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学家王朝文指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同理,教学只有诉诸学生的感觉,才能使学生动情。“情者文之经”,情也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人世间多姿多采的美好情感在这些课文中充分地体现出来。如:《纸船》中的母女情,《藤野先生》中的师生情,《谁是最可爱人》中的爱国情……语文课本中有如此丰富的情感宝典,但在教学实际中却往往任它“躲在深闺”而不加以有效利用。学生面对饱含感情的课文往往无动于衷或者曲解文情。如:有的教师教《背影》,当教师范读到父亲过铁路为儿子买桔的那段动作描写时,教室里竟然哄堂大笑,文中深沉强烈的思父之情被学生当作幽默俏皮之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课文蕴深情、学生不动情”的反常现象呢?原因固然很多,而教师讲课缺乏真情实感、不善于传递课文之情则是个主要原因。因此,课堂教学要想充分发挥课文的情感宝藏优势,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教师要在教上做文章,做到既“传道”又“传情”,既“解惑”又“解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披文以入情”,才能善解文情。因此,教师应通过一定的声、形、境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由悦耳悦目到悦神悦心。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美读感知
刘勰曾经说过,文章都是“情文”。在阅读中,我们应带着感情去读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最后又带着那已经与作者融为一体的情感再度走出作品,进入自己的现实生活。一定的语音形式表现一定的感情,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将如何通过范读将音中之情准确生动地再现出来呢?为此,教师朗读时要注意:其一,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结合,要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调整语音的强度和声调的高度。欣喜若狂处不妨声如洪钟;义愤填膺时读得铿锵有力;温情脉脉处则“窃窃如私语”;轻松愉快时读得“恰恰如莺啭”。其二,语速要快慢适宜、急徐相间。读到紧张兴奋处,语速要快,如大江奔腾,一泻千里;读到忧伤悲痛处,语速要慢,一字一顿,如泣如诉;必要时可嘎然而止,制造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读《最后一课》的结尾一句,虽然只有七个字,但决不可一口气读完,而应该在“放学了”和“你们走吧”之间停顿片刻,把说话人内心的无限感慨表现出来。其三,语气要有鲜明的色彩。兴奋喜悦时应气满声高;焦急不安时要氣短声促;冷淡时要气少声平;疑虑时要气细声粘;忧愁烦躁时要气沉声缓;温文尔雅时要气徐声柔。总之,范读要读出语音中的情味、情趣和情调,读出作者的情感流程。
二、分析领悟
课文中语言的情和义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不解语义也就不领语情。教师要通过充满激情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思、情愫和情怀。首先,教师讲课时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每篇课文在感情上都有一个基本格调,如《春》热烈优美、《最后一课》凝重悲壮、《小石潭记》清幽深邃中流露出孤独和苦闷……课堂教学中要因情解文,把各篇课文的基调讲准、讲清,使学生能够因文解情。此外,教师讲解课文时要饱含激情。讲课语言要力避平铺直叙、繁琐抽象,而要以情出语、以情发声,须豪放处豪放、应低沉处低沉,时有气吞山河之慨、时有满口溢香之韵、时有拔地急起之动、时有寒塘映月之静,让浓郁的情感汩汩流进学生的心田。同时,要注意表情动作的密切配合。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斯通过实验证明:信息传递的效果是7%的文字加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而在传递情感信息时表情的作用更大。因此,教师讲课应像演员演戏那样进入角色,根据课文情感变化调整表情和动作,高兴时眉飞色舞、愤怒时咬牙切齿、悲痛时蹙额锁眉、焦急时团团转动。例如:教《故乡》一文,在讲解回故乡时所见到的凄凉景象时表情应阴郁沉重,而在讲解月下故乡的美丽景色时神态要轻快舒展;讲到少年闰土用钢叉刺猹时,不妨用手比划一下。这样,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到课文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
三、情境转换
情与境关系十分密切,吴乔说:“情能移境,境能移情。”王夫之也说:“景中生情……情者景之情也。”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创设相关情境,能让学生移情,触景生情。一方面,可以利用实物、实景构造实境。如:教《春》,教师可在讲桌上放一束鲜花,创设一个“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境界,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教《苏州园林》时,可以先播放一些“苏州园林”的风景片,让学生一边读文一边赏景,这样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录音、录像、投影等视听手段设置虚境。