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今年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获得国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外媒相关报道的内容较为全面翔实;在积极的声音外,也一些外媒带着“有色眼镜”,在看似“客观”的报道中质疑抹黑中国,报道立场趋于两级;写作技巧方面,一些可取之处则值得国内媒体借鉴。
【关键词】:习近平;主旨演讲;“一带一路”;外媒;报道特点
2017年5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对于习主席的此次演讲,外媒纷纷登载报道,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外媒的相关报道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
报道内容全面翔实
从报道内容来看,外媒从内容、作用、意义及各方态度等方面进对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的行了较为全面翔实的报道。
法新社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把“一带一路”倡议称为“世纪工程”,旨在推动全球贸易基础设施项目,而这一项目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化方面日益增强的领导作用。美联社说,习近平呼吁亚洲和欧洲各国在从反恐、安全到金融的各个领域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概述了到目前为止最雄心勃勃的政治愿景。路透社说,习近平主张自由贸易,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不同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的“美國第一”原则。
埃菲社说,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并将在未来三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日本《产经新闻》网站说,习近平强调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开发、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认为中国将借此确立中国主导的经济体制,并扩大势力范围。俄新社说,习近平阐述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大基本原则,开创了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
报道立场两极分化
从报道立场来看,外媒在报道中国举办的重大活动及中国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的相关表现时往往带有偏见,甚至戴着“有色眼镜”。此次,关于习主席主旨演讲的报道,外媒的立场总体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
彭博社说,习近平在演讲中为中国式的全球化和领导这种全球化的雄心设立了框架,加强了习近平自特朗普总统当选以来试图塑造的全球自由贸易拥护者形象。共同社说,在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不确定性时,习近平正在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化新的领导者。法新社说,尽管有些国家对中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心存犹豫,但这项计划仍让中国赢得了赞誉。俄罗斯《独立报》说北京的提议在建构世界经济新秩序,俄罗斯乐见推动地区发展。
在积极的声音之外,也有一些外媒难以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针对中国的态度,在看似“客观”的报道中质疑,甚至抹黑中国。路透社说,一些西方外交人员对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此次高峰论坛感到不安,认为中国试图借此提升其全球影响力。美联社说,习主席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没有任何政治议程,但一些外国外交人士及时政专家认为中国正在试图改写全球贸易和安全秩序,并降低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日本《东京新闻》称中国“将借此确立中国主导的经济体制,并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写作技巧值得借鉴
从写作层面来看,外媒关于习近平此次主旨演讲的报道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国内媒体借鉴。
其一是对直接引语的使用。通过直接引用习近平演讲中的相关内容及有关政要、专家的观点,增强了报道的“原汁原味”以及准确性、权威性。法新社说,习近平把“一带一路”比作一项“世纪工程”,认为它代表着“通往和平的路”,呼吁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孤立带来的社会倒退”。塔斯社直接引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的讲话,“习近平主席提出该倡议,为采取创造性思路发展能源、基础设施、交通、工业、人文等合作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作出了示范。”
其二是对“花絮”的抓取。对论坛、会议或者首脑发言的报道不一定总是聚焦事件本身,善于捕捉其中的“花絮”新闻,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往往更能赢得读者。路透社说:“那些着装不够正式的男记者被单独组织成一列,领取一件主办方临时提供的外套,让他们更体面地出席高峰论坛。”塔斯社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北京的各条街道像过节那样装扮一新:主要道路、广场、街道两旁布满了鲜花饼悬挂了标语,且逾2500名大学生志愿者申请为论坛提供志愿服务。
其三是对新闻背景的选用。背景,又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不同背景材料的选择也能微妙地传达出不同媒体的报道立场。外媒选用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被习近平主席提出后,逐渐从理论转为行动;二是特朗普总统就职后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及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让全球贸易自由前景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三是朝鲜在高峰论坛举办之际发射弹道导弹;四是印度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总体而言,对于习近平此次“一带一路”主旨演讲,外媒进行了较为及时全面的报道,体现出在当前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强,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战略,欧洲忙于处理自身面临的诸多难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外界对中国和中国领导层在全球舞台上可发挥的引领作用高度重视或寄予厚望。当然,其中的“杂音”是一些习惯于在报道中质疑抹黑中国、夹枪带棒的外媒的惯用伎俩,与其争锋相对,不如以事实作出有理有节的回应。
