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儿童哲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并于20世纪末期传入我国大陆。儿童哲学所蕴含的思想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有很重要的启示和应用价值。本文试图从新视域——儿童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在语文教学中用运用儿童哲学,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新型教学观。
关键词:儿童哲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构建
“儿童哲学”这一新鲜的专有名词的出现得益于1969年李普曼所著的《哈里的发现》。中国拥有十分漫长的教育历史,“尊师重道”一直被奉为真理。教师作用、教材作用被“妖魔化”地夸大。主从的师生关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被慢慢显现出来。
1 儿童哲学的主要观点
1.1 儿童哲学关注“三种思维”
李普曼认为,现在的教育是用大量的知识填充孩子的大脑,唯独没有教会儿童如何思考。哲学的本义即为“爱智慧”,儿童哲学即培养爱智慧的儿童,也是培养具有思考力的儿童,因此他的哲学观着重申述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关怀思维的重要性。
1.2 儿童哲学具有的“两大特征”
1.2.1 儿童的主体地位。儿童哲学与成人哲学是有差别的,强调的主体不同,研究的对象不同。儿童哲学起源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力,最终同样也指向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1.2.2 “群体探究”中的“对话”是儿童哲学得以运行的手段。这里的对话并不是流于胡扯的对话,而旨在发展学生的问询能力,进行具有语言逻辑性的对话。儿童哲学所提倡的对话有以下特征:要求参与对话者依据逻辑推理,理出问题的逻辑次序;强调通过实例得出推论,能够使自己得出的结论一般化,能够指出逻辑悖论,强调思维的连贯性。“探究群体”这一术语来源于以米德和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其本意是指在成年人群体中进行的初步的科学探究。在开展“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想要明白他人表达的意思或者组织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都要先经过内部语言的整理。儿童在这样的探究群体中发展自我的问询、交流、语言逻辑表达能力,同时也是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和准备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个情境中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3 儿童哲学旨在培养一个“理性人”
李普曼强调,不论是教育目的亦或者是教育过程,都不单单只是为了培养知识丰富的人,而是要教育出能分析、会动脑、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的“理性人”。此时小学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的举足轻重,广大一线教师应认识其重要性,改善教学行为,致力于将儿童培养成为一个“理性人”。
2 儿童哲学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2.1 呼唤语文课堂的“共享意识”
儿童这一探究群体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内驱力”,实现课堂的合作共享,从而达到化教为学的目的。语文特级教师周一贯指出:语文是母语,乃口耳之事,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去。就算是教材中的书面语,这也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师生、生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即以口语为交际方式,这即是“共享”。
儿童哲学指出需建构“探究群体”以进行“群体探究”活动,而在课堂上实现“共享”理念正是有利于“探究群体”的建构。在探究特别是“对话”的过程中,相近的、相对立的观点可以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思维,促使他们去思考、判断、质疑、反诘、发现和再发现,儿童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形成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2.2 提高儿童的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看见这样的一个场景,教师在讲台上忘情地滔滔不绝,有的学生在座位上低头贪玩,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多遍的知识点,在作业反馈中仍是有不少学生会出错。这是儿童在课堂中缺少参与的结果。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广度指参与的人数和时间的多少,深度指是否涉及深层次的问题,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的参与是思维的活跃,情感的共鸣,是生师、生生间的有效沟通。
3 总结
英国的凯思斯曾说过:“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水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从这句话中不难悟出一个道理,平凡与不平凡之间并不是云泥之别,在于是否会思考。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儿童哲学教育。针对小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与主体素养,教学体系缺乏儿童哲学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儿童哲学思想,小学生主体地位才有保障,语文学习过程中语言思维角度才能形成,思辨学习、深度学习、创新学习才能落地。儿童哲学教育是具有长期性,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三种思维”的“理性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地运用儿童哲学教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入每一节课时当中,不断地往儿童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靠近。
参考文献:
[1] M·李普曼. 张爱琳,张爱维译.教室里的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 吉萍.兒童哲学课程实施个案[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 王飞宇.儿童哲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教学研究,2013(02).
[4] 凯思斯.成功的潜质[J].报刊文摘,2003.
