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位于合肥市西北郊,距合肥市中心7km,中心集镇坐落于合淮路(206国道)、四里河路与环湖北路交汇口,全镇现辖5个行政村,8个社居委,属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之地。
独特的区位环境为大杨镇提供了发展的便利,但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大杨人审时度势、全心全力,因地制宜开辟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并已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合肥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强劲。然而,位于合肥西北角的庐阳区大杨镇却不得不面对发展的瓶颈——
庐阳位于合肥的城乡结合部,越来越快的城市扩大化进程使镇里的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拆迁、维稳、农民的出路……一个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大杨镇的广大干群的面前;
与此同时,大杨镇处于合肥市两大水缸——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之间,为了保护这两大水库,该镇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和水土涵养林工程,组织了村庄整体拆迁及部分企业、养殖业的转移,工业企业的发展大伤元气。
面对上述困难,以及随后席卷而来全球的经济危机,4万之众的大杨人没有坐等靠要,而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生态镇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城市化战略、经济强镇战略、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建设,克服了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喜人业绩。
大杨镇人民政府镇长盛国告诉记者:到2010年底,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11亿元增长到46.7亿元,5年增长325%;其中工业投资由1.36亿元增长到7.15亿元,5年增长426%;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可用财力大幅度增长,完成财政收入由3600万元增长到2.38亿元,5年增长638%;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
生态经济渐成潮流
大杨人知道:生态效益蕴涵着经济效益,只有绿色的大杨才能焕发勃勃生机。为此,大杨镇的生态经济渐成潮流。
一是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带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代,大杨镇引进种植大户,在环湖北路两侧营造钢架大棚500亩,进行反季节蔬菜瓜果生产;谢岗村兴建千亩农业示范园;岗西村建成了安徽省最大的千亩银杏林基地。与此同时,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公司 基地 农户”、“公司 协会 农户”、订单生产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主导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乡镇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大杨镇已引进多家新农村建设项目,如占地150余亩的蓝斯凯草花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同类企业中最大的一家,每年向合肥等城市销售数百万盆草花。绿荣亭、万春园林和红方绿茵花草,总面积2000亩,完成投入1280万元。兰君园艺在2008年,向北京奥运会供应兰花10000盆,为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安徽农业大学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辐射下,全镇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主导产业,共有退耕还林和水涵养林8000亩,苗木花卉基地3600亩。值得一提的是,镇政府还注重加大对林业、苗木花卉产业、瓜果蔬菜产业的引导,逐步构建环湖北路集苗木花卉、无公害农产品、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特色生产农业经济带。
三是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他们坚持“一村一业,一户一品”,整体推进,打造自己的特色,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引导土地有序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流转,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康绿”哈密瓜、“格瑞”早春红小型西瓜等农产品创大杨品牌,着力繁荣农村经济。加强对群众的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劳力内消外输等支持帮助,实现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大杨镇科学地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大杨镇政府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多处泵站、小二型水库修建;迁移了两大水库上游的部分村庄及全部小型民营企业和养殖场等,清除生活污染源;花大力气建造岗西新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该工程采用潜流式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总造价30余万元;坚决杜绝引进“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企业。
与时同时,他们还完成了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一是完成造林面积一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二是完成“一河两水三路”的绿化带及其它支渠、道路绿色通道,完善农田林网化建设;三是镇区建设绿化隔离带,完成森林公园1700亩林木绿化,建设好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大杨镇清除生产、生活污染源,建设生态文明,目前全镇农村基本上退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而连续获得合肥市卫生乡镇和安徽省卫生乡镇先进乡镇、省创建文明工作先进乡镇、省非公企业专业乡镇以及全国文明乡镇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此外,该镇水库村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小康村。
