觉到虎妞的妖媚与霸道。当描写到祥子从曹家回去见到虎妞时,虎妞又像一只被拔了毛的冻鸡。甚至当虎妞结婚时,作为新娘的她仍然被老舍描写成一个不伦不类的丑女子形象:像女人,又像男人,像人类,又像走兽。即使是虎妞在与丈夫行床第之交时,她的丈夫还把她描述成一个女妖怪,认为她已经不再是一个人类,而是一个吸取他精血的肉团。
  从老舍这些对于虎妞的描述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家对于虎妞的妖魔化是显而易见的,集中表达了他对虎妞这样的女性的极端厌恶与恐惧。从本质上来分析,这是老舍男性主义的集中体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像虎妞这样的女人不被社会所接受与认可,每一个以男性主义为核心的男人无法忍受像虎妞这样的女人,因为男人无法控制她。因此,具有男性主义情结的老舍对于虎妞的女性形象极尽丑化之能事,把她塑造成一个虎头虎脑的丑陋女性形象,很多男人见到她就害怕,因为她虽然年仅三十几岁,但却已经又老又丑、又黑又粗,这与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相差甚远。至少在中国文化中,虎妞失去了一个女人应有的外在价值。此外,虎妞还喜欢骂人,善玩心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泼妇形象。这种丑陋化的形象刻画,为虎妞最终的悲剧命运结局埋下了伏笔。
  二 处于女性意识萌芽中的虎妞
  虎妞作为中国旧社会中的一个城市底层女性人物,她经历了一个由不被重视的人到自己开始寻求自我价值的过程。虎妞从小在社会上沾染了不少不良的生活习气,由于整天混在男人堆里而像一个男人那样粗俗,身上缺乏女人应有的品性。虎妞做事干脆利落,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虎妞成为了父亲挣钱的工具,失去了女人应有的美好青春年华,最终成为了封建男权制下的附属品与牺牲品。这个时候的虎妞是没有女性意识的,在她的脑海里,没有男性与女性的区分,只有生活的压力与挣钱的动力。
  后来,虎妞遇到了祥子,长期被压抑了的女性意识开始慢慢被唤醒。虎妞在与祥子交往的过程中,开始有了一定的角色意识与性别意识,逐渐爱上了祥子,作为女性的本能让虎妞对于祥子的一举一动开始关注起来,祥子高大壮实的身影深深吸引了虎妞的眼球。事实上,对于虎妞来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一个年近四十的老女人还没有得到男人的爱是非常可怜的,她也有着正常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从这个方面来看,虎妞也是一个正常的女人。
  三 处于女性意识激荡中的虎妞
  虽然说老舍笔下的虎妞不堪入目,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人文主义的角度来发现虎妞身上的闪光之处。从女人的角度来说,虎妞的确丑陋,但是,她却也有着传统女人身上不太可能具备的精明勇敢的一面。她敢于向世俗发起挑战,对于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并热烈地追求美好的生活。在当时男权制的社会背景下,虎妞的所作所为是不被认可与接受的,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她身上激情四射的现代生命力,给人产生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记。因此,有人认为,老舍笔下的这个虎妞反而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最具光辉的女性人物形象,是一个脱离开传统男性眼光的女性人物。虎妞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即使外表丑陋,但是,她依然有一颗爱美的心。虎妞这个丑女爱上了祥子,就充分说明了她的内心是健康正常的,有着普通女性对于男性的追求,是向善向美生活渴望的集中体现,涌动着原始生命的动力。
  虎妞在长期被压抑的生活环境中,见到了祥子这样一道希望之光,她不再压抑自己,而是大胆地追求祥子,试图在祥子身上找到生命的突破口,获得幸福的爱情与生活。无论结局如何,虎妞的这样一种精神是值得我们肯定与赞赏的。虽然说虎妞对于祥子的爱有些自私与霸道,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虎妞这样做也是被迫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爱情本来也是自私的。虎妞对于祥子的爱是无罪的。她抓住一切机会来实现自己嫁给祥子的愿望。最终,她与祥子有了实质性的关系进展。虎妞与祥子之间的性爱,不仅是心机的阴谋结果,更是她原始生命力的迸发,是她在传统社会环境中无法得到正常宣泄的情欲的勃发与骚动。这是她对于传统社会体制的公然挑战,当时的男人可以纳妾、嫖娼,随意发泄自己的兽性欲望,而女人却不可以。在祥子的内心里,女人应该只是一个生育工具,那些主动追求性爱的女性是不贞洁的。因此,当祥子知道虎妞不是处女后,他试图与她断交。但是,虎妞却并不那样认为,她希望祥子能够光明正大地娶自己。当二人的想法发生碰撞时,虎妞对于爱情与性欲的追求失去常态而表现的有些畸形也是常理之中的事情了。虎妞未婚,但是却告诉祥子自己怀了孩子,这在当时的社会秩序下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虎妞自作主张地嫁给了祥子,也践踏了父亲的尊严。最终,虎妞得到了祥子的婚姻与家庭,并体验到了为人妻的快乐,这是她在长期的角色与女性意识缺失后找到自我的体现。虽然说祥子并不爱虎妞,但是,虎妞却对祥子付出了真心。   四 处于女性意识破灭中的虎妞
