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巧统一 润心细无声

来源 :现代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德育是社会赋予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光荣任务。语文德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优势,每一篇语文课文,表现形式和思想内容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在读者面前,无论什么 样的文章,作者都是通过,定的形式在介绍知识、叙述故事、 表达感受的同时,把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感表现出来。所谓“文以载道”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教师如何利用语文的这些特点,或者说优势,寓德育于语文知识的传授之中,因势利导,因文利导,文道统一,在无声中进行德育,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呢?多年来我做了些尝试性探索。
  一、针对实际,加强启发性
  针对实际,不仅是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实际,更主要是指针对学生思想实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底子,而且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一次,学校组织篮球比赛,我发现有个别同学特别爱玩球技,只顾自己上篮投球得分,不顾集体配合,结果全队情绪不稳,越打越各自为阵。事后,我-直想找个“着眼点”谈谈这件事,于是指导学生读《个人和集体》的文章,文中说“个人地位总莫高于皇帝了,然而拿这来和共产主义事业家比较”,“只是‘大海中之一滴’罢了”。这里的修辞方法,学生并不陌生,但从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来讲,这是-个好“着眼点”,必须把握时机。于是,我先就这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问了学生,学生回答后,又提示学生“大海中之一滴”与“沧海一粟”这个成语有什么异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比喻一些什么关系呢?通过比较、讨论,学生们领悟到,两个比喻都说明了大与小的关系,而“大海中之一滴”则还体现了“一滴”不能离开“大海”而存在,“大海”也不愿舍弃“一滴”的辩证关系。我们还可以用“大海中之一滴”比喻“祖国和自己”、“集体和个人”等关系。这次教学,虽然没有点名批评篮球比赛的事,但由于针对性强,学生们仍然得到了启示。
  二、寓学子乐,讲究艺术性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要有艺术性;在教学中寓含思想品德教育,更要有艺术性。加强艺术性,就是让学生乐于学、喜于听、欣于行,从而受到感染、启迪,获得教益。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能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主要不在于对概念是否理解,而在于是否接受,即是否经过自我意识的运行,经过判断取舍,内化为自己的心理环境。只有真正内化了,成了自己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才能自觉的执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因此,在教学中要把重点从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启发学生分析问题上来,推动他们自我意识的运行。比如,在讲汉语词序和语序的时候,我精心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请把“我”、“人”、“为”三个字组成一个复句。并且,我有意不说出分句间的关系这-要求。学生中出现了两种答案:甲: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乙: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究竟哪-个答案对?还是两个答案都对?我没有作出结论,也不要求学生按现存的答案认可,则是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最后,联系已学课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说明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才是一种高尚的品格。对“六十-个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来说,他们建设社会主义,修建公路而面临生命危险是“我为人人”;各条战线的群众、干部、军队送药、抢救,又是“人人为我”。经过这一番自我意识的运动,“我为人人”便内化在学生心灵里,形成了一个能适应形势的稳固信念。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还应该注意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精心设计教祛。议论文,创造解惑的思索气氛启迪学生;抒情文,营建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叙事文,凭仗熠熠闪光的形象激发学生;写景文,帮助开阔幽邃的意境开拓学生。切不可千篇一律,生硬说教,更不能画蛇添足,牵强附会,更巧妙地将科学性寓于艺术性之中,文道巧统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语文和德育浑然天成,融为一体,于无声之处,滋润学生心田。
其他文献
小学作文教学应该从说到写,由易到难,循环渐进,在一、二年级说通顺话,写通顺句子的基础上,中年级着重进行人物描写片段训练,高年级重在写一个人的成篇作文,这就为指导小学生描写人物指明了方向。如何指导小学生写人,现将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浅谈如下。  一、以读促写,学会观察、描写人物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儿童模仿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作者观察人物,分析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功
期刊
【摘 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标准的细化,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力求做到从儿童的自身出发,进行开放型教学。鼓励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体验并研究这个让人欢喜让人忧的世界。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
期刊
文明素质和美好德行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在学生完成义务教育之后的新一轮构建和提升。当学生进入高中的时侯,已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多方面的习惯养成已初具形态,个性开始彰显,但初中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期,身心的快速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社会交往的增加以及学业压力的增大,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所习得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往往有很大的反复性、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因此,
期刊
新疆墨玉县扎瓦镇第一中学 (848100) 随着双语教育理论研究的完善、认识的深化,新疆的少数民族教育在专业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也在探索中。随着新疆各中小学汉语教学力度的加大,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有了提高。然而,观念的东西转变到实际操作需要一个过程,观念转变本身也需要时间和过程,新疆各高校的专业汉语教学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之处。  汉语预科教学除了坚持分级教学的原则外,还应该因材施教,实行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中要求学生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要求小学习作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书面表达能力一步步提高的成就感。以进一步激发表达的欲望,树立有话要写,有话会写,有话能写好的习作自信。  【关键词】中年级;习作;兴趣;表达;欲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育心理学》指出:对于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书面语言还刚刚出现雏形。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从产生语言功能的心理本质来看,书面语言是完全不同于口头语言的另一种过程。低年级的孩子在入学前,母语学习已有大量积累,但法国学者泰勃尔研究发现:孩子们对于口头语言表现得自由、轻松、生气勃勃,而书面语言则表现得拘谨和困难。经过实践和思索,本文运用“模仿、想象、创造”三部曲以阐述书面语言的学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汉语言作为全国通用语言,在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重要,少数民族地区普及汉语势在必行,双语教学教学也在不断的发展。部分地区现在教材和教学的方法都很陈旧落后,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的改革是必然的趋势。汉语教学改革中,教材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两大主要环节,因此,少数民族教好汉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关键
期刊
我们平时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是对学生的爱。而给学生失败的机会,教学生面对挫折,这也是对学生的爱,而且是一辈子的爱。  人生常有不如意,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心灵,怎么能坚强地面对复杂人世的风风雨雨?目前心理承受力差,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与日俱增,这类学生在我们班也有不少。我班有一名学生,很聪明,学习也一直名列前茅,也许一直听惯了夸奖,有些飘飘然了。然而有一次演讲比赛,她得了参与
期刊
教师的思想品德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因此,要经常性地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激发教师弘扬师德师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塑造教师的“师表形象”。  一、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自律意识,把“修身、敬业、爱生”作为教师自已的自觉行为,把此作为重中之重。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示范作用就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中学数学的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重视。美国的罗杰斯教授认为“最有用的学习是学会如何学习”。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呢?  一、创造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条件  1、创设合作与探究学习情境。要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的习惯,就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合作与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这就要求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为师生提供教学活动情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