【关键词】:习近平;主旨演讲;“一带一路”;外媒;报道特点
2017年5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对于习主席的此次演讲,外媒纷纷登载报道,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对外媒的相关报道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特点。
报道内容全面翔实
从报道内容来看,外媒从内容、作用、意义及各方态度等方面进对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的行了较为全面翔实的报道。
法新社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把“一带一路”倡议称为“世纪工程”,旨在推动全球贸易基础设施项目,而这一项目凸显了中国在全球化方面日益增强的领导作用。美联社说,习近平呼吁亚洲和欧洲各国在从反恐、安全到金融的各个领域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概述了到目前为止最雄心勃勃的政治愿景。路透社说,习近平主张自由贸易,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不同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奉行的“美國第一”原则。
埃菲社说,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并将在未来三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日本《产经新闻》网站说,习近平强调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开发、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认为中国将借此确立中国主导的经济体制,并扩大势力范围。俄新社说,习近平阐述了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的五大基本原则,开创了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
报道立场两极分化
从报道立场来看,外媒在报道中国举办的重大活动及中国领导人在国际舞台上的相关表现时往往带有偏见,甚至戴着“有色眼镜”。此次,关于习主席主旨演讲的报道,外媒的立场总体上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
彭博社说,习近平在演讲中为中国式的全球化和领导这种全球化的雄心设立了框架,加强了习近平自特朗普总统当选以来试图塑造的全球自由贸易拥护者形象。共同社说,在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不确定性时,习近平正在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化新的领导者。法新社说,尽管有些国家对中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心存犹豫,但这项计划仍让中国赢得了赞誉。俄罗斯《独立报》说北京的提议在建构世界经济新秩序,俄罗斯乐见推动地区发展。
在积极的声音之外,也有一些外媒难以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针对中国的态度,在看似“客观”的报道中质疑,甚至抹黑中国。路透社说,一些西方外交人员对习近平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此次高峰论坛感到不安,认为中国试图借此提升其全球影响力。美联社说,习主席演讲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没有任何政治议程,但一些外国外交人士及时政专家认为中国正在试图改写全球贸易和安全秩序,并降低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日本《东京新闻》称中国“将借此确立中国主导的经济体制,并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写作技巧值得借鉴
从写作层面来看,外媒关于习近平此次主旨演讲的报道有许多可取之处,值得国内媒体借鉴。
其一是对直接引语的使用。通过直接引用习近平演讲中的相关内容及有关政要、专家的观点,增强了报道的“原汁原味”以及准确性、权威性。法新社说,习近平把“一带一路”比作一项“世纪工程”,认为它代表着“通往和平的路”,呼吁各国“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孤立带来的社会倒退”。塔斯社直接引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的讲话,“习近平主席提出该倡议,为采取创造性思路发展能源、基础设施、交通、工业、人文等合作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作出了示范。”
其二是对“花絮”的抓取。对论坛、会议或者首脑发言的报道不一定总是聚焦事件本身,善于捕捉其中的“花絮”新闻,增强报道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往往更能赢得读者。路透社说:“那些着装不够正式的男记者被单独组织成一列,领取一件主办方临时提供的外套,让他们更体面地出席高峰论坛。”塔斯社说,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北京的各条街道像过节那样装扮一新:主要道路、广场、街道两旁布满了鲜花饼悬挂了标语,且逾2500名大学生志愿者申请为论坛提供志愿服务。
其三是对新闻背景的选用。背景,又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能对新闻事实起到说明、补充、衬托作用,不同背景材料的选择也能微妙地传达出不同媒体的报道立场。外媒选用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一带一路”倡议在2013年被习近平主席提出后,逐渐从理论转为行动;二是特朗普总统就职后奉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及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让全球贸易自由前景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三是朝鲜在高峰论坛举办之际发射弹道导弹;四是印度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总体而言,对于习近平此次“一带一路”主旨演讲,外媒进行了较为及时全面的报道,体现出在当前中国影响力日益增强,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战略,欧洲忙于处理自身面临的诸多难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外界对中国和中国领导层在全球舞台上可发挥的引领作用高度重视或寄予厚望。当然,其中的“杂音”是一些习惯于在报道中质疑抹黑中国、夹枪带棒的外媒的惯用伎俩,与其争锋相对,不如以事实作出有理有节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