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一门学科。面对“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这样的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应该被每一位生物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因材施教在生物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之我见
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而不是一般的可供随意选择运用的教育技巧或方法。它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带有根本性的、普遍性的。
二、生物课堂——因材施教
生物是一门联系实际生活比较紧密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是依托于生活,即便如此在生物的学习上还是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要想全面落实生物课程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在生物的教学中切实的实施“因材施教”。要想让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自己的生物课堂或者说是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闪烁光辉,生物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明确因材施教的意义,加强认识
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意义。其一,老师要适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其二,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必须在老师的监控之中,其行为表现实际上是记忆力、兴趣和爱好、反响速度、摹仿能力和耐力等五种行为特征的综合反应。其三,鼓励和强制同样都是使其“乐知”的法宝,有的人天赋反叛心理,强制的方法只能逼迫他向相反的方向走,这类人是少数;但大多数人是需要管理和监督的,即使是逼入知识的殿堂,终究会有尝到知识的美味那天,待那时自然就是“乐知者”了。其四,作为教师应彻底消除偏见,切不可厚此薄彼,因材施教的精神就是有教无类,人人都应得到公平的教育。
实施因材施教对于家长的意义
因材施教同样对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长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主要的角色,切不可把自己扮成旁观者和不相关者,错误地把教育当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其一,家长要向老师报告学生的在五个行为表现方面的真实的具体的情况,配合学校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其二,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活动之中,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鼓励其优点,纠正其缺点,不要等到报考分的时候才秋后算帐。其三,把学习与人生的职业取向和价值取向区分开来,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把孩子的行为活动或学习上的问题与未来联系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四,兴趣、爱好和志向是可以被引导或纠正的,但却不可把父母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强加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其五,鼓励、承认和欣赏给人以动力,责备、反对和不被重视的打击往往使人陷入无助的境况很容易破罐子破摔。
(二)教师要全面的理解,明确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所谓的因材施教并不是想改变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而是教师要针对不同阶层的学生设计不同教育教学思路,让每一个阶层的孩子都能对生物“会学,乐学”。
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每一位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特点。观察时要注意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不要让学生的整体表现蒙蔽在生物学习上的差异。很多老师认为,“总成绩好的学生生物就应该很好,成绩差的同学生物就是应该很差”,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所以我认为:“观察好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关键”
2.对待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到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于差生教师要从教学、作业、要求上区别对待。
3.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风格,有针对性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一只粉笔,一本课本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多种方式的生物教学不光会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也会激发学生学生生物的兴趣。
(三)要明确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1.认真做好学情分析:(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2.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到爱生如子,经常深入到学生中给他们讲解一些生物学领域的趣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2)精心备课,设计有趣的新课导入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题地位,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小老师”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知识。
(3)注重生物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分组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在教学的某些环节,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通过探究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3.结合学情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把所有的学生在生物学习的学情的前提下分成三个阶层:一是优等生,二是中间生,三后进生。结合这三个类群的学生存在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在课上要兼顾中间生和后进生,课下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运用好小组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在优秀生的带领下提升中间生,拉动后进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灵寿县青同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因材施教
一、因材施教之我见
因材施教,指的是在共同的培养目标之下,针对教育对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础等具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而不是一般的可供随意选择运用的教育技巧或方法。它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是带有根本性的、普遍性的。
二、生物课堂——因材施教
生物是一门联系实际生活比较紧密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是依托于生活,即便如此在生物的学习上还是存在优等生和后进生。要想全面落实生物课程标准中的“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在生物的教学中切实的实施“因材施教”。要想让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自己的生物课堂或者说是在生物的教学过程中闪烁光辉,生物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明确因材施教的意义,加强认识
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意义。其一,老师要适时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其二,学生的行为表现也必须在老师的监控之中,其行为表现实际上是记忆力、兴趣和爱好、反响速度、摹仿能力和耐力等五种行为特征的综合反应。其三,鼓励和强制同样都是使其“乐知”的法宝,有的人天赋反叛心理,强制的方法只能逼迫他向相反的方向走,这类人是少数;但大多数人是需要管理和监督的,即使是逼入知识的殿堂,终究会有尝到知识的美味那天,待那时自然就是“乐知者”了。其四,作为教师应彻底消除偏见,切不可厚此薄彼,因材施教的精神就是有教无类,人人都应得到公平的教育。
实施因材施教对于家长的意义
因材施教同样对家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长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主要的角色,切不可把自己扮成旁观者和不相关者,错误地把教育当成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其一,家长要向老师报告学生的在五个行为表现方面的真实的具体的情况,配合学校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其二,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活动之中,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鼓励其优点,纠正其缺点,不要等到报考分的时候才秋后算帐。其三,把学习与人生的职业取向和价值取向区分开来,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把孩子的行为活动或学习上的问题与未来联系起来,这是非常错误的。其四,兴趣、爱好和志向是可以被引导或纠正的,但却不可把父母的兴趣、爱好和志向强加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其五,鼓励、承认和欣赏给人以动力,责备、反对和不被重视的打击往往使人陷入无助的境况很容易破罐子破摔。
(二)教师要全面的理解,明确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所谓的因材施教并不是想改变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而是教师要针对不同阶层的学生设计不同教育教学思路,让每一个阶层的孩子都能对生物“会学,乐学”。
1.教师要留意观察分析每一位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特点。观察时要注意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不要让学生的整体表现蒙蔽在生物学习上的差异。很多老师认为,“总成绩好的学生生物就应该很好,成绩差的同学生物就是应该很差”,据我的观察和分析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所以我认为:“观察好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因材施教的关键”
2.对待成绩差的学生,要做到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于差生教师要从教学、作业、要求上区别对待。
3.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风格,有针对性的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的一只粉笔,一本课本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教学,多种方式的生物教学不光会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也会激发学生学生生物的兴趣。
(三)要明确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1.认真做好学情分析:(以八年级下册为例)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使学生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2.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1)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到爱生如子,经常深入到学生中给他们讲解一些生物学领域的趣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2)精心备课,设计有趣的新课导入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题地位,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小老师”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知识。
(3)注重生物实验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及学生的分组实验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在教学的某些环节,还可以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探究实验,通过探究实验,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3.结合学情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把所有的学生在生物学习的学情的前提下分成三个阶层:一是优等生,二是中间生,三后进生。结合这三个类群的学生存在的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在课上要兼顾中间生和后进生,课下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运用好小组教学,以小组为单位在优秀生的带领下提升中间生,拉动后进生。
(作者单位:河北省灵寿县青同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