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障儿童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它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智力落后并不一定就无所作为,他们也生活在学校教育的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中,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个体,和一般儿童一样,都有受教育、学习的权利,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受到排斥和限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尊重、重视、关爱他们,让他们积极快乐地加入到学校的学习当中来,为培养他们将来会生活、会劳动、会做人作为准备。这样,在我们农村学校里有不少的特殊儿童就走随班就读的教学之路。那么,如何对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的能力培养呢?
一、老师要做到不歧视
智力差异是人类再生中的必然现象,智商大于130和小于70的人总是占人口总数的2%—3.5%,这也是一个群体,在这个中也影响着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他们最同情的群体。由此,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学校阵地中也有这种群体的存在,他们的智力特别差,思想情绪比较低落。教学工作者要对他们有足够的关心,多用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谈心,耐心地教育、开导,做他们的知心老师,做到父母般的温暖,努力开发他们的后天智力,为学习他人的知识做好最基本的准备。
二、老师要有高尚的风格
人们有句古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随班就读的老师更是这样,不但要完成班级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对这个群体儿童做最广泛的社会调查、家庭访问、课外辅导等,还要进行必要追踪记录等不少的工作,再要求老师要有崇高的风格和奉献精神。
三、老师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措施
根据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培养智障儿童交往能力的方法,有以下三条供以参考。
1.课内教学时,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执教者要发挥好三点:一是心理上注重智障儿童,随班有目的的鼓励和表扬智障生,那怕是回答对最简单的问题,回答语言的清晰等。二是让优生辅导智障生,在分组活动时,学生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从而使智障生在心理上受到乐。三是要留给智障生有思考、发言的机会和空间。逐步形成团结互助、自觉上进的良好习惯。
2.在教育活动时,课内课外活动是多姿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交往,一般学生与智障儿童间的交流。比如,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我班的一位智障儿童自由组合劳动小组,他知道主动的平时与他关系好的正常儿童小组组合,这也体现他热爱劳动,团结同学的交往能力在发展。其次,有一天某个教师的抽屉里不见了一枝钢笔,估计是他干的,我对他做细致的谈心后,他主动把笔交给了失主并说:“对不起”。后来我在班上用赞美的语言表扬了他,他感到无比激动。这也体现了他知错就改的良好态度,提高了他在生活与活动中和他人合作,积极向上的能力。再次,据我观察发现智障儿童总是受到儿童的歧视,他们之间互不来往,互相不玩耍,这也不利于智障儿童健康成长。所以我竭力抓住智障儿童的闪光点,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表扬、宣传、鼓劲。同时还派几名班上有责任心,耐心热情,家住同社同村的正常儿童和他一起玩耍,一起交往。让智障儿童在做一些有意活动中潜移默化,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3.老师和家长配合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培养智障儿童有其重要作用,但农村家庭中他们的家长素质较低,都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意识,这样要想得到家长的配合,就必须要经常家访,让家长发现孩子的优点,清楚孩子并不是全无希望,明白在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努力配合下,孩子一定会取长补短,有所进步。然后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自已的孩子。得到家长配合后,老师还经常家访,请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了解孩子平时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对家长的教育方法随时跟踪指导。二是孩子在校时有微小进步向家长汇报,让家长能够同老师共同享受教育的喜悦。
总之,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智障儿童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使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生活中真正地自强自立起来,老师和家长需要用一颗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获得珍贵的点滴进步,最终尽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4-28
一、老师要做到不歧视
智力差异是人类再生中的必然现象,智商大于130和小于70的人总是占人口总数的2%—3.5%,这也是一个群体,在这个中也影响着提高中华民族的人口素质问题,也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他们最同情的群体。由此,在现代教育教学的学校阵地中也有这种群体的存在,他们的智力特别差,思想情绪比较低落。教学工作者要对他们有足够的关心,多用课外时间对他们进行谈心,耐心地教育、开导,做他们的知心老师,做到父母般的温暖,努力开发他们的后天智力,为学习他人的知识做好最基本的准备。
二、老师要有高尚的风格
人们有句古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对随班就读的老师更是这样,不但要完成班级正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对这个群体儿童做最广泛的社会调查、家庭访问、课外辅导等,还要进行必要追踪记录等不少的工作,再要求老师要有崇高的风格和奉献精神。
三、老师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措施
根据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培养智障儿童交往能力的方法,有以下三条供以参考。
1.课内教学时,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执教者要发挥好三点:一是心理上注重智障儿童,随班有目的的鼓励和表扬智障生,那怕是回答对最简单的问题,回答语言的清晰等。二是让优生辅导智障生,在分组活动时,学生互教互学,互帮互助,从而使智障生在心理上受到乐。三是要留给智障生有思考、发言的机会和空间。逐步形成团结互助、自觉上进的良好习惯。
2.在教育活动时,课内课外活动是多姿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教育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交往,一般学生与智障儿童间的交流。比如,在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中,我班的一位智障儿童自由组合劳动小组,他知道主动的平时与他关系好的正常儿童小组组合,这也体现他热爱劳动,团结同学的交往能力在发展。其次,有一天某个教师的抽屉里不见了一枝钢笔,估计是他干的,我对他做细致的谈心后,他主动把笔交给了失主并说:“对不起”。后来我在班上用赞美的语言表扬了他,他感到无比激动。这也体现了他知错就改的良好态度,提高了他在生活与活动中和他人合作,积极向上的能力。再次,据我观察发现智障儿童总是受到儿童的歧视,他们之间互不来往,互相不玩耍,这也不利于智障儿童健康成长。所以我竭力抓住智障儿童的闪光点,在学生群体中进行表扬、宣传、鼓劲。同时还派几名班上有责任心,耐心热情,家住同社同村的正常儿童和他一起玩耍,一起交往。让智障儿童在做一些有意活动中潜移默化,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3.老师和家长配合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对于培养智障儿童有其重要作用,但农村家庭中他们的家长素质较低,都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意识,这样要想得到家长的配合,就必须要经常家访,让家长发现孩子的优点,清楚孩子并不是全无希望,明白在老师和家长双方的努力配合下,孩子一定会取长补短,有所进步。然后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知道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自已的孩子。得到家长配合后,老师还经常家访,请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了解孩子平时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对家长的教育方法随时跟踪指导。二是孩子在校时有微小进步向家长汇报,让家长能够同老师共同享受教育的喜悦。
总之,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智障儿童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使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生活中真正地自强自立起来,老师和家长需要用一颗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获得珍贵的点滴进步,最终尽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