在农村建设中,该镇围绕以土地增值、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加速土地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008年以来,新栽水源涵林13000株、培育苗木基地1200亩、发展花卉基地60亩、成功抚育林木9200亩。全镇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去年完成招农引资4000万元,流转村发展土地6000亩。让农户在取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学到技术,增加一定的务工收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省、市领导莅临该镇视察新农村建设工作时,都对该镇土地流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生态文化建设的高潮已经到来
“绿色经济”的蓬勃生命力使大杨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在发展经济中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随着生态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个生态文化建设的高潮已经到来。据了解,以大杨工业园为主阵地的生态型工业经济群,已经成为推进镇域经济协调高速和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力量。加强大杨产业区建设,以新型生态工业化方向,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完善载体功能,加大政策扶持,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生态工业步伐。加强与市区经贸委联系,妥善解决企业用电开户难的问题;投入40多万元完善产业园内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企业减免各项费用1358.5万元,建立企业闲置厂房台帐,帮助企业有针对性招大商、大招商;培植过亿企业4家,园区聚集产业的能力进一上增强。针对当前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该镇还将在园区内开出专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进入园区创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着力推进“经济强镇、生态立镇”战备。
花香蝶自来,大杨镇良好的经济环境引来了大量外资的注入。仅去年一年,该镇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2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个。引进外资700万美元,引进内资14亿元,占全年任务的212%。其中,合肥明发商业广场计划总投资逾20亿元,总建筑面积57.85万平方米,其中有商业、酒店、商住房等。至201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近12亿元;中铁国际城计划投资70亿元,建筑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至2010年底累计投资23.55亿元。现已投资8.6亿元。这些大公司的进入,大项目的上马,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旅游兴镇,绿色引客
记者了解到,大杨镇位于合肥市西北郊,东西两边是大房郢和董铺水库;南有城市森林公园、墨荷园;北有广阔的特产丰富的绿色原野。北二环路、四里河路、合淮路和206国道穿境而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这一区位及自然优势,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着力大力打造以四里河路、合淮路为枢纽的生态旅游观光长廊。为加快旅游经济生态化、产业化进程,壮大镇域经济,大杨镇政府适时提出了“旅游兴镇,绿色引客”发展战略,坚持“四个结合”推动该镇旅游生态又好又快发展。
“大杨镇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大。依青山傍绿水,交通便利,相信通过大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绿色茵茵的现代特色乡镇,必将在合肥市后花园悄然崛起。”对于大杨的未来发展,该镇的党委书记郑邦山信心满怀。
责编:姚少宝
独特的区位环境为大杨镇提供了发展的便利,但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大杨人审时度势、全心全力,因地制宜开辟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绿色发展之路,并已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进入新世纪以来,合肥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强劲。然而,位于合肥西北角的庐阳区大杨镇却不得不面对发展的瓶颈——
庐阳位于合肥的城乡结合部,越来越快的城市扩大化进程使镇里的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拆迁、维稳、农民的出路……一个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大杨镇的广大干群的面前;
与此同时,大杨镇处于合肥市两大水缸——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之间,为了保护这两大水库,该镇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和水土涵养林工程,组织了村庄整体拆迁及部分企业、养殖业的转移,工业企业的发展大伤元气。
面对上述困难,以及随后席卷而来全球的经济危机,4万之众的大杨人没有坐等靠要,而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生态镇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城市化战略、经济强镇战略、城乡统筹和谐发展战略建设,克服了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喜人业绩。
大杨镇人民政府镇长盛国告诉记者:到2010年底,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11亿元增长到46.7亿元,5年增长325%;其中工业投资由1.36亿元增长到7.15亿元,5年增长426%;工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可用财力大幅度增长,完成财政收入由3600万元增长到2.38亿元,5年增长638%;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
生态经济渐成潮流
大杨人知道:生态效益蕴涵着经济效益,只有绿色的大杨才能焕发勃勃生机。为此,大杨镇的生态经济渐成潮流。
