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基础教育研究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教育价值观变革为起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五育并举,德育为先,不再是浮于表面的口号,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笔者抓住立德先立师、育人重育品、以人格塑人生,重构小学数学教学价值观,让立德树人在数学教学中返璞归真,让教与育融为一体。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价值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85-02
引 言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思想品德的初级阶段,小学教师这个“领跑人”必须遵循小学生成长的规律,把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地融入各学科教育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及信息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它的抽象性、逻辑性让很多小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识教学上,育德仅为点缀,其表现为相关教学目标仅用几个空洞的词语一带而过,认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应由道德与法治教师重视和落实。这类重智轻德的现象不在少数。如何让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返璞归真,外修知识,内化本质,把教与育融为一体?下面,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一、立德先立师,改观念在传承中发展
正人先正己,立德先立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提高其思想道德情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使用道德绑架的手段,事事凌驾于学生之上,强硬的手段只会让小学生口服心不服,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中的学生会逐渐出现诸多问题,叛逆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小学生天生喜欢模仿,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素材,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1]。因此,不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相处中,教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价值观,在课堂上采用严而有度、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数学与传统文化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教师应努力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与契机,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课堂进行有机结合,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又有内涵。
二、育人重育品,挖元素在学科中创新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审视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教师教学要培育怎样的人?小学数学中有育人资源吗?带着问题与任务,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教师应深入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节数学课都有明确清晰的育人目标。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烙饼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使其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和喜悦,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商的变化规律应用”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每节教学目标的设定清楚明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找出对应的育人元素,用教学行为、教学语言将其融入学生学习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虽然品德教育内容不明显,但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抽象、枯燥的数学教学就会变得妙趣横生。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可以播放1分钟的精彩视频: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时,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一座新的里程碑,从而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学好知识、为国争光。学生带着自豪感亲自量度国旗的长和宽,初步感知比的意义。教师在学生满怀激情中再次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已知“神舟”五号飞船进入轨道后90分钟运行了42252千米,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这道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比的意义:两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用前项除以后项(不能为0)所得的商就是比值。课后,教师可布置测量五角星各边的比作为作业,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其体会黄金分割比的意义。黄金分割具有非常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这种育人方式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人格塑人生,促德育在课堂中突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定型在儿童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迅速发展的时期,能使孩子在求知过程逐步建立自己的个性[3]。人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性格、品行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当今教育改革呼吁在各学科真正落实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德育在课堂中的突破,需告别形式化现象,利用生活化手段,加入生活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塑造学生性格。
教师应端正小学数学教学价值观,用理性思考德育的价值取向,从数学教材中深挖德育资源来补充教学,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讲述陈景润、祖冲之等数学家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使抽象的数学符号π也变得生机盎然。祖冲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卓越的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闪耀着光芒,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祖冲之学生在民族自豪感的感染下,增强了为祖国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立志不畏困难、刻苦钻研,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这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将伴随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直面数学课堂实践,重新审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能减除应试教育中的强化训练、死记硬背,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为生活服务。教师精心设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互动“弹性空间”,数学教学内容会被赋予生命的色彩,学生品格的形成也会水到渠成。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收集日常用水用电、生活垃圾等数据制成统计图表。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又养成了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意识,提高了道德品质。 四、落实生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践行生命教育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确保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生命教育十分关键,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生活内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生命教育理念,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过程中,努力尋找合适的生活案例实施生命教育,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帮助。为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生命教育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引入生命教育案例,以提升生命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当下生态环境破坏的视频或图片,旁白:很多小动物被迫离开森林。原来的森林很大很大,小动物生活得很好。狼爸爸带着五只小狼一起去觅食,狼爸爸听到一声声枪响,发现自己的孩子倒下了两只,这时,狼爸爸发出一声怒吼,带着剩下的小狼离开了这个危险的区域。请问现在剩下多少只狼?狼爸爸带着小狼跑回自己家后,附近又来了三只小狼与他们一起玩耍,请问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狼呢?这个问题不仅涉及数学计算,还引出了自然与生命的话题。学生计算完后,教师及时渗透生命教育,提问学生:枪声意味着什么?倒下两只小狼,人类赢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有关生命的话题。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乎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仅要学会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还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与机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德育模范。教师还应依纲靠本,挖掘教材的育人资源,重组教学内容,使数学课堂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
[参考文献]
王小燕,王音,康世刚.聚焦数学文化 落实立德树人:第五届全国小学数学文化课程教学观摩暨实验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20(02):100-102.
曾文婕,黄甫全.核心价值观教育:定位,内容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02):50-56.
李申申,常顺利.弘扬具身德育文化传统 优化立德树人落实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20(08):3-8+21.
