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稿用词和定稿用词的比较;词语调换比较;同一个词在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同一描写对象用不同词语的比较;增删词语比较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里强调理解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其原因之一是重要词语或者说关键词语是理解文本的首要途径,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知道,理解分析作品只能从语言开始,甚至可以说从词语出发。对语义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同样的词语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一方面是科学的、工具的语言,讲究的是语义的准确和规范;另一方面,是文学语言、文本中的语言,语义往往是超越词典规范,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只有理解这种非常强烈的、临时的感情色彩,才能辨认出作者和人物的個性和深层的、潜在的情感。所以,理解重要词语或者说关键词语是理解、分析文本的重要途径。而比较辨析则是理解词语的最佳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领悟到作者为什么用此词而不用彼词的奥妙。因此,词语教学时,应当让学生从比较中理解,从比较中鉴赏,从比较中学到他人的用词之艺术技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五种方法进行比较。
【关键词】词语比较品味语言
一、 初稿用词和定稿用词的比较
所谓初稿用词与定稿用词比较,就要将文章初稿用词与修改加工后的课文用词进行比较。通过先后两稿的比较分析,才能具体而真切地了解到作者为什么用此词而不用彼词的道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的一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改怎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该怎么写的’。”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句:“我问他缘由,他却静静的笑道:你太性急,没有等到它走到中间去。”定稿是:“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的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从初稿和定稿的比较中,可以体会到定稿用词的精到。如无“曾经”一词,紧接上文,就会产生闰土的父亲捕获鸟雀时,“我”当场询问的感觉。加上“曾经”,更直接的联想是“我”心里存记着此事,某次碰到闰土的父亲,想起此事,询问了他。加上“得失”,所问更为明确、具体。“却”改为“只”更为精彩,显示出在闰土的父亲看来这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一件活计,不值得炫耀;也使人感觉到他那丰富的捕鸟经验和朴实憨厚的性格。“来不及等”比“没有等到”更为急迫,与“太性急”一词更为照应。引导学生从初稿和定稿的比较中探求词语改用的奥妙,关键在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勤于积累这方面的实例,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左右逢源。
二、词语调换比较
初稿和定稿的比较是一种极有益的比较方法,但是作家的手稿是不容易搜罗的。因此,运用同义词调换课文中的用词,两相比较,以显示课文用词之妙,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比较法。在教学中,可以用填空来比较。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的样子。我曾要求学生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动词,学生有填“抓”“提”“斜”等词的,但和原文的“攀”“缩”“倾”比较,显然没有原词那么准确、形象。
还可以用选择来比较。如:“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句:“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句中的四个“立刻”用的极其精当,为了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妙处,我故意在黑板上写成这样: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赶紧、很快)又弯曲了背,(立刻、马上、赶快)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立即、赶忙)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然后要求学生选出精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因为重复使用“立刻”,繁忙紧张之极跃然纸上,同时感到母亲用血汗钱给我买书是心甘情愿、极为自然的事,一点也不介意女工的不可理喻以及“我”的深深自责的“反应”。如改为另三个词,上述的效果都会有所流失,而且语感上也出现了与这紧张气氛不合的不断停顿的不协调节奏。
三、同一个词在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
就是将用于不同对象的相同的词语进行比较。同一词语,尽管字面意义相同,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表现出不同的情趣,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懂得“意随境迁”的道理。
例如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有这样一句:“卷起来,我要看。”她有气无力的说。休易照办了,也是有气无力。这里有两个“有气无力”,头一个表明乔安西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体力也衰弱到了极限。后一个有气无力是指休易害怕出现叶子掉落,真发生乔安西随之而去的现实,因而非常消极的去拉开窗帘的一种情态。两个“有气无力”由于紧连着,使文气增添了公整、流畅和诗意感。
同一个词在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同一词语的表达效果在不同的语境里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对词语的理解和鉴赏,要因文而异,不能以此代彼。
四、同一描写对象用不同词语的比较