  虎妞表面上如愿以偿,但是,婚后的虎妞又遭遇了不幸婚姻的折磨。祥子不爱她,只是把她看作是一个走兽,他与虎妞的性爱关系只是自己的本能欲望驱使。祥子甚至从内心里厌恶与憎恨虎妞,认为她是一个害人的、吸人血的妖精。因此,虎妞再怎么努力追求美好的生活都于事无补,她的整个婚姻与爱情都是以悲剧收场。这实际上是当时所有追梦女性的共同悲剧结局。这也是以虎妞为代表的女性仅有的女性意识最终破灭的集中体现。
  首先,她们的婚姻是悲剧性质的。虎妞在看上了祥子之后,她是从心底爱上了祥子,并竭尽所能的与祥子发生实质性的夫妻关系,借以嫁给祥子。但是,虎妞的婚姻却是失败的。虎妞只是得到了心理与生理的满足感,却失去了父亲与丈夫的爱,最终还因为难产而丢了性命。因此,我们说,虎妞是这场婚姻悲剧的制造者与受害者。祥子对于虎妞始终都没有爱可言,与她结合的过程是极不情愿的。他只是出于本能的欲望而与虎妞进行交合。祥子在得到生理满足的同时,在心理却感到内疚与失败。造成他们婚姻悲剧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的结合违背了当时的男权制社会传统。虎妞不像传统女人那样矜持,而是主动地追求祥子,突破了男性对于女性的规范,加上虎妞长期的心理压抑而有些心理畸形。她通过一些手段使祥子就范,但是最终让具有较强男性意识的祥子感到愤怒与压抑。另一方面,她对于祥子的追求是具有男性化特征的,这又违背了父权制的社会传统,是一种病态的表现,最终还导致了父女反目。
  其次,虎妞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也是以悲剧收场,她反而失去了父爱、失去了金钱,还失去了肚子里的孩子,甚至付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当然,她直到死去也没有得到丈夫祥子的真爱。这不得不说是虎妞最为悲哀的地方。虎妞一生都在拼命地追求祥子,一心为丈夫,而祥子却是为了娶她的钱。当虎妞在婚后的一次吵架中说出了祥子的真实结婚想法时,祥子竟然恨不得掐死虎妞,因为他是迫于生活而使得人性发生异化,最终拜倒在虎妞的金钱之下。祥子对于虎妞的最大热情就是钱。但是,虎妞却对祥子是真心的,她一直渴望得到丈夫的真爱,内心其实比祥子来的更为坦荡与宽广。相比而言,祥子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禽兽。当虎妞难产时,他表现得极为冷漠,认为“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根本不在意虎妞以及孩子的死活。这不仅是虎妞愚昧无知的可怕后果,更是祥子不肯作为的残忍结果。虎妞为了祥子而买车,但是,祥子却不肯为了挽救虎妞的生命而卖车,这是何等的悲哀与讽刺。
  结语
  纵观整部小说,虎妞这个女性人物形象的最终悲剧命运并不都符合生活的逻辑,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作家老舍的个人愿望。老舍对于虎妞这个底层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充分说明了他强烈的男性主义意识。尽管老舍提倡男女平等与女性解放,但是,从他的内心深处透露出的却是男性中心的传统思想。他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应该是安分守己、温柔贤淑的女性。然而,虎妞却是一个长相与行为都有违传统审美标准的女性形象,因此,他对虎妞表现出极大的厌恶感。这实际上是老舍的创作局限性所在。我们应该从虎妞的身上看到她的可怜与可敬之处。虎妞虽然长期遭受男性的压迫,但是,却敢于发起挑战,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与理想,是一个更生动、更血肉丰满的形象。虎妞被遗弃、异化的一生虽然说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是,这也是她在与传统男性社会对抗中的精彩表现,是一个反传统的女性人物,只是最终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而陷入了生命的黑洞之中,以死亡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参考文献:
  [1] 陈思和:《〈骆驼祥子〉:民间视觉下的启蒙悲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 逄增玉:《对虎妞形象及其与祥子关系的再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 唐克龙:《〈骆驼祥子〉:承认的悲剧》,《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4] 伍友云:《畸变:另类的女性存在》,《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5] 张丽丽:《从虎妞形象塑造看老舍创作的男权意识》,《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
  (杨利香,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漫天肆虐的风  我盯着眼前的树枝  它的芽苞微微有些红晕  它的枝条也柔软起来  环境还这么恶劣  漫天肆虐的狂风,难道就是春风?  一棵树,又一棵树,竟然有了春意、春情、春喜  包裹在风衣和口罩里的女人  在沙尘暴中弯着腰  顶着风前行的情节  躲躲闪闪的情节  被吹出了春的气息  春,就这样,又来了  卑贱和强大的万物  再一次在恶劣环境中发出了芽  风,再一次恣意地  把所有的生灵吹进了春潮
期刊
