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N流程式教学模式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应用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693857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思想活跃,想法较多,总是希望自己的看法、想法、建议、意见等能够得到师长们的赞许或肯定。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不能站在学生立场对学生的活跃思想给予积极回应,很容易遏制学生的求知热情,导致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再发声,“懒得回答”教师的问题。习题讲评课上,教师尤其需要最大限度地关注学情,并在课前学情分析时仔细揣摩这一节课如果站在学生视角应该讲什么、怎样讲、用什么题目来检测讲的效果、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建构的水平等。下面我们以八年级初中物理滑轮专题“机械效率”习题讲评课为例,谈谈4+N流程式教学模式在习题讲评课中的应用。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教材在此前已经安排了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机械效率是以上知识的自然延伸。学生由浅入深地接触了功、有用功、额外功,进而学习机械效率的概念,其间需要记忆的公式很多;而机械效率一课中,滑轮组的组合形式多样,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原理和灵活运用公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历届学生在学习这个内容时都会出现不少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站在学生立场教授这节习题讲评课,还要站在“这一届”“这一班”学生的立场,去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启发他们学会研究和解决自身的问题,掌握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的方法。依据4+N流程式教学模式,本课教学主要包括提出目标、目标逐个达成、目标检测、小结提升4个基本流程,再适时使用“+N”策略优化教学。
  一、提出目标
  习题讲评课是在新授课或复习课上完以后针对习题完成情况及时跟进的一种重要课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整理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课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给学生发放习题、公布习题答案后,课件出示了本班本次习题中各题错题人数柱状图(如图1),图中两条极高的“蓝柱”一下子便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一片惊叹。在简单评析本次习题完成情况之后,教师提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我们认为,习题讲评课,最重要的一点无疑就是题目的讲解。若题目讲解面面俱到,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到底該讲解哪些题目呢?自然是学生关注度高的题目。学生会关注哪些题目呢?自然是他们感觉模糊不清的题目。哪些题目学生会感觉模糊不清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对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了。课前,教师在批改完全班习题后,发现全班的错题相对集中在第3题和第6题,于是绘制了上面的柱状图,用来在开课伊始点燃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对自己及全班同学的错题情况做到心中有底。在绘制完柱状图以后,我们一起分析了学生在这些错题中出错的原因,从中发现了以下几点共性:一是对公式、概念理解不清,导致选用公式错误;二是对几种常见题型(竖直滑轮、水平滑轮、组合滑轮)的机械效率辨识不清;三是对复杂的力学综合题无从下手,缺乏分析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确立了本课的如下学习目标:目标1,巩固功、有用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的相关公式,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目标2,合作归纳机械效率类问题解题中的常见误区及应对技巧;目标3,分类训练,强化三种常见题型(竖直滑轮、水平滑轮、组合滑轮)机械效率的分析与计算。
  二、目标逐个达成
  习题讲评课,以核心问题为中心,将知识巩固融入习题讲解的过程当中,通过聚焦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逐一达成对相关知识的复习整理,有效实现课前设计的学习目标。需要说明的是,课堂上的教师讲解,应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自我订正的不讲,重点关注学生认识模糊不清和方法不够巧妙的题目,比如本次习题训练中的第3题、第6题。为了达成目标,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用核心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提示学生注意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探究等方式方法,获取相关的解题技能。
  活动一:查看错题并尝试自行订正,或通过小组交流互助订正,再或者求助教师帮助订正
  师:习题答案已经公布,大家再看看各自习题中的错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互助订正错题,摸清解题思路。仍然有问题的,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互助订正错题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聚焦错误率较高的题目。
  师:现在请一名同学讲解一下第3题(课件呈现第3题,如图2)的解题思路。
  生:这是一道竖直滑轮组问题。解这类题目,要先明确竖直滑轮组的相关公式,明确公式中的[G]、[h]、[F]、[s]的数值,再结合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师:条理清晰,很好!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在这道题目中,要先明确有用功和总功。重力[G]所做的功为有用功([Gh])、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Fs])。
  师:听了以上两名同学的解题分析,老师发现,如果大家都能熟练分析三种情况(竖直滑轮、水平滑轮、组合滑轮)的机械效率,这一类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类问题的出错原因,自我归纳解题中的常见误区及应对技巧;教师点拨问题解决的技巧
  师:请再次检查各自的错题,结合我们刚刚的分析,大家在小组内交流、归纳一下这一类题目解题中的常见误区和应对技巧。
  学生结合各自在解题中的常见误区,依次归纳出如下应对技巧:第一,熟记以下公式[W=Fs],[W=Pt],[η=]W有/W总;第二,知道常见的竖直滑轮组有用功W有=[Gh]([G]为物重),总功W总=[Fs]([F]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第三,水平滑轮组的有用功W有=[Fs物]([F]为摩擦力,[s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总功W总=[Fs]([F]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物]);第四,对于组合滑轮组,同理,拉物体的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人所做的功为总功。