作者简介:孙青媚(1971.7—),女,广东广州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价值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2-0085-02
引 言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形成思想品德的初级阶段,小学教师这个“领跑人”必须遵循小学生成长的规律,把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地融入各学科教育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及信息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它的抽象性、逻辑性让很多小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认识只停留在知识教学上,育德仅为点缀,其表现为相关教学目标仅用几个空洞的词语一带而过,认为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应由道德与法治教师重视和落实。这类重智轻德的现象不在少数。如何让立德树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返璞归真,外修知识,内化本质,把教与育融为一体?下面,本文对此展开论述。
一、立德先立师,改观念在传承中发展
正人先正己,立德先立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华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在人们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寻找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提高其思想道德情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使用道德绑架的手段,事事凌驾于学生之上,强硬的手段只会让小学生口服心不服,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中的学生会逐渐出现诸多问题,叛逆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小学生天生喜欢模仿,教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素材,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1]。因此,不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相处中,教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价值观,在课堂上采用严而有度、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结合在一起,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数学与传统文化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数学教师应努力寻找合适的教学内容与契机,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课堂进行有机结合,让数学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又有内涵。
二、育人重育品,挖元素在学科中创新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新审视教学在育人中的价值。教师教学要培育怎样的人?小学数学中有育人资源吗?带着问题与任务,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教师应深入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每节数学课都有明确清晰的育人目标。例如,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烙饼问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使其深深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和喜悦,逐步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商的变化规律应用”时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每节教学目标的设定清楚明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找出对应的育人元素,用教学行为、教学语言将其融入学生学习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虽然品德教育内容不明显,但只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元素,抽象、枯燥的数学教学就会变得妙趣横生。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比”这一内容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前可以播放1分钟的精彩视频: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时,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一座新的里程碑,从而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用榜样力量激励学生学好知识、为国争光。学生带着自豪感亲自量度国旗的长和宽,初步感知比的意义。教师在学生满怀激情中再次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已知“神舟”五号飞船进入轨道后90分钟运行了42252千米,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这道题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比的意义:两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用前项除以后项(不能为0)所得的商就是比值。课后,教师可布置测量五角星各边的比作为作业,以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其体会黄金分割比的意义。黄金分割具有非常严格的比例性、艺术性、和谐性,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这种育人方式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人格塑人生,促德育在课堂中突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定型在儿童阶段,这一阶段正是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等迅速发展的时期,能使孩子在求知过程逐步建立自己的个性[3]。人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性格、品行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因此,当今教育改革呼吁在各学科真正落实德育工作,不流于形式、不浮于表面。德育在课堂中的突破,需告别形式化现象,利用生活化手段,加入生活案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塑造学生性格。
教师应端正小学数学教学价值观,用理性思考德育的价值取向,从数学教材中深挖德育资源来补充教学,特别是结合教学内容讲述陈景润、祖冲之等数学家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使抽象的数学符号π也变得生机盎然。祖冲之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卓越的数学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闪耀着光芒,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祖冲之学生在民族自豪感的感染下,增强了为祖国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立志不畏困难、刻苦钻研,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这种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将伴随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教师直面数学课堂实践,重新审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就能减除应试教育中的强化训练、死记硬背,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为生活服务。教师精心设计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互动“弹性空间”,数学教学内容会被赋予生命的色彩,学生品格的形成也会水到渠成。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收集日常用水用电、生活垃圾等数据制成统计图表。这样,学生既能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又养成了节约用水、用电等环保意识,提高了道德品质。 四、落实生命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践行生命教育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确保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来说,生命教育十分关键,通过生命教育,学生能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生活内涵,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数学教师要积极创新生命教育理念,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过程中,努力尋找合适的生活案例实施生命教育,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帮助。为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生命教育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引入生命教育案例,以提升生命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当下生态环境破坏的视频或图片,旁白:很多小动物被迫离开森林。原来的森林很大很大,小动物生活得很好。狼爸爸带着五只小狼一起去觅食,狼爸爸听到一声声枪响,发现自己的孩子倒下了两只,这时,狼爸爸发出一声怒吼,带着剩下的小狼离开了这个危险的区域。请问现在剩下多少只狼?狼爸爸带着小狼跑回自己家后,附近又来了三只小狼与他们一起玩耍,请问现在一共有多少只狼呢?这个问题不仅涉及数学计算,还引出了自然与生命的话题。学生计算完后,教师及时渗透生命教育,提问学生:枪声意味着什么?倒下两只小狼,人类赢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这些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深入思考有关生命的话题。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懂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乎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人类要想生存和发展,不仅要学会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还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生命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与机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应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彰显自身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德育模范。教师还应依纲靠本,挖掘教材的育人资源,重组教学内容,使数学课堂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
[参考文献]
王小燕,王音,康世刚.聚焦数学文化 落实立德树人:第五届全国小学数学文化课程教学观摩暨实验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2020(02):100-102.
曾文婕,黄甫全.核心价值观教育:定位,内容与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02):50-56.
李申申,常顺利.弘扬具身德育文化传统 优化立德树人落实机制[J].中国特殊教育,2020(08):3-8+21.
作者简介:孙青媚(1971.7—),女,广东广州人,小学数学高级教师。