摘要 在中西方绘画领域里,有很多不同的认知和理念。这些不同多是由于中西方的审美认知差异造成的。在中国文化中,总体上是坚持了以善为美的审美原则,中国绘画的审美核心是向善的、向自然的。而西方绘画的审美趋向是“爱”,以爱为真,以真为美,是他们的核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艺术追求的至高点是一个“韵”字,它讲究的是一种艺术的最高境界,而西方却以“真”为最高的艺术要求。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 审美认知 差异研究
期刊
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于2015年3月26日仙逝。当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医院把这位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辞世的消息公布于诗歌世界的那一刻,我刚好在遥远偏僻的居所整理完春节期间写给中国女诗人李小雨的悼念诗。我在诗中写道:“春天匆匆忙忙/还是没赶上你的离去/二月的风踉踉跄跄/从北京刮来,它的哭喊/谁也没有听到/世界和我们的心/在春天之前变得肃穆/肃穆成一座
期刊
摘要 李剑晨被誉为“中国水彩画之父”,在国内外均享有盛名。他结合西方油画、水彩画以及传统国画的特点,在丰富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理论体系,对于我国水彩画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笔者对李剑晨及其风景水彩画做了简单介绍,从构图、笔法以及色彩运用三个方面对李剑晨风景水彩画的艺术创作特色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画作的审美特点。  关键词:李剑晨 风景水彩画 艺术创作 审美  水彩画在明清时期
期刊
摘要 书写生命意识是苏童小说的核心主题,他的作品习惯描绘黑色的人生曲线,吟唱凄凉的生命悲歌。短篇小说《她的名字》是苏童的典型代表,以都市平民女子段福妹三次改名为线索,叙述了她的三段情感经历,探索了她在物欲、爱欲和死亡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却无处逃遁的悲剧命运,传达了苏童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虚无的生命意识。  关键词:苏童 生命意识 孤独 虚无  米兰·昆德拉认为人类的生存是文学探索的基本问题,探究现代人的生
期刊
摘要 作为不同时代的优秀女性作家,张爱玲与铁凝都倡导“自由写作”,她们笔下的角色不乏具有典型变态心理特征的代表,且两者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区别,学术界对于两者的独立论述很多,但是鲜有对比。本文以分析张爱玲及铁凝代表作品中变态心理人物的塑造为基础,在人物形象、创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 铁凝 变态心理 人物塑造  一 变态心理与作品表现概述  作为一种科学范畴的理论,变态心理
期刊
摘要 梁启超所创作的《饮冰室诗话》在推动诗歌艺术发展以及社会思想文化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饮冰室诗话》突出了“以旧风格含新诗意”的诗歌创作思想,这种思想在《饮冰室诗话》本身也具有良好的体现,即《饮冰室诗话》不仅对古典文化风格做出了体现,同时也表现出了现代文化诉求。本文对《饮冰室诗话》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做出论述,以挖掘《饮冰室诗话》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  关键词:《饮冰室诗话》 梁启超
期刊
摘要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坛上具有极高影响力的女作家,学者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已经远远不止于文学角度,更有人从文化、心理、哲学等角度深入研究张爱玲的文学小说,然而研究张爱玲作品语言艺术的学者却少之又少。为了让广大读者能够深层次体会张爱玲作品中的语言魅力,本文将以张爱玲作品的语言表达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张爱玲在其作品中运用的音律、拟声、绘声等语言技巧,分析张爱玲文学作品中拟声绘声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逆流的日子》发表于抗战胜利之后,是胡风从1944年到1946年间的文章合集,其核心是对“主观战斗精神”的阐述。本文主要围绕胡风在《逆流的日子》一书中所提出和阐述的“主观战斗精神”理念展开了梳理、总结和论述。“主观战斗精神”以知识分子为本位,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发挥自身的人格力量,深入现实生活,对人民群众在理解和关怀的前提下进行正面引导。  关键词:主观战斗精神 主客观结合
期刊
摘要 1949年后,两岸对峙,中国台湾文学与大陆母体文学处于隔绝状态,两岸的现代主义诗歌在相互疏离的状态下各自发展,但无论是中国台湾50年代的现代诗运动还是大陆80年代的朦胧诗派,都是在文学极端政治化的基础上把诗歌逼近“非诗”的绝地后实现的诗歌自救运动,是断裂之后的再生。  关键词:诗歌 现代主义 现代派 朦胧诗 断裂  在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中,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可谓几经起落:继李金发及后期新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