  师:(点拨)也就是说,应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问题,同学们首先要会区分有用功和总功。一般情况下,拉物体的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人所做的功为总功。通过受力分析找到拉物体的力以及人的拉力,再运用正确的公式就可以解题了。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反思解题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此类习题的常见误区和应对技巧,通过生生交互,有效发展了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并借“教师点拨”帮助学生顺利建构起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为错题订正和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打下了认知基础。
  三、目标检测
  目标检测,通常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在本课中,我们设计了三道检测题目,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类型的滑轮组问题。
  师:同学们归纳出了很多解题小技巧,现在老师要考一考你们了,看看你们的方法是不是经得起考验。(师依次呈现问题1、问题2、问题3,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讨论,熟练应用并巩固解题方法)
  目标检测一:竖直滑轮组
  问题1:如图3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时间内,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提升到了6m高的楼顶。其中,拉力做的功是  J,拉力的功率是  W,机械效率是  。
  生:这是一个竖直滑轮组。竖直滑轮组的有用功[W有]=[Gh],其中[G]为物重;总功W总=[Fs],其中[F]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由题中数据可知,[s=nh=3×6=18],因此拉力所做的功即W总=[Fs]=240×18=4 320J,拉力的功率P=[Wt=4 32015=][288W;]因为[W有]=[Gh]=600×6=3 600J,所以[η=W有W总]×100%=[3 6004 320]=83.3%。
  师同屏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订正其中的易错点,提请学生注意。(过程略)
  目标检测二:水平滑轮组
  问题2:如图4,用恒定的拉力F匀速拉动重为G的物体A,使物体A沿水平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s],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总功为( )。
  A.[Fs]  B.[Gs]  C.[3Fs]  D.([G+F])[s]
  生:水平滑轮组的有用功公式是W有=[Fs物]([F]为摩擦力,[s物]为物体移动的距离),总功公式是W总=[Fs]([F]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物])。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常见的竖直、水平滑轮组问题已经掌握得很不错了。接下来,老师把题目变一变,看看你们还能不能轻松地解决它。来试试吧!
  目标检测三:水平滑轮组变式
  问题3:如图5所示,用28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10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3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轮移动的速度是0.4m/s
  B.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9N
  C.水平拉力F的功率是5.6W
  D.在10s内绳子对物体A做的功为18J
  为了实时掌握全班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让学生针对问题3,使用平板在线抢答。从在线答题情况看,全班学生此题的正确率达到了86.5%,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类题目已经掌握,小部分学生仍然选择错误。于是教师请一名学生上讲台展示了自己的分析求解过程。
  生:这道题要结合水平滑轮组、受力分析、摩擦力、运动和力等知识综合解答(板书解题过程如图6)。
  请学生板书思路,一是因为此题的确存在较大的难度,即便大部分答题正确,也需要进一步厘清解题思路,顺便给小部分答错题的学生一次再学习的机会。如果大部分出错,此题便需要教师进行精讲,或者在课堂上补充这一类型题目的训练次数和训练强度。
  四、小结提升及课后作业
  小结提升,重点是让学生对照目标,静心梳理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学会反思,学会整理所习得的知识、方法和解题技能,同时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点拨、提升,便于学生内化和提升核心的解题技能和方法。
  在本课中,学生梳理、反思过程略,教师点拨如下:这节课应用的公式较多,熟记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公式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对于难度稍高的滑轮组变式题,同学们要找准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对有用功和总功做出准确判断,最后再结合公式解答,这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同学们可以通过接下来的课后作业,再次练习、巩固课上学到的解题方法。
  于是,教师呈现了下面的课后作业。
  1.小明用如图7所示的滑轮组把重为16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他的拉力为100N,所用时间为2s.下面有关物理量的计算正确的是( )。
  A.小明做的有用功为200J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小明做功的功率为80W
  D.小明将该物体的重力增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2.小强利用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使重为2 000N的物体A在3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了6m,若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f]=600N,小强所用拉力[F]=250N,则拉力[F]的功率为   W,该装置的机械效率是   。