一是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带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代,大杨镇引进种植大户,在环湖北路两侧营造钢架大棚500亩,进行反季节蔬菜瓜果生产;谢岗村兴建千亩农业示范园;岗西村建成了安徽省最大的千亩银杏林基地。与此同时,加强产业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积极探索“公司 基地 农户”、“公司 协会 农户”、订单生产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增强主导生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是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乡镇发展的根本出路。目前,大杨镇已引进多家新农村建设项目,如占地150余亩的蓝斯凯草花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同类企业中最大的一家,每年向合肥等城市销售数百万盆草花。绿荣亭、万春园林和红方绿茵花草,总面积2000亩,完成投入1280万元。兰君园艺在2008年,向北京奥运会供应兰花10000盆,为全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在安徽农业大学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的辐射下,全镇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主导产业,共有退耕还林和水涵养林8000亩,苗木花卉基地3600亩。值得一提的是,镇政府还注重加大对林业、苗木花卉产业、瓜果蔬菜产业的引导,逐步构建环湖北路集苗木花卉、无公害农产品、旅游休闲三位一体的特色生产农业经济带。
三是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他们坚持“一村一业,一户一品”,整体推进,打造自己的特色,根据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引导土地有序向龙头企业、种植大户流转,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康绿”哈密瓜、“格瑞”早春红小型西瓜等农产品创大杨品牌,着力繁荣农村经济。加强对群众的技能培训、信息服务、劳力内消外输等支持帮助,实现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大杨镇科学地处理好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统计数字显示,近几年,大杨镇政府累计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多处泵站、小二型水库修建;迁移了两大水库上游的部分村庄及全部小型民营企业和养殖场等,清除生活污染源;花大力气建造岗西新村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工程,该工程采用潜流式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总造价30余万元;坚决杜绝引进“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的企业。
与时同时,他们还完成了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一是完成造林面积一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二是完成“一河两水三路”的绿化带及其它支渠、道路绿色通道,完善农田林网化建设;三是镇区建设绿化隔离带,完成森林公园1700亩林木绿化,建设好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大杨镇清除生产、生活污染源,建设生态文明,目前全镇农村基本上退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从而连续获得合肥市卫生乡镇和安徽省卫生乡镇先进乡镇、省创建文明工作先进乡镇、省非公企业专业乡镇以及全国文明乡镇先进乡镇等光荣称号。此外,该镇水库村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小康村。
在农村建设中,该镇围绕以土地增值、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加速土地流转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008年以来,新栽水源涵林13000株、培育苗木基地1200亩、发展花卉基地60亩、成功抚育林木9200亩。全镇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去年完成招农引资4000万元,流转村发展土地6000亩。让农户在取得土地租金的同时,还学到技术,增加一定的务工收入。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省、市领导莅临该镇视察新农村建设工作时,都对该镇土地流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生态文化建设的高潮已经到来
“绿色经济”的蓬勃生命力使大杨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在发展经济中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随着生态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个生态文化建设的高潮已经到来。据了解,以大杨工业园为主阵地的生态型工业经济群,已经成为推进镇域经济协调高速和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的力量。加强大杨产业区建设,以新型生态工业化方向,以发展经济为重点,完善载体功能,加大政策扶持,提升服务水平,加快生态工业步伐。加强与市区经贸委联系,妥善解决企业用电开户难的问题;投入40多万元完善产业园内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企业减免各项费用1358.5万元,建立企业闲置厂房台帐,帮助企业有针对性招大商、大招商;培植过亿企业4家,园区聚集产业的能力进一上增强。针对当前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该镇还将在园区内开出专区,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进入园区创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发展。着力推进“经济强镇、生态立镇”战备。
花香蝶自来,大杨镇良好的经济环境引来了大量外资的注入。仅去年一年,该镇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62个,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个。引进外资700万美元,引进内资14亿元,占全年任务的212%。其中,合肥明发商业广场计划总投资逾20亿元,总建筑面积57.85万平方米,其中有商业、酒店、商住房等。至201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近12亿元;中铁国际城计划投资70亿元,建筑面积达到200万平方米,至2010年底累计投资23.55亿元。现已投资8.6亿元。这些大公司的进入,大项目的上马,有力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旅游兴镇,绿色引客
记者了解到,大杨镇位于合肥市西北郊,东西两边是大房郢和董铺水库;南有城市森林公园、墨荷园;北有广阔的特产丰富的绿色原野。北二环路、四里河路、合淮路和206国道穿境而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这一区位及自然优势,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着力大力打造以四里河路、合淮路为枢纽的生态旅游观光长廊。为加快旅游经济生态化、产业化进程,壮大镇域经济,大杨镇政府适时提出了“旅游兴镇,绿色引客”发展战略,坚持“四个结合”推动该镇旅游生态又好又快发展。
“大杨镇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潜力大。依青山傍绿水,交通便利,相信通过大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绿色茵茵的现代特色乡镇,必将在合肥市后花园悄然崛起。”对于大杨的未来发展,该镇的党委书记郑邦山信心满怀。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