(作者单位: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
关键词:儿童哲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构建
“儿童哲学”这一新鲜的专有名词的出现得益于1969年李普曼所著的《哈里的发现》。中国拥有十分漫长的教育历史,“尊师重道”一直被奉为真理。教师作用、教材作用被“妖魔化”地夸大。主从的师生关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危害随着社会的发展被慢慢显现出来。
1 儿童哲学的主要观点
1.1 儿童哲学关注“三种思维”
李普曼认为,现在的教育是用大量的知识填充孩子的大脑,唯独没有教会儿童如何思考。哲学的本义即为“爱智慧”,儿童哲学即培养爱智慧的儿童,也是培养具有思考力的儿童,因此他的哲学观着重申述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关怀思维的重要性。
1.2 儿童哲学具有的“两大特征”
1.2.1 儿童的主体地位。儿童哲学与成人哲学是有差别的,强调的主体不同,研究的对象不同。儿童哲学起源于发展儿童的思维力,最终同样也指向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1.2.2 “群体探究”中的“对话”是儿童哲学得以运行的手段。这里的对话并不是流于胡扯的对话,而旨在发展学生的问询能力,进行具有语言逻辑性的对话。儿童哲学所提倡的对话有以下特征:要求参与对话者依据逻辑推理,理出问题的逻辑次序;强调通过实例得出推论,能够使自己得出的结论一般化,能够指出逻辑悖论,强调思维的连贯性。“探究群体”这一术语来源于以米德和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其本意是指在成年人群体中进行的初步的科学探究。在开展“对话”的过程中,学生想要明白他人表达的意思或者组织自己想要表达的语言,都要先经过内部语言的整理。儿童在这样的探究群体中发展自我的问询、交流、语言逻辑表达能力,同时也是思维的敏捷性、流畅性和准备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在这个情境中不再是课堂的“中心”,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3 儿童哲学旨在培养一个“理性人”
李普曼强调,不论是教育目的亦或者是教育过程,都不单单只是为了培养知识丰富的人,而是要教育出能分析、会动脑、积极主动开展思维活动的“理性人”。此时小学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的举足轻重,广大一线教师应认识其重要性,改善教学行为,致力于将儿童培养成为一个“理性人”。
2 儿童哲学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
2.1 呼唤语文课堂的“共享意识”
儿童这一探究群体在“对话”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学习的“内驱力”,实现课堂的合作共享,从而达到化教为学的目的。语文特级教师周一贯指出:语文是母语,乃口耳之事,生活中不可须臾离去。就算是教材中的书面语,这也是以口语为基础,而师生、生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即以口语为交际方式,这即是“共享”。
儿童哲学指出需建构“探究群体”以进行“群体探究”活动,而在课堂上实现“共享”理念正是有利于“探究群体”的建构。在探究特别是“对话”的过程中,相近的、相对立的观点可以极大地激发儿童的思维,促使他们去思考、判断、质疑、反诘、发现和再发现,儿童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逻辑思维的能力,形成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2.2 提高儿童的课堂参与度
在教学实践中不难看见这样的一个场景,教师在讲台上忘情地滔滔不绝,有的学生在座位上低头贪玩,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强调多遍的知识点,在作业反馈中仍是有不少学生会出错。这是儿童在课堂中缺少参与的结果。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包括广度和深度,广度指参与的人数和时间的多少,深度指是否涉及深层次的问题,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积极的参与是思维的活跃,情感的共鸣,是生师、生生间的有效沟通。
3 总结
英国的凯思斯曾说过:“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水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从这句话中不难悟出一个道理,平凡与不平凡之间并不是云泥之别,在于是否会思考。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儿童哲学教育。针对小学生缺乏主体意识与主体素养,教学体系缺乏儿童哲学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儿童哲学思想,小学生主体地位才有保障,语文学习过程中语言思维角度才能形成,思辨学习、深度学习、创新学习才能落地。儿童哲学教育是具有长期性,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三种思维”的“理性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地运用儿童哲学教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入每一节课时当中,不断地往儿童哲学教育的终极目标靠近。
参考文献:
[1] M·李普曼. 张爱琳,张爱维译.教室里的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2] 吉萍.兒童哲学课程实施个案[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 王飞宇.儿童哲学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教学研究,2013(02).
[4] 凯思斯.成功的潜质[J].报刊文摘,2003.
(作者单位:义乌市绣湖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