  3.如图9所示,每个滑轮重20N,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在20s内物体移动了4m,拉力[F]做的功为1 280J,不计绳重及机械内部摩擦。求:(1)拉力[F]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节习题讲评课的学习目标来自学生习题中所反馈的具体学情,既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比如:为达成目标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目标检测基于习题讲评,通过题目变式,循序渐进地检测学生对几种类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教师在最后的反思性小结中,将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系统整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4+N流程式教学模式在习题讲评课中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改教师在习题讲评课中的逐题讲授、包办代替的做法,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本课例曾在广西物理复习研讨会上向全区同行展示,获得同行与专家的高度评价;題图左为作者杜嘉珺、右为李奇峰)
  (责编 白聪敏)
其他文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龙安邦在《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5期撰文认为,核心素养时代的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通过选择核心知识、创造学习环境、引领学习过程、启发意义体悟,带领学生深入知识的背后,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建构过程中形成关键能力、养成必备品格、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知识具有基础性、丰富性、拓展性特征,识别、提供、改造、创造核心知识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从时空开辟、物质提供
期刊
浙江省诸暨市店口镇中心学校何铁勇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撰文,提出了综合实践课程要有“生活根·实践魂”的主张。“生活根”反映情境认知,強调问题的产生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新经验的生成,教学实施中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活动主题要发端于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既可以直接采集学生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以问题为主题,也可以将校园文化活动主题化并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态推进
期刊
太原師范学院王先峰、牛建平在《教学与管理》2020年第5期撰文,提出了新时代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建构方法:一是融革命文化于爱国主义教育之中,让革命传统这个“精神富矿”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牵引作用,着力培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是创新爱国主义教育话语体系,让学生从小确立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发展牢牢地耦合在一起;三是激发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共鸣点,从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喜爱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福清附属行知高级中学连彬星在《物理教师》2020年第5期撰文,以高一物理一个单元的教学为例,介绍了格兰特·威金斯和杰·麦克泰提出的“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模式教學设计方法。“UbD”译为“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目标—教学评价—教学活动”三阶段,强调评价机制设计先于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开展,旨在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阶段1是确定预期结果,要求先
期刊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效,但仍存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各地、各有关院校、各有关部门进行了各种探索。2013年,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
期刊
南宁:继续派出30多名教师往贫困县支教  本刊讯(通讯员 余世松) 日前,南宁市2020—2021学年扶贫支教队31名教师出发前往上林县、隆安县和马山县报到,开始为期一学年的支教工作。近年来,南宁市教育局充分发挥市级教育资源优势,结合上林、隆安、马山三个国定贫困县的实际需求,多次在三个县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帮助当地培养一批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方法科学、思想政治过硬的骨干教师,助推这三个县教育教学水
期刊
本文所说的概念转变,指的是与某个概念相关的所有知识的改变;概念转变教学指的是教师引发和解决学生认知冲突的教学过程,它使学生原有的与某概念相关的认知经验在受到外部学习情境事件中新经验的影响后发生了重大改变。而认知冲突指的是人在原有概念与新经验之间出现对立性矛盾时所感受到的疑惑、紧张和不适的状态。2002年,台湾交通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教授佘晓清针对概念转变教学提出了一个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ual Si
期刊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高度重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明确指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进行4+N流程式教与学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校课题组在2019年基于本校物理教研组对实验教学的研究,推出了《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一课时)》一课,参加柳州市第十八届青年教师赛教课,获得了一等奖。下面我们就以陈姗姗老师在本
期刊
国家教材委员会历史专家委员会主任马敏教授指出: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2019年秋季学期起,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的语文统编教材格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文化教育,相应加大了两类课文的比重。单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便有40篇之多,同时在相关助读系统中安排了大量关联阅读素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代代革命者伟大的道德风貌和精神品质。这一类课文具有“非常化”的特点,往
期刊
“能否让林波秀老师再来支教一个学期?”2020年元旦过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第二完全小学(以下简称德昌二小)领导向玉林市玉东新区玉东小学校长陈菁提出申请。  2019年,林波秀在玉林市玉东新区第三小学任教时(目前已调入玉东新区第四小学),是陈菁名校长工作室成员。2019年秋季,她赴凉山支教不到一个学期,所支教的学校就舍不得她走。  其实,凉山当地师生“舍不得”的支教教师,又何止林波秀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