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绀弩与李慎之的一段诗缘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聂绀弩在他的《散宜生诗·自序》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未学诗,并无师承,不意有人从舒芜那里看到我的诗,写信给我叫好;舒芜又和我不认识的诗家谈我的诗,甚至说是‘奇诗’,诗家回他的信,都谈得很认真,说我别开生面……” 这位聂绀弩“不认识的诗家”,据舒芜先生《聂绀弩谈诗遗札》介绍,就是李慎之先生;
  李慎之曾在给侯井天的信中说:“1976年,舒芜先生以聂翁《北荒草》油印本一册见示,我从未见过这样寓悲愤于旷达,寄忧伤于诙谐的诗。捧读之余惊为绝世奇诗,为千古所未有,同时揣翁诗意,缀为二律,托舒芜转赠聂翁。”
  李慎之先生不以诗名,他这两首《题北荒草》也鲜为人知,我从山东省委党史办离休干部侯井天先生编撰、印数仅一千册的《聂绀弩诗全编》附录《读者通信》中抄录出来,供读者欣赏。
  绝塞穷荒百首诗,咸酸苦辣几人知?
  微微爝火摇风动,隐隐春雷入想痴。
  安得嚼心同嚼蜡,可堪含泪更含辞。
  死生明暗春来际,刺破鬼天笔一支。
  越是穷愁越放歌,风流自比郑元和。
  楚天风雨摧兰蕙,北海鲲鹏笑网罗。说明材料》一篇,曾提到解放前作为半殖民地的上海,“‘顶顶吃香的也就是美国底大腿电影和美国底发松的小品’,再其次,南京暗探范泉主编《文艺春秋》……”结果,就是因为这句话,使范泉受到追查,并遭受了两年多的无妄之灾。直到八十年代胡风冤案平反后,为澄清胡风所谓的“反革命”罪行,又将三十万字《意见书》作为历史文件予以发表,以正视听。范泉看到这《意见书》后,才知道自己当年受到迫害的原由,并专程到北京找到胡风的夫人梅志询问,胡风将他归为“南京暗探”的说法,有何凭据?梅志告知,因文艺界中有此传言,故有此说。诚如胡风一案的当事人贾植芳所说,三十年代以来的左翼文化运动,人事纷纭,尖锐复杂,疑神疑鬼,相互猜疑,从而伤害了一些不该伤害的朋友,也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和社会影响。
  与许广平之间的恩怨,则缘起于鲁迅。范泉从学生时代就景仰鲁迅,并终生致力于鲁迅研究。上海沦陷期间,他曾将日本学者小田岳夫撰写的《鲁迅传》译成中文,先在他主编的《文艺春秋》且刊上连载(该杂志创刊于抗战后期的1944年10月),1946年又出版过这部传记的单行本。当年在上海由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出面召开的“鲁迅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与会者每人都曾获赠过一本由开明书店出版的这本传记。
  小田岳夫的《鲁迅传》是鲁迅逝世后第一部有关他生平事迹的系统记述专著,尽管书中有不少错谬,但当时在纪念和宣传鲁迅上是起到过一定的历史作用的。范泉说,他译出这本传记后,“为了避免对于鲁迅的误解,曾邀请许广平先生加以详细的校阅”;而许广平则“把原著歪曲的地方,用一片片的小纸片记录下来,赐请译者加以改正,并且当面获得不止一次的解释”。所以,范泉的中译本,没有完全忠于原著,而是将原著中一些对鲁迅生平和思想的“曲解”及“凭空臆测”,“在许广平先生的指示下,都一一加以删节或改写”。这种方法未必会得到所有外国著述翻译者的赞同,因为这种做法毕竟是篡改原意的。译本出版时,范泉说明了他对原作部分改动的原因,提到曾得到许广平指教并向她“表示无限的敬意”。可是,《鲁迅传》的范译本出版后不久,许广平却在媒体发表文章否认这件事,以她“并没有拿日文与译本对校过”和“偶或贡献些微意见,未必即对”为由,表示自己“始终对日译本不同意算是校正”。
  当时之所以会发生这件不无蹊跷的事情,主要是与许广平对小田岳夫的《鲁迅传》不满有关。许广平认为,作者“有若干主观之见,拿来放在鲁迅身上,这是不太好的”。她还指出小田岳夫的写法,“是为日黩武主义者借词解脱”。因此,尽管范泉的中译本对原著内容有所删改,许广平还是极力否认自己参与了中译本《鲁迅传》的“校正”。她不愿意让读者误认为她是同意译本中的观点的。1999年12月,范泉在辞世前则又有另一种解释,认为胡风当时认为他是“南京暗探”,而胡风又与鲁迅关系很好,所以许广乎也肯定知道这一情况的,作为鲁迅先生的未亡人,她当然不愿意与“南京暗探”有任何关连。不过,许广平审阅过这部传记的译稿,还提过意见,这些恐怕都是难以否认的事实。
  这样的现象,难免让人产生疑问,在现实面前,作为中国人,为什么大多不敢说实话,而是选择了隐瞒真情、明哲保身的做法呢?这种原因,恐怕只有从鲁迅先生《写在{坟)后面》中解释过的话来寻找原因了:“我自然不想太欺骗人,但也未尝能将心里的话照样说尽……因为,还没有这样的勇气,那原因就是我还想生活。”
其他文献
尽多日之力,我匆匆地读了来新夏先生的新作《清人笔记随录》,它将我引进了一个饶有趣味的知识境界,大则国计民生,军政要事,典章制度以及经史议论,科场掌故,风土人情,园林佳胜,里巷习俗,世态炎凉,直到谈狐说鬼,脂粉灵怪,因果报应。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生活中的众生相,毕呈于眼前,绘声绘色,光怪陆离,包含了巨大的信息量。我以前也读过不少笔记,但从来没有这样一下子集中接触到如此巨大的数量。来新夏先生此书著录的笔记
期刊