例如:上《荔枝蜜》一课,课件设计时,抓住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蜇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情感疙瘩;接着播放“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们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目接口诵,再点拨学生体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气质。尤其是对那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的课文重点段,用以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在这种震撼心灵的情感辐射下,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一同地进行着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释放活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利用视听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其对学生情感影响之大、之深,远非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述所能比拟的。
四、板书演示
板书是作用于学生视觉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将课文中丰富的感情浓缩成寥寥数语或几个符号,因而,它有着更为深广的情感意蕴。运用板书传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展示情态
一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活动有其特定的状态:或悲或喜、或爱或恨、或隐或显、或强或弱。运用板书将课文的情态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准确把握,真切感受“文情”。如《岳阳楼记》的情态如下:
2、揭示“情点”
许多课文尤其是记叙、抒情类的课文中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动情点,用板书把这些“情点”揭示出来,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的“情点”在结尾:讳疾忌医,下场可悲。教师根据课文的“情点”在黑板上画一个大骷髅,学生看见这个“骷髅”,内心会深深为之触动。
3、显示“情线”
作者的情感活动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表现在课文里便成了感情发展线索。将这种感情线索显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完整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荔枝蜜》时可以这样来用板书显示课文的“情线”: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存在着固有的情感元素。正如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文作者以感情著文,文章的字字句句都涌动着感情的溪流,跳动着感情的波澜。因此,任何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启发、点拨、引导等方法和手段,无不渗透着教师的一腔激情。罗曼·罗兰指出:“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身上必须先有。”语文教师要把情传到学生身上,自己身上必须先有情,自由在课前深入钻研课文,将“文情”移到自己身上,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情可传,才能传出真情。
一、美读感知
刘勰曾经说过,文章都是“情文”。在阅读中,我们应带着感情去读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设身处地地体验作者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最后又带着那已经与作者融为一体的情感再度走出作品,进入自己的现实生活。一定的语音形式表现一定的感情,课堂教学中教师又将如何通过范读将音中之情准确生动地再现出来呢?为此,教师朗读时要注意:其一,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结合,要根据作者的感情变化调整语音的强度和声调的高度。欣喜若狂处不妨声如洪钟;义愤填膺时读得铿锵有力;温情脉脉处则“窃窃如私语”;轻松愉快时读得“恰恰如莺啭”。其二,语速要快慢适宜、急徐相间。读到紧张兴奋处,语速要快,如大江奔腾,一泻千里;读到忧伤悲痛处,语速要慢,一字一顿,如泣如诉;必要时可嘎然而止,制造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读《最后一课》的结尾一句,虽然只有七个字,但决不可一口气读完,而应该在“放学了”和“你们走吧”之间停顿片刻,把说话人内心的无限感慨表现出来。其三,语气要有鲜明的色彩。兴奋喜悦时应气满声高;焦急不安时要氣短声促;冷淡时要气少声平;疑虑时要气细声粘;忧愁烦躁时要气沉声缓;温文尔雅时要气徐声柔。总之,范读要读出语音中的情味、情趣和情调,读出作者的情感流程。
二、分析领悟
