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和教师不懈地追求。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课堂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小学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1.课堂教学要体现创新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创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我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的创新。教与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主要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实现由教师灌输问题向学生发现问题转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新调整师生的位置关系,变教师的主导为引导,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思考题为思维主导,学生先学先练先讲,教师后讲后引后帮,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新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
2.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否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对于能否自学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综合性,其功能发挥的好,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综合运用课本中的创新素材,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 以促进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二是通过教师榜样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最具感召力,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性个性品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三是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学生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还与一定的家庭及社会环境有关。因此,必须鼓励学生走出教堂,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合力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3.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关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重点。然而对语文教学“道”的理解却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主要的表现有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泛化理解、窄化理解“道”与语文教学过程相分离。
3.1对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泛化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从教学生识字、写字开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读书、看图、说话、作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因而小学语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奠基性的作用。然而正是程中,忽视了对“道”的过程性和深度性的把握。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独特育人价值的实现。
3.2对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窄化理解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不断颁布,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认识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尽管语文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因具有丰厚的人文性特点,语文学科成为间接德育渗透的主要课程,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容易把这种渗透性的德性教育异化,以至于教师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道”狭隘的理解为对学生进行的。例如一位老师对《鸟岛》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成语。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的理解还停留在两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语文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而对于诸如其他审美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则没有进行相应的目标设计和展开。
3.3“道”与语文教学过程相分离
由于对“道”的理解的偏差,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将“道”作为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来看待,通常表现为在课堂教学的结束部分对学生进行道德号召,例如号召学生学习课文中某位伟人的优秀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等等。这些所谓的道德号召,本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阅读和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悟,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因此,在对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有了正确和全面的理解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则是如何组织和实现这些育人之“道”。而实现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通过不断的对话和体悟,达成对“道”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育人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4.结束语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古今中外为师者永恒的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武玉鹏.“回归传统”不是语文课的出路—兼论传统语文教育的当代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10(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引言:小学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1.课堂教学要体现创新
课堂是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创新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我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的创新。教与学是课堂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两个主要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实现由教师灌输问题向学生发现问题转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新调整师生的位置关系,变教师的主导为引导,即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思考题为思维主导,学生先学先练先讲,教师后讲后引后帮,使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新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掌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规律,把“引”与“探”有机结合起来。
2.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创新能力与人的个性品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能否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品质,对于能否自学增强、提高和有效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多维性、综合性,其功能发挥的好,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一是综合运用课本中的创新素材,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材中,关于对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伽俐略比萨斜实验等创新性“事物”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撼;关于对发明家爱迪生、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贝多芬、画家达芬奇和中国古代科学家李时珍、毕升、张衡以及我国现代科学家李四光、茅以升、童第周等努力、刻苦钻研、造福人类的“典型事迹”的描写。必将在学生心灵深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运用这些素材,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 以促进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二是通过教师榜样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师的一言一行必将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最具感召力,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性个性品质,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三是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学生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还与一定的家庭及社会环境有关。因此,必须鼓励学生走出教堂,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合力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
3.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关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重点。然而对语文教学“道”的理解却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主要的表现有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泛化理解、窄化理解“道”与语文教学过程相分离。
3.1对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泛化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从教学生识字、写字开始,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读书、看图、说话、作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因而小学语文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奠基性的作用。然而正是程中,忽视了对“道”的过程性和深度性的把握。这些问题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独特育人价值的实现。
3.2对小学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窄化理解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不断颁布,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认识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尽管语文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因具有丰厚的人文性特点,语文学科成为间接德育渗透的主要课程,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容易把这种渗透性的德性教育异化,以至于教师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道”狭隘的理解为对学生进行的。例如一位老师对《鸟岛》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成语。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的理解还停留在两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语文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而对于诸如其他审美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则没有进行相应的目标设计和展开。
3.3“道”与语文教学过程相分离
由于对“道”的理解的偏差,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将“道”作为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来看待,通常表现为在课堂教学的结束部分对学生进行道德号召,例如号召学生学习课文中某位伟人的优秀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等等。这些所谓的道德号召,本应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在阅读和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体悟,进而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因此,在对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有了正确和全面的理解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则是如何组织和实现这些育人之“道”。而实现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通过不断的对话和体悟,达成对“道”的深度理解和把握,发挥语文教学的独特育人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4.结束语
总之,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古今中外为师者永恒的课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应从学生的立场去考虑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李杏保,顾黄初著.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武玉鹏.“回归传统”不是语文课的出路—兼论传统语文教育的当代转换[J].课程•教材•教法,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