大国兴衰历来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国内政治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推出的《大国》学术丛刊,旨在求索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大国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自处及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大国之道。4月27日,多位学者与新闻媒体在上海召开学术座谈会,就大国崛起、国家利益、民族主义、文化认同和当前中国的学术研究等问题等展开了激
期刊
主题发言 刘一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我的报告主要是前一段时期个人研究的体会和对今后农村研究的设想。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中国现代农村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组织结构的变化。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于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的研究有相当的进展,但在众多研究中,对于农村组织变化的研究极少。农村组织的变革,主要源于对外界的反应,尤其是在对外界压力的压抗中发生的。这
期刊
几度风雨几度秋,上海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情深意深,倾国倾城。多少传奇,写不尽她的风姿;多少寓言,算作了她的胭脂。上海,到底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还是一个幻化的迷梦?  Remap:作为新文化史的书写  李欧梵曾谈到过,以往的文学研究或者侧重作家流派,或者侧重文本细读,他做上海文学研究,则会采用一种新文化史的方法,不但要“把作品和作品拉上关系”,而且会“在作品层次上——重新画一张想象的地图”。具体的
期刊
一、西学研究中的外部体制      肖:我思考国学研究和西学研究的发展机制问题,有时觉得个人的努力远远比不上一个好的体制。个人的努力,一般表现为天才的出现,而这可遇不可求。一个好的学问体制,能带动一大批人,特别是那些不具备天才意志的人。五十年前,陈康先生有一个理想,希望五十年以后西方人学古希腊语到中国来。实际上,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有一个好的学问体制,五十年下来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很
期刊
社会的进步,需要健全的法律规范。但历史证明,法律并不能够代替或包办一切。社会生活中众多的善恶、诚伪或是美与丑的问题,有许多就发生在法律规范所及之外的道德规范范围,或是介于法律与道德规范之间的中间环节。道德规范范围的事情,如采用法律的强制性解决手段,显然是违法。文明、健康的社会生活,除法律规范而外,更经常性也更重要的在于相对稳定的文化制衡与调控,其中主要就是道德的规范。中国传统意识中的“文化”之“化
期刊
张寿臣先生是我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的巨匠、笑话艺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相声史上里程碑式的杰出大师。说他是文学巨匠不仅由于在他一生的相声场子上,为我们创造了一系列市井生活的生动图画、丰富的各色人等的形像画廊,还因为他填补并继承了“五四”以来被“新文学”观念遮掩或淡化了的民间“说部”形式,而这始终是为“贩夫走卒”凡人俗子所钟爱或关注的,因为那里有他们的饮食男女和生活情趣。观近代现代一些文学史册,不无遗憾地发现
期刊
人生奇妙。冷暖无常。倘有三五知已,咫尺天涯,灵犀相通,当为平生快事。而黄公甚幸,知己者不止三五。  黄公谁人?兼容并包的杂家黄宗江先生。性情中人,多半辈子的时间置身于民间官方天堂庙堂地狱炼狱的交叉地带,进进出出,见怪不怪,热眼向阳,笑口常开;大讲人性、个性,也没敢忘了阶级性,兼具书生意气、战士情怀、才子并顽童作风。因而在旧雨新朋之中颇有惺惺相惜者,彼此或拔刀于危难,或相忘于江湖,留下不少一唱三叹复
期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了韩国汉城国立大学教授金永植先生撰著、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文国先生翻译的《朱熹的自然哲学》。这是朱熹逝世后八百多年来朱熹研究领域第一部比较全面而又深入地用哲学的眼光去探寻朱熹“自然世界”的学术专著。  金永植教授早年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1973年在哈佛大学获化学博士学位;后倾心于科学史的研究,198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科学史博士学位。《朱熹的自然哲学》是金永植教授历时
期刊
大约以1990年为标志,曾以“启蒙者”自矜自持的中国知识界,一夜之间对其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作为似乎变得不那么自信了。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民间性、同人性刊物虽背景各异,却几乎是争先恐后地以“反思”相标榜。《学人》《社会科学季刊》《原学》《中国文化》等,或以学术史清理相期许,或以学术规范建立为使命。对这一风向之转,李泽厚先生颇不以为然。也许是稍稍后出的缘故,《原道》的定位却强调前述诸刊避之唯恐不及的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