课文中语言的情和义是息息相关的,学生不解语义也就不领语情。教师要通过充满激情的讲解分析,引导学生在理解语义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思、情愫和情怀。首先,教师讲课时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每篇课文在感情上都有一个基本格调,如《春》热烈优美、《最后一课》凝重悲壮、《小石潭记》清幽深邃中流露出孤独和苦闷……课堂教学中要因情解文,把各篇课文的基调讲准、讲清,使学生能够因文解情。此外,教师讲解课文时要饱含激情。讲课语言要力避平铺直叙、繁琐抽象,而要以情出语、以情发声,须豪放处豪放、应低沉处低沉,时有气吞山河之慨、时有满口溢香之韵、时有拔地急起之动、时有寒塘映月之静,让浓郁的情感汩汩流进学生的心田。同时,要注意表情动作的密切配合。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斯通过实验证明:信息传递的效果是7%的文字加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而在传递情感信息时表情的作用更大。因此,教师讲课应像演员演戏那样进入角色,根据课文情感变化调整表情和动作,高兴时眉飞色舞、愤怒时咬牙切齿、悲痛时蹙额锁眉、焦急时团团转动。例如:教《故乡》一文,在讲解回故乡时所见到的凄凉景象时表情应阴郁沉重,而在讲解月下故乡的美丽景色时神态要轻快舒展;讲到少年闰土用钢叉刺猹时,不妨用手比划一下。这样,学生会不知不觉地沉浸到课文创设的情感氛围之中。
三、情境转换
情与境关系十分密切,吴乔说:“情能移境,境能移情。”王夫之也说:“景中生情……情者景之情也。”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创设相关情境,能让学生移情,触景生情。一方面,可以利用实物、实景构造实境。如:教《春》,教师可在讲桌上放一束鲜花,创设一个“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境界,学生能真切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教《苏州园林》时,可以先播放一些“苏州园林”的风景片,让学生一边读文一边赏景,这样将会大大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录音、录像、投影等视听手段设置虚境。例如:上《荔枝蜜》一课,课件设计时,抓住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线索,先是以平面连环图式再现作者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不小心让蜜蜂蜇的经过,让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不大喜欢蜜蜂”情感疙瘩;接着播放“参观养蜂大厦”的录像,让学生认识小蜜蜂的生活特征;最后以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蜜蜂采花酿蜜图、农民勤劳插秧图,配以重点文段呈现,让学生领悟小蜜蜂的无私奉献精神。课堂教学设计时,我们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整体内容的基础上,在语气语调、节奏轻重等方面点拨学生目接口诵,再点拨学生体味小蜜蜂的崇高精神气质。尤其是对那段“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的课文重点段,用以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在这种震撼心灵的情感辐射下,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颤动”,自觉地随同作者一同地进行着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渗入心田,释放活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利用视听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其对学生情感影响之大、之深,远非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述所能比拟的。
四、板书演示
板书是作用于学生视觉的教学形式,它能够将课文中丰富的感情浓缩成寥寥数语或几个符号,因而,它有着更为深广的情感意蕴。运用板书传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展示情态
一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活动有其特定的状态:或悲或喜、或爱或恨、或隐或显、或强或弱。运用板书将课文的情态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准确把握,真切感受“文情”。如《岳阳楼记》的情态如下:
2、揭示“情点”
许多课文尤其是记叙、抒情类的课文中通常有一个或几个动情点,用板书把这些“情点”揭示出来,能够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的“情点”在结尾:讳疾忌医,下场可悲。教师根据课文的“情点”在黑板上画一个大骷髅,学生看见这个“骷髅”,内心会深深为之触动。
3、显示“情线”
作者的情感活动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表现在课文里便成了感情发展线索。将这种感情线索显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完整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教《荔枝蜜》时可以这样来用板书显示课文的“情线”: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存在着固有的情感元素。正如刘勰所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文作者以感情著文,文章的字字句句都涌动着感情的溪流,跳动着感情的波澜。因此,任何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结晶。启发、点拨、引导等方法和手段,无不渗透着教师的一腔激情。罗曼·罗兰指出:“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身上必须先有。”语文教师要把情传到学生身上,自己身上必须先有情,自由在课前深入钻研课文,将“文情”移到自己身上,课堂教学中才能有情可传,才能传出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