这种比较就是对课文中同一描写对象先后的不同用词进行比较。如《孔乙己》一文中,同样描写孔乙己取钱的动作,一是“排”(排出九文大钱),一是“摸”(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与“摸”可以对调吗?不能。因为孔乙己的处境前后不一样,初次出现在酒店的孔乙己,虽然不会营生,但他给人家抄抄书,还能换些钱来买酒吃,因此,通过一个“排”字,我们仿佛看到孔乙己将钱一个挨一个摆出来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极其认真的,也是缓慢的,这样,就活画出了孔乙己对来之不易的钱的珍惜,也维妙维肖地描绘出他在短衣帮面前的几分炫耀和傲然自得的神态。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里的孔乙己境况不同从前,腿被打断,是坐在蒲团上用手撑着“走”来的。要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四文大钱,还得找摸一番,才能“摸”出,可见钱之少;即使钱少,如果手脚灵活,一掏就可以了,探囊取物,也要艰难地“摸”半天,可见他已手指僵硬,动作迟钝,处于命运的悲惨境地。“排”与“摸”前后映照,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里强调理解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其原因之一是重要词语或者说关键词语是理解文本的首要途径,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知道,理解分析作品只能从语言开始,甚至可以说从词语出发。对语义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同样的词语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语义范畴,一方面是科学的、工具的语言,讲究的是语义的准确和规范;另一方面,是文学语言、文本中的语言,语义往往是超越词典规范,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的、临时的感情色彩。只有理解这种非常强烈的、临时的感情色彩,才能辨认出作者和人物的個性和深层的、潜在的情感。所以,理解重要词语或者说关键词语是理解、分析文本的重要途径。而比较辨析则是理解词语的最佳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领悟到作者为什么用此词而不用彼词的奥妙。因此,词语教学时,应当让学生从比较中理解,从比较中鉴赏,从比较中学到他人的用词之艺术技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可以运用以下五种方法进行比较。
【关键词】词语比较品味语言
一、 初稿用词和定稿用词的比较
所谓初稿用词与定稿用词比较,就要将文章初稿用词与修改加工后的课文用词进行比较。通过先后两稿的比较分析,才能具体而真切地了解到作者为什么用此词而不用彼词的道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的一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改怎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该怎么写的’。”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句:“我问他缘由,他却静静的笑道:你太性急,没有等到它走到中间去。”定稿是:“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的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从初稿和定稿的比较中,可以体会到定稿用词的精到。如无“曾经”一词,紧接上文,就会产生闰土的父亲捕获鸟雀时,“我”当场询问的感觉。加上“曾经”,更直接的联想是“我”心里存记着此事,某次碰到闰土的父亲,想起此事,询问了他。加上“得失”,所问更为明确、具体。“却”改为“只”更为精彩,显示出在闰土的父亲看来这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一件活计,不值得炫耀;也使人感觉到他那丰富的捕鸟经验和朴实憨厚的性格。“来不及等”比“没有等到”更为急迫,与“太性急”一词更为照应。引导学生从初稿和定稿的比较中探求词语改用的奥妙,关键在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勤于积累这方面的实例,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自如,左右逢源。
二、词语调换比较
初稿和定稿的比较是一种极有益的比较方法,但是作家的手稿是不容易搜罗的。因此,运用同义词调换课文中的用词,两相比较,以显示课文用词之妙,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比较法。在教学中,可以用填空来比较。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 );他那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显出努力的的样子。我曾要求学生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动词,学生有填“抓”“提”“斜”等词的,但和原文的“攀”“缩”“倾”比较,显然没有原词那么准确、形象。
还可以用选择来比较。如:“梁晓声的《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句:“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句中的四个“立刻”用的极其精当,为了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妙处,我故意在黑板上写成这样: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赶紧、很快)又弯曲了背,(立刻、马上、赶快)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立即、赶忙)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然后要求学生选出精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因为重复使用“立刻”,繁忙紧张之极跃然纸上,同时感到母亲用血汗钱给我买书是心甘情愿、极为自然的事,一点也不介意女工的不可理喻以及“我”的深深自责的“反应”。如改为另三个词,上述的效果都会有所流失,而且语感上也出现了与这紧张气氛不合的不断停顿的不协调节奏。
三、同一个词在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
就是将用于不同对象的相同的词语进行比较。同一词语,尽管字面意义相同,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表现出不同的情趣,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学生懂得“意随境迁”的道理。
例如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中有这样一句:“卷起来,我要看。”她有气无力的说。休易照办了,也是有气无力。这里有两个“有气无力”,头一个表明乔安西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体力也衰弱到了极限。后一个有气无力是指休易害怕出现叶子掉落,真发生乔安西随之而去的现实,因而非常消极的去拉开窗帘的一种情态。两个“有气无力”由于紧连着,使文气增添了公整、流畅和诗意感。
同一个词在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有助于学生体会到同一词语的表达效果在不同的语境里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对词语的理解和鉴赏,要因文而异,不能以此代彼。
四、同一描写对象用不同词语的比较
这种比较就是对课文中同一描写对象先后的不同用词进行比较。如《孔乙己》一文中,同样描写孔乙己取钱的动作,一是“排”(排出九文大钱),一是“摸”(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排”与“摸”可以对调吗?不能。因为孔乙己的处境前后不一样,初次出现在酒店的孔乙己,虽然不会营生,但他给人家抄抄书,还能换些钱来买酒吃,因此,通过一个“排”字,我们仿佛看到孔乙己将钱一个挨一个摆出来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极其认真的,也是缓慢的,这样,就活画出了孔乙己对来之不易的钱的珍惜,也维妙维肖地描绘出他在短衣帮面前的几分炫耀和傲然自得的神态。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里的孔乙己境况不同从前,腿被打断,是坐在蒲团上用手撑着“走”来的。要从自己的衣袋里掏出四文大钱,还得找摸一番,才能“摸”出,可见钱之少;即使钱少,如果手脚灵活,一掏就可以了,探囊取物,也要艰难地“摸”半天,可见他已手指僵硬,动作迟钝,处于命运的悲惨境地。“排”与“摸”前后映照,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