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一定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画面:一位老者坐于桌前,桌上铺开一张白纸,老人手握毛笔写字,身旁的侍女或书童在砚台上缓缓研磨,漆黑油亮的墨汁就汩汩生出。看上去是不是很神奇?这砚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磨出墨汁呢?
砚是中国传统的研墨工具,虽然它看上去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兄弟中排行老四,但因为它质地坚硬,能传世百代而不毁,所以又有“‘四宝’砚为首”的说法。
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墨汁是由墨与水混合成的,因此,砚本身并不出墨,它只是一个使墨溶解、盛放墨汁的器具,单单只有砚是磨不出来墨汁的。想要出墨,我们需要往砚里加水,再用墨棒慢慢研磨,就能磨出用于书写或绘画的墨汁了。
你可能会问,是不是随便一个碗碟就可以用来磨墨呢?其实不然,墨汁的好坏和砚有莫大的关系。好砚能够让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快速结合,在这样的砚上磨出的墨就如同油一般光亮。
砚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发展演变而来。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砚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的一塊石砚。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块伴有墨及研磨棒的石砚,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块书写砚。
到了汉代,砚的使用开始流行。这件西汉时期的三足双龙石砚就很有代表性,它分为砚盖和砚身两部分,砚盖上雕刻着两个互相噬咬的龙首,砚身底部有三足,这是因为汉代时人们大多席地而坐,砚有一定的高度才更方便人们使用。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的文学、绘画、书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时代。制砚的材料和种类增多,外形也更加庄重、实用。这是一块宋代的眉纹枣心歙砚。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用产自安徽省歙县等地的歙石制成。有的歙石上会有美丽的天然纹理,如罗纹、眉纹、金晕、金星等,这些纹理极为难得,用这种歙石制成的砚台是歙砚中的上品。这块眉纹枣心歙砚砚身的材质是细罗纹石,砚心有一块眉纹石片,石片还能被取出,造型是不是非常精巧独特呢?
从唐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四大名砚”之说。时至今日,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西的澄(dèng)泥砚、甘肃的洮(táo)河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名满天下。
到了明清时期,砚文化更是大放异彩,不仅材料、形状更加多样,人们还融入了多种艺术装饰手法,给砚增添了观赏美感、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块明代的长方形兰亭序绿端砚大有来头!不但砚石名贵,上面还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题材精雕细琢了王羲之与友人雅士在兰亭饮酒赋诗的场景,底部还刻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全文。
读到这儿,大家是不是都认为砚一定是由石头制成的?其实不然,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号笈游道人)就曾拥有一块铁砚。
邓石如是安徽怀宁人,他一生为人朴实、清正廉洁,曾经担任过清代湖广总督毕沅(yuán)的幕僚。后来,因为他始终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格格不入,就请辞回乡,毕沅挽留不住,临别时特别约请了江南的名匠打造了这块铁砚送给邓石如,来称赞他刚正不阿的性格。邓石如也感激毕沅的知遇之恩,回到家乡后,就把铁砚收藏在自己的书房,还将书房命名为“铁砚山房”。
你看,古人追求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不断研究,把普通的砚做成了一件件展现审美、寄托情怀的艺术品。
砚是中国传统的研墨工具,虽然它看上去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兄弟中排行老四,但因为它质地坚硬,能传世百代而不毁,所以又有“‘四宝’砚为首”的说法。
通过前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墨汁是由墨与水混合成的,因此,砚本身并不出墨,它只是一个使墨溶解、盛放墨汁的器具,单单只有砚是磨不出来墨汁的。想要出墨,我们需要往砚里加水,再用墨棒慢慢研磨,就能磨出用于书写或绘画的墨汁了。
你可能会问,是不是随便一个碗碟就可以用来磨墨呢?其实不然,墨汁的好坏和砚有莫大的关系。好砚能够让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快速结合,在这样的砚上磨出的墨就如同油一般光亮。
砚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发展演变而来。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砚是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多年的一塊石砚。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了一块伴有墨及研磨棒的石砚,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块书写砚。
到了汉代,砚的使用开始流行。这件西汉时期的三足双龙石砚就很有代表性,它分为砚盖和砚身两部分,砚盖上雕刻着两个互相噬咬的龙首,砚身底部有三足,这是因为汉代时人们大多席地而坐,砚有一定的高度才更方便人们使用。
到了唐宋时期,中国的文学、绘画、书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时代。制砚的材料和种类增多,外形也更加庄重、实用。这是一块宋代的眉纹枣心歙砚。
歙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用产自安徽省歙县等地的歙石制成。有的歙石上会有美丽的天然纹理,如罗纹、眉纹、金晕、金星等,这些纹理极为难得,用这种歙石制成的砚台是歙砚中的上品。这块眉纹枣心歙砚砚身的材质是细罗纹石,砚心有一块眉纹石片,石片还能被取出,造型是不是非常精巧独特呢?
从唐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四大名砚”之说。时至今日,广东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西的澄(dèng)泥砚、甘肃的洮(táo)河砚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名满天下。
到了明清时期,砚文化更是大放异彩,不仅材料、形状更加多样,人们还融入了多种艺术装饰手法,给砚增添了观赏美感、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块明代的长方形兰亭序绿端砚大有来头!不但砚石名贵,上面还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题材精雕细琢了王羲之与友人雅士在兰亭饮酒赋诗的场景,底部还刻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全文。
读到这儿,大家是不是都认为砚一定是由石头制成的?其实不然,清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号笈游道人)就曾拥有一块铁砚。
邓石如是安徽怀宁人,他一生为人朴实、清正廉洁,曾经担任过清代湖广总督毕沅(yuán)的幕僚。后来,因为他始终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格格不入,就请辞回乡,毕沅挽留不住,临别时特别约请了江南的名匠打造了这块铁砚送给邓石如,来称赞他刚正不阿的性格。邓石如也感激毕沅的知遇之恩,回到家乡后,就把铁砚收藏在自己的书房,还将书房命名为“铁砚山房”。
你看,古人追求实用与艺术的结合,不断研究,把普通的砚做成了一件件展现审